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25.01 KB
- 文档页数:1
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中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
进样100μL时,本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Cl-0.1mol/L,SO42-0.2mol/L,NO3-0.02 mol/L,F-0.006mol/L,Br-0.03mol/L。
检测上限为:Cl-12.0mg/L,SO42-12.0 mg/L,NO3-10.0 mg/L,F-1.0 mg/L,Br-1.6 mg/L。
2. 原理水样注入仪器后,在淋洗液的携带下,流经填充了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柱。
由于待测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电荷多少和其它性质的不同,它们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合力各异,故在淋洗液和交换树脂之间的分配系数也不相同。
在分离柱中,经过多次洗脱与交换后,按F-,Cl-,Br-,NO3-,SO42-的顺序依次被分离开来,然后流过阴离子抑制柱以降低溶液的背景电导,最后通过电导检测器,依次对它们进行测量。
从同样条件下绘制的标准曲线上,即可求出水样中F-,Cl-,Br-,NO3-,SO42-的含量。
3.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电导率<1μs/cm的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淋洗液:称取2.5203g碳酸氢钠(NaHCO3)溶于适量水中,另称取2.6498 g无水碳酸钠(Na2CO3)溶于适量水中,将上述两种溶液倒入10L塑料桶中(事先在10L 处作好标记),以重蒸馏水冲稀至标线。
注:增加淋洗液的浓度,能缩短各离子的保留时间,但对每种离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保留时间长的SO42-,缩短时间的幅度较大;而保留时间短的F-,缩短的幅度就比较小,增加淋洗液的流量,也会产生上述情况,但变化程度较小。
因此,通过改变淋洗液的浓度和流量,可以改变色谱图形,从而选择灵敏度高,分辨率好,速度快的最佳分析条件。
但应注意不同的柱子对淋洗液的组成和浓度有不同的要求。
硫酸根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硫酸根的检验方法
①滴定法:将要检测的样品中的硫酸根以甘汞滴定剂进行检验,将滴定的结果与加标的硫酸根量进行比较,根据滴定曲线可以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
②分光光度法:将待检样品中的硫酸根用多巴比妥酸盐溶液溶解,然后将其测量到分光光度仪中,根据测定结果可以计算出各种硫酸根的含量。
2.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①光度法:将样品中的氯离子用盐酸溶液溶解,然后将溶解液中的氯离子测试在分光光度仪上,并根据配制的稀释液和测定结果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
②偶氮苯甲醛氧化酶电位法:将待检样品中氯离子用碳酸氢钠缓冲液稀释,然后进行电压检测,根据电压值可以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
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探究首先,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和化学反应法。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钡离子来形成沉淀,从而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检样品加入试管中。
2.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轻轻摇晃试管。
3.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可以判断存在硫酸根离子。
化学反应法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常用的反应有酸化钾二铁蓝反应和巴尔酮法。
酸化钾二铁蓝反应:1.取少量试样加入试管中。
2.加入一滴硫酸和几滴钾二铁蓝溶液。
3.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深蓝色,则可以判断存在硫酸根离子。
巴尔酮法:1.取少量试样加入试管中。
2.加入酚酞指示剂和亚硝酸钠溶液。
3.滴加二硫代硫酸钠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则可以判断存在硫酸根离子。
其次,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氯离子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和化学反应法。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银离子来形成沉淀,从而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检样品加入试管中。
2.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并轻轻摇晃试管。
3.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可以判断存在氯离子。
化学反应法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常用的反应有漂白粉溶液法和铁氰化钾法。
漂白粉溶液法:1.取少量试样加入试管中。
2.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
3.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由白色变成淡黄色甚至无色,则可以判断存在氯离子。
铁氰化钾法:1.取少量试样加入试管中。
2.加入少量亚硫酸钠溶液和铁氰化钾溶液。
3.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可以判断存在氯离子。
综上所述,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可以通过沉淀法和化学反应法来进行。
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或溶液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对于水质分析和化学实验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案一、离子检验方案(一)Cl⁻(氯离子)1. 检验试剂:硝酸银溶液(AgNO₃)和稀硝酸(HNO₃)。
2. 检验原理:氯离子和银离子会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
3. 检验步骤: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溶解,就可以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二)SO₄²⁻(硫酸根离子)1. 检验试剂:氯化钡溶液(BaCl₂)和稀盐酸(HCl)。
2. 检验原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
3. 检验步骤: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沉淀不溶解,就表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不过要注意哦,如果溶液中含有银离子,滴加氯化钡溶液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但是氯化银沉淀能溶于稀盐酸,所以要先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三)CO₃²⁻(碳酸根离子)1. 检验试剂:稀盐酸(HCl)和澄清石灰水(Ca(OH)₂)。
