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4
湖北经济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会计学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流本 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等 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期介绍会计学专业。
一、 历史沿革会计学专业是我校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先 生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长期以来,会计学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内涵发展为主线, 以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依托,建立校政行企所协同创 新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建设成为“省内引领、国内示范”的会计类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社会的阵 地和文化传承的领地.2006年,会计学专业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会计学科被评定为湖北省重点学 科和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
2008年,会计学专业被批准为楚天学者设岗学科。
2010年,会计学专 业获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丨丨年,获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3年, 会计学专业被批准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会计学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研究与实践》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2014年,湖北会计发展研究中心获批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与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共建的实习基地获批省 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2018年,《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经济管理类开放式实验教学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2019年,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系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会计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二、 举措和成效(一)主要举措1. 构建点-线-面-体的多维度、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倡导多方参与,将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融人教学和人才培养全 过程;推进点-线-面-体的渐进式培养,通过知识点的切人,能力线的串联,素质面的构建,最终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重,具有国际 化视野的人才综合体。
武昌工学院是几本
武昌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民办二本大学。
武昌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入选“湖北省2021计划”牵头高校。
武昌工学院介绍
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2002年,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
学校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西傍长江,南接黄家湖大学城,北邻被誉为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的武昌起义门和武汉市地标之一,武昌火车站。
校园占地面积745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武昌工学院优势学科
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
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
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市场营销、土木工程
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S c ie nce &T e c hno lo g y V is io n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初探刘卫华陈西曲方焯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面临的问题,并对该专业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找准定位,凸显特色;二是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三是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四是推动校企联合育人。
最后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TN0-4;G642.3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7.016刘卫华武汉轻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光电传感。
陈西曲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方焯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2014322)和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3317)资助。
0引言随着5G 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产业革命即将爆发,由此催生的新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1]。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2],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新一轮产业革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特设专业,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主干学科,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各类电子信息器件、设备和系统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系统检测、维护及管理工作,属于新工科专业中的新型工科专业。
“绿色建筑”新工科地方应用型高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绿色建筑;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课题提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截止2017年,我国工科本科在校生、毕业生、专业布点均为世界第一。
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工科教育改革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
住建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
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
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将“绿色建筑融”合到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土木类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以上各种观念,我们适时提出了《“绿色建筑”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这一课题。
2)课题界定所谓"绿色建筑"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新工科”是国家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与传统工科教育相比,新工科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
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核心,以成果为导向,培养综合型、应用型、管理型的高素质人才3)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探索、传播知识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大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期望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9.04•【字号】鄂教高[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教高〔2014〕7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鄂政发〔2012〕77号)、《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鄂教高[2013]6号)等文件精神,我厅决定对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开展专项评估工作,现将《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科专业专项评估工作按照“年度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推进,2014年拟在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进行评估试点。
有关本科专业专项评估的文件材料可在省教育厅政务网(http://)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公共平台网站(http://)下载。
评估工作的具体事宜请与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
电话:************,87328172;联系人:丁铱、吴勃。
附件: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9月4日附件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制定本实施方案。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探讨作者:郭秋菊艾训儒姚兰朱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14期[摘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与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新农科”背景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必要途径。
以湖北民族大学林学专业核心课程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为例,结合林学专业特点,以课程章节专业要点为切入点,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相应教学过程当中,并对思政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门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为培养"新农科"林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林业经济管理;思政设计[基金项目] 2020年度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综合性高校多学科交融式林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教高厅函〔2020〕20号)[作者简介] 郭秋菊(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4-0113-04 [收稿日期] 2021-01-04在2020年6月8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中,强调专业课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专业课教师就是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专业课课堂就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1]。
