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 有趣的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葱苗的栽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葱苗的栽植引言: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葱苗的栽植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践活动,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
通过参与葱苗的栽植活动,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
一、活动背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葱叶可以用于烹饪,不仅增加了食物的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通过葱苗的栽植,我们可以了解到葱的生长过程,并学习到如何照顾植物。
二、活动目标:1.了解葱苗的生长周期及生长环境需求。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耐心。
三、活动准备:1.准备葱苗的种子、土壤和花盆。
2.准备一些小铲子、浇水壶和扫帚等工具。
3.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活动作业表,记录他们的观察和经验。
四、活动步骤:1.引入活动: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葱苗的基本信息,包括葱苗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
解释葱苗的种子需要土壤、水和阳光才能生长成葱。
2.播种准备:让学生分别取一块花盆,并用小铲子将土壤填满花盆的三分之二。
然后,学生将一颗葱苗种子放在土壤表面,并轻轻用手指压实。
3.养护葱苗:让学生按照活动作业表上的提示,每天给葱苗浇水,并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浸泡。
学生也可以观察到葱苗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作业表上。
4.观察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观察他们种植的葱苗。
他们可以观察葱苗是否出土、葱叶的形状和颜色等。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业表上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以及需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动。
5.维护花园环境: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葱苗的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
讨论如何保持花园的清洁,防止杂草的生长。
6.收获葱苗:当葱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学生可以有机会收获自己种植的葱苗。
提醒学生小心地用小铲子将葱苗从土壤里取出。
7.总结活动:在活动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有趣的丝网花: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丝网花》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制作丝网花,学生将能够体验到种植植物和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观察花朵的形态和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在班级中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真实的花朵,学生能够认识花朵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将亲自动手制作丝网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学生将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和制作丝网花。
二、教学准备1. 花朵样本:准备一些真实的花朵样本,用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2. 制作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丝网和颜料等制作材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在班级中展示一些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真实花朵样本,鼓励学生观察花朵的外形和颜色。
询问他们对花朵的印象和喜好。
2. 观察花朵:将学生组织成小组,向每个小组分发花朵样本。
让学生仔细观察花朵的形态、颜色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引导他们描述花朵的外观特征。
3. 制作丝网花:向学生解释如何制作丝网花。
首先,将提供彩色纸和丝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和剪裁花瓣的形状。
然后,使用彩色颜料将花瓣染色,待干后将花瓣粘贴在丝网上。
最后,制作花蕊和花茎,将花瓣围绕花蕊粘贴在一起,并将花茎粘贴在底部。
4. 制作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丝网花,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参观展览。
鼓励学生向参观者介绍他们所制作的花朵和制作过程。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询问学生他们通过制作丝网花学到了什么,并分享他们对花朵和艺术创造的新认识。
四、教学扩展1. 花朵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和颜色的花朵,并比较它们的外观特征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有趣的植物作文100字
有趣的植物。
植物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特性,
有些甚至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仙人掌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植物。
它们长有长长的刺,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戴着帽子的小精灵。
而且,
仙人掌还能够在沙漠里生存,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这种适应能力真
是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还有一种名为食人花的植物也非常有趣。
它们的花瓣就
像是张开的大嘴巴,里面长满了锋利的牙齿,一旦有昆虫飞到它们
的附近,它们就会迅速合上花瓣,将昆虫吞噬。
这种捕食方式实在
是太有趣了,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除了仙人掌和食人花,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植物,比如大力水
手植物。
它们的叶子形状很像是大力水手的肌肉,看起来非常有趣。
