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西服结构制图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8
男西装裁剪制图
男士西装
西服又称西装,是指西式上衣,在穿着上的基本形式有三件套和二件套。
西式上衣的款式变化在于钮扣位置及数量、领型、衣摆开衩位置、衣袋等。
按钮扣数量可分为单排扣西服、双排扣西服等;按驳头不同,可分为平驳头西服(又称八字领西服)、戗驳头西服(又称关刀领西服)等。
传统男西装款式特点:
单排两粒钮扣,平驳头八字领,前身圆摆底边,左前胸有手巾袋,前身两下侧各有盖双嵌线袋(又称有袋盖双唇袋),有前腰省,后背缝,后身底边两侧开衩,后袖口开衩,袖衩设有三粒装饰扣,内层全里布,前身里布附有胸部双嵌线袋。
纸样绘制
尺寸表:
胸围 100 领围 40 袖窿深 24.4 腰节长 44.6 半背宽 20 袖长 82 袖口围 29 衣长 76
男西装完成纸样
男西装衬布纸样
男西装里布纸样
设计服装。
第二节平驳领男西服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平驳头、单排四粒扣、圆形下摆、带胸袋、双嵌线带袋盖大袋、前身收落地省、侧缝开叉、袖口开叉钉四粒扣。
款式见图11-2-1。
图11-2-1二、量体加放与规格设计(一)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1、衣长:男西服衣长为后衣长,从第七颈锥点垂直下量至臀围线下5—7cm 部位符号用L表示。
2、袖长:从肩外端点沿臂弯形态量至茎突点下半2—3cm,西装袖长应加垫肩厚度。
部位符号用SL表示。
3、胸围:软尺在胸部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垫入一指,符号用B°表示。
4、肩宽:从左肩骨外端顶点沿后背表面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部位符号用S°表示。
5、领围:在喉结下方水平绕颈一周的长度,部位符号用N°表示。
(二)规格设计1、胸围:B=B°+16—20cm2、肩宽:S=S°+2—4cm3、领围:N=N°+4—6cm三、男西服结构制图(一)男西服成品规格表(见下表所示)假定制图规格表单位:cm(二)男西服结构制图1、要点(1)这是一款合体西服款式,可直接利用男装原型制图,在制图过程中需要消耗2CM的胸围宽松量,成品胸围放松量为16CM,适度收腰,整体呈H型造型。
(2)男西服的驳领宽度,上下驳领夹角大小、宽度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或时尚增减,但增减幅度不像女装那样大。
(3)后领高中轴线宽6CM,这是各号通用的,不宜加宽,因为西服穿着时,要露出1—1.5CM宽的衬衫领子。
(4)纽扣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时尚而确定,但门襟最高扣位一般不高于胸围线,袖开衩上的最低扣位一般距袖口边缘4CM。
(5)腰下大袋口要打一道0.8CM的横腹省,其作用是使门襟下部圆挺内收,0.8CM的省量来自前片下摆的小台阶。
(6)开衩可视个人喜好或时尚设计在后中部或侧缝处,长度也可以适当增减。
(7)男西服的内袋很重要,通常大内袋左右各一个,名片票证袋仅左腰下一个,笔袋仅在左大内袋上方一个。
第八章三开身上衣结构制图第二节男西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男西服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
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男西服制图能力,为男西服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求实的学风和严禁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重点:男西服的结构制图步骤。
窿门宽大小的确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1、男西服的款式特点。
2、男西服的结构制图步骤及方法。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八章三开身上衣结构制图第二节男西服西服是一种世界性的服装,有独特的款式风格和魅力,它不仅是日常生活服,更主要的是作为礼服。
西服起源于欧洲,19世纪处进入我国,成为男士日常生活穿着的主要服装品种。
在世界各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不同,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的西服流派。
西服的特点是潇洒大方,穿着舒适,四季皆宜。
