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主要荔枝,龙眼生产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73.43 KB
- 文档页数:2
广西荔枝龙眼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的实践与体会作者:朱建华徐宁秦献泉李鸿莉邱宏业李冬波彭宏祥侯延杰张树伟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05期摘要:作者根据多年来开展荔枝龙眼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的实践,总结了该项工作的研究内容和各个工作环节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广西荔枝龙眼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荔枝龙眼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識码:A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in long-term investigation,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tchi and longan germplasm resource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key works and problems in each work proced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Key words: Litchi; longan; germplasm resources;investigation;collection; evaluation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是植物遗传研究和农作物选育种的工作基础,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评价利用等研究工作十分重视,把研究重点由栽培种逐渐扩大到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尤其注重筛选综合性状优良和具有特异性状的种质,更是研究利用的重点,使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荔枝龙眼是我国南方的珍贵水果,也是广西重要的果树种类。
广西荔枝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有野生荔枝和野生龙眼分布,加之实生繁殖为荔枝龙眼传统繁殖方法之一,因此产生复杂多样的变异,形成了多种性状的品种或类型 [1,2]。
荔枝、龙眼干燥设备质量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荔枝、龙眼干燥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规则、基本要求、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以间接加热方式对荔枝、龙眼进行干燥的批式干燥设备(以下简称干燥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查抽样计划GB/T 3768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 13306 标牌GB/T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GB/T 14095 农产品干燥技术术语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 16798 食品机械安全要求JB/T 8574 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NY/T 515 荔枝NY/T 516 龙眼3 术语和定义GB/T 14095、NY/T 515、NY/T 5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成品裂壳率 fissuring quotiety of finished product干燥后成品中裂壳果的质量占成品总质量的百分比。
4 型号编制规则干燥设备的型号编制按照JB/T 8574的规定进行,以处理量为主参数。
5 H L □□□改进代号(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A为第一次改进,B为第二次改进,以此类推;主参数代号:处理量,×103kg;特征代号:热源方式代号:煤用“M”表示,生物质用“S”表示,热泵用“B”表示,电加热用“D”表示,气用“Q”表示,油用“Y”表示(有辅助加热的以主热源代号表示);小类代号:烘干机,“H”表示烘干,“L”指荔枝和龙眼拼音首字母;大类代号:脱粒、清选、烘干和贮存机械。
“宝安“一水”、石清大道等项目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补充调查报告1、项目概况“宝安“一水”、石清大道等项目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下称“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松白路与径背路交汇处以东,泉宝工业区与添好工业园内,地块用地范围东至泉宝工业区和坤元驾校、南至光明路、西至径背路、北至规划惠民路。
本项目地块属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泉宝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范围,位于更新单元西南侧。
宝安区石岩街道泉宝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于2018年11月3日完成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更新单元地块不存在疑似污染区域也不属于污染地块,并于2018年11月8日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进行备案,初步调查更新单元用地面积为59841.3平方米。
现场地进行分期开发,项目责任单位拟将更新单元用地面积21799.2平方米作为宝安“一水”、石清大道等项目拆迁安置房使用,地块内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9400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占地面积为9080平方米,配套用房占地面积为320平方米。
根据《深圳市宝安BA103-T8&303-T5号片区[铁岗-石岩水库地区]法定图则》(图则编号:NO.BA103-T8&BA303-T5/01),项目用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
项目地块地理位置详见图1。
图1 地块地理位置示意图12、场地使用历史及现状场地内所有企业均已停产并搬迁,除配套用房外的所有工业厂房均拆除,拆除作业时间为2019年10月~2019年11月。
根据《宝安区石岩街道泉宝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土壤初步调查报告》可知,更新单元不存在疑似污染区域,更新单元历史上均无电镀、线路板、铅酸蓄电池、制革、印染、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储运等重大污染行业企业,也不存在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危险废物及污泥处理处置等市政基础设施。
3、场地未来规划本项目地块拟变更为二类居住用地。
4、开展场地调查根据《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 号)、《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 号)、《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关于部署应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函》(深人环函[2017]1689 号)有关要求,项目责任单位应对原工业厂房拆除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补充调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18•【字号】深府办[2010]43号•【施行日期】2010.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0〕4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五月十八日深圳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及《关于印发〈广东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发〔2010〕2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健全法律规范和标准体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提高健康危害监测和诊疗能力,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重金属污染防控体系、事故应急体系、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扎实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一)工作目标。
