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共有600多块肌肉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人体科普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人体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体的科普知识:
人体骨骼: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包括头骨、脊柱、肋骨、盆骨等。
成年人的骨骼重量约占体重的15%~20%。
人体肌肉:人体内有600多块肌肉,主要分布在四肢、躯干和头部。
肌肉能够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和关节运动。
人体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协调和管理人体的各种功能,包括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等。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
人体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
人体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人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肺等组成。
人体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废物。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人体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免疫等。
内分泌系统由甲状腺、胰腺、垂体等组成。
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负责防御外来病原体和毒素的入侵,维护人体健康。
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抗体和各种免疫器官组成。
以上是关于人体的科普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人体所有肌肉起止点以及功能人体拥有多达600多块肌肉,这些肌肉起始于骨骼,并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接。
这些肌肉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颈、上肢、躯干和下肢。
每个肌肉都有自己的起始点和止点,其功能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人体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的详细介绍。
1.头和颈部肌肉:- 颞肌(Temporalis):起始于眶上沟和颧弓,止于下颌骨韧带。
作为咀嚼肌肉,用于咀嚼食物。
- 斜方肌(Trapezius):起自枕骨、颈椎和胸椎,止于肩胛骨和锁骨。
对于转动和固定肩胛骨和颈椎以及抬举和伸展手臂具有重要作用。
2.上肢肌肉:-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起自肩胛骨,止于尺骨。
弯曲上臂、旋转前臂和屈曲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
-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起自肩胛骨和上臂骨,止于尺骨。
伸展前臂和屈曲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
- 旋前圆肌(Supinator):起自肱骨和尺骨,止于尺骨。
用于手掌的旋转和背屈前臂。
3.躯干肌肉:-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起自胸骨、锁骨和肋骨,止于肱骨。
作为背部和上肢的主要运动肌肉,用于前臂的屈曲和臂的内旋。
-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起自骨盆,止于胸骨和肋骨。
参与腰椎的稳定和腹部的屈曲。
-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起自骨盆,止于腰椎和肋骨。
用于侧屈躯干和固定腰椎。
4.下肢肌肉:- 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起自髂骨和股骨,止于胫骨。
作为大腿前侧的主要伸肌,用于膝关节的伸展。
- 半腱肌(Semitendinosus):起自坐骨,止于胫骨。
作为大腿后侧的主要伸肌,用于屈曲膝关节和伸展髋关节。
- 小腿肌肉(Calf muscles):包括腓肠肌(Gastrocnemius)和比目鱼肌(Soleus)。
起自腓骨,止于跟腱。
用于下蹲、行走和弯曲膝关节。
这只是对一小部分肌肉的详细概述,人体肌肉的起始点和功能非常复杂且多样化。
4.1 我们的身体1、人必须吃食物,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2、体重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身高)。