思政要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建设,就要落实到具体专业课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案课件等各方面。
湖北民族大学地处“鄂西林海”的神奇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学校林学专业是湖北省本科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也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林业经济管理”是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在“新农科”建设指导下,该门课程需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之林业经济学科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断地与资源、環境、生态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因此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精心地去挖掘学生喜欢和需要的思政元素,通过结合专业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产生共鸣,“润物细无声”地促进立德与树人的协同发展,是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是几本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务处华夏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
WTT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务处,希望对你有帮助。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务处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教务处:://.1957/hxJwc/学校简介u 全国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u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u 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u 湖北省委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u 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u 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u 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u 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
原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XX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学院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占地面积1550余亩,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
办学理念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着力培养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学校紧密围绕湖北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工与制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立足湖北及武汉城市圈,学科专业面向重点行业、服务地域经济发展。
设立了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商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体育课部。
开办34个专业,80%以上专业与湖北十大支柱产业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名单的通知正文:---------------------------------------------------------------------------------------------------------------------------------------------------- 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名单的通知鄂教发函〔2015〕6号有关高等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发【2014】5号)的工作部署,经学校申请、专家评审通过,我厅研究同意湖北科技学院等7所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同意武汉轻工大学等5所高校在部分专业领域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具体名单见附件)。
促进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试点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试点工作,力争在办学模式改革、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作用。
各试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组织,定期研究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工作专班,负责试点的具体工作。
要根据鄂教发【2014】5号的要求和专家评审意见,抓紧完善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既包括学校的整体方案,也要有各学院(专业集群)的子方案;试点方案要明确办学定位、试点任务、工作进度、建设项目与改革举措、支持与保障政策、考核要求等;建设项目要明确资金来源与分年度投入计划。
各试点高校完善后的试点方案于3月10日前报我厅备案。
试点进展情况请及时报送我厅。
附件: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领域)名单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2月17日——结束——。
湖北经济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作者: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2年第06期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经济学、休闲体育、商务英语、新闻学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保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审计学、电子商务、动画共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期介绍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历史变迁经济学专业于200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生。
专业秉承“经世济民”的校训,“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由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担任专业建设顾问,师资团队科研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
建立了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业态的经济学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强基础、实践化、实验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2010年,获批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立项,2015年,获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进一步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多项改革尝试。
2018年,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19年,经济学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 年,经济学专业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省级科研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库——湖北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心。
2021年,“制造业价值链风险扩散与防范”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2022年专业负责人和核心成员,领衔和参与申报的教学改革成果荣获2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举措和成效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彰显“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
强化对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训练,夯实理论方法根基,实现经济学“思维卓越”;通过课内实验和“校内+校外”多层次实践,实现经济学创新“能力卓越”,形成经济学专业“卓越人才”2.0版。
2022年,专业学生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和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图2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修订会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等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刊将分6期逐一介绍,本期介绍金融学专业。
一、历史沿革湖北经济学院自1948年开办金融教育,2001年招收金融学本科生,2010年联合培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培养有专门面向金融行业的会计专业硕士,2016年联合培养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长期以来,金融学专业紧密依托金融行业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应用的教学理念,探索和实践校政行企所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的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的“三有三实”高素质金融人才。
2009年金融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金融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2013年金融学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金融学专业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19年金融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货币金融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二、举措和成效(一)主要举措1.打造“顶天立地”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2003年校校合作共建的国际金融试验班成立,培养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2010年校所合作共建的省级金融拔尖创新班成立,培养拔尖创新型应用金融人才;2012年与省农行合作共建的农银长江班组建,培养应用强化型的金融人才。
2.建设“文武双全”的金融师资团队。