还有一种名为睡莲的水生植物,它们的花瓣在夜晚会合拢,早晨会
再次张开,这种变化也是非常有趣的。
总的来说,植物世界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它们的形态和特性
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有趣的植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生长茁壮。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种植大白菜活动简介在四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种植活动,种植了大白菜。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研究了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了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食物的认识和自己动手种植的乐趣。
活动流程1. 准备工作:老师在课前准备好种植的土壤、种子和盆土等物品。
学生们将种植工具清洗干净,准备好笔记本和铅笔,记录整个种植过程。
准备工作:老师在课前准备好种植的土壤、种子和盆土等物品。
学生们将种植工具清洗干净,准备好笔记本和铅笔,记录整个种植过程。
2. 了解大白菜:老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大白菜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学们可以提问并记录自己对大白菜的了解。
了解大白菜:老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大白菜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学们可以提问并记录自己对大白菜的了解。
3. 播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播种大白菜种子。
我们依次将种子在盆土中按照一定的间距播下,然后用盆土轻轻覆盖。
播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播种大白菜种子。
我们依次将种子在盆土中按照一定的间距播下,然后用盆土轻轻覆盖。
4. 浇水:同学们将适量的水倒入盆中,保持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发芽。
浇水:同学们将适量的水倒入盆中,保持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发芽。
5. 观察和记录:每天我们观察盆中的土壤,记录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苗的高度和叶片的颜色等。
同时,我们也观察和记录了温度、阳光、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观察和记录:每天我们观察盆中的土壤,记录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苗的高度和叶片的颜色等。
同时,我们也观察和记录了温度、阳光、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6. 维护和照料:同学们定期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还要注意扶正苗,防止过度生长。
维护和照料:同学们定期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还要注意扶正苗,防止过度生长。
7. 收割和品鉴:大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大白菜长大了。
我们小心地将大白菜从盆中取出,洗净后品味。
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亲手种植的大白菜真是最棒的食物。
大班科学有趣的植物教案三篇植物是大自然的奇妙之物,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和颜色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大班科学课堂上,通过有趣的植物教案,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下面是三篇有关植物的有趣教案。
一、从种子到植物的奇妙旅程引子:小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得到一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种子、观察发芽和生长,感受到植物的奇妙旅程。
活动一:播种1. 提前准备好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豌豆、南瓜、向日葵等。
2. 配备透明的花盆或瓶子,让孩子们可以清晰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3. 小班分组进行播种,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植物的种子。
4. 孩子们按照一定的步骤,将种子种植到花盆或瓶子中。
活动二:观察发芽1. 每天观察种子是否发芽,记录在观察表上。
2. 孩子们可以用手轻轻触摸土壤,感受发芽的种子。
活动三:生长观察1. 孩子们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测量植物的高度。
2. 帮助孩子们理解光照、水分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设计一份小实验,例如将某些植物遮光,观察其生长情况是否有差别。
活动四:总结1. 结合实际观察,鼓励孩子们总结植物从种子到成长的过程。
2. 提醒他们关于植物生长的重要要素,如阳光、水、空气。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引子:孩子们往往只知道植物通过种子生长,却对于其他繁殖方式知之甚少。
为了让他们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我们将进行一次探究实验。
活动一:繁殖方式探究实验1. 选择几种常见的植物,如西瓜、葡萄、菊花等,将它们分成五组。
2. 创造条件:第一组不进行任何操作,是作为对照组;第二组只提供足够的阳光;第三组只提供足够的水分;第四组只提供足够的空气;第五组提供阳光、水分和空气。
活动二:观察记录1. 鼓励孩子们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在观察表中。
2. 提醒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的速度、健康状况和细节变化。
活动三:总结1. 让孩子们总结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并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教学设计摘要本设计针对三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课程,通过植物趣事多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本设计深入挖掘了植物趣事多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呈现了一套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植物趣事多课程目标1.通过趣味的方式,探究植物的分类、特点以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相关知识。
