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好词摘抄
- 格式:docx
- 大小:25.67 KB
- 文档页数:7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下面为大家带来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快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好词一:龙舟竞渡、屈志从俗、食古不化、粽子飘香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端午节的好词二:【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
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
称赞诗文优美。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
墨客:文人。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
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
原为自夸文章好。
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
比喻文才极高。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
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
金钟战鼓一齐鸣响。
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
锣鼓震天响。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
1、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
2、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端午节的好词摘抄20个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老而神秘。
它源于中国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后演变成盛行于民间的传统节庆,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端午节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不乏善美的词句。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摘抄的20个端午节好词。
1、“五月五日天,端午节重阳。
”是端午节最经典的祝福语,在表达庆祝之意的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纪念和思念。
2、“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这些被精心装扮过的龙舟搭乘着精壮的水手在河道上一较高下,彰显出人们争先恐后、不怕艰苦,追求胜利的精神。
3、“赛艇冠军,乘龙升天”之类的祝福语,传达出人们对胜利和进步的祝愿。
4、“戴艾饰盆,避妖驱瘟”,这是端午节习俗之一。
在端午节时,穿戴菖蒲和艾叶,既为了避邪驱瘟,也代表祖先神灵的庇佑。
5、“亲戚同辈聚首一堂”,这是端午节的另一种习俗,人们时常利用节日团聚,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共同庆祝这个传统佳节。
6、“赏美食、品佳酿”,是节日庆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端午节,人们喜欢吃糯米粽、蛋黄酥等传统美食,品尝新鲜酒饮,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品味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7、“玉兔蟾桂,月上云霄”,传说中的玉兔是月亮上的仙兔,紧紧拥抱着嫦娥。
而桂花则是中秋节里同样重要的花,端午节的气氛又常和中秋融合在一起,显得十分神秘而美丽。
8、“情缘长伴,如意祈愿”,表达人们向神灵祈求心愿实现的愿望,也代表对美好前景的渴望,勇气与希望。
9、“竿竹清风,耳环傲日”,形容龙舟竞赛时,龙舟手在荡桨的时候,舵手在舵手就如耳环一样站在龙舟最高处,因为耳朵是龙头,所以得名“耳环傲日”。
10、“北斗之南,觅得千年谜”,传说魏徵利用端午节的时机,请太子暗中跟着自己去赏赛龙舟,并以一根竹筷蘸江水,作为检验所见与事实真相吻合的标志,从此“觅得千年谜”。
11、“一饮而尽,悠享逍遥”,端午节的时候,喝菖蒲酒、过五色船,嬉戏饮酒,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12、“御龙腾飞,浩然大风”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屈原,他是端午节的主角之一,端午节里的活动也由此来源。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好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
无论是从文化内涵还是从节庆氛围来看,端午节都是一种充满独特魅力的民间文化艺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用好词好句来形容端午节。
1. “艳阳高照,绿树葱茏,荷花满池,粽香扑鼻。
”这句词语对五月初五端午晨的描绘刚刚好。
端午节正好踏进了夏季,阳光明媚,草木青葱,这一天正是春夏交替的时节,所以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和盛夏气息,更加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2. “龙舟竞渡,人声一片,如同蜂群般嗡嗡作响。
”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龙舟竞渡,这个活动具有浓郁的竞技氛围,而且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里使用了“蜂群般嗡嗡作响”这个形容词,既形象生动,又十分形象,让人顿时感受到了人群的喧闹和热烈。
3. “艾叶香气,糯米甜味,粽子包裹着美好的寓意与期望。
”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这是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的食品,也是五月五日不可或缺的美味。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粽子的美味和内涵,可以看出,粽子不仅是口感美好,而且还寓意丰富,像是象征着美好祝愿和幸福生活。
4.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端午节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很多地方都会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
比如米衣、插艾、戴香包等等,都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相信只有真正意识到了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会让它流传下去。
5.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人们欣然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微笑走向祥和欢乐的未来。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是传统文化,而且很多人也会用它作为一个突破口,去迎接未来和拥抱美好。
这也是一种向上的心态和精神追求,它说出了人们成全自己,享受这个节日的态度和信念。
总而言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美好寓意和文化氛围的特殊节日,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人类社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用好词好句来形容端午节,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能一个甚至探索更加广泛的人文世界,可以说是一件增广见闻收益匪浅的事情。
形容端午节的四字成语
1. 粽情四溢:哎呀呀,每到端午节,那真是粽情四溢啊!就像过年时满是喜庆的氛围一样,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
你说是不是呀?
