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复句类型-关联词语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36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导读:复句的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
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联合式复句:含义:复句的分句之间没有主次的区别,若干分句共同作为表达语意的主体的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1)含义:分句之间:(1)分别说出几个事物的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情况;(2)或者对比说明几种事物;(3)或者解释说明。
2)分类:(1)平行式:例1:这件名牌衣服很漂亮,那件名牌衣服很便宜。
例2、这个同学一边认真地听课,一边细心地记笔记。
(2)对照式:例1:他面对困难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勇往直前。
例2:是存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是”——是连词,不是动词。
(3)解说式:(单一解说·总分解说)例1:北京奥运会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它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
例2:1、年初南方出现了冻雨灾害,2、五月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3、8月全国很多省份又发生了水灾,/4、这些都说明2008年是中国自然灾害极为频繁的一年。
3)关联词语:(1)平行式的关联词语:1 单用:也·又·还·同样·同时……2 双用: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既……,又(也)……有时……,有时……有的……,有的……(2)对照式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是……,不是……(3)解说式关联词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语,应根据语意关系来确定。
2、承接复句(连贯)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出现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的顺序)2)分类:(1)动作的连续:例1:同学们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了学校。
例2:吃过晚饭,老秦跟小福来到场院打谷子。
(2)事情的连续:例1: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显得很干净。
例2:荆江大堤刚出现险情,解放军战士就出现在大堤上。
(3)关联词语:1 单用: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2 双用:首先……,然后……刚……,就……一……,就……3、递进复句1)含义: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另一个分句的意思加深了一层。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一、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终于.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不仅是……而且是……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复句类型、练习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班级:姓名:复句的类型:一、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关联词:因为……所以、既然……就二、假设复句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关联词:如果……就、即使……也三、条件复句其中一个分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况作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条件成立下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只有…….才、只要……就、无论……也四、并列复句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关联词: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五、递进复句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还…六、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关联词;不是……就是、宁可……也七、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上去。
关联词:虽然……但是、八、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然后、终于复句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的复句类型: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2、看着这场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5、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6、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7、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8、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9、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10、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在中文写作中,复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
根据从句在复句中的作用和关联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复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1. 让步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表示虽然有某种情况或条件存在,但这并不会影响主句表达的实际含义。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虽然"、"尽管"、"虽然...但是"等引导。
例如: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尽管工作繁忙,她仍然每天给家人做好晚饭。
2. 条件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在主句发生的情况下,某种条件满足了才能实现。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如果"、"假如"、"除非"、"只要"等引导。
例如:如果你明天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
假如明天下雨,我们就改天再去爬山。
3. 原因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表示主句的结果是由某种原因造成的。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因为"、"由于"、"既然"等引导。
例如: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考试得了好成绩。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
4. 结果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表示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主句的结果是什么。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所以"、"因此"、"以至于"等引导。
例如: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所以身体非常健康。
昨天晚上熬夜看球赛,今天上午以至于迟到了。
5. 目的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表示某种行为或者行动是为了达到主句中的目的。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为了"、"以便"、"使得"等引导。
例如: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准备去图书馆看书。
他买了一台新电脑,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6. 权衡状语从句权衡状语从句表示某种情况在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比较。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不管"、"虽然"、"有时候"等引导。
语法一、词性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即: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
有的句子只有主语和谓语,没有宾语。
1.成分分析法。
先分清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见上图标示),再找到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而后找到句子的“枝叶”成分(定、状、补),删去句中的“定、状、补”成分。
上句的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2.对象设问法。
先找到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再提出三个问题:“谁或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结果如何,对象是谁或什么”,来确定句子的“主、谓、宾”成分。
如:老人(谁)喝(做什么)泉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