2.提高学生对生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珍惜资源的正确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目的1.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长习性。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真正了解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作用。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学生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观察和比较。
2.学生对植物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启发和激发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以不同主题引导学生深度了解植物及其环境。
第一部分:植物分类以植物分类为主题,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让学生观察比较,掌握它们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第二部分:植物生长以植物生长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植物的各种姿态和生长习性,可以透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了解植物营养、水分、光照等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第三部分:植物环境以植物环境为主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植物所处环境的记录和分析。
第四部分:植物保护以植物保护为主题,教导学生如何爱护小区、学校等周边的植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护林、节约水源、减少污染等环保志愿者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
观察日记300字植物6篇【篇一:凤仙花的成长】今天,我种了一盆凤仙花,并开始给它浇水,晒太阳,让它快速地成长。
过了3天,凤仙花种子生根发芽了,并且还长出了小片的叶子,我们每天给它浇花,晒太阳,并且杀虫。
这样,凤仙花才能开花结果。
过了一个星期后,凤仙花长出了许多叶子,小的叶子都变成大的叶子了,我想再过几天,凤仙花就开始开花。
我很期待凤仙花开花结果。
过了16天以后,凤仙花果然开花了,开出了一个大的花朵。
也意味着快要结果了。
凤仙花结果了,它弹出了一粒粒凤仙花种子,繁殖完后,就意味着枯萎死亡。
过了不到5天,凤仙花枯萎死亡了。
凤仙花虽然枯萎死亡了,但是到了春天,是可以枯木逢春的!【篇二:观察日记】昨天,我去买了花种。
放学后,我快快地做完作业,就去种花儿了。
我先把一点土倒进盆栽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向日葵的种子倒进土里。
最后,我一边轻轻拍打着土,一边找出刚才到了一点土的袋子。
土刚溜到盆栽里来玩,就要和太阳公公一起聊天啦!他们一定很高兴的!这时,妈妈却把盆栽拿了下来,加了很多的水,对我说:“记住,刚栽植物的时候,一定要加大量的水。
”我点点头。
当我栽薄荷和薰衣草的种子时,我还是先把一点土倒入了盆栽,再小心的撒花种。
这次我更加小心的撒花种了,因为薄荷和薰衣草的花种更小,只要我一不小心把装花种的袋子一斜,花种就会调皮的出去玩。
把剩下的土倒进盆栽后,我加入了大量的水,才放心的让他和太阳公公玩。
只剩下波斯菊的花种啦!我兴冲冲的倒了点土,准备撒花种。
这花种够调皮了,竟然敢从我眼皮底下跳走!我只好手忙脚乱地去找花种。
找到花种后,我狠狠地把他塞进土里,然后又浇上大量的水,才把这具有调皮种子的盆栽放入阳台。
但愿我的小花儿快快长成小苗啊!【篇三:观察日记作文】今天,学校启动了“小小园丁显身手,我与植物共成长”种植活动,我分到了几粒鸡冠花与黄瓜花的种子,将种子捧在手中,我希望它们能够努力生长,开出美丽的花朵。
种子的样子各不相同。
鸡冠花种子的个头很小,只有芝麻那么大,全身黑观察日记300字植物篇二:植物观察日记【篇一:植物观察日记】我们家的阳台上有一盆芦荟,长得很旺盛。
浙科版综合实践六年级教案一、课程主题:有趣的植物世界。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多种常见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常见植物,并说出其主要特征。
- 引导学生在观察植物过程中发现有趣的现象。
2. 难点。
- 理解植物的一些特殊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地观察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带着神秘的表情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这个地方呀,到处都是绿色的小生命,它们有的会开花,有的会长出奇特的果实,你们猜猜是哪里呢?”- 等学生们猜一会儿后,老师揭晓答案:“哈哈,就是我们周围的植物世界啦!”2. 知识讲解(10分钟)- 老师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比如向日葵、仙人掌、绿萝等。
- 一边展示一边说:“同学们看,这向日葵呀,就像一个小太阳的追随者,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
那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向日葵的茎部有一种生长素,这种生长素很怕阳光,总是躲在背光的一面,这样背光面就长得快,向日葵就朝着太阳弯啦。
”- 再指着仙人掌说:“这个浑身带刺的家伙可厉害啦,它住在沙漠里,水很少。
它的刺就是它的叶子变的,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节水的外衣呢。
”3. 小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
-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植物卡片,上面有植物的简单介绍但关键特征被遮住了。
- 老师说:“现在每个小组都是植物小侦探啦,根据卡片上的部分信息,讨论一下这是什么植物,然后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推理过程哦。
”-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巡视各个小组,听听他们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
4. 实地观察(15分钟)- 带领学生到校园的小花园或者附近的公园(如果条件允许)。
观察⽇记植物观察⽇记植物(精选104篇) 很快⼀天⼜过去了,这⼀天⾥,⼤家⾝边⼀定有⼀些有趣的见闻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篇⽇记。
好的⽇记都具备⼀些什么特点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观察⽇记植物,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观察⽇记植物篇1 我最喜欢的⼀种植物当然是含羞草啦! 含羞草⽣产于南美热带地区。
春天,含羞草发芽了,⼩⼩的,绿绿的,可爱极了;夏天, 含羞草长出嫩绿的叶⼦;秋天,含羞草开花了,粉红⾊的,⽑茸茸的,像⼀个⼩刺猬;冬天,含羞草结果了,⼀粒粒⽑⾖似的种⼦,圆溜溜的。
它的特点就在于你只要⼀碰到它的叶⼦,他就会像⼀个⼩⼥孩害羞的低下头,模样甜甜的。
多么可爱的含羞草啊!他就是我最喜欢的⼀种植物。
观察⽇记植物篇2 我⽤了⼀个塑料瓶,装了⼀些⼟,种了⼏颗绿⾖,浇好⽔,就开始等待着绿⾖的发芽。
⼏天后,终于功夫不负有⼼⼈,绿⾖成功地发出了⼀棵棵嫩绿的⼩苗。
我看着他们,觉得他们像⼀个个骑⼠,带着⼀把把尖利的⼤⼑,奋⼒地挣扎着,⼀个个都想争谁是第⼀个钻出来的,第⼀个能看到外⾯的精彩世界。
