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工艺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5.18 MB
- 文档页数:136
炼钢连铸工艺流程介绍引言炼钢连铸是钢铁生产中的关键工艺之一,它通过高温熔炼钢料并在连续铸造过程中将其形成连续铸坯。
炼钢连铸工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钢铁工业的重要环节。
工艺流程概述炼钢连铸工艺流程可以分为炼钢、连铸两个主要环节。
炼钢环节炼钢环节包括原料准备、高炉冶炼、转炉冶炼等步骤。
原料准备炼钢的原料包括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
在原料准备环节,先对原料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充分混合。
高炉冶炼高炉冶炼是一种常用的炼钢方式,它通过将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原料放入高炉中,并喷入空气使之燃烧,产生高温,从而使铁矿石还原成铁。
在高炉过程中,还会生成一些副产品,如炉渣。
转炉冶炼转炉冶炼是另一种常用的炼钢方式,它通过将熔融的铁水和生铁放入转炉中,通过喷吹氧气使其氧化,从而去除不需要的杂质。
转炉冶炼通常配合高炉冶炼使用,以提高炼钢效率。
连铸环节连铸环节将炼钢环节中获得的熔融钢水以连续流动的方式注入到铸造结晶器中,以形成连续铸坯。
结晶器结晶器是连铸的核心设备,它由冷却器壳体和冷却装置组成。
结晶器的作用是通过冷却装置将熔融钢料迅速冷却并形成铸坯。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却、喷水冷却、喷雾冷却等方式,其目的是将熔融钢水迅速冷却,使其凝固成连续铸坯。
液态钢水的连续注入熔融钢水在结晶器内连续注入,经过冷却装置的处理后,逐渐凝固成为连续铸坯。
坯料切割和堆垛连续铸坯经过切割设备切割成合适长度的坯料,然后进行堆垛,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和运输。
工艺优势及应用炼钢连铸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炼钢连铸工艺相比传统工艺更高效,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节能:炼钢连铸工艺中的连铸环节省去了热轧等后续工序,节约了能源。
3.环保:炼钢连铸工艺减少了废气、废水等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炼钢连铸工艺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
它不仅可以生产优质的钢材,还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生产线。
连铸生产工艺流程
《连铸生产工艺流程》
连铸是一种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包括连铸机的操作、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及连铸坯的后续加工等环节。
以下是关于连铸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1.原料准备:在连铸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原料,包括
炼钢炉中的液钢和连铸坯的结晶器等。
这些原料需要在生产开始前得到准备,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倾炉和连铸:原料准备完成后,液钢会从炼钢炉中倾注到连
铸机的铸模中,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最终形成一根长长的连铸坯。
3.结晶器冷却:连铸坯在结晶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使其
表面开始凝固,形成外壳。
同时,连铸坯的内部还会继续凝固,使得整个坯料逐渐凝固成形。
4.切割和打包:当连铸坯完全凝固后,需要进行切割和打包。
这个环节涉及到切割设备和包装机器的操作,以确保最终的连铸坯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5.后续加工:最后,连铸坯将会进行后续的加工,如轧制、拉
拔等,以得到符合客户要求的成品钢材。
总的来说,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了原料准备、倾炉和连铸、
结晶器冷却、切割和打包以及后续加工等几个主要环节。
通过这些操作,连铸生产工艺可以实现高效、自动化的生产,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连铸工程及监理要点一、连铸工艺简介连续铸锭就是将电炉或转炉冶炼出的钢水连续铸造成为方坯、圆坯或板坯的生产过程,连铸的产品是将各类坯料提供给后面的轧钢厂作为轧制线材、钢管、板材或带材的原料。
因此,连铸是炼钢生产的后道工序,也是炼钢和轧钢之间的过渡工序。
连铸工艺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达到了比较完善而先进的水平,使连铸生产的形式、规格、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就连铸的产品种类来说,常见的有多流小方坯连铸(三流、五流、六流的160×160、150×150等)、多流圆坯连铸(Ф160、Ф140等)、大方坯连铸(280×280、230×280等)、板坯连铸(宽度1450、1750、1930、2300、3200、3600等,厚度200、210、230、250、300的板坯)等。
连铸机的形式也有多种,如某大型钢厂在线有5条连铸生产线:1#连铸机为两机4流立弯式弧型连铸机,生产1930mm及以下宽度、厚度210、230和250mm、长度6-12m板坯,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2#连铸机为两机4流立弯式弧型连铸机,生产宽度为1450mm及以下、厚度210、230和250mm、长度6-12m板坯;3#连铸机为一机两流垂直弯曲型(直弧形)板坯连铸机,生产的板坯宽度为2300mm及以下、厚230、250、300mm、长度依据需要可为4-8m。
年生产能力为230万吨。
4#连铸机为一机两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生产宽度为1780mm及以下、厚度210、230、250mm的板坯。
该厂还有六流小方(圆)坯连铸机,生产160×160方坯和Ф160圆坯。
还有在建的大方坯连铸机(断面尺寸280×230)。
现在国内外绝大多数的钢厂都建有连铸生产线并力求达到或接近达到“全连铸”——全部钢水都进入连铸成坯,即钢水不再用“模铸”法铸坯,除非为生产某类特定产品或专门用途,如某些铸锻厂为了锻造大长轴,必须单件模铸数十吨重的大钢锭。
连铸的原理
连铸是一种先进的铸造工艺,它通过在同一设备上连续进行浇铸和凝固,实现了铸坯的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连铸的原理主要包括连续浇铸、连续凝固和连续切割三个方面。
首先,连续浇铸是指在连铸设备上通过连续浇注熔融金属,使金属液不间断地流入结晶器中。
这样可以避免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氧化,保证了金属液的纯净度和温度稳定性。
同时,连续浇铸还可以减少浇注过程中的气体夹杂和金属液的氧化,提高了产品的内部质量。
其次,连续凝固是指在结晶器中,熔融金属通过连续往复的凝固过程,逐渐形成固态铸坯。
在这个过程中,结晶器内部的冷却系统不断地将热量带走,使金属液逐渐凝固成固态金属。
通过控制结晶器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实现对铸坯组织和性能的精确控制,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
