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tnl教学课件.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7.24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声母“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学会四个声母,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区分“b”与“d”“f”与“t”两组声母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孩子们会听讲和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声母家族的四个朋友,你们还记得是谁吗?认读卡片“b p m f”。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神通广大的人,你们看是谁呀?哪吒和孙悟空)讲故事:有一天,玉皇大帝派哪吒三太子去捉拿孙悟空,哪吒与孙悟空在一座大山上相遇,展开了激战,结果哪吒被孙悟空打败了。
哪吒暗自吃惊,心里想,原来他的本领特别大。
你们看,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出示卡片“d t n l”。
二、学习“dtnl”的音形(一)学习“d”的音形:看图了解大意,学习情境图及情境歌:悟空本领特(t)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n)咤三太子,乐(l)得(d)悟空笑哈哈。
猜出今天的4个声母。
1、出示“d”的图(1)问:图上画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字母就像连到一起的钟座和笔筒。
出(2)我们借助“我的”的“的”来学习“d”的音。
读的时候要轻短些。
(3)教师范读“d”,学生齐读“d”(4)教师强调: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自然发音。
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5)学生再读体会2、学习“d”的形(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2)右手向上,左手叉腰,做出d的形状(3)编记忆字形的儿歌:左下半圆ddd,小马跑步ddd,反写6字ddd。
3.与b进行区别:教儿歌:正6b,反6d,小马跑步ddd(二)学习“t”的音形1、学习“t”的音(1)出示“t”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声母t就和“模特”的“特”声音很像。
(2)借助“模特”的“特”记忆“t”的音(3)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发音时和“d”大体一样,只是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本设计在拼音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央然地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学要求】1、学会 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 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培养学生看图和读书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练习用“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看图读带调音节。
【教学难点】1、区别“d”与“b”的形,“f”与“t”的形。
2、“n、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点击课件拼音王国,出示“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让我们亲切地与他们打声招呼吧。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他们是谁呢?二、学习声母 d谈话过渡听说拼音乐园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游园活动,让我们去瞧瞧。
(课件出现一只小鼓边上竖着鼓捶,小朋友在河边草地上正准备做击鼓传花游戏的情景图)1、看图,提示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情景告诉大家。
敲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听鼓声 de de de,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声母 d,就藏在图中,你能找出来吗?(点击小鼓,d从中拖出并闪烁)2、教学 d的发音。
过渡;瞧,多么可爱的拼音朋友,你能向他打个招呼吗?⑴学生尝试发音。
⑵教师范读,讲解发音要领,学生仔细观察。
⑶让学生自己感受舌尖的变化。
⑷领读,齐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辨别“d-b”的形。
dtnl 授课课件以下就是整理的dtnl 授课课件,一起来看看吧!【授课目的】1、学会d、t、n、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 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声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今天,有四个声母要开个联欢会,为我们准备了优秀的节目,大家想不想看啊?生:想!师:第一个节目叫做:敲队鼓。
小朋友知道队鼓是什么样子的吗?生:师:我们能够看一看书本上的图。
这就是小队鼓了。
诶!在敲队鼓的时候啊,有一只小队鼓敲得特别带劲儿de、de、de、de,观众们啊就必然要认识它,它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d。
生:师:在读它的时候要轻一些,短一些。
大家一起跟着老师来读。
生:师:d的样子怎么来记呢,小朋友们又要动脑筋想方法了。
生:师:噢!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想出方法来了啊(左下半圆ddd ,小鼓一敲ddd)师:老师怎么感觉这个声母这么面熟啊,好象前面学到过似的,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想一想。
生:师:噢!原来和b 点像,但是它们不一样样,右下半圆是bbb,左下半圆是ddd。
那么请小朋友们来写一写d,它是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先写半圆再写小棒,写法和 b 也不一样样,b是先写小天线,再写半圆的。
小朋友们要记清楚。
师:观众们认识了d此后呢,d就想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大家看,声母d找到了哪些好朋友啊?(出示da、de、di、du)请小朋友们来拼读。
(指名)生:师:第二个节目开始了,叫做:小鱼跳舞。
轮到它跳舞了,小鱼活蹦乱跳的,可快乐了。
我们就来学一学,跳舞的小鱼t。
我们一起来读。
生:师:读的时候要轻短。
大家再来一遍。
生:师:在四线格里写的时候要先写竖弯,尔后再写横。
小朋友们练一练。
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拼读了,看看有没有学会拼读音节:ta、te、ti、tu。
生:师:好,小朋友们很能干,方法也学会了,我们今后自己就能认识很多拼音了。
师:现在呢,两个节目已经表演完了,这些字母演员们啊要休息一下,它们就自己去找朋友了,d和t跟带声调的a、e、i、u交上了朋友。
一、复习
1、游戏“拼字母”(课件出示dtnl分解后的部件)学生拖动部件拼出这课所学的四个声母读一读。
1、生活中哪些地方有dtnl的身影?
2、拼音练习。
、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课件出示:dàmǐ、tǔdì、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
(范读、领读、开火车。
)
二、看图认字:
1、点击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图上有些什么小动物啊?
2、随机出现“马、兔”的音节,让学生带调拼读。
3、看图编故事,小马和小兔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4、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5、谁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6、巩固生字,出示与图有关的儿歌,拍手读儿歌。
“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追上来,劝它快停蹄。
”
三、拼读儿歌。
过渡: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拼音朋友要送给大家一首儿歌。
1、课件出示儿歌《轻轻地》,在小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拼一拼,读一读,找一找新学的声母组成的音节。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读红色的音节。
(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儿歌读给好朋友听。
5、男女生读——齐读——表演读。
四、总结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tnl和它们的拼音。
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宝宝。
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
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
拼音《dtnl》评课稿
一、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d、t、n、l的发音教学。
第二部分是d、t、n、l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d、t、n、l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
第五部分是教学一首儿歌。
声母d、t、n、l与韵母拼读的音节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区别n、l的发音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中体现的优点
1.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听课后,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比如在感受d、t发音时气流冲出的强度不同,让学生把一张彩色的腊光纸片放在嘴前,通过观察纸片的颤动来感受d、t发音的不同;n是鼻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里出来,为突破声母n和l的发音难点,教师让学生采用捏鼻子的方法试读n,加强感官刺激,帮助学生记忆鼻音的发音特点。
2.教师关注全体学生,指导具体详尽。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显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机智。
曾老师在教学中就很关注全班学生学习的状况,使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帮助每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点有:
(1)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如,教师抓住一年级学生易开小差的特点,设计了教师读错音节,学生纠错的.游戏,学生“帮助”老师发现问题,兴致勃勃。
(2)指导学生书写字母时认真仔细。
如,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d、t、n、l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再示范写每个字母,认识一个笔画名称“C”叫左半圆,学生再练习抄写。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师生配合读字母音和识记字母的口诀,师生配合读n、l的字母卡片,教师读音学生出示相应卡片,学生间的合作活动也安排得丰富多样,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学得认真、学得畅快。
3.教学设计首尾照应,加深学习印象。
教师开课由读儿歌导入新课,音节词中“跳出”声母“d、t、n、l”,学习到本课最后,教师以儿歌故事的学习结束。
在该环节中,学生认识了五个生字,以拍手读的形式读儿歌,和开课相呼应,趣味开始,趣味结束。
d、t、n、l相继从屏幕上消失时,相信这几个字母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印象。
三、存在的不足
如果说,这堂课需要进一步努力改进的话,我感到有些严谨有余,趣味性不足。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如果教师能够在课中增强趣味教学,多运用不同的妙趣横生的方法,让一年级的拼音课堂更轻松、更有趣就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