⼜过了⼏天,我发现我的⾖苗都长⾼了,长⼤了。
我⽤尺⼦⼤约量了⼀下,没想到长得快的已经了两厘⽶,慢的也长了⼀毫⽶。
我可是⾼兴极了,希望⾃⼰种的绿⾖越长越快。
⼤约⼜过了三,四天,我⼜去看我的⾖苗时,竟然发现他们⼜长了⼀点。
虽说很⾼兴,但是还是有那么⼀点失望,可能是因为我⽆法量出他们的根有多少长吧。
因为如果有了根的长度,就能知道他们的总长是多少,这样会让我对这⼏棵绿⾖苗的怀疑略微缩⼩⼀些吧。
⼜过了⼀些时间,这些⾖苗竟⽆缘⽆故地长出了⼀些圆圆的⼩东西。
我左看看,右看看,却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我便去问了妈妈,问了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他们的果实呀!但是我却⼜想把他们给摘掉,好喜欢这种⼩东西,不过我还是忍住了。
看看还会长出些什么? 通过这件事,我明⽩了凡事都要有耐⼼,着急可是不⾏呀。
观察⽇记植物篇3 今天,我⼜仔细地观察了七星⼦。
导语:植物,是大自然的瑰宝,是生命的源泉。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植物的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走进植物王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学生生活在高楼大厦中,对自然环境的了解越来越少。
为了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了解植物,我们学校决定开展这次“走进植物王国”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及生长习性;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2年10月15日地点:XX森林公园四、活动流程1. 早晨7:00,全体师生在学校集合,乘坐大巴前往森林公园;2. 8:00,抵达森林公园,分组进行植物观察;3. 9:00-11:30,进行植物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等;4. 12:00-13:30,午餐及休息;5. 14:00-16:00,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学生亲手种植植物;6. 16:00-17:00,总结分享,分组展示活动成果;7. 17:00,全体师生乘坐大巴返回学校。
五、活动内容1. 植物观察在森林公园内,学生们分组进行植物观察。
他们用眼睛去发现植物的美丽,用耳朵去聆听植物的声音,用手去触摸植物的纹理。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植物的外形特点,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植物现象。
2. 植物知识讲座在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解了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生长习性等知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提出问题。
通过讲座,学生们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植物种植实践活动在种植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亲手种植了多肉植物、盆栽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挖坑、施肥、浇水,最后将植物栽种在花盆中。
虽然过程辛苦,但看到亲手种植的植物茁壮成长,学生们都感到无比喜悦。
4. 总结分享在活动结束时,各小组进行了成果展示。
大自然有趣的现象蔬菜类
面包树,常绿乔木,一般高10多米,最高可达40多米。
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大而美,一叶三色。
雌雄同株,雌花丛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状。
在它的枝条上、树干上直到根部,都能结果。
每个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形成的聚花果,果肉充实,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维生素A和B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人们从树上摘下成熟的面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黄色时,就可食用。
面包树为什么叫面包树?这种烤制的面包果,松软可口,酸中有甜,风味和面包差不多,故称之为“面包树”。
结果的时间一年内有9个月。
台湾东部的阿美族及兰屿岛上的达悟族人都会取食面包树的果实,阿美族人在果实快要成熟时,摘下来去皮水煮食用,此外还会将白色乳汁拿给小孩子当成像口香糖一样咀嚼。
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精选5篇茉莉花不喜欢在人前夸耀自己的颜色,只有在夜里人家看不见时才轻轻舒开了洁白的花蕾,从纯净的花心里吐出一缕缕芳香。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观察植物的日记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观察植物的日记(一)3月1日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
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2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
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
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5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
3厘米。
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6日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
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
3月8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
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
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
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9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
9厘米,中间的有2。
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
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10日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
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
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观察植物的日记(二)含羞草是一种很有趣的植物,当你触碰它的叶子时,叶子会慢慢合上,像害羞的少女一样,其花朵似绒球,为粉红色,特别惹人喜爱!周末的早晨8点,我快速起了床。
四年级植物观察日记四年级植物观察日记(通用15篇)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
