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 格式:docx
- 大小:40.55 KB
- 文档页数:16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实践活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学校(1)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设施等。
(2)调查同学们对学校的满意度。
(3)提出改进学校的建议。
2. 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1)了解社区的地理、环境、居民等。
(2)调查同学们对社区的满意度。
(3)提出改善社区的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主动。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手册》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网络资源、实地考察资料等3. 工具材料:笔记本、调查表、实验器材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活动。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优质】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1 活动目标: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活动内容: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欣赏自然风光,进行户外写生。
1.3 活动步骤: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
引导学生记录所观察到的特点和习性。
分组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用画笔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第二章:探索科学奥秘2.1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2 活动内容: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现象。
学习科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2.3 活动步骤: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科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第三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2 活动内容: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
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3.3 活动步骤:组织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起源和意义。
引导学生参与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实践,如书写春联、剪纸制作等。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和文化理解。
第四章:培养良好生活习惯4.1 活动目标:4.2 活动内容: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4.3 活动步骤:组织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五章:关爱他人,传递温暖5.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传递温暖。
5.2 活动内容: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
进行爱心接力活动,关心弱势群体。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环境清洁、帮助老人等。
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进行爱心接力活动,如捐款、捐物等。
第六章:创意无限的科技制作6.1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6.2 活动内容:进行科技小制作,如制作指南针、简单等。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环保主题活动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用行动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二、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讲解: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环保行动分享:分享身边环保行动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活动。
三、活动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身边环保行动的例子,互相学习。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
3. 学生环保行动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是否有所改变。
五、活动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水资源处理厂等。
2. 开展环保主题的绘画、写作比赛,展示学生的环保创意。
第二章:社区服务活动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培养社区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为社区做贡献,如关爱老人、美化环境等。
二、活动内容1. 社区服务知识讲解:讲解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如何为社区做贡献。
2. 社区服务分享:分享身边参与社区服务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关爱老人、美化环境等社区服务活动。
三、活动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区服务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如何为社区做贡献。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身边参与社区服务的例子,互相学习。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社区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学生对社区服务的了解。
3. 学生社区服务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社区服务行为是否有所改变。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1.1 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1.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与过程2.1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2.2 活动过程:2.2.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2.2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2.3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第三章:活动主题与目标(续)3.1 活动主题:关爱环境,从我做起3.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活动准备与过程(续)4.1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准备环保活动材料。
4.2 活动过程:4.2.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4.2.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4.2.3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环保成果,分享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五章:活动主题与目标(续)5.1 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弘扬传统5.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六章:活动准备与过程(续)6.1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准备传统文化活动材料。
6.2 活动过程:6.2.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2.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传统文化活动,如学习民间艺术、体验传统手工艺等。
6.2.3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六章:活动主题与目标(续)6.1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准备传统文化活动材料。
6.2 活动过程:6.2.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2.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传统文化活动,如学习民间艺术、体验传统手工艺等。
6.2.3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优秀5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到零用钱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识,了解该怎样合理使用零用钱。
2、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使用零用钱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用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识,了解该怎样合理使用零用钱。