2. 检验原理:碳酸根离子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检验步骤: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四)NH₄⁺(铵根离子)1. 检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NaOH)。
2. 检验原理: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3. 检验步骤: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蓝,就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因为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五)Fe³⁺(铁离子)1. 检验试剂:硫氰化钾溶液(KSCN)。
2. 检验原理: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会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
3. 检验步骤: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变为血红色,就表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
1.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当碳酸根离子遇到稀盐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碳酸根离子了)2.氯离子: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银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氯离子了)3.硫酸根离子:1)用硝酸钡和稀硝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硫酸根离子了)2)用稀盐酸和氯化钡(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盐酸,同时氯化银也不溶于水,因此要先加稀盐酸,这样,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此时溶液中就没有银离子,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的就只有硫酸钡了)4.银离子:用氯化钠(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5.氢离子:1)活泼金属(有氢气生成,现象会产生气泡)2)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剂(石蕊变红)3)金属氧化物:如带锈的铁钉(铁锈会退去)6.氢氧根离子: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酚酞变红)7.铁离子:1)溶液中呈淡黄色2)用氢氧化钠(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8.亚铁离子:溶液中呈浅绿色9.铜离子:1)溶液中呈蓝色2)用氢氧化钠(铜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生成蓝色沉淀)10.铵根离子:用碱和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铵根离子和碱反应生成呈碱性的氨气,使石蕊试纸变蓝)11.钡离子:用稀硫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化学】高中化学所有离子的鉴别采用试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含OH-的试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酚酞变红色;甲基橙变黄;pH试纸的变色范围中紫色加深Cl-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溶液、HNO3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g++Cl- AgCl↓Br-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HNO3溶液,Cl2水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滴加AgNO3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HNO3;滴加Cl2水振荡后加几滴汽油,油层红棕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g++Br- AgBr↓Cl2+2Br- 2Cl-+Br2I-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HNO3溶液,Cl2水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滴加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HNO3;滴加Cl2水,振荡用CCl4萃取呈紫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I-+Ag+ AgI↓Cl2+2I- I2+2Cl-S2-的检验采用试剂:Pb(NO3)2或Pb(Ac)2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于Pb(NO3)2或Pb(Ac)2试纸上,试纸变为黑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Pb2++S2- PbS↓SO42-的检验采用试剂:BaCl2、HNO3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向被测溶液滴加BaCl2或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 BaSO4↓SO32-的检验采用试剂:稀HNO3、BaCl2、HCl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取含SO32-的溶液,滴加HCl溶液(少量)出现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如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HCl能溶解,但用硝酸白色沉淀则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SO32-+2H+ SO2↑+H2OSO32-+Ba2+ BaSO3↓BaSO3+2H+ Ba2++H2O+SO2↑3BaSO3+2H++3NO3-=3BaSO4↓+2NO↑+H2OCO32-的检验采用试剂:HCl溶液、Ca(OH)2溶液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取含CO3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HCl溶液,发生气泡,再将气泡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发浑浊有关的离子方程式:CO32-+2H+ CO2↑+H2OCO2+Ca2++2OH- CaCO3↓+H2ONO3-的检验采用试剂:Cu、浓H2SO4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在Cu屑和浓H2SO4混合物的试管中加入少许含NO3-物质的粉末或浓缩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出现棕色气体有关的离子方程式:2NO3-+4H++Cu Cu2++2NO2↑+2H2OPO43-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稀HNO3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向含有PO4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再加HNO3后沉淀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PO43-+3Ag+ Ag3PO4↓Ag3PO4+3H+ 3Ag++H3PO4。