2. 龙舟竞渡:哇塞,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可太刺激啦!那场面就像万马奔腾一样,激烈无比,让人热血沸腾呢!
3. 热闹非凡:端午节可真是热闹非凡呀!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不比过年还热闹嘛!
4. 喜气洋洋:嘿,端午节的时候到处都喜气洋洋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就好像中了大奖似的!
5. 欢聚一堂:端午节就是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刻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多温馨呀,这难道不是幸福的模样吗?
6. 兴高采烈:你看那些参加龙舟比赛的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真带劲!
7. 丰富多彩:端午节的活动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这可比天天待在家里有意思多了吧!
8. 欢声笑语:听,端午节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这声音简直比鸟儿的歌声还动听呢!
9. 其乐融融:在端午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这种感觉太棒啦,简直让人陶醉其中啊!
10. 欢天喜地:哇,端午节简直就是欢天喜地的节日呀!大家都在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你还不赶紧加入?
我的观点结论: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节日,有这么多形容它的四字成语,每个都那么生动形象,让人对端午节充满了喜爱和期待。
描写端午节的四字成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
以下是几个描写端午节的四字成语:
1. 钟灵毓秀:形容端午节景色优美,人文荟萃,是一个富有活力和魅力的节日。
2. 国士无双:指杰出的人才,国家栋梁之才。
形容端午节人才辈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表现。
3. 灵蛇之珠: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形容端午节的粽子味道鲜美,珍贵难得。
4. 龙舟竞渡:形容端午节龙舟比赛的激烈场面,以及人们参与龙舟比赛的热情和决心。
5. 众志成城:形容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完成伟大的事业。
形容端午节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庆祝节日。
6. 钟灵毓秀:形容端午节景色优美,人文荟萃,是一个富有活力和魅力的节日。
7. 国士无双:指杰出的人才,国家栋梁之才。
形容端午节人才辈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表现。
8. 灵蛇之珠: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形容端午节的粽子味道鲜美,珍贵难得。
9. 龙舟竞渡:形容端午节龙舟比赛的激烈场面,以及人们参与龙舟比赛的热情和决心。
10. 众志成城:形容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完成伟大的事业。
形容端午节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庆祝节日。
以上是几个描写端午节的四字成语,它们都能准确地表达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气氛。
同时,这些成语也能够激励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实现更大的目标。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四字成语有:
1.端午安康:端午节期间祝福人们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2.龙舟竞渡:形容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也比喻人们互相竞
争、奋斗。
3.粽香四溢:形容端午节的粽子香气扑鼻,也比喻美好事物散发
出诱人的香气。
4.端午佳节:形容端午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充满欢乐和祥和。
5.共度良宵:形容人们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尤其是指端午节家
人团聚的时光。
6.欢聚一堂:形容人们团聚在一起,充满欢乐和温馨。
7.端午快乐:祝福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快乐开心,享受节日的快乐。
8.团结和谐:形容人们团结一心,和谐相处,共同庆祝端午节。
9.五月端午:形容端午节在五月份,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日。
10.粽子飘香:形容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形容粽子的香气扑鼻。
有关端午节的好词语和好句摘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许多好词语和好句子,下面来看一下有关端午节的好词语和好句子的摘抄。
一、好词语1. 龙舟竞渡:这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个活动,众人舟共竞,充满了良好的团结和合作精神。
2. 粽子:一种传统的食品,用竹叶包裹着糯米、肉、豆等食材制成,寓意奉献和团圆。
3. 艾草:又称为蒿草,端午节用于祛瘟驱毒,避邪守吉。
4. 钱龙:是在端午节传统中,多用于作为舞龙表演的舞龙器具,具有辟邪驱疫的意义。
5. 屈原:端午节的主角之一,神话中被投入汨罗河后化作鱼龙。
二、好句摘抄1. 粽儿香馥,渴望家园。
(《粽情五月》)2. 端午节气清明天,划龙舟,吃粽子;香囊护体,旗袍妆点。
(《龙舟竞渡》)3. 拔龙舟是一项团结合作、水上体育运动、传承文化节日的活动。
(《拔龙舟》)4. 狂风怒吼,人声鼎沸,沿途观众纷纷喝彩。
(《龙舟竞渡》)5. 赛道上一条条龙舟,在水面上留下长长的白色浪花,将观众席上的人们全部淋湿。
(《赛龙舟》)6. 农历五月初五,听雨饮茶叙老友;传统风俗俨然,长条桌上摆满诱人的美食,舌尖上的享受。
(《端午节的味道》)7. 风起古城梅,清明端午重沐浴;烛青花簟冷,轻描淡写寄相思。
(《端午节》)8. 若非诸葛亮公,岂有粽子能尝遍;度外想归时节到,满城芳香尽被抱。
(《躲过了处理男友节,又面对了端午》)9. 东风春来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时此地把心情,揉进月饼中吃下。
(《忆花神》)10. 萤火抚琴声,青罗伴葵台。
荷盛香盆寺,莲灼胭墨斋。
(《端午夜》)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好词语和好句子的摘抄,不仅有传统的符号,也有现代的体现。
端午节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相信这些好词语和好句子的摘抄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意义,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
端午节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1.端午佳节,龙舟竞渡,喜气洋洋。
2.艾叶飘香,包粽子,浓情弥漫。
3.端午阳光明媚,人们欢聚一堂,笑语盈庭。
4.雄黄酒、赛龙舟,端午节里展现豪情壮丽。
5.端午节,五彩丝线编织出美好的祝福。
6.雀跃的龙舟,奋力划过水面,象征勇气与团结。
7.香囊里装满幸福,粽子里藏着甜蜜,端午节让人心醉。
8.粽叶飘香,艾叶洒清香,端午佳节充满祝福与希望。
9.端午时节,闹市热闹非凡,人们欢欢喜喜过节日。
