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宏观特征识别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43
木材的宏观构造木材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多个领域。
它的宏观构造主要包括树皮、边材和纹理三个部分。
首先,树皮是木材宏观构造的外部部分。
它是木材干的外层,主要由废物细胞组成,具有保护树干和输送养分的功能。
树皮的厚度和质地因树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杉木的树皮较薄而质地较软,橡木的树皮则较厚且质地较粗糙。
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树皮也能反映出木材的品质,例如某些树种的树皮上可能会有裂纹或虫蛀的痕迹,这些都会影响木材的使用价值。
其次,边材是木材宏观构造中的一部分。
它位于树干的外部,紧贴树皮。
与心材相比,边材的密度相对较低,纤维较松散。
由于边材与心材之间的差异,其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
边材通常容易吸湿与变形,而心材则相对稳定。
在加工木材时,边材通常需要被去除或削减,以保证木材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最后,木材的纹理也是其宏观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纹理是由木材纤维的走向和排列方式决定的。
根据纤维的排列方式,木材的纹理可以分为直纹、斜纹和曲纹等。
直纹是指木材纤维与长轴平行排列,这种纹理具有均匀的纹路和直接的纹理感,常见于橡木等木材。
斜纹是指木材纤维与长轴呈斜角排列,这种纹理使得木材具有一定的坚固性和弹性,常见于松木等木材。
曲纹是指木材纤维具有波浪状或曲线状排列,这种纹理使得木材具有独特的美观效果,常见于胡桃木等木材。
纹理不仅会影响木材的外观,而且还会影响木材的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等。
总之,木材的宏观构造包括树皮、边材和纹理三个部分。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边材与心材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纹理则决定了木材的外观和物理性能。
了解木材的宏观构造对于选择合适的木材材料以及合理利用木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具有独特的宏观构造和特性,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木材的宏观构造的相关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树皮。
树皮是在木材宏观构造中的外部部分,覆盖在木材的表面。
第三章 木材宏观构造宏观构造概念:宏观构造指在肉眼或放大镜下就可以观察到的木材组织和形态。
木材的三切面:横切面指与树干垂直的切面,生长轮形状为同心圆状,木射线为辐射线状;径切面指与射线平行或与生长轮垂直的切面,生长轮形状为平行线状,木射线为片状弦切面指与射线垂直或与生长轮平行的切面 ,生长轮形状为抛物线状;木射线为纺缍状。
心材与边材:心材指树干中靠近髓心,材色较深,水分较少的中心木质部。
边材指树干中靠近树皮,材色较浅,水分较多的外围木质部。
早材:靠髓心材色较浅者(针叶材);靠髓心管孔较大者(阔叶材)。
晚材:靠树皮材色较深者(针叶材); 靠树皮管孔较小者为(阔叶材)。
熟材:树干的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的材色无区别,但含水率不同,中心水分较少的部分称为熟材。
生长轮:形成层在每一个生长季节里向内分生的一层次生木质部,称为生长轮。
不连续年轮:在同一生长周期内由于突变的外界原因,生长中断然后又开始,形成一个周期内两个年轮(假年轮)。
杉木、松木、柏木常见。
管孔:在横截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大小不等的孔眼。
导管线:在纵切面上导管呈沟槽状。
有孔材:所有具有导管的阔叶树材。
无孔材:指针叶树材,因为针叶树材不具有导管,在横切面上用肉眼看不出有管孔存在。
管孔的组合:有单管孔,复管孔,管孔团,管孔链。
管孔的排列:有星散状,弦列状,径列状,斜列状,不规则状。
管孔的大小与数目:管孔的大小,是以管孔的弦向直径决定,分三级,极小:弦径小于0.1mm, 小:弦径0.1~0.2mm,肉眼可见,放大镜下明晰,中:弦径0.2~0.3mm,肉眼下易见至略明晰,结构中等,大:弦径0.3~0.4mm,肉眼下明晰,木材结构粗,极大:弦径大于0.4mm,肉眼下很明显,木材结构甚粗;对于散孔材,在横切面上单位面积内管孔的数目,对木材识别也有一定帮助。
可分为以下等级,甚少:每1mm2内少于5个,少: 每1mm2内有5 ~ 10个,略少:每1mm2内有10 ~ 30个,如核桃。
常见木材一、云杉1、特征:心边材无区别,木材浅黄褐色,有光泽;略有松脂气味。
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渐变。
树脂道分轴向和径向两类:(1)轴向树脂道在横切面上肉眼下间或可见(白点状),放大镜下明显,单独或2一数个弦列,沿生长轮排列成弦线。
(2)径向树脂道小而少,不易得见。
管胞螺纹加厚可见,索状管胞及径列条可见。
具单列和纺锤形射线:(1)单列射线,极少成对;高1~22(多数5~15)个细胞。
(2)纺锤射线具径向树脂道。
射线管胞位于木射线上下边缘,通常2列,低射线有时全由射线管胞组成;内壁有锯齿;螺纹加厚偶见。
交叉场纹孔式为云杉型,通常2~4个。
树脂道泌脂细胞壁厚,具8~14个泌脂细胞。
2、材性:稍耐荫,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环境条件,生长在海拔2400-3600米地带,云杉树干高大通直,节少,材质略轻柔,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鸣性能。
3、用途:可供建筑、飞机、乐器(钢琴、提琴)、舟车、家具、器具、箱盒、刨制胶合板与薄木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
二、樟子松1、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 )为松科大乔木,又名海拉尔松(日)、蒙古赤松(日)、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欧洲赤松的变种,分布在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9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砂地、山脊、向阳山坡及石烁砂土。
2、特征:边材黄白色,窄,心材浅红褐;纹理直而略均匀,结构中;年轮明显,木射线细,树脂道在肉眼下为点状或孔状。
樟子松是中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
嗜阳光,喜酸性土壤。
3、材性:气干密度422kg/m3;木质硬度、密度适中、物性指标中等,握孔力中;纹理细直、木纹清晰,变型系数较小;干燥、机械加工、防腐处理性能较好;油漆和胶接性能一般。
防腐后易于油漆和染色。
是中国防腐木材主选原材料,三、铁杉1、产地:自甘肃白龙江流域、陕西秦岭至河南西部山区、湖北西部、四川东北部及中西部及贵州梵净山区等海拔1000-3000m之气候温凉湿润,酸性黄壤及黄棕壤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