3、我们可以通过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等方面了解自身体质健康水平。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学习压力、周围环境等。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
7、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而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4.2 身体的运动1、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2、利用筷子、橡皮筋、线绳做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筷子模拟骨,橡皮筋模拟肌肉,线绳模拟关节。
3、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还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4、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5、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6、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
7、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如合页与关节相似、塔吊的钢架与骨骼相似等。
4.3 心脏和血液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模拟心脏的工作实验中,用吸耳球模拟心脏,用塑料管模拟血管,用水模拟血液,用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
3、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它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4、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 100次。
5、脉搏和心跳的次数,每分钟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描述心率。
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
7、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
正常人的力气有多大?动态描写的短文人的力气主要来自骨骼肌的收缩。
我们身上共有600多块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
一平方厘米横切面的肌肉如果朝一个方向收缩,力量可达25吨。
能拉动6辆大卡车。
经过锻炼的肌肉会更粗壮,横切面积大,收缩的幅度大,力气也更大。
练功的人一脚踢出去的冲力约达半吨。
对一个人来说,力气的大小还和年龄、性别有关。
孩子每增长一岁,力气平均增长5—10%,男孩更明显。
力气增长最快的时间是12-18岁之间。
一生中力气最大的时期是20一30岁。
下面是对数千人测定后得到的数字:
咬力成年男性用牙齿咬切东西时,可产生15公斤的力,用臼齿咬东西可产生72公斤的力,训练有素的杂技演员用后牙咬东西,可产生90一120公斤的力。
握力除左撇子外,一般人右手的握力大于左手。
平均瞬间右手最大握力约56.7公斤,左手43公斤。
保持一分钟,右手平均握力为28.1公斤,左手为24.9公斤。
拉力成年男子伸直手臂,平均拉力为70.3公斤;女子约为38.6公斤。
提力前臂水平前伸,手掌向下提东西,平均提力为21.8公斤。
扭力身体直立,双手扭动,男子平均为38.9公斤,女子为20.4公斤。
蹬力坐姿,右腿蹬力可达262公斤,左腿为241公斤。
踢力练功者、优秀足球运动员,一脚踢出,冲力约达半吨。
咀嚼力吃烧牛肉需要咀嚼力约24—30.2公斤,吃火腿需要咀嚼力24-32.5公斤;吃烧猪肉需要咀嚼力24.5—29.9公斤;吃巧克力需要咀嚼力27-30公斤,吃方糖需要咀嚼力35—40.5公斤;吃玉米需要咀嚼力43-102公斤。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骨骼1、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
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一只手上共有(27)块骨头。
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人的(大腿骨)比花岗岩还硬。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人体的每一块骨,都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的。
骨头中间的软骨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7、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骨骼最大的作用是(支持运动)。
8、人体中最长的骨是(股骨)。
9(颅骨)的作用是保护大脑。
10、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答:①支撑躯干。
②保护内脏器官,如肋骨。
③塑造体形。
④支持运动,如四肢骨。
11、写出图中骨结构各部分名称。
(1)(2)写出骨名称。
