lj第四节晚唐诗坛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李商隐与晚唐诗坛李商隐是唐朝末年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在晚唐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李商隐在晚唐诗坛的地位和作品特点。
一、李商隐的背景与经历李商隐,字义山,祖籍河南洛阳,自幼聪慧过人。
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从小接触到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李商隐少年时期就迷恋文学,痴迷于古文诗词的创作和收藏。
他曾在洛阳担任过官职,但并没有办法为官员生涯找到自己的定位。
他的一生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在政治漩涡中生活。
二、李商隐的诗歌风格1. 唐代诗歌的传统特色李商隐的诗歌继承了唐代诗歌的传统特色,注重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
他的诗歌写作风格上更加偏向于虚静的氛围,对细腻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非常敏感。
2. 情感的写作方式李商隐的诗歌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他能够巧妙地运用寓意和比喻来创造出情感的氛围。
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浓郁的忧愁和哀怨,对人生苦辣和离别的描写尤为突出。
3. 对于女性的关注李商隐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女性的形象,他对女性的描写非常细致入微。
对于美丽的女性,他常常带有婉约和柔情的笔触,对于落寞的女性,他则流露出强烈的同情之情。
三、李商隐与晚唐诗坛的关系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盛唐之后、晚唐之前的过渡时期。
虽然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但晚唐诗坛依然有着繁荣和发展。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坛的一员,他的诗歌受到了许多同辈诗人的赞赏和效仿。
他的作品风格与当时的其他诗人有所不同,更偏向于悲情、犀利和细腻,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李商隐与晚唐诗坛其他重要诗人如杜牧、杜甫等人有着一定的交往和影响。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切磋,相互吸收对方的创作技巧和思想,使晚唐诗坛的创作氛围更加丰富多样。
四、李商隐的代表作品1. 《锦瑟》《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落寞和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觉。
2. 《无题》《无题》是李商隐的另一首著名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
晚唐诗人知识点总结晚唐诗人是指唐代末期,即公元晚期九世纪至唐朝灭亡前的文学家和诗人。
在晚唐时期,文学艺术迎来了繁荣的时期,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晚唐诗人以其超凡的才华和卓越的创作成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晚唐诗人众多,每位诗人都有其独特的风采和特色,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如今也被后人奉为经典,成为了后世诗坛的楷模。
本文将通过介绍晚唐诗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等方面,对晚唐诗人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
一、晚唐诗人的时代背景晚唐是唐代末期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政治方面,唐朝的统治者已经开始衰弱,国力渐衰,内部朝纲松弛,国土日渐萧条,全国形势动荡不安。
在经济方面,由于战乱不断,许多地区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
在文化方面,受到了历史变革的影响,晚唐文化迎来了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大放异彩,诗歌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晚唐诗人们的创作更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压力和动荡的影响,他们的诗作中多是对时局的关切与思考。
二、晚唐诗人的代表人物1. 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以辽阔的境界、深刻的思想和雄浑的气势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动乱的深刻关注和思考,对民生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呼吁。
杜甫的代表作品包括《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社会的关怀。
他的诗作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2.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清新、优美畅达著称,被誉为“笑笑生尘网,悠悠宇宙情”,是中国古代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长恨歌》等,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
古代文化常识之晚唐诗坛古代文化常识之晚唐诗坛晚唐诗是指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
领袖人物为樊增祥、易顺鼎。