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植物观察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植物观察日记1今天,我放学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种的白菜苗了。
哇塞!和我想象得不一样的结果出现了。
小菜苗冲破了种子的外衣,冲出了土壤。
我很好奇,小白菜这么细,是怎么有力量冲出泥土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去问妈妈。
原来,虽然白菜很细小,但他们都是一群大力士呢。
小菜苗挨挨挤挤的,布满了整个花盆。
我拿来一把尺子,左测测,右量量。
发现每株小苗都差不多一厘米高,它们又细,又短。
茎杆顶上还长出了两片小叶子,非常可爱!叶子的颜色是嫩绿色的,绿得那么新鲜,让人看着都觉得十分舒服。
一阵微风拂过,小菜苗便东摆摆,西摇摇,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舞蹈家,跳起了优美的舞姿。
太阳光照着的时候,小白菜苗显得格外的精神抖擞,挺直腰杆,好像一群容光焕发的绅士。
看着这些刚出土的小菜苗,我心想,我要保护好我的小菜苗,不让它们被风吹倒,被雨淋倒,要让它们茁壮成长。
四年级植物观察日记2我们家有盆绿萝,绿萝的枝叶十分茂盛,生命力特别强,刚买来不久就已经长出许多的新枝叶,为家里增添了很多绿意。
妈妈把它放在阳台架子上,绿色的枝条自然下垂,那从上往下垂的叶子,让它看上去更美丽,更加惹人喜爱。
它那绿油油的叶子的形状是心形的,枝条从四面展开,非常引人注目!它的茎细长细长的,一条条垂下来,每一条茎秆上都长满了小叶子,微风一吹,它那垂下来的叶子微微摆动,好像在跟我打招呼,顺着花盆往下长的就像一道绿色的小瀑布。
这些天,我都在观察它生长出来的嫩芽,它的嫩芽摸上去非常舒服!有的嫩芽实在是太软了,都卷了起来!有的嫩芽竟然和枝条合二为一,很神奇!绿萝既可以土生也可以水养,哪怕不需要任何肥料和阳光,它也照样长得很好。
不但如此,它还能不停地吸收有害气体,净化了空气,可以当一个空气净化器。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豆芽出生豆芽是小学综合实践教案中一个非常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通过观察和参与豆芽的种植过程,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的原理以及培养责任感和耐心等品质。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适合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教案,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和实践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设计综合实践教案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豆芽的种植过程,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亲身体验种子发芽的奇妙过程,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在开始实施教案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关于种子发芽的基本知识,如种子的结构、营养需求等。
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如何准备种子的发芽环境,包括湿润的土壤、适当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等。
然后,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一些豆子和一盆培养豆芽的容器。
学生们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将豆子种植在土壤中,并且根据需求给予适量的水和阳光。
在豆芽开始发芽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观察到种子的外壳裂开、根和茎的生长等奇妙变化。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例如通过绘图、拍照或写日记等方式。
此外,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们探究不同因素对豆芽生长的影响,例如光照强度、水分与温度的变化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将培养出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同时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除了观察和实践,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与豆芽的互动来培养责任感和耐心。
每个学生都可以负责照顾自己的豆芽,包括浇水、调整光照等。
他们可以定期记录豆芽成长的情况,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照顾和尊重生命,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此外,豆芽的种植过程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
例如,在语文课上,学生们可以写一篇关于豆芽生长的描述性文章;在数学课上,学生们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豆芽的生长速度等。
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综合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多肉植物的种植技术教案多肉植物是一类水分储存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教授多肉植物的种植技术是一项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活动。
通过种植多肉植物,学生能够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并学习到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针对小学生的多肉植物种植技术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多肉植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2. 了解多肉植物的基本生长环境和生长原理。
3. 掌握多肉植物的基本种植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多肉植物的种子或小苗。
2. 砂土、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等多肉植物的种植基质。
3. 盆、托盘、水喷壶等种植工具。
4. 放大镜、浇水壶、计时器等辅助器具。
三、教学过程1. 多肉植物基本知识的讲解(约10分钟)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多肉植物的基本特点和适应环境,例如多肉植物喜欢阳光、喜欢干燥环境等。
同时,讲解多肉植物的分类和最常见的品种。
2. 多肉植物的观察与实践(约30分钟)将多肉植物的种子或小苗分发给每个小组的学生。
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叶片质地,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细节。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绘画工具(铅笔、彩纸、颜料等),并绘制自己所观察到的多肉植物。