健全师资团队的运行机制,依托行业打造兼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挂职锻炼,优化人才招聘机制,改进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制度和灵活的教师培养机制。
3.构建“与时俱进”的金融课程体系。
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金融学主干课程群,进而辐射至全方位金融学课程体系。
2019汉口学院专业排名汉口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多学科、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学校之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汉口学院专业排名,供大家参考!汉口学院王牌专业名单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校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音乐学、英语湖北重点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汉口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以下汉口学院专业排名是根据各专业最近一年录取平均分排名而来,招生地区为湖北,分为理科版和文科版。
汉口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理科】汉口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文科】汉口学院专业排名(按推荐人数)以下汉口学院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1、英语推荐指数: 4.7(137人推荐)2、汉语言文学推荐指数: 4.4(92人推荐)3、法学推荐指数: 4.2(82人推荐)4、音乐学推荐指数: 4.2(76人推荐)5、艺术设计推荐指数: 4.1(63人推荐)6、电子信息工程推荐指数: 4.3(56人推荐)7、财务会计教育推荐指数: 4.6(50人推荐)8、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 4.1(47人推荐)英语专业共有135人认为汉口学院的英语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
下面是英语专业的详细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外国语言文学类¥5741 北京市女生较多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就业方向:英语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以长江大学为例作者:杨欢罗跃陈武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8年第3期杨欢,罗跃,陈武(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摘要:湖北省教育厅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遴选了一批高校专业作为综合改革试点,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位列其中。
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依托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用人单位以及同类高校的专业调研,在了解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掌握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明确与同类高校人才培养差异的基础上,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实施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旨在整体提升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关键词:应用化学;综合改革;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3-0045-03湖北省教育厅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从2012年起,省内外已经有不少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实施“专业综合改革”,例如:湖北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从建立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整合培养目标、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重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安徽省池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作为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突出办学特色,探索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
长江大学是省属普通高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为国家、省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1-3]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15年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该专业也将依托于该项目,通过对同类高校的专业调研、学生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调研等,拟定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武昌工学院选课指南1.专业课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市场营销、土木工程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2.选课程序及说明1.学生登录教学事务部综合业务平台”/点击教务系统进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首次登录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本人学号,请登录后及时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
完成选课后,及时注销或退出系统,防止个人信息泄漏。
⒉进入选课系统后,学生需按《学生选课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
确认选课成功后,请退出或注销系统。
公共选修课选课说明1.公共选修课分为面授课程和尔雅网络课程,面授课程和尔雅网络课程不能同时选修。
尔雅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包括在线视频(20%)),在线章节测验(20%),在线考试(40%),及访问(访问100次为满分,20%)四部分。
2.在校期间,文科类(法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须至少选修门自然科学或实用技能类课程,理工科类专业学生须至少选修1门人文社科或修养类课程。
3.转专业一、基本原则1.坚持“以生为本,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2.严格遵循有关规则与程序,学校统一组织,宏观控制,做到政策透明、计划透明、过程透明、结果透明。
三、基本条件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需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勤学上进;2.已修读必修课程全部合格;3.无违纪处分;4.关于不予转专业的情形见《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一)转专业计划及考核方案公布(1月10日—13日)包括各专业接收计划和大纲等,每个专业计接收人数原则上不低于10人,于1月13日上午下班前送至教务处学籍科(3号楼211室)。
W少i f J專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晚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开设环境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点之_,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条件完善的专业教学学院。
学院现开办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五个本科专业。
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湖北省品牌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十二五”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被评为“十三五”湖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此外,学院已建成了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又相继批准建设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湖北省县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黄石)基地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湖北省环境工程省级教学团队各一个。
学院设有黄石长江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省级环境工程生产力促进中心,持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证书(乙级)。
环境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依托学院优秀师资和优势科教平台,大力支持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创业,建有配套齐全的校级创业基地__环境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制定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实施细则》。
学院结合自身师资力量并聘请知名企业家、校友丁康君等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学院2010级环境工程1班娄湘蜀同学在陈君书记指导下成立的鼎升高校传媒中心,其创业项目在学校有较大的反响,多次接受省、市级领导的指导。
武汉晴川学院选课指南选课指南1.专业课推荐学校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电子商贸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10个学院,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5个学科27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
3个专业获评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校级本科品牌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电子商务、新闻学2.选修课1.公共选修课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面向全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全校性任意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和其他类课程群。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2年)》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学分选课网站:3.公选课主讲教师原则上必须由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一定教学经验的讲师或硕士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鼓励教授开设公共选修课。
4.每门公选课原则上选课人数须有50人以上选修方可开课,凡选课人数不足50人的公共选修课不予开班。
公共选修课程的选课要求1.学生按照教务处公布的选修课安排表,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规定时间内容登陆“教学管理系统”自愿选课,除所选课程因人数不足不能开课外,一旦选定不得退选。
2.每一名学生在一学期选修的公共选修课不得超过两门,合计学分不超过2学分。
3.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方可毕业,如达到规定学分的在校本科学生愿意继续选修,不受限制。
公共选修课的管理1.全院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