10.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端午节里传递着温情和团圆。
这些词语和句子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欢乐氛围,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喜爱和祝福。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10个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那盛开,这是中国人民历来的佳节,也是华夏文化的精髓之一。
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深厚底蕴和民族精神。
人们可以通过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去了解并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好词来形容端午节,以更好的向大家展现端午节的特色。
1.喜气洋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脸上挂着笑容,整个节日洋溢着欢乐和喜庆的气氛,从而使得人们更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热闹非凡:端午节同其他民俗活动一样,充满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和习俗,比如龙舟竞渡、吃粽子等,这些活动和大家一同共度的时光,让整个节日显得格外的热闹。
3.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宝贵珍视的东西,比如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它代表着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4.团圆节日:在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品尝美食和参加各种活动,从而强化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使得端午节成为一个团圆的节日。
5.美食节日:不得不说,端午节的美食是节日中最令人期待的部分,其中以粽子最为有名。
这种香甜可口的美食不仅令人垂延三尺,更是代表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6.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整个节日中也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这种庄重而又富有特色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神韵。
7.历史悠久:端午节虽然不是现代社会的新兴节日,但是它却传承了中华文化和历史性的积淀,从而成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8.传统精髓: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其中所代表的精髓和智慧,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
9.节日气氛:在端午节期间,很多城市都会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演出,为整个节日增添了一些欢乐和趣味性,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观众。
10.文化遗产: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这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维护。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形容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
那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形容端午节的好词: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屈志从俗屈志从俗的意思是曲意迁就,随从世俗。
确切地说,它不算端午成语,但它的确跟端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它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的“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
而《九章》的作者正是端午节祭奠的主角之一屈原。
其次,有一则谜语说端午节吃粽子,打一成语。
谜底正是屈志从俗,因为从字面来看,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真是严丝合缝。
头悬国门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典故的主人公是端午节祭奠的另一楚国人——-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国大臣,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只身逃往吴国,发誓报仇。
他做到了,他和兵圣孙武率领吴军攻破郢都,把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得报大仇。
后来他辅佐吴王夫差,窥破越王勾践疲吴的计谋,多次进谏。
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夫差闻言大怒,命人把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绝妙好辞端午起源源流颇多,其中有一个跟东汉孝女曹娥有关。
曹娥父溺死江中,她号哭十七日,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从此,她所住之镇更名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
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
东汉书法家蔡邕去访碑,时值暮夜,蔡邕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
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谚语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谚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与食粽子等。
为大家分享了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欢迎借鉴!描写端午节的好词龙舟竞渡屈志从俗食古不化粽子飘香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艾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欢歌笑语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描写端午节的好句1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
食过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
