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信息基础知识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192.20 KB
- 文档页数:3
财务分析讲义(DOC 17页)财务分析〖授课题目〗本章共分六部分:第一节财务分析的意义及内容第二节财务分析的方法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第四节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是对财务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进讲解,重点阐述指标的计算及其经济意义、综合财务分析中杜邦财务分析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务分析的内容,能运用各种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偿债能力分析2、营运能力分析3、获利能力分析4、杜邦财务分析【难点】:杜邦财务分析〖教学方式与时间分配〗教学方式:讲授时间分配:本章预计8学时〖教学过程〗1、资料来源的局限性①可比性②可靠性:主观、通货膨胀③有效性2、分析方法的局限性①滞后性②假设性③计量性④浅显性:只注重寻找问题,无法直接解决问题3、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计算名称、计价基础(二)弥补的措施1、尽可能去异存同,增加指标的可比性2、企业应据需要,设置一些适合内部经营决策需要有助于揭示各种深层次财务信息的分析指标;考虑通货膨胀;考虑货币价值。
3、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比较与比率分析、纵向与横向分析、总量与个体分析、静态与动态分析)4、不能机械地遵循所谓合理性标准而应当善于运用例外管理原则5、不能仅凭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就草率地作出结论,而必须要进行综合分析。
【小结】:财务分析有助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对财务报表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盈余、股利、现金流量及风险,以帮助企业当局规划未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
不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就不能把反映历史状况的数据转变成预计未来的有用信息。
§11-2 财务分析的方法一、比率分析法1、涵义:运用财务报表中的不同指标,计算出它们的比率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方面情况的一种方法。
P3152、分类①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比率②揭示企业营运能力比率③评价企业获利能力比率④披露企业社会贡献能力比率3、实质:内容的可比性计算的基础可比性(口径)计算的时间可比4、局限性:二、趋势分析法1、涵义:将两期或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上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来分析各项有关项目金额的增减变化及其趋向,以判断企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分析教案讲义(一)第一章:企业财务分析概述1.1 财务分析的概念与目的1.2 财务分析的类型与方法1.3 财务分析的内容与作用1.4 财务分析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2.1 财务报表概述2.2 资产负债表分析2.3 利润表分析2.4 现金流量表分析2.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第三章:比率分析3.1 比率分析概述3.2 偿债能力比率3.3 运营能力比率3.4 盈利能力比率3.5 成长能力比率3.6 其他比率分析第四章:财务趋势分析4.1 财务趋势分析概述4.2 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4.3 财务趋势分析的应注意问题第五章:财务预测与预算5.1 财务预测概述5.2 财务预测的方法5.3 财务预算概述5.4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企业财务分析教案讲义(六)第六章:资本结构分析6.1 资本结构的概念与分类6.2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6.3 资本结构优化的方法6.4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第七章:成本费用分析7.1 成本费用的概念与分类7.2 成本费用分析的方法7.3 成本费用控制与降低策略7.4 成本费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第八章:盈利能力分析8.1 盈利能力指标概述8.2 利润总额分析8.3 净利润分析8.4 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8.5 提高盈利能力的策略第九章:市场风险分析9.1 市场风险的概念与分类9.2 市场风险的识别与评估9.3 市场风险应对策略9.4 市场风险管理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10.1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与方法10.2 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与参数10.3 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与限制10.4 企业价值评估在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性企业财务分析教案讲义(十一)第十一章:投资项目财务分析11.1 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的概念与目的11.2 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1.3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11.4 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11.5 投资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第十二章:并购财务分析12.1 并购财务分析的概念与目的12.2 并购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2.3 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2.4 并购风险与对策分析12.5 并购财务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13.1 财务分析报告的概念与目的13.2 财务分析报告的结构与内容13.4 财务分析报告的应用与评价第十四章:财务分析与决策14.1 财务分析与决策的关系14.2 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14.3 财务分析支持下的投资决策14.4 财务分析支持下的融资决策14.5 财务分析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应用第十五章:财务分析发展趋势15.1 财务分析的发展历程15.2 财务分析现状与挑战15.3 财务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财务分析师的职业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财务分析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你应该能够:1.理解财务分析的基本涵义,熟悉财务分析的基础,明确财务分析的作用与内容。
2.掌握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分析方法,明确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3.理解和掌握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获取现金能力等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的涵义及计算,并能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实务分析。
4.掌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进行财务综合分析。
5.一般了解综合评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涵义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告分析,是以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其变动,目的是为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
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并不符合特定报表使用人的特定要求。
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财务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早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
当时,借贷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银行家需要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借以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
资本市场形成后发展出盈利分析,财务分析由主要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到为投资人服务。
公司组织发展起来后,财务分析由外部分析扩大到内部分析,以改善内部管理服务。
财务分析的起点是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
因此,财务分析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会计报表。
财务分析的结果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获取现金能力作出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是个认识过程,通常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作出评价而不能改善企业的状况。
例如: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偏低,通过分析知道原因是资产周转率偏低,进一步分析知道资产周转偏低的原因是存货过高,再进一步分析知道存货过高的原因是销售不畅,产成品积压。
比率分析法相关指标详解(1-7)1、变现能力比率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1)存货周转率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
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公式: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
企业财务分析教案讲义(一)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深入解读,并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二、教学目标1. 使学员掌握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员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构成和编制方法。
3. 使学员学会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内容1. 企业财务分析概述财务分析的定义和目的财务分析的基本原则2. 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3. 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成长能力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员对财务分析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练习题: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财务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分析教案讲义(二)六、教学内容4. 财务分析常用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净利润率毛利率资产收益率财务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财务分析报告的应用七、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员对财务比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练习题: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财务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分析教案讲义(三)九、教学内容6. 财务分析中的注意事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与实际情况的差异7. 财务预测与预算财务预测的方法财务预算的编制十、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务分析中的注意事项和财务预测与预算的方法。
财务分析教案第一章财务分析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财务分析的理论体系,包括财务分析基本内涵、基本目的、分析体系、内容及形式。
了解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和原因。
二、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本章内容后能够掌握、理解或了解以下内容:1.掌握财务分析的内涵,理解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的关系;2.理解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会计、财务管理的关系;3.掌握财务分析的目的,理解财务分析的作用;4.了解西方财务分析体系;5.理解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关系;6.理解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理论基础;7.掌握财务分析体系与内容;8.了解财务分析形式;9.了解进行财务分析的条件与要求。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教学要点(一)如何理解财务分析定义1.介绍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的关系从一般意义而言,人们并不在意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告分析的区别,说明其分析的本质是相同或相近的。
但仔细斟酌,它们又有所区别: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往往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来反映和体现。
由于会计准则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反映财务活动的状况;财务报告虽然比财务报表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仍不能反映财务活动的全貌。
2.给出本书财务分析定义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3.从定义出发解释财务分析的内涵(1)财务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所谓综合性、边缘性是指财务分析不是对原有学科中关于财务分析问题的简单重复或拼凑,而是依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综合了相关学科的长处产生的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经济应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