3. 养护管理知识的介绍(约10分钟)向学生介绍多肉植物的基本养护知识,包括合适的灌溉方法、合适的光照环境、适当的温度等。
告诉学生要避免过度浇水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4. 种植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约30分钟)教师进行种植技术的示范,包括选择合适的盆、准备种植基质等。
然后,让学生逐个操作,将多肉植物种子或小苗种植在盆中,并浇适量的水。
5. 养护实践与小组讨论(约20分钟)学生将种植好的多肉植物放在教室或阳台等适当的位置进行养护。
定期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速度、叶片颜色和质地等变化,并鼓励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给多肉植物安个家多肉植物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植物,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耐旱性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在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给多肉植物安个家是一项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任务。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种植和照料多肉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责任感。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肉植物,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的讲解。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多肉植物的特点和种类,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长环境。
这样,学生可以对多肉植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知道如何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接下来,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肉植物的种植。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容器和土壤。
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容器和土壤选择,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
然后,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地种植多肉植物。
这包括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将多肉植物轻轻插入土壤中,然后轻轻压实。
学生可以一起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种植的乐趣。
种植完成后,我们需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照料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它们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窗台或室外阳台。
此外,多肉植物对于浇水要求较低,常规浇水即可,但注意不要过量,避免造成烂根。
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判断多肉植物是否需要浇水,以及浇水的正确方法。
除了照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多肉植物的生长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但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出不同的状态和变化。
学生可以每天观察并记录多肉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的生长、花苞的形成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变化的美丽。
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多肉植物的栽培进行其他相关的实践活动。
比如,学生可以进行多肉植物的繁殖实验,学习到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繁殖方式,如叶片扦插、茎段扦插等,观察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
这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植物生命的延续和繁衍。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种植和照料的多肉植物作品。
有趣的植物——含羞草篇一:有趣的植物(教案)基本信息主题概述性设计内容一、主题内容分析《有趣的植物》是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自编教材的第一个内容。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认知策略,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安排了“有趣的植物我调查”“有趣的植物我展示”“有趣的树叶帖画”三个探究内容。
使学生从了解有趣的植物开始,除了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之外,还要了解它的有趣之处,并能把收集到的有关有趣植物的相关资料,整理并展示,最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树叶,动手创作,制作有趣的树叶帖画。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注重研究策略,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二、主题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形成观察、探究以及调查,访问,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团结精神。
2.通过活动,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能制作简单的植物名片和树叶帖画。
3.通过活动,学生形成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情操,让学生逐步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首先用课件出示精美的植物图片,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再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调查了解有趣植物的相关资料,整理资料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利用学生课前收集的树叶,引导学生创作树叶贴画。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贯穿整个主题,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好习惯贯穿整个主题。