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端午节好句21、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候。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3、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4、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6、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7、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
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8、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9、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10、我粽言粽语的祝福你:平安健康!我粽模粽样的祝福你:幸福温馨!我粽看粽吃的祝福你:端午快乐!11、端午节到了,我按键敲下了我一行行的祝福,千言万语化成了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你幸福快乐!12、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拥有浓郁民俗文化与历史内涵的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一直是家家户户都要庆祝的节日,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重要节日。
下面为大家摘录了关于端午节的好词好语和好段落,来一起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
好词1. 炎炎酷暑:“五月是夏日的序幕,诸葛亮所说的‘炎炎酷暑’便从这个月开始。
”2. 雄浑壮观:端午龙舟竞渡恰恰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雄浑壮观,象征着民族团结、勇气与智慧。
3. 忠诚正义:屈原的身世、思想、境遇等都说明他是一个有”龙的血脉”的人,他的热血、忠诚、正义、知己、爱国、悲愤等也更深入人心。
4. 粽香扑鼻:每年的端午节里,沙河里弥漫着粽香,百姓们纷纷赶来购买和比赛各种口味的粽子。
5. 传统风味: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
各地的端午习俗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好句1. 端午节是一个展现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是一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却不失其千百年来的糅合。
2. 雄浑壮观的龙舟赛,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勇气、智慧的体现。
3. 端午节之粽香弥漫,品尝传统美味,沉浸于民俗之底蕴。
4. 码头上,龙舟摇曳,扬起一片浪花。
在这迷离的水雾里,看不清哪辆船先走出了终点,但耳边有一种耐人寻味的脚步声,恍如走过历史闪烁的光芒。
5. 端午恰逢夏至,充满生机,是人类和自然一次美好的交融,也象征着生命的新开始。
好段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不仅仅是一份隆重的仪式和礼遇,也是一项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代表。
端午的龙舟赛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雄浑壮观,他象征着民族凝聚力、勇气和智慧,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凝聚力,更是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端午节这一天,沙河里弥漫着粽香,人们纷纷在大排长队购买各种口味的粽子,一边品味着传统美味,一边感受民俗之底蕴。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地方的习俗,如赛龙舟、挂艾叶、风筝比赛、吃雄黄酒等。
这些习俗代表着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气息,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态之一,展现出我的祖国的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描写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落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节。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插香等,感受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此,我们来描写一下关于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落。
好词:1. 清香扑鼻——形容粽子的香气2. 热闹非凡——形容端午节的气氛3. 屈指可数——形容象征屈原的艾叶上的竹叶数量4. 海阔天空——形容龙舟划过江面的壮举5. 龙腾虎跃——形容龙舟比赛时的热闹场面好句:1. 杨柳岸晓钟山半,昨夜寒蛩不住鸣——屈原的离世和粽子飘出长江的场景相映成趣,把我们拉入了一个古典和浪漫的世界。
2. 五月五日,端阳节来临。
百家飘香,无处不是人来人往。
——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迎接端午节的心情。
3. 挑战长江,闯过披荆斩棘的漩涡,是龙舟比赛中最令人振奋的一刻!——形象地描述了龙舟比赛中精神面貌的壮举。
4. 粽子的清香和包裹在其中的满满亲情,让这个夏日的美好和温馨悄然而至。
——表达了端午节的深刻内涵,以及家庭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5. 那盛夏小镇,此刻充满了生机,到处都是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古朴的龙舟和洁白的艾包,正用美好融合着四处散发着端午的味道。
——生动具象地刻画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与端午节的距离。
好段落:端午以屈原为主,流传了形形色色的传说。
每逢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心里仿佛都会绽放出一朵花,那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节庆的期待。
这个节日,也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和民族精神的融合。
粽子、菖蒲、龙舟、锣鼓,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的缪斯,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记忆。
端午节,从古至今,不断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精神符号,让我们不断秉承和传承着这份美好、这份精神。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其笃实、坚毅、坚韧的精神风貌及其蕴含的“浓浓乡愁”等,都深深地连结着中华民族庞大而悠久的历史底蕴。
端午节的好诗好词
1.端午临水看舟去,粽叶青青带雨香。
赛龙舟,艳阳高照临江岸。
彩带飞舞,鼓声震天,人们欢呼雀跃间。
祝福佳节,家人团结,共度这端午良辰美好时光。
2.粽叶包裹情思浓,五彩丝线系心中。
端午节,民间习俗喜,龙舟赛,象征吉祥多。
绿豆红枣,百福飘,赛粽子,团圆心意藏。
端午来临,祝福传,愿大家快乐万事顺。
3.炎炎夏日端午时,人人赛龙舟,欢乐满怀。
琴瑟和鸣,锣鼓喧阗,握红绳,共执橹桨。
彩带飘扬,粽香四溢,品美食,共享天伦。
家族亲戚,齐聚一堂,团圆笑语传。
4.端午佳节香飘溢,粽香扑鼻入人心。
浓情满怀,丝线系缘,包粽子,亲情传。
父母亲人,情浓意重,感恩节,欢乐盈。
五彩带,缠绕心,幸福砾石埋在心田。
5.雄黄清晨香袅袅,端午节,丰收柔。
竞渡龙舟,情谊共,劲铁浮木浪中舞。