2、关节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2、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3、我们常见的关节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4、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关节)这个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5、人体关节具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6、人体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位于(拇指关节)。
7、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8、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连线:肩关节屈伸膝关节桡尺关节(前臂)旋转指关节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颌关节(下巴)髋关节9、填图题。
463骨骼肌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及其周围包裹的结缔组织组成,属于横纹肌。
人类的身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占身体总质量的40%~50%[1],负责人体的新陈代谢、能量稳态和运动。
骨骼肌蛋白质含量占身体蛋白质总量的50%~75%,是人体最大的蛋白质代谢库,因此,骨骼肌是非肥胖人类中质量最大的器官[2]。
骨骼肌的功能不仅限于力量、运动、姿势和维持呼吸,它还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组织细胞间交流[2]。
研究表明,骨骼肌可产生数百种分泌因子[3],其中一些因子的作用类似于激素,以内分泌形式对远端器官发挥生物学作用,其他未释放到循环系统中的多肽则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发挥作用,对肌肉自身的信号转导途径产生重要影响[4]。
这些肌肉因子与机体糖脂代谢、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各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着眼于当前研究最多的几类肌肉因子,根据其功能进行了分类阐述,以加深读者对骨骼肌内分泌功能的认识。
1 骨骼肌的结构每块肌肉包括肌腱(t e n d o n )和肌腹(muscle belly )两部分。
肌腹一般位于一块肌肉的中间部分,主要由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肌腹外面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肌外膜。
肌外膜发出的若干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纤维隔等伸入肌腹内将肌分隔为较小的肌束,构成包裹肌束的肌束膜。
此外,肌束内的每条肌纤维的表面还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内膜。
肌腹的两端为肌腱,呈条索状或带状,主要由平行排列的致密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而强韧但无收缩功能。
骨骼肌借助肌腱或腱膜附着于骨或筋膜。
此外,骨骼肌还具有筋膜、滑膜囊、腱鞘和籽骨等多种辅助结构,它们位于骨骼肌的周围,具有保持肌肉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2 骨骼肌的分泌功能细胞间通信是多细胞生物体的基本标志,可通过细胞细胞直接接触或分泌分子的转移进† 通信作者,研究方向:骨骼肌病理生理。
E-mail:******************.cndoi:10.3969/j.issn.0253-9608.2020.06.005骨骼肌是内分泌器官赖明慧,肖卫华†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骨骼肌作为动力器官具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
一个人共有600多块肌肉。
它们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能伸能缩、配合默契,为人的每一个动作提供动力。
因而,有人就把肌肉称为人体的发动机。
人体数字初看起来,肌肉是软软的,柔弱得很,但它收缩时迸发的力量却相当惊人。
据计算,如果6平方厘米的肌肉同时收缩,就能举起20~60千克的东西。
要是全身的3亿根肌肉纤维朝一个方向一起收缩,就会产生250 000牛顿的力(1牛顿相当0.1千克力),抵得上一部起重机所能提起的重量。
编辑本段万能的手手是人类的万能工具。
我们吃饭、穿衣、写字、弹琴、打球、种地、做工、操纵电脑,哪一样离得开手?有人估计,人的双手能做出上亿个动作。
人体数字我们的手结构精细。
一只手就有8块腕骨、5根掌骨、14根指骨、59条肌肉和发达的神经、血管系统。
我们的手十分灵巧。
一秒钟内,人的手掌可以转动好多次。
一秒钟内,钢琴家可用手指击键几十次,快得像流星飞驰。
有了这双灵巧的手,外科医生缝合了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和神经,牙雕师傅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下了千字文。