1、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当碳酸根离子遇到稀盐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碳酸根离子了)2、氯离子:用硝酸银与稀硝酸(银离子会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银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氯离子了)3、硫酸根离子:1)用硝酸钡与稀硝酸(钡离子会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硫酸根离子了)2)用稀盐酸与氯化钡(钡离子会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盐酸,同时氯化银也不溶于水,因此要先加稀盐酸,这样,银离子会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此时溶液中就没有银离子,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的就只有硫酸钡了)4、银离子:用氯化钠(银离子会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5、氢离子:1)活泼金属(有氢气生成,现象会产生气泡)2)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剂(石蕊变红)3)金属氧化物:如带锈的铁钉(铁锈会退去)6、氢氧根离子: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酚酞变红)7、铁离子:1)溶液中呈淡黄色2)用氢氧化钠(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8、亚铁离子:溶液中呈浅绿色9、铜离子:1)溶液中呈蓝色2)用氢氧化钠(铜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生成蓝色沉淀)10、铵根离子:用碱与与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铵根离子与碱反应生成呈碱性的氨气,使石蕊试纸变蓝)11、钡离子:用稀硫酸(钡离子会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化学】高中化学所有离子的鉴别采用试剂:石蕊、酚酞与甲基橙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含OH-的试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酚酞变红色;甲基橙变黄;pH试纸的变色范围中紫色加深Cl-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溶液、HNO3溶液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g++Cl- AgCl↓Br-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HNO3溶液,Cl2水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滴加AgNO3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HNO3;滴加Cl2水振荡后加几滴汽油,油层红棕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g++Br- AgBr↓Cl2+2Br- 2Cl-+Br2I-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HNO3溶液,Cl2水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滴加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HNO3;滴加Cl2水,振荡用CCl4萃取呈紫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I-+Ag+ AgI↓Cl2+2I- I2+2Cl-S2-的检验采用试剂:Pb(NO3)2或Pb(Ac)2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于Pb(NO3)2或Pb(Ac)2试纸上,试纸变为黑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Pb2++S2- PbS↓SO42-的检验采用试剂:BaCl2、HNO3溶液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向被测溶液滴加BaCl2或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 BaSO4↓SO32-的检验采用试剂:稀HNO3、BaCl2、HCl溶液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取含SO32-的溶液,滴加HCl溶液(少量)出现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如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HCl能溶解,但用硝酸白色沉淀则不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SO32-+2H+ SO2↑+H2OSO32-+Ba2+ BaSO3↓BaSO3+2H+ Ba2++H2O+SO2↑3BaSO3+2H++3NO3-=3BaSO4↓+2NO↑+H2OCO32-的检验采用试剂:HCl溶液、Ca(OH)2溶液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取含CO3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HCl溶液,发生气泡,再将气泡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发浑浊有关的离子方程式:CO32-+2H+ CO2↑+H2OCO2+Ca2++2OH- CaCO3↓+H2ONO3-的检验采用试剂:Cu、浓H2SO4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在Cu屑与浓H2SO4混合物的试管中加入少许含NO3-物质的粉末或浓缩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出现棕色气体有关的离子方程式:2NO3-+4H++Cu Cu2++2NO2↑+2H2OPO43-的检验采用试剂:AgNO3、稀HNO3操作步骤与反应现象:向含有PO4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再加HNO3后沉淀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PO43-+3Ag+ Ag3PO4↓Ag3PO4+3H+ 3Ag++H3PO4。
氯离子,碳酸根,硫酸根的检验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氯离子、碳酸根和硫酸根的检验方法,这可都是化学世界里挺重要的玩意儿呢!先来说氯离子吧。
要检验氯离子,咱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呀!就好像孙悟空有了金箍棒,那可厉害啦!把含有氯离子的溶液滴进去,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嘿,那就很有可能有氯离子在里面呢!不过这白色沉淀也不一定就是氯离子独有的呀,就像你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人,不一定就是你认识的那个爱穿红衣服的朋友嘛。
所以这时候还得加硝酸呢,要是沉淀不溶解,那大概率就是氯离子啦!这就像是给它来了个“身份确认”。
再讲讲碳酸根。
碳酸根的检验就像一场有趣的小魔术!可以用稀盐酸呀,把稀盐酸滴进去,要是能冒出气泡,就像小鱼吐泡泡一样,那可就有点意思啦。
但这还不能确定呢,万一其他的家伙也会冒泡泡咋办?这时候咱就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啦,就像起了雾一样,那基本就能确定是碳酸根啦!这就好比是给它盖了个章,“没错,就是你啦!”然后是硫酸根。
检验硫酸根可得小心点哦,不能随随便便就下结论。