最后,连续切割是指在连铸设备的出口处,通过连续的切割装置将凝固成型的铸坯切割成所需长度的产品。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浇铸中的冷却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连续切割还可以减少铸坯表面的氧化和变形,保证了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总的来说,连铸的原理是通过连续浇铸、连续凝固和连续切割,实现了铸坯的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种先进的铸造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连铸的名词解释连铸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它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
连铸技术通过将金属熔化后直接注入连续铸模中,让金属在连续的铸造过程中得以凝固和成形。
连铸技术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提供了高效、高质、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从字面上看,连铸可以被解释为连续铸造的缩写。
它以其高效、迅速的生产速度而闻名。
相比传统的离散铸造方法,连铸技术能够使金属的连续生产变得更加容易。
在传统的离散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将分次铸入铸模中,每次只能生产一块金属基板。
而使用连铸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注入连续铸模,并通过恒定速度的运动,从而实现金属连续铸造。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制品的质量。
连铸技术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金属熔炼、金属过渡、铸模注入、凝固和成品冷却等阶段。
首先,金属将被加热至其熔点以上,从而使其成为熔化状态。
然后,熔融金属通过特定的管道系统被输送到连续铸模的顶部,开始铸造过程。
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控制,金属在连续铸模中得到均匀分布,并逐渐冷却凝固。
最后,连铸产生的铸坯将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成为所需的金属制品。
连铸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连铸过程中的金属冷却速度相对较快,使得金属晶粒尺寸较细,从而提高了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其次,连铸技术能够生产出长度可控制的金属基板,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
此外,由于连铸过程中的金属熔化和凝固连续进行,使得金属流动更加稳定,减少了产生气孔和夹杂物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制品的质量。
然而,连铸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连铸过程中要求金属的熔点较低,使得部分高熔点金属无法直接应用于连铸技术中。
其次,在连铸过程中对铸模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连铸过程中涉及到的冷却和凝固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冷却处理,以保证金属制品的质量。
尽管如此,连铸技术在如今的工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连铸: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以后,需要将钢水铸造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钢坯。
连铸工段就是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生产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
连铸的工艺流程: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
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连铸自动化控制主要有连铸机拉坯辊速度控制、结晶器振动频率的控制、定长切割控制等控制技术。
连铸的主要工艺设备介绍:钢包回转台钢包回转台:设在连铸机浇铸位置上方用于运载钢包过跨和支承钢包进行浇铸的设备。
由底座、回转臂、驱动装置、回转支撑、事故驱动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和锚固件6部分组成。
单臂钢包回转台:由底座、立柱、上转臂、上转臂驱动装置、下转臂、下转臂驱动装置组成。
蝶形钢包回转台:由底座、升降液压缸、回转架、钢包支座、回转臂、平行连杆、驱动装置、防护板组成。
钢包回转台是连铸机的关键设备之一,起着连接上下两道工序的重要作用。
钢包回转台的回转情况基本上包括两侧无钢包、单侧有钢包、两侧有钢包三种情况,而单个钢包重量已超过140吨。
三种情况下,钢包回转台受力有很大不同,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证钢包回转台的旋转平稳,定位准确,起停时要尽可能减小对机械部分的冲击,为减少中间包液面波动和温降,要缩短旋转时间。
因此,我们在变频器的容量选择上,留有余地,即比电机功率加大一级。
同时利用变频器的s曲线加速功能,通过调整s曲线保证加、减速曲线平滑快速,减少对减速机的冲击,再通过PLC判断变速限位、停止限位实现旋转过程中高、低速自动变换及到位停车,同时满足了对旋转时间和平稳运行的要求。
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中间包是短流程炼钢中用到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再由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连铸原理与工艺连铸是一种现代化的铸造技术,它是将熔融的金属直接浇注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料,而不需要经过传统的铸造工艺中所必须的凝固、冷却、加工等多个环节。
它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生产中。
连铸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液态金属进入结晶器、坯料凝固成型和坯料切割成材。
其中,液态金属进入结晶器是整个连铸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液态金属进入结晶器在连铸机上,液态金属首先通过浇注口进入倾斜的导流槽,经过导流槽内壁的引导,使其流向结晶器。
然后,在结晶器内部形成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凝固的壳层。
这个壳层可以防止外界气体和杂质污染熔融金属,并且可以保证坯料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尺寸。
同时,壳层也可以为坯料提供一个固定的支撑,使得坯料在凝固过程中不会变形或产生裂纹。
坯料凝固成型当液态金属在结晶器内部形成一定厚度的壳层之后,就开始进入凝固阶段。