我们的手非常勤劳。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双手几乎从不休息;手指屈、伸至少2 500万次。
连躺在小床上的婴儿,也不时弯曲和摆弄着手指。
编辑本段每天吞咽580多次咽喉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的繁忙通道。
有人作了一番统计,人的一生大约有40吨食物和34.8万立方米的空气,通过口腔和咽喉。
据研究,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进餐10分钟大约要吞咽50次。
在24小时内,一个人的吞咽次数大约为580次。
这是因为即使不吃东西,我们也得不断地把口腔分泌的唾液吞咽进去。
在不同的场合,人的吞咽频率是不一样的。
坐着看书时每小时会吞咽37次。
说话时唾液增多了,吞咽次数也会随之而增加。
一个人熟睡时,每小时会吞咽75次。
编辑本段人的肚里可撑船中国有句成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指做宰相的人心胸宽广,很有涵养。
其实,每个人的肚里都可以“撑船”。
肚里怎么能撑船呢?在人的肠子里,要数小肠最长了。
它全长5~8米,能伸缩自如,通常都收缩在体内。
小肠的内部都是皱折,大皱折中又有小皱折,其中还有许多突起。
如果你小心翼翼地把小肠拉直,那么小肠内壁的总面积就有20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网球场,在上面放一条小木船,是绰绰有余的。
编辑本段十二指肠的由来人吃下去的食物,首先由食道进入胃里,然后便来到小肠最粗壮的一段——十二指肠。
大约30厘米。
过去人们以为,这长度相当于12个手指头并列起来那么宽,其名称便由此而来。
可是,如果我们计算一下,将30厘米除以12,一个手指的宽度应是2.5厘米,这是相当粗大的。
也许有人认为,这大概是以外国人的大拇指为标准算出来的。
其实,英文dozen的原意是一打,12个,也指“十二英寸长”,一英寸约为2.5厘米,这样算就对了。
也就是说,十二指肠原来是指“十二英寸的肠”。
当初翻译时为了便于人们理解,用“指”代替了“英寸”,后来也就将错就错了。
编辑本段血管的长度“生命就是血”。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通过血液才能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各个组织和器官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也由血液收集和运送到有关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人体的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会流出鲜红的血液,可见血管是密布全身的。
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它们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人的全身。
说来也许你不信,一个七尺男儿身上的血管,大大小小竟有1000多亿条。
如果把它们首尾连接起来,竟有10万多千米长。
要知道,绕地球一周刚好是4万千米。
那就是说,人体血管的长度可以绕地球两周半。
编辑本段五官的数字眼睛每只眼睛约含1.2亿个视杆细胞,它给人以黑、白视觉,还含有700万个视锥细胞,它为人提供色觉,形成“彩色”则是人脑综合处理的结果。
在夜间理想条件下,站在山顶上可清晰地看到80公里以外的火柴光焰。
人眼可以辨别超过800万种深浅不同的色调。
当人的眼睛发现一个物体,再将其信号送到大脑辨识,所需的时间为0.05秒。
人眼一年中上下左右的运动至少有3600万次,而眼皮开合有9400万次。
耳朵耳朵人耳有10万个听觉神经细胞,它将大小声音调节后,清晰地传至脑部,使人能分辨出各种声音,人耳对2000~5000赫兹的声频最敏感,婴儿的哭声频率恰好在这个范围内。
鼻子鼻子人鼻里约有1000万个嗅觉细胞,平均每个能嗅出4000种气味,个别香水鉴别专家最多可嗅出1万种气味。
舌头舌头人舌头上每1个小阜,都含有250棵味蕾,舌面分布着1万个味蕾,每个味蕾又由50~70个味觉细胞组成。
味觉细胞主要划分为5种,分别感受酸、咸、苦、辣、甜5种基本滋味,但它们并非“单打一”,而是“协同作战”。
皮肤皮肤可以感觉出使其下陷1/1000厘米的触压,初为人母的妈妈竟能用嘴感觉出自己婴儿前额0.0006摄氏度的温差变化。
人的全身皮肤相当于人体重量的20%,成年人皮肤总面积平均为17平方米,每平方厘米皮肤平均由200万个细胞组成,内含1600条神经及40厘米长的血管。
人体皮肤表面在6.5平方厘米的面积内,有3200万个细菌在蠕动,附在人体表面的细菌——大约有1000亿个,相当于全球人口总数的20倍。
一个体格健壮的成年男性,在1小时内约有60万个皮肤细胞脱落,1年内细胞脱落的总重量为0.7公斤,至70岁时,失去皮肤细胞总重量约50公斤。
编辑本段大脑的数字大脑有100亿个神经细胞,每日可记录8600万次资料。
在1秒钟之内,可产生10万次化学反应。
人的五官时刻都在捕捉各种情报,但经过大脑处理的,仅占实际情报的1%,其余的99%均被打入“冷宫”。
编辑本段血液循环的速度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英国医学家哈维说:“太阳是世界的心脏,心脏是人体的太阳。
”可见,心脏是多么重要。
由于心脏的跳动,血液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往全身。
现在已经知道,每天人体心脏跳动产生的能量,足以把900千克重的物体升高1米。