高歌猛烈,鼓槌击,祈福声,充满古老习俗。
粽子香,甜美蓝,祝福语,洋溢幸福喜悦。
关于端午节的优美词语摘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祈求平安和健康。
不仅如此,端午节还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优美词语摘抄”。
优美的词语1. 雄风含笑,热血沸腾。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龙舟比赛中选手热血沸腾,雄风展现自己的气质和风采。
2. 浓情端午,欢聚一堂。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家庭节日,亲人们会回到家中,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欢聚一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3. 五月五日,人龙起舞。
端午节龙舟比赛的时候,选手穿着华丽的衣服,手握木桨,齐声高呼,人龙起舞,气势磅礴。
4. 龙腾虎跃,气势逼人。
端午节赛龙舟,龙腾虎跃,石沉大海,势不可挡,气势逼人。
5. 粽香四溢,口感绵软。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就是粽子,外面包着竹叶,里面包着糯米和各种馅料,粽香四溢,口感绵软,令人垂涎欲滴。
6. 披荆斩棘,勇毅潇洒。
端午节是一个勇敢和坚毅的象征,传说中屈原投江自尽,民间会斩荆断棘,表达自己坚毅的决心。
7. 微凉的风,清新的花。
端午节的时候,天气渐渐转凉,微凉的风,清新的花,组成着一个美丽的季节画面。
8. 长寿纹身,驱邪辟恶。
端午节人们会在自己身体上画上长寿纹身,以御邪辟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9. 竹韵低吟,艾香盈袖。
端午节人们会把艾草系在手臂上,房间门口,祈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10. 神龙起舞,避邪驱鬼。
端午节是一个避邪驱鬼的日子,可以祈求神龙保佑家人平安和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优美词语摘抄”,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的各个方面,让人一下子打开了回忆和感受的闸门。
在这个端午节,希望大家都能在欢聚的氛围中度过,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身体健康!。
描写端午节的四字成语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成语和故事。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描写端午节的四字成语:
1.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指组织龙舟比赛,争夺胜利。
这个成语形容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和激烈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胜利和竞技的热情。
2. 食粽飘香: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由糯米和其他配料制成,味道鲜美。
食粽飘香这个成语表达了端午节期间,人们制作和品尝粽子的香气和氛围,也描绘了这个节日的温馨和团圆。
3. 驱邪辟邪: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仪式,以驱邪辟邪,祈求健康和平安。
驱邪辟邪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对于端午节的重视和对健康的渴求。
4. 艾叶飘香:艾叶是端午节的传统中药材,有着浓郁的香气和驱虫功效。
艾叶飘香这个成语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人们在家中燃烧艾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健康和卫生的重视。
以上是几个描写端午节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活动和意义,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热爱和珍视。
呐喊端午节好词摘抄及感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在现代社会也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好词摘抄,以及我对这个节日的一些感悟。
一、好词摘抄1.端午佳节,香橼味浓。
2.五月初五,端午送香。
3.香气扑鼻,龙舟激情。
4.端午佳节,有艾有粽。
5.端午时节,逢盛世龙舟。
二、感悟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在中国古代,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祖先和屈原的节日,后来,人们将它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也开始做出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在现代社会,端午节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放假、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
对我来说,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而有意义的节日。
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和悠久历史。
每逢端午节,家里都会做出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喜欢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时光。
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我也很喜欢看比赛和观赏龙舟。
端午节,让我对我的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气——“芒种”。
这个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时间节点,标志着农民开始进入夏季的耕作阶段。
这也让我感受到中国人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历史底蕴的节日,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包粽子、赏龙舟,更可以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应该保护好这个文化遗产,让它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结语以上是我的一些关于“呐喊端午节好词摘抄及感悟”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在中国这个美丽的地方,有着许多这样的节日和文化,它们都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和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传承。
描写端午节的好词摘抄描写端午节的好词摘抄1、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2、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等等。
描写端午节的好句摘抄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2、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3、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