第一课时有趣的植物我调查(徐萌萌)一、教材分析《有趣的植物我调查》是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自编教材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体验,为后面的“有趣的植物我展示”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有很多的优势。
一是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植物;二是学生的学习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
经过3年多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不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小组合作,都已经不是第一次。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有趣植物”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一、主题内容分析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根据儿童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设计活动方案,注重研究策略,指导学生基于兴趣,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良好学习习惯。
二、主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2、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都来关心、爱护绿色植物。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良好学习习惯。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先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认识身边的植物。
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再通过了解叶子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第一课时:身边的植物教材分析: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根据儿童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设计活动方案,注重研究策略,指导学生基于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的精神.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认识身边的植物。
2.让学生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3.激发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准备:1.老师收集有关录像,做成课件。
2.学生带一盆植物。
3.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收集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 激趣导入:播放一段有趣的植物录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无论是街道两旁,生活小区还是庭院中、家庭居室里,植物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能够净化空气,绿化环境,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二.教学过程:1.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植物,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以植物为自己的小队命名,现在哪个小组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植物命名吗?2.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植物之外,你还喜欢那些植物,为什么?学生介绍身边的植物(包括带来的植物)(1)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植物,所以课前你们都以最喜欢的植物名作为你们小组的名字,能说说为什么吗?(2) 让学生说说这种花让人喜爱的原因,引导学生最好说出它的文化内涵.(3)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把你们四个小队的名字和起来是什么?对,正是花中四君子.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在班级里进行汇报交流.(4) 指名介绍喜欢的植物.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的特点(1)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植物都很可爱.关于植物,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总结归纳植物的饮食.颜色.作用和其他等方面的特点.(2)同学们提了那么多问题,可见同学们都很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现在就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看哪个小队合作的最好,一会回答问题回答的最准确.(3)小组汇报.4.课外拓展现在,(1)我们来举行植物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来宣布自己了解到的植物知识.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植物和植物知识.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植物,请看屏幕.(2)出示世界上的珍奇植物。
吃荤的猪笼草等植物画面。
(3)出示大榕树的画面.这是一课大榕树,它已经有500年的树龄了,它位于广东省新会似的一座小岛上,它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20多亩土地,正是“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尤其有趣的是,这棵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被称为鸟的天堂,关于这鸟的天堂,巴金爷爷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看了这棵榕树后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老师背诵有关段落.同学们看,这是多少棵树?它占地多少?看了这棵大榕树后,你想说什么?是啊!大榕树的生命力太旺盛了,巴金爷爷的这段话充满了对大榕树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希望同学们也要具有大榕树的精神,,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展示自己的生命之绿.4总结全文,渗透环保(1)通过这课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植物知识,很多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这时候,你想说什么?(2)同学们一定更喜欢植物了,今后同学们一定要保护.爱护植物,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第二课时:有趣的叶子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都来关心、爱护绿色植物。