教学难点规范学生的'消费行为,让孩子学会有计划使用零用钱,让零用钱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孩子们健康。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了解调查1、小组先交流,有了零用钱你怎么用?2、集体交流。
二、评议悟理小组讨论:零用钱的使用方案,推荐几种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方案。
三、情境启发学生说说父母的工作,引导他们感受劳动的艰辛。
四、导行强化评论同学使用零用钱的合理性,强化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识。
五、活动延伸了解家庭消费的情况。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二一、活动目标:1、注重以“春天”为话题,引导学生积累关于春天的俗语、谚语、成语和诗词名句,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寻觅春天,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与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感情。
3、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与艺术欣赏能力。
4、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课时:xxx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生集中活动。
第2课时学生自由作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引入。
2、引导学生诵读写春天的名篇;3、朱自清的《春》;杜甫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给人带来许多希望、生机,古往今来,许多画家、散文家、诗人都会用自己的传神之笔,去描写春天的景象。
4、出示《江畔独步寻花》,回忆学习:作者听到、看到、想到——用诗表达热爱春天的感情。
(由诗的改写引导学生尝试仿写诗,进行能力训练。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如调查、观察、实验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走进大自然教学内容: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其特点,分享观察心得。
2. 第二课时:探索科学奥秘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原理。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3. 第三课时:了解社会教学内容:调查身边的社会现象,了解社会发展趋势。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分享调查心得。
4. 第四课时:保护环境教学内容: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分享环保心得。
5. 第五课时:热爱生活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健康生活习惯,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
三、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分享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资源1. 自然资源:校园内的植物、实验器材等。
2. 社会资源:环保宣传资料、健康生活知识资料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的数据等。
六、第六课时:学会沟通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练习沟通技巧;小组讨论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七、第七课时:培养团队精神教学内容:通过团队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活动:组织团队游戏,如拔河、接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手工艺品、策划活动等。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1.1 活动主题:探索与发现1.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活动内容与过程2.1 活动一:身边的科学2.1.1 活动准备:收集身边的日常物品。
2.1.2 活动过程:观察物品的特性,探讨物品的用途和原理。
2.2 活动二:科学实验2.2.1 活动准备:实验室用具。
2.2.2 活动过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第三章:活动评价与反思3.1 学生自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3.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活动提供指导。
第四章:活动拓展与延伸4.1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深入了解活动内容的相关知识。
4.2 家庭延伸: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建议5.1 教学资源:推荐相关的教材、网站、视频等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5.2 教学建议: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教学建议,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完整版】第六章:活动主题与目标6.1 活动主题:我与自然6.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第七章:活动内容与过程7.1 活动一:走近大自然7.1.1 活动准备:户外活动所需装备。
7.1.2 活动过程:走进公园或郊外,观察自然景观,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7.2 活动二:自然之美7.2.1 活动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7.2.2 活动过程:学生现场作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自然之美。
第八章:活动评价与反思8.1 学生自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鼓励学生用词语或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1.3 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选择一个适合观察自然环境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动物、天气等自然元素。
鼓励学生用词语或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1.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主题,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是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等。
第二章:探索科学奥秘2.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寻找答案。
鼓励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2.3 教学步骤: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制定实验计划或观察方法。
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记录过程和结果。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或观察发现,进行讨论和总结。
2.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科学主题,进行家庭实验或观察活动,记录过程和结果,并在班级中分享。
第三章:传承民族文化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一种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这种民族文化,进行创作和表达。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创作,进行交流和展示。
3.3 教学步骤:介绍一种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介绍其历史背景、特点和意义。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分享自己的作品和体验。
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和理解。
3.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创作活动,记录过程和结果,并在班级中分享。
人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全册)人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课题1: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特征及变化,激发其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
2.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感受春天,发现大自然存在的问题,并引发其为解决问题而做出思考。
3.考验学生的耐心,培养其搜集信息、观察生活和表现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感受春天,发现大自然存在的问题,并引发其为解决问题而做出思考。
组织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改变大自然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活动的图画、照片等。
2.学生准备:作、诗歌等。
四、教学过程:一)思春光1.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春天是四季的开始。
2.让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二)议XXX1.介绍自己眼里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色。
2.全班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景色,并讨论如何改变大自然中的不和谐现象。
3.学生自由准备,并推荐两名同学到前面说。