咱可以用氯化钡溶液呀,滴进去要是有白色沉淀产生,这时候可别急着欢呼。
因为还有别的离子也可能会产生白色沉淀呀,就像长得很像的双胞胎。
所以这时候得加盐酸或者硝酸啦,如果沉淀不溶解,那才可以说很可能是硫酸根呢!这就像是给它来了个层层考验。
你想想,这氯离子、碳酸根和硫酸根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小精灵,我们得有办法把它们认出来呀!检验方法就是我们的法宝,就像猎人有了猎枪才能打到猎物一样。
我们通过这些方法,一点一点地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多有意思呀!在生活中,我们不也经常需要去检验、去辨别各种事物吗?就像交朋友,得通过相处才能知道对方是不是真正的好朋友。
这和检验离子是不是有点像呢?我们得用心去观察、去尝试,才能找到真正对的答案。
所以呀,学会这些检验方法可重要啦!它不仅能让我们在化学的世界里畅游,还能让我们明白,做事情要有方法、有耐心,不能马马虎虎就下结论。
1—8.4 氯离子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方法原理根据生成氯化银比生成铬酸银所需的银离子浓度小得多,利用分级沉淀的原理,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以铬酸钾作指示剂,银离子首先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当待测溶液中的氯离子被银离子沉淀完全后(等当点),多余的硝酸银才能与铬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即达滴定终点。
反应如下:NaCl+AgNO3→NaNO3+AgCl↓滴到等当点时,过量的硝酸银与指示剂铬酸钾作用,产生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
K2CrO4+2AgNO3→2KNO3+Ag2CrO4↓(砖红色沉淀)由消耗的标准硝酸银用量,即可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
主要仪器滴定管;滴定台;移液管。
试剂(1)5%铬酸钾指示剂:铬酸钾(K2CrO4)5克溶于少量水中,加饱和的硝酸银溶液到有红色沉淀为止,过滤后稀释至100ml。
(2)0.03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经105℃烘干的硝酸银5.097g溶于蒸馏水中,移入量瓶,加水定容至1升,摇匀,保存于暗色瓶中。
必要时用0.04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3)0.04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经105℃烘干的氯化钠2.338g,溶于水后再加水定容至1升,摇匀。
操作步骤吸取待测液25ml,加碳酸氢钠(0.2~0.5g左右),即可使溶液的pH达中性或微碱性。
向溶液中加5滴铬酸钾指示剂,用标准的硝酸银滴定至溶液出现淡红色为止,记下毫升数V。
结果计算Cl-mmol/kg=V×N/W×100Cl-%=Cl-mmol/kg×0.0355式中V—滴定时所耗硝酸银的体积;N—硝酸银的摩尔浓度;W—吸取待测液的毫升数相当的样品重0.0355—每1mol/L氯离子的克数。
1—8.5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容量法)方法原理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的硫酸根沉淀完全。
过量的钡在pH10时加钙,镁混合指示剂,用EDT A二钠盐溶液滴定。
为了使终点明显,应添加一定量的镁。
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探究南安市新侨中学 曾龙水【摘 要】检验-24SO 通常使用酸试剂和钡试剂,依据有无4BaSO 白色沉淀产生作出判断。
向待检液加入不同的酸试剂和钡试剂,对检验-24SO 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检验-Cl 通常使用稀3HNO 和3AgNO 溶液,依据有无AgCl 白色沉淀产生作出判断。
对-Cl 的检验方法进行探究,发现排除-23CO 的干扰,不能用HCl 酸化是因为HCl 会引入-Cl 。
由于42SO Ag 是不溶于3HNO 的微溶物,因而课本中对-Cl 的检验采用稀3HNO 酸化并不能排除-24SO 、-23SO 、-3HSO 等离子的干扰,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因此,检验-24SO 或-Cl 的既简便可行、又科学严谨的做法,应根据待检液的酸碱性及其可能含有的不同干扰离子,选用适当的试剂,按照合理的操作顺序进行。
【关键词】硫酸根离子 氯离子 待检液 酸化 白色沉淀 干扰 检验方法 【正 文】-24SO 和-Cl 的检验是高中化学考纲要求的重点之一,在近几年各地高考中多次出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一、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探究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21页关于-24SO 的检验方法是这样设计的: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424)(SO NH 、42SO K 溶液,再各滴加几滴2BaCl 溶液和稀HCl ,观察实验现象。
然后在第22页指出溶液中的-24SO 能与2BaCl 溶液中的+2Ba反应,生成白色的4BaSO 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Cl 。
最后给出结论:人们常用向溶液中先加入稀HCl 酸化,再加入2BaCl 溶液的方法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24SO 。
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出稀HCl 的作用是排除-23CO 、-23SO 、+Ag 等对-24SO 检验造成的干扰。
为此,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1、稀HCl 排除-23CO 、-23SO 、+Ag 等对-24SO 检验造成的干扰的原理是什么?2、稀HCl 和2BaCl 溶液的添加顺序能否颠倒?3、能否用稀3HNO 替代稀HCl 、用23)(NO Ba 溶液替代2BaCl 溶液? 学生在查阅大量资料以及我的指导下,最终设计了以下实验。
1 专题练习二:Cl - 与SO 42-的检验
一、知识点:
鉴别Cl -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SO 42-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的溶液是盐酸溶液?
2
2- (1)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3 .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
请选择下列试剂:
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氯化钡溶液⑥硝酸银溶液,用两种方法, 每次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
请填写下表:
4.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
现欲将其经过 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
问: ⑴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何种材料制成的管子来引流这种污水 (选填“铁管”、“铝管” 或“陶瓷管”
)。
⑵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 测液中滴加过量的 (写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 3 和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5.某溶液中只含有Na 2SO 4、Na 2CO 3和NaCl 三种溶质。
欲证明其中SO 42-、CO 32-、Cl -三种阴离子确实存在,
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