驳领的设计不仅能显示衬衫、背心、领带和其他饰物,而且灵活方便,给人以庄重、健美、风度翩翩的感觉。
西服的款式变化较多,按穿着的场合来分,可分为正式礼服、半正式礼服和日常服。
正式礼服分晚礼服(燕尾服)和晨礼服两种,国外适合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指宴会、招待会、酒会、婚丧活动或礼节性的访问。
晚礼服适用于晚间的社交活动。
半正式礼服多指黑色套装,在上班、午宴、白天举行的较隆重的会议、活动时穿着。
日常服主要有两件套、三件套、运动型外套等,面料多为有稳重感的单色、条纹或暗格,可作为平时上班或外出穿着。
西服的外形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变化,领型有平驳领、戗驳领、青果领、蟹钳领等。
驳头有的较宽,有的较窄长。
门襟和扣子的变化有单排一粒、两粒、三粒扣;双排两粒、四粒、六粒扣等。
开衩的形式有后中开衩,明开衩,不开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衩及侧缝开衩。
袖衩可以钉1~4颗装饰扣。
男西服结构制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男衬衫的结构制图步骤及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男衬衫的结构制图,培养学生对男衬衫的了解和掌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男西服的结构制图。
难点各部位的画顺。
一、款式特点及外形
单排扣、平驳领男西服是常见西服基本款式。
前衣片大袋为双嵌线有盖开袋,左胸一只手巾袋,门襟单排两粒扣,左驳头有一插花眼,腰节处胸省及胁省,胁省为通省,圆角下摆,后片中缝开背缝,腰节以下开背衩(也可不开衩)。
袖型为圆装袖,袖口处开衩,钉装饰扣各3粒(见图)。
二、成品规格(见表)
男西服成品规格参考表(5·4A)单位:cm
160/80 165/84 170/88 175/92 180/96
衣长68 70 72 74 76
胸围98 102 106 110 114
肩宽42.2 43.4 44.6 45.8 47
袖长55.5 57 58.5 60 61.5
前腰节长40 41 42 43 44
三、制图规格
单位:cm
号型部位衣长胸围肩宽袖长前腰节长AH
170/88A 规格72 106 44.6 58.5 42 52
四、制图步骤
(一)前衣片(见图)
(1)止口线:与布边平行。
(2)底边线:与止口线垂直。
(3)上平线:②~③等于衣长72cm,与止口线垂直。
(4)落肩线:③~④B/20=5.3 cm。
(5)胸围线:④~⑤B/6+2=19.7 cm。
(6)腰节线:③~⑥等于前腰节长42 cm。
(7)领口深线:③~⑦定数8cm,或由款式而定。
(8)搭门线:①~⑧搭门宽1.7 cm。
(9)领口宽线:⑧~⑨ B/10-0.5=10.1 cm。
(10)前肩宽:⑧~⑩ S/2+0.7=23,与肩颈点相连,中间凸出0.3cm为肩斜线。
(11)前胸宽:⑧~B/6+1.5=19.2cm,在袖窿深2/3处量出,作一直线与胸围线垂直。
(12)前胸围大:⑧~B/3-2(前后差)+1(省量)=34.3 cm,作一直线与胸围线垂直,在胸围线上提高4.5 cm。
(13)翻驳点:在止口线上由腰节线提高2cm,与第一扣眼并齐。
(14)驳头、领口及领的裁配制图方法参考女西服。
.制图规格:领座高2.8cm,翻领宽4cm,领角大3.2cm,驳角大3.5 cm。
(15)袖窿弧线:由肩端点⑩经胸宽点及袖窿底至胸围线提高4.5cm处,用弧线画顺。
(16)摆缝线:按前胸围大在腰节处抬高0.8cm凹进1cm,下摆放出1.5cm,起翘2cm,用弧线画顺。
(17)底边起翘线:摆缝处起翘2cm与止口线进4cm相连接。
(18)扣眼位:在搭门线上,第一扣眼位由胸围线提高2cm,两扣眼相距10cm(末眼距底边可按3/10衣长+1.5计算)。
(19)手巾袋:在胸围线以上,距胸宽线B 0.3/10=3.2,袋口大B/10-0.3=10.3cm,宽2.3cm,后端起翘1.3 cm。
(20)腰省:按手巾袋居中,省尖底下5cm,中心线与止口线平行,腰节处及大袋口处省大1 cm。
(21)大袋位:袋口前端与末眼位并齐,由腰省处1.5cm,后端提高1cm,袋口大B/10+4.5=15.1,袋盖宽5.5cm。
(22)胁省:上端取袖窿宽的2/5,省大1cm,下端由大袋口后端进2.5cm,腰节处省大1.3cm,按省下端作直线与止口线平行画至底边线,称通天省。
(23)袋省:袋口后端距胁省1cm,袋口低下0.5cm,画顺。
(24)圆下摆:由腰节线起至底边止口线进4cm,凹进2cm,用弧线画顺.底边连至胁省分割线处低下0.5cm,等于袋口横省量。
(二)后衣片(见图)
胸围线按前衣片延长,底边线按前衣片起翘线延长,上平线按前片提高2.3cm,腰节线按前片提高0.8cm,前后片摆缝基础线相距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