三)XXX1.让学生动笔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色,评选“作文小能手”。
2.让学生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歌颂与赞美。
注: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
3.在系列活动中,学生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非常丰富。
为了及时记录这些内容,教师会布置学生们撰写文章,并推荐优秀作品集结成册。
4.在“XXX”活动中,教师介绍了自己所见到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村边小桥下垃圾随处可见,学校花圃内的草坪被同学踩得光秃秃的,还有一些同学随手摘花。
通过这些镜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学生们收集整理了有关春天的诗词和优美句子,并在课堂上进行了交流。
5.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春天不仅可以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多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春天的感受。
春天的意义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我们认为春天是一种艺术,是永恒的。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春天的美需要大家共同呵护。
因此,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大自然,让大地母亲更加美丽多彩!6.在板书设计中,我们可以写上“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读春赏春咏春赞颂春天”等内容,来强化学生们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题2:我是环保小卫士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提出建议、创作标语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惯。
3.教育学生废物可以再利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收集优美的自然风景图片和破坏环境的图片。
2.调查破坏环境的情况,填写调查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废弃物品并准备好进行废物制作的工具。
2.学生准备:准备彩色卡纸、彩笔、剪刀。
四、教学过程:一)看一看:我们的生活环境。
1.播放优美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谈论观后感。
2.交流破坏环境的情况,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发表意见。
3.强调破坏环境的危害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写一写:我们的环保建议。
1.学生提出环保小建议,并制作成精美的卡片。
2.创作环保小标语,并写在纸条上。
这两个活动可以同时进行。
3.全班交流作品,制成环保墙报。
这个环节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行为的养成教育。
三)做一做:我们的废物利用。
1.出示《垃圾——21世纪的资源》的资源,让学生了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
2.学生们可以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个课题,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提出建议、创作标语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惯,同时也能教育学生废物可以再利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2.展示废物制成的工艺品,分组进行小制作,并展示作品。
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动手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让他们认识到爱护资源的重要性。
3.让学生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的意义,宣传保护环境的小建议。
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现实中实践,将活动延伸到社会中去。
4.板书设计包括“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们生活的环境”、“环保的意义”和“环保小卫士”。
5.这节课让学生意识到垃圾的危害,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不仅要做环保小卫士,还要提醒周围的人,让大家都做环保小卫士。
6.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认识到买东西中的学问,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调查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买东西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掌握买东西的学问,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保护意识。
7.教学重难点包括培养学生调查、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有意识地丰富见闻,了解集市和超市的相关事宜。
8.教学准备包括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故事课件和表格图表课件,这些课件可以用来展示古代的以物易物、钱币的演变、货比三家等相关知识,以及进行辨析题的练。
9.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购物表演等方式揭示课题,让学生了解买东西的学问,同时指导他们进行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小结:购物并不简单,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和知识。
(板书课题:购物的技巧)过渡:如何掌握购物的技巧呢?研究课文第一小节,讲清货比三家的重要性。
1.播放《小红妈妈买玩具》的课件。
2.让学生思考XXX的妈妈为什么要在多个店铺比较后再购买玩具。
3.板书“货比三家”。
4.介绍如何进行货比三家。
研究课文第二小节,理解购物“三原则”。
1.解释“货比三家”的含义。
2.出示“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对照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比较。
3.巩固研究内容,让学生回答XXX的妈妈最终应该在哪家商场购买玩具小熊,并解释原因。
研究课文第三小节,了解包装品的内容和作用。
1.让学生交流他们收集的包装品上标注的内容及其含义和作用。
2.采访同学,了解他们对包装品上标注内容的理解。
3.展示电视机、饼干的包装,让学生解释商标、保质期、生产日期的含义和作用。
4.让小记者报道包装品上的内容和购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课文第四小节,了解开的作用。
1.让学生一起读课文第四小节并思考开的作用。
2.小结:只有做到“五看”,认真检查,才能不买伪劣、假冒、变质的商品。
如果不慎购买到伪劣商品,可以凭退货或索赔。
巩固导向,让学生观察食品并思考购买问题。
1.出示火腿肠、汽水、饼干三种食品,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2.小结:保护消费者权益,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
再次进行购物表演并改正之前的失误。
课后延伸,让学生收集包装纸并思考如何在集贸市场购买商品。
小结:购物需要技巧和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教学反思:在“我是小小消防员”的活动中,学生情绪一直保持积极状态。
消防员是他们心中的骄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像消防员一样勇敢,积极参与游戏,锻炼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感。
课题5.祖国在我心中一、教学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从爱国人士、爱国诗歌、爱国歌曲、爱国图画、爱国影视等方面搜集材料。
研究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交流研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研究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爱国主题的图片、故事、诗歌、歌曲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了解题意。
1.引导学生了解主题的含义。
二)出谋献策,未雨绸缪。
1.过渡:怎样开展这次主题活动?2.学生自读“实施建议”中“准备”一项。
3.提问学生准备如何开展这次主题活动。
4.提出讨论要求:1)推荐小组长,指挥小组活动。
2)商议策划本组的活动方式。
3)给小组起个能凸显小组汇报内容的名字。
4)学生自由结组,商议讨论。
5)各小组组长汇报小组名称。
6)了解个别小组的实施计划,给予建议,适时指导。
三)教给方法,明确任务。
1.过渡并引导学生思考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资料。
2.板书相机。
3.小结。
四)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整理资料,准备下节课进行汇报展演。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了解主题的含义。
2.出示要求,明确任务。
二)各显身手,汇报展演生动形象故事组1.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汇报。
1)小组中一个成员讲述抗金名将XXX的故事。
2)小组齐声朗诵XXX名作《满江红》。
3)教师点评。
4)小组成员讲述抗日英雄XXX的故事。
5)小组成员推荐爱国人士XXX、XXX、XXX、XXX、XXX、狼牙山五壮士、XXX等爱国故事。
2.教师提问:还有谁知道哪些爱国人物的故事?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并过渡。
包罗万象格言组1.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汇报。
2.学生对该小组进行评价。
3.教师小结并过渡。
慷慨激昂诗歌组1.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