对全市范围内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基本摸清我市重金属污染情况,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妥善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
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二)工作重点。
重点防控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
重点防控区域:重金属污染排放相对集中的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等流域及其周边场地及农业土壤。
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及治理对策作者:周小舟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期周小舟(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71)摘要:本文根据对受重金属污染厂区土壤监测数据,识别特征污染物;梳理国际、国内和地方法规标准,确定了评估标准,评判厂区土壤受污染程度和范围。
最后给出调查区域内受污染土壤最终处置方式,并给出遗留废水、污泥及处理设施等的处置建议。
关键词:表面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71-011 任务来源深圳市轨道建设,需要拆迁大量工业企业,由于拆迁工作时间紧,部分企业搬迁时,对废水处理设施清理不彻底,并遗弃大量处理设备、药剂。
经排查,在某工业区拆迁范围内有4家含电镀生产工艺企业和1家有印染工序的服装制造企业。
由于这类企业在生产及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大量重金属盐、酸碱和其它化学药品,遗留废弃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周边土壤存在一定重金属污染隐患,存在土壤污染遗留问题。
由于受污染场地的历史成因、污染程度和范围等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国内无专门标准对应工业用地转变为居住用地土壤标准,特委托开展专项调查,对范围内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进行科学评估,提出受污染场地的处理处置方式和建议。
2 现场调查针对4家使用重金属原料电镀企业土壤污染调查,研究根据各企业车间及污水处理设施布置的特点,分别在各厂水处理设施、车间地面,采了20 cm、50 cm、90 cm不同深度的土壤采样检测,共计采取了19个样品。
共检测pH值、氰化物、总铬、铜、锌、镍、铅、镉、银9个检测指标。
3 适用标准选取我国现行关于土壤质量评价的标准尚无专门标准对应工业用地转变为居住用地土壤标准。
因此,将符合应用情形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直接接触标准、《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 350-2007)》B级标准以及香港地区《按风险厘定的土地污染整治标准》(乡郊住宅)标准值进行对比。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2.03•【字号】深府办〔2016〕36号•【施行日期】2016.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6〕3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人居环境委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2月3日深圳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土壤环境保护事关农产品质量、饮用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为全面统筹全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打造安全土壤环境,实现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创建绿色宜居的生态文明示范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要求,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居环境健康、饮用水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为出发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安全利用”的原则,以建设用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农用地土壤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管体系为支撑,开展调查,摸清底数,实施分用途、分级、分类管理,强化源头控制,分阶段开展治理与修复,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新机制,全力推动我市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
二、工作目标2017年底前,完成全市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园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2018年底前,全市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基于广东某地的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陈丽红; 黄金州; 汤飞; 李俊恒【期刊名称】《《节能与环保》》【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场地调查; 风险评估【作者】陈丽红; 黄金州; 汤飞; 李俊恒【作者单位】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场地概况与样品搜集1.1 场地概况该场地位于广东省某地,共计10000m2,场地内设有工厂、水井等生产生活设备,场地未经任何土壤覆盖处理,场地外仅有简陋的3.6m高围墙隔绝,可见有地表水流跨围墙排出。
场地使用溯源调查显示,该场地此前曾经是一间制作和加工碗碟的工厂。
工厂长期采用化学制剂对碗碟进行彩釉上色操作,经过高温烧灼的彩釉陶瓷碗碟产生铅、镉、锑等金属化合物,一方面化合物分子在工厂废气外排时未经处理排出,另一方面高温碗碟经水冷却过程后,金属化合物溶于水中外排至地下水道。
由于扬尘、直排、偷排等现象出现,该厂已于2016年被勒令关闭,但多种重金属可能已经经空气、水体、土壤等多种途径迁移,在周边场地中形成积累和富集,并通过接触等多种途径影响人体健康。
1.2 样品搜集样品搜集过程均使用独立的采样工具,每套采样工具采样前后均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洗,而对于共用的采样设备在每次采样前后均经过彻底的清洗,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
在该场地中调查采样36个土样,包括16个浅表层土壤(20cm以内土壤层)、20个亚表层土壤(20~80cm以内的土壤层);通过水井、水道等设施搜集20个地下水样品;通过场地搜集6个空气扬尘样品。
所有样品重点检测19种土壤重金属,每个样品设置空白样、重复样、标准样进行比对分析。
1.3 风险评估方式本次土壤风险评估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地下水风险评估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二类标准进行评估。
评估中对土壤中19种重金属及潜在污染物进行分析评估,当污染物超过标准限值时被筛选出作为重点关注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