2、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绿色植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逐渐养成爱植物、护植物的好习惯。
3、培养调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叶子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孩子们,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生齐)有趣的叶子你注意到秋天的叶子了么?是呀,生活中,叶无处不在,它用它多姿多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见证着大自然神奇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汇报交流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叶子,谁来说一说你收集到的叶子。
学生做好准备材料进行汇报。
展示各种颜色叶子的标本。
一边出示叶子,一边说一说你知道关于叶子的信息。
三、制作叶贴画1、电脑出示叶贴画学生欣赏图片,说说他们都像什么?2、教师展示叶贴画作品3、讨论制作过程说一说想做什么样子的作品,积极讨论,小组内合作并汇报。
4、制作叶贴画小组制作或独立制作5、展示叶贴画并相互评价,将评出的优秀者给予奖励。
学生欣赏并进行评议。
评出“小小叶贴画艺术家”。
四、总结本次活动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了叶的世界,神奇的叶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你有哪些收获呢?第三课时:植物调查教学目标:1、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或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良好学习习惯。
3、初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交流与合作等探索活动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调查、探究及设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调查的方法。
虽然学生对植物分类知识还不很熟悉,甚至于有些花草树木叫不上名字来,但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询问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达到认识和了解的目的。
调查法不仅是研究生物的方法之一,而且是了解事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因此,本课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2、懂得爱护植物,保护环境课前准备: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形态特征2、制作表格教学过程:一: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1、提问:(1)你知道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吗?它们具有哪些特性?(2)你能说出校园里所有植物的名称吗?3、观察校园植物活动(1)讲注意事项:每位同学准备笔和纸(书);在楼道排队时,要求快、静、齐;经过一楼教师办公室的窗前时,也要保持安静,如果需要讨论时,必须轻声讨论,不可以影响老师们办公;观察植物时,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可以破坏植物;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在经过操场时,要绕开上体育课的班级,不可以打扰别的班级上课;排队及时跟着班级同学一起边走边观察,不可以擅自行动。
(2)老师和班干部一起组织学生排队绕校园走一圈,边观察植物,边记录,可以轻声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3)回到班级,填写表格。
(4)老师根据学生活动的表现,进行打分。
二、制作校园植物名片我们想为校内的每一种植物制作名片,希望更多的同学关心植物,了解植物。
1、分组讨论(1)本组同学想做哪些名片?(2)需要哪些准备工作?2、开始制作3、展示植物名片。
三、上网查资料了解发达国家绿化的情况1、网上资料:(1)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7.2%,森林面积 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覆盖率14%。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
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中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工林面积总量的50%左右。
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8.2万公顷,中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
(2)20年前,深圳绿化覆盖率为10%,而目前深圳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平方米。
水土动态流失面积低于50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区面积170.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8.7%。
全市公园136个,特区内公园41个。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
(3)1981年,巴黎市内有285块公共绿地,总面积大约有355公顷,不算布洛涅和万塞那森林的1850公顷,也不算装饰性绿化小景、墓地和道路两旁绿化。
从1981年到1999年,市区两级政府经过极其艰难的努力,使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140公顷,总面积升至496公顷,加上布洛涅和万塞那的森林面积,绿化面积为22.3%,人均绿地面积为13.94平方米。
在增加绿地中有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和广场绿地,以及塞纳河、运河边的公园和绿地。
巴黎的绿地现在还在以每年大约100公顷的速度继续增长。
(4)199年统计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2、填写表格:四、了解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1、把在树木和花草丛中的各种感受写出来。
如:“雨后树林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我喜欢这时去散步……”“每次走过厕所旁边的那颗老榕树,心里就会有种空寂的感觉……”2、了解种植植物的好处:(1)空气清新;(2)防止水土流失;(3)心情轻松、愉悦;(4)操场上的植物可以防止同学们运动时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