人从出生到50岁的时候,心脏跳动所产生的能量已能把100颗最重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需要多少时间呢?心脏送出来的血液,经过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然后又经过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再返回心脏。
血液按这个顺序旅行,速度非常快,在体内循环一周只需要20秒钟左右。
现在,我们按这个速度计算一下:血液在一小时内可循环180周,一年是1576 800周。
如果一个人活80年,那么,血液共在体内循环126 144 000周。
编辑本段人有多少眼睫毛眼睫毛长在眼睛周围的眼睑上。
许多人认为,又长又密又黑的眼睫毛特别迷人。
然而,眼睫毛的生理功能是保护眼睛,而不在于增加人体美。
狂风呼啸时,满天飞沙扑面而来,眼睛前面的这两排眼睫毛,就像两道窗帘,挡住了绝大部分飞沙尘土,保护眼球免遭侵害。
人的眼睫毛长约6~12毫米,上眼睑有100~150根,下眼睑有50~75根。
眼睫毛会不断更新,它的平均寿命是3~5个月。
编辑本段一天至少流汗三大杯盛夏天气,我们的皮肤会冒出粒粒汗珠。
汗是从哪里来的?这是皮肤的汗腺分泌出来的。
人体除了嘴唇等极少数部位,几乎全身都有汗腺。
出汗可以帮助人体调节体温。
大热天里,一个人平均一天出汗4~5升;春秋季节,一天的排汗量是800毫升左右;冬天最少出汗,一天也要排出400~500毫升汗液,相当于三大杯水。
有人发现,有一半汗液是在睡觉时出的。
也就是说,每天晚上约有一杯半的汗水“倒”在内衣和被褥上。
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勤换内衣与勤晒被褥的习惯。
编辑本段人体的价值根据科学家的分析,人体的化学成分是这样的:60%是水,18%是碳,3%是氮,1.5%是钙,1%是磷,另外还有一些微量的矿物质,如铁、铜、锌、硼和硅等。
对一个普通成人来说,这些大约相当于34升水,一袋12千克重的木炭,一根长1.2米的导火线中的硫,一枚6.5克的小铁钉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价值,换算成钱,充其量不过几百元。
但是它们一旦形成细胞,进而组成器官,并成为顶天立地的人以后,便成了难以估算的无价之宝。
奇妙的人体数字1:头跟笔记本电脑一样重一个人的头到底有多重?答案是跟一台笔记本电脑差不多,大约1.4公斤重(不包括头骨重量)。
人的大脑包括80%的水,其中25%被用做有氧及糖分的体内循环,以补给营养。
人发育到18岁时,脑袋就不会再长了,所以不可能有比一个4G的笔记本电脑更大的容量储存记忆。
大脑能容纳数量巨大的信息,可达1000万亿毕特信息单位,相当于10亿册书的内容。
大脑每立方厘米可以储存1万亿毕特的信息。
2:血管长度可绕地球两周人体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管,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人体大大小小血管有1000多亿条,如果将人体的所有血管接成一条线,科学家估计,成人的血管总长度约为96000公里。
地球一周是40000公里,也就是说,人体血管接成一条线之后,长度可以绕行地球2周半。
3:血液循环一周只需20秒每天人体心脏跳动产生的能量,足以把9千克重的物体升高1米。
科学家推算,人从出生到50岁的时候,心脏跳动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把100颗重量级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心脏送出来的血液,经过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然后又经过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再返回心脏。
血液按这个顺序旅行,速度非常快,在体内循环一圈只需要20秒钟,依此速度算,血液在一小时内可循环180圈,1年是157.68万圈,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血液会在体内循环12614.4万圈。
4:肠子长度是身高的4~5倍肠子到底有多长?肠胃科医师表示,不同的位置,长度不同,对人体解剖测量的数字显示,十二指肠60厘米,小肠长度可达6.7米,大肠长度则为1.5 米。
但有解剖学家认为,每个人的肠子的长度都不一样,一般约为身高的4至5倍。
有趣的是,肠胃科医师进行肠胃镜检查时发现,高瘦的人,肠子比较松垮。
5:一生心跳25亿至30亿次科学家发现,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因为它每分钟的心跳只有6次,一生心脏跳动约5.6亿次。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人除外)一生的心跳次数基本上是一样的,大约是7.3亿次左右,而人一生的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至30亿次。
心脏跳得太快,就死得快。
6:1天排汗量可达10升人一天里从皮肤的汗腺排出的水分,最少也有0.5升(即使完全不动地躺着,也会从汗腺散发出水分),最大排汗量可达到一天10升,每小时排汗量最大可达2升。
有趣的是,季节不同,人体排汗量也有很大的差异,盛夏时,一个人平均1天的排汗量可达4至5升;春天及秋天,1天的排汗量是0.8升左右;冬天出汗量不大,但也要排出0.5升,相当于3大杯水。
7:舌头有1万个味蕾舌头由17块肌肉组成,所以异常灵活。
灵巧的舌头,实际丈量起来也不小,长9厘米,重50克,我们的舌头上布满味蕾,医师表示,人类的舌头有500种不同的味觉,舌头上的味蕾有1万个,每个味蕾带有50个味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