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17章 有机化学实验1
- 格式:ppt
- 大小:101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在环状化合物的环中含有碳以外的杂原子,这类化合物统称为杂环化合物。
常见的杂原子是: O, N, S1芳杂环的数目很多,可根据环的大小、杂原子的多少以及单环和稠环来分类。
•常见的杂环为五元、六元单杂环及稠杂环。
稠杂环是由苯环及一个或多个单杂环稠合而成的。
317.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杂环化合物的命名采用外文名的译音,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编号从杂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 表示顺序,也可以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用α、β、γ表示。
417.3 结构和芳香性呋喃、噻吩、吡咯是最重要的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呋喃、噻吩、吡咯都是平面结构,环上所有原子都是sp2杂化,各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σ键。
9碳未杂化的p 轨道中有一个电子,杂原子的p轨道中有一对电子,p 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下表中给出的1H NMR数据可证实这一点,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在7ppm左右与苯类似。
1011表17-1 五元芳杂环的物理性质分别存在于木焦油、煤焦油和骨焦油中αβαβαβ17.4 五元杂环化合物4.1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呋喃、噻吩、吡咯具有芳香性,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杂原子的大小及电负性不同,它们的活性有差异,但它们的活性都比苯大,顺序为:吡咯> 呋喃> 噻吩> 苯12(丙)吡咯和吲哚•吡咯的物理性质和鉴定•无色油状液体,沸点131℃,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吡咯蒸气遇浸过盐酸的松木片呈红色,可用来检验吡咯。
•吡咯环不如苯环稳定,易被氧化呈褐色并发生树脂化。
2017.5 六元杂环化合物5.1 吡啶和嘧啶吡啶存在于煤焦油和骨焦油中,工业上用无机酸从煤焦油的轻油部分中提取。
吡啶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药物也含有吡啶环。
23一、吡啶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吡啶是一个无色有恶臭的液体b.p. 115.5℃,m.p.-42℃,d: 0.9819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混溶它是良好的溶剂25吡啶的结构与苯的相似吡啶环上的氮以sp2杂化成键,一个p电子参与共轭,形成具有6个p电子的闭合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3-甲基吡咯 2,碘化N,N -二甲基四氢吡咯 3,四氢呋喃 4,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糠醛,糠醇,糠酸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9,β-吲哚乙酸 10,8-羟基喹啉H1.CH 3N 2.N CH 3CH 3+I -O3.4.Cl O5.SSO 3H6.OOOCHOCH 2OH COOH7.COOHN8.N H 9.N HCH 2COOH10.N二、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噻吩和苯酚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
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吡咯和四氢吡咯解: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苯甲醛和糠醛解: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三、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1,苯中混有少量噻吩解: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解: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解: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四、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
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1.OOCHO+CH 3CHOOCH=CHCHO2.OCHOOOCOOHCH 2OH+3.N2N H N CH 3CH 3I -+4.SCO C +O OAlCl 3SC OHOOC 5.H 2/PtO2HClCl(CH 2)4ClNaCNNC(CH 2)4CNH O,H +六、用箭头表示下列化合物起反应时的位置。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一)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α-呋喃甲醇(2) α,β'-二甲基噻吩(3) 溴化N,N-二甲基四氢吡咯(4) 2-甲基-5-乙烯基吡啶(5) 2,5-二氢噻吩(6) N-甲基-2-乙基吡咯解:(1)O C H2O H(2)SCH3CH3(3)NC H3C H3B r-(4)NC H3C H2=C H(5)S HH(6) NC2H5C H3(二) 如何鉴别和提纯下列化合物?(1) 区别萘、喹啉和8-羟基喹啉 (2) 区别吡啶和喹啉(3) 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噻吩(4) 除去混在甲苯中的少量吡啶(5) 除去混在吡啶中的少量六氢吡啶解:(1) 8-羟基喹啉中苯环上连有—OH,易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
喹啉环能被KMnO4氧化,使KMnO4褪色,萘不会发生上述反应;喹啉与萘的另一差别是喹啉有有碱性,可溶于稀酸中,而萘没有碱性,不溶解于稀酸中。
(2) 可从水溶液的差异区分。
吡啶易溶于水,而喹啉难溶于水(喹啉较吡啶多一个疏水的苯环)。
(3) 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进行,在室温时同浓硫酸作用即可磺化,生成α-噻吩磺酸,后者能溶于浓硫酸;而苯在室温下较难磺化,利用该特性,可除去苯少量的噻吩。
(4) ①吡啶易溶于水,而甲苯不溶于水。
②利用吡啶的碱性。
向混合物中加入稀HCl,吡啶呈盐溶于盐酸中,与甲苯分层。
(5) 六氢吡啶的氮上有氢,可被磺酰化,而吡啶中的氮上无氢,不能被磺酰化。
向混合物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NaOH溶液,六氢吡啶形成不溶于水的磺酰胺固体,经过滤可除去。
(三) 下列各杂环化合物哪些具有芳香性?在具有芳香性的杂环中,指出参与π体系的未共用电子对。
NOH3C H3NNC H3C H3H NNNH解:有芳香性的是下列化合物,参与π体系的未共用电子对如结构式所示。
SN NONC H3C H3NN H(四) 当用盐酸处理吡咯时,如果吡咯能生成正离子,它的结构将是怎样的?请用轨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