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4、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
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
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5、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
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
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
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
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
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6、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
去相信世界还有爱。
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8、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9、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
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
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
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10、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11、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
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
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
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1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
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3、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
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
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
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14、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15、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
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
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16、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7、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
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
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
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18、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
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19、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20、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
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描写端午节的好段摘抄1、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2、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
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
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
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
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3、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
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
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4、端午节快到了,甬城街头小巷,到处飘散着粽子的馨香,也随处可看到手拿艾蒿菖蒲的人们,脸上充满节日的喜气。
人家的门楣上柱子旁早挂上了一把新鲜的菖蒲艾蒿,它们为主人把持着门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驱除着邪气,守护着安宁。
5、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关于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迎涛神,有纪念孝女曹娥,有纪念诗人屈原等等。
但关于恶日的传说最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6、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7、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
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
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许诺,我会牢牢嵌进心里,永不忘记!8、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9、家乡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哪家有出生后过第一个端午节的孩子,村里人特别重视,无论是不是自家的亲戚,人们都会买上两尺红布头或是一条红红的蛤蟆裤兜老虎兜,里面包上几十粒糖果,送过去给那家孩子,说这样孩子会旺旺相相地生长,孩子将来生活会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10、又是端午来临,又是一段回忆,我放下了笔,继续沉思着,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亲切的,是温馨的。
河下镇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幅版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