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54
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时间:2003/12/7 作者:点击率:1762(一)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1.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信息网发布的信息。
国家有关就业的方针和政策、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招聘活动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最新信息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校园就业网或公共栏准确、及时、可信地公布,是目前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信息源。
2.高校组织的校园“双选”招聘会。
它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双选”招聘会上,毕业生可供选择的机会比较多,相对于社会上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供需双方面对面交谈的机会更多一些。
3.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获得信息。
这些部门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比较了解,对社会劳动力、人才需求情况比较清楚,获得的信息比较可靠,有较强的指导性。
4.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获得信息。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服务机构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将成为毕业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之一。
5.通过媒体获得信息。
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涉及面广,是毕业生就业巨大的信息源。
6.通过网络获得信息。
网上求职是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诞生的收费低、速度快、针对性强的一种求职方式。
它查询方便,信息量大,选择面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是今后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不可忽视的一个渠道。
7.通过社会实践、参观调查获得信息。
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参观调查不仅能巩固毕业生所学知识,加深对职业及用人单位的了解,还可在第一时间获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8.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获得信息。
家人、亲戚、同学与社会上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人际关系网,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好渠道。
9.通过信件、电话或拜访获得信息。
通过信件、电话或拜访等形式获取信息,其盲目性很大,命中率也很低,但在就业信息量少、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
(二)就业信息的鉴别和处理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由于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的方式不同,良萎不齐,真假难辨,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认真的辨别处理,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去伪存真,从中筛选出有利于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有用信息。
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大学生等正在或即将面临就业的人来说,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以及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就业难题。
一、收集就业信息1.1 高校就业服务中心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
学生可通过就业服务中心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获取校园招聘会、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各类就业活动,例如校园招聘会、企业实地考察等,这些活动也是了解就业信息的好途径。
1.2 社会招聘平台社会招聘平台(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注册账号并完善个人简历,学生可以浏览职位信息、投递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
此外,一些招聘平台还提供个人推荐服务、职业测评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1.3 职业导师和校友资源职业导师和校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趋势、就业市场以及就业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与职业导师面谈或咨询,获取就业信息和指导。
此外,与校友的交流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就业情况,获取一手的求职经验和机会。
大学校友会、社交网络等平台可为学生提供与校友交流的机会。
二、处理就业信息2.1 信息筛选和分类大量的就业信息可能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学生在收集到信息后要及时进行筛选和分类。
首先,根据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将招聘信息分成不同的类别。
然后,综合考虑公司规模、地理位置、职位要求等因素,筛选出符合个人需求和条件的就业信息。
2.2 信息分析和比较在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就业信息后,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通过查找公司官网、了解公司业务、核实薪资福利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判断该公司的口碑和发展前景。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熟悉该行业或该公司的人交流,获取更多实用的信息。
2.3 信息保存和跟进对于那些有意向申请的就业信息,学生应及时保存并跟进。
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埋求职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关系到求职择业的成败。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信息时代,就业不仅是实力的竞争,也是信息的竞争,作为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应当高度重视就业信息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广辟途径的收集就业信息,并认真细致、去伪存真地分析、筛选、整理这些信息,从而作出准确地处理,把握选择的主动权,抓住就业机会,为成功的就业奠定基础。
就业信息是指用人单位发布的、择业者未知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择业者具有一定价值的客观存在的就业资料和情报。
大学毕业生要成功的实现就业,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同时也与毕业生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密切相关。
1、就业信息的特性(1)真实性。
由于信息的来源渠道不同,传递方式不一,大量信息扑面而来,特别是网络已经深入到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各个环节,难免造成信息的良莠不齐,真实程度不一,虚假信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因此,毕业生务必谨慎对待就业信息,冷静分析,提高判断信息真实性的能力,对于一些不是十分清楚的就业信息要及时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或请教别人,搞清用人单位的准确信息,以免与所求职业相差太远。
(2)时效性就业信息的效用具有一定的期限,过了期限效用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时效性是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信息的有效期也越来越短。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每年总有二三个月是就业信息相对集中的时期,这段时间找工作也最有效,毕业生如果能把握好这段时间,主动出击,就能抓住机遇,实现理想。
而过了就业信息的高峰期,毕业生要推销自己就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难度明显增大。
因此。
毕业生要时刻牢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句话,这就要求毕业生事先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清楚地了解自已的信息需求,能够对各种职业信息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3)共享性。
就业信息一经公开发布,就为人所共享。
某一就业信息共享的人越多,反应者越多,竞争就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