在这个阶段,液态金属逐渐变成了固态金属,并且从外向内逐渐缩小。
同时,由于液态金属的收缩率和晶粒长大率不同,所以在凝固过程中会形成一定数量的热裂纹和气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连铸工艺中采用了多种措施来控制坯料的凝固过程。
例如,在结晶器内部设置冷却水管道来降低壳层温度、使用高效保护气体来防止氧化等。
此外,在连铸工艺中还可以通过调整浇注速度、结晶器倾角、结晶器长度等参数来控制坯料的凝固速度和形状。
坯料切割成材当坯料完全凝固之后,它会被自动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材料。
在连铸工艺中,切割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火焰切割和机械切割。
火焰切割是利用氧炔火焰将坯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切割,适用于较大尺寸的坯料。
机械切割则是使用钢丝、钢锯等工具将坯料进行切割,适用于较小尺寸的坯料。
总之,连铸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铸造技术。
它通过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动和凝固过程,使得金属材料可以以一种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方式生产出来。
同时,在连铸工艺中还可以通过调整参数、优化设备等手段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连铸工艺知识点总结一、概述连铸是指在一台设备上同时进行浇铸和凝固过程的一种工艺。
它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浪费,提高产品质量。
在现代工业中,连铸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钢铁、铝、铜等金属的生产中,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工艺之一。
二、连铸的原理连铸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连铸机,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将金属液直接浇注至坯料模具中,然后通过顺序凝固、切割、堆垛等工序,最终产生坯料产品。
整个连铸过程中,金属液会先经过结晶器的处理,实现坯料的凝固,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拉伸、抽拉和冷却等操作,使得坯料的形状和尺寸得以控制和稳定。
三、连铸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相对于传统浇铸工艺,连铸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它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上连续进行浇铸和凝固过程,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空闲时间,从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2. 减少材料浪费:连铸工艺可以减少金属的二次加工过程,大大减少了金属的浪费,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提高产品质量:由于连铸工艺可以控制金属的凝固过程,使得坯料的材料结构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 节省能源:相对于传统的浇铸工艺,连铸工艺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
四、连铸的工艺流程1. 铸坯模具的准备:连铸的第一步是准备好适用于连铸工艺的铸坯模具,通常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铸坯模具,可以确保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的准确度。
2. 结晶器处理:在连铸的过程中,金属液会通过结晶器进行处理,实现坯料的凝固。
3. 拉伸、抽拉和冷却:在结晶器处理完后,金属液会经过一系列的拉伸、抽拉和冷却等操作,以控制坯料的形状和尺寸。
4. 切割和堆垛:最后,坯料会被切割为所需的尺寸,然后进行堆垛,完成整个连铸工艺的过程。
五、连铸的应用领域1. 钢铁生产:连铸工艺在钢铁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高效地生产出各种规格的钢铁坯料。
2. 铝合金生产:在铝合金生产中,连铸工艺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连铸工艺要点连铸工艺是指连续铸造技术,是铁合金、钢铁等冶金行业中的一种主要生产工艺。
其工艺特点是连续铸造、高效能、高品质、节能环保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连铸工艺的要点。
1. 连铸设备连铸设备是连铸工艺的核心,由铸机、结晶器、引伸器、切割机、输送机等组成。
铸机是整个设备的主体,结晶器是铸机的核心部分,引伸器是为了延长铸坯结晶器内的结晶长度,切割机是将连续铸坯切割成长度符合要求的坯料,输送机将坯料送到后续加工工序。
2. 连铸模具连铸模具是决定铸坯质量和工艺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连铸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具材料要求高强度、高温耐用、不易变形。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高硅铸铁、高铬铸铁、尿素醛树脂等。
模具结构形式有直立式、倾斜式、水平式等,不同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同铸造条件。
3. 冷却水系统连铸过程中,冷却水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冷却水系统包括结晶器水口、结晶器壁面、引伸器、切割机等部位的冷却系统。
冷却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冷却效果直接影响铸坯的质量。
冷却水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调节需要精细控制。
4. 铸造工艺参数连铸工艺参数的优化对铸坯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铸造参数包括结晶器冷却、引伸器速度、拉拔速度、切割位置等。
优化铸造参数可以控制铸坯中的缺陷、提高铸坯表面质量、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连铸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铸坯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质量控制包括铸坯表面质量检测、铸坯内部缺陷检测、坯料长度检测等。
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需要不同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支持。
连铸工艺的要点包括连铸设备、连铸模具、冷却水系统、铸造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和产品要求,综合考虑这些要点,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