他们着重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从韩偓“香奁体”入手,好作艳体诗,追求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工整绵丽。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文化常识之晚唐诗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杜牧的咏史诗往往带有史论色彩,如《泊秦淮》不仅咏史,而且寄寓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2、杜牧在七绝的写景上有独特成就,如《山行》、《江南春》等,都不以奇峭或词采取胜,却自有一种风流俊爽之气。
3、李商隐诗歌的内容有:(1)政治诗,这类诗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出现,如《隋宫》;(2)爱情诗,他的《无题》诗多属这一类。
另外,《夜雨寄北》表现了飘泊他乡怀念妻子的思想感情。
当属爱情诗类;(3)寄寓身世之感的抒情诗,代表作是其晚年所写的把咏物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曲折而细腻地表现自己不幸遭遇和理想破灭的《锦瑟》。
4、李商隐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活用典故,但有些诗显得晦涩难懂。
5、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又因李商隐、温庭筠皆排行十六,文学史上又戏称为“三十六体”。
名词解释:晚唐讽刺小品:晚唐讽刺小品是继承柳宗元寓言小品的传统,在晚唐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类作品见于罗隐的《谗书》、皮日休的《皮子文薮》、陆电蒙的《笠泽丛书》等。
他们的具有讽刺性的短小精悍之作,在批判现实方面表现得特别尖锐,其气势和锋芒引人注目。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首先,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通过想象和象征构成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其次,善于对情景做细致入微的刻画,于纤细中见深厚,精巧中见浑成。
第三,他善于活用典故,这些典故丰富了诗的形象,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但因善用生僻典故,以致有些诗晦涩难懂。
“李杜”和“小李杜”:李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
二人互相倾慕,友谊深厚,创作了“千汇万状”的`诗篇,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李白上承屈原,将浪漫文学推向高峰,杜甫反映现实,以“沉郁顿挫”为本色,达到写实文学传统的最高成就。
第四节
晚唐诗坛
一、李商隐与深婉绮丽诗风
•¡°于李、杜、韩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惟李义山一人。
¡±(吴乔《围炉诗话》)
李商隐与深婉绮丽诗风
1.政治斗争夹缝中的牺牲品
–早年知遇于牛党令狐楚,后娶李党王茂元女为妻,遂陷牛李党争,终不得志,年46岁悒郁而终。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
(jué)《哭李商隐》)
2.¡°楚雨含情皆有托¡±的诗歌创作
身世的不幸、时局的衰败、爱情的失意溶为一体,字里行间凝聚着沉痛的悲伤,如泣如诉,荡气回肠。
–政治诗
–咏史诗
•借古讽今;《隋宫》《马嵬》《贾生》
–爱情诗
热烈执着的追求、刻骨的相思、一往情深的风致、哀怨凄伤的离别¡¡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一部分有题,一部分以《无题》命名
李商隐的“无题”诗:
•指那些由于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难于标题,于是以“无题”为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的诗。
往往以男女相思为题材,诗意隐约要眇。
•特点:
–托意深邃、意境含蓄、语言清丽、情感绵邈隽逸、基调凄楚伤感。
–迷离恍惚,深婉绮丽
•以“无题”为题,给读者以更自由的想象空间。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主旨:
–爱情阻隔的怅惘与沉居下僚身世转蓬的失意苦闷
•艺术特点:
–时空随心理活动的流程而变换交错,虚实相济,变幻迷离。
•昨夜—今宵—昨夜—今宵(天明)
–语言流丽圆美,辞章华艳而情感哀惋失意
3.李商隐诗歌的风格特征
1)旨意遥深,构思缜密,手法婉曲,意境朦胧
–深于寄托,巧于比兴,以芳草寓怨,借云雨托恨,用重叠繁复的意象,暗示多层迂曲掩抑情感,构成扑朔迷离意境
2)用典隶事,精工灵活
–史事传说、神话典故,驱役于诗,得心应手
3)众体皆佳,七律、七绝尤精
《无题》《锦瑟》《嫦娥》《夜雨寄北》
–¡°李商隐七言律,气韵香甘。
唐季得此,所谓枇杷晚翠。
¡±(陆时雍《诗镜总论》)
–¡°(商隐诗)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
¡±(翁方纲《石洲诗话》)
二.杜牧的诗歌创作
•中唐名相杜佑之孙,才兼文武,志在经世,喜论政谈兵,时有灼见。
然沉沦下僚,无所施展才志,不免以酒色自娱,年五十而终。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昔日沉沦下僚、放浪形骸的落魄
压抑、痛苦、自嘲、悔恨
杜牧的诗歌创作
•政治咏怀诗:感怀激愤
•写景抒情诗:清新俊爽,精巧清丽
–《山行》《清明》《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江南春》
•咏史诗:翻奇出新,具浓厚史论色彩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小李杜咏史诗比较
•李商隐咏史诗辞锋辛辣犀利,讽刺深刻。
主要写历史上帝王沉溺女色、荒淫骄奢以致亡国灭身,以讽刺当世帝王,表现¡°成由勤俭败由奢¡±思想。
多用七律。
–《隋宫》《华清宫》《马嵬》《北齐二首》
•杜牧咏史诗评论史事,讽刺时君,针砭荒亡,发兴亡之叹,寓劝谏之戒。
多用七绝,寥寥几笔,便能寓历史事件与现实感慨于一体,诗句简练新鲜、深沉有力。
最富独创性的是那些带浓厚史论色彩的绝句,诗意盎然,含蓄隽美。
–《金谷园》《题乌江亭》《过华清宫绝句》《题桃花夫人庙》
•刘熙载《艺概》: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
诗歌拓展阅读
●李商隐《北齐》(之二):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隋宫》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