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22
四、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健康教育一、日常生活指导
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硬板床,仰卧位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
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转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
二、家庭锻炼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在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腰部发热为度。
2.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
3.退走锻炼:在走廊或空旷处倒走,每次30分钟左右,这种锻炼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帮助解除小关节黏连。
2.饮食指导: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B族等。
保持大便通畅,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如有咳嗽,不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咳嗽引起两侧腰腿痛症状加重。
限制饮食,保持身材,避免过胖。
戒烟酒有利于早日康复。
三.疾病的预防
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坐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
卧时选择硬板床。
2.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柱抗复合能力。
3.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
肥胖者应适当减肥,着装时避免高跟鞋。
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
腰椎病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护理方法:包括体位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3、护理频率: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确定。
4、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腰部保暖等。
1、护理目标11 缓解腰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减轻腰部肌肉紧张和神经受压,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2 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恢复腰椎的正常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1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疾病,回归正常生活。
2、护理方法21 体位护理211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卧床体位,如平卧时在腰部垫一薄枕,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侧卧时两腿间夹一软枕,减轻腰部肌肉的牵拉。
212 协助患者起身时,应先侧卧,再用手臂支撑慢慢起身,避免腰部突然用力。
213 对于需要长时间坐位的患者,提供合适的座椅,保证腰部有足够的支撑,并定时提醒患者起身活动。
22 运动护理221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包括腰部伸展运动、腹肌和背肌训练等。
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222 指导患者进行腰椎保健操,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每天定时进行练习。
223 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游泳等,但要注意运动方式和时间,避免加重病情。
23 饮食护理231 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腰椎的修复和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232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增加腰部负担。
233 提醒患者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等不适,加重腰椎病症状。
24 心理护理241 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倾听其诉求和担忧,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2 向患者介绍腰椎病的治疗进展和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中医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二、颈椎病护理常规三、肩周炎护理常规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五、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六、软组织及骨关节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七、面神经炎护理常规八、滑膜炎护理常规一、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
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二、颈椎病护理常规【概念】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和脊髓受累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好发于中老年人和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
【评估要点】颈椎病的评估可以从疼痛程度、颈椎活动范围进行单项评定,亦可从症状体征以及影响ADL的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评定。
其中,针对疼痛程度,可以采用VAS划线法,针对颈椎活动范围,可以采用方盘量角器进行颈椎屈曲、伸展、侧弯、以及旋转度的具体测量。
【护理措施】(一)颈椎病患者的睡枕要求:颈部姿势对颈椎病症状有明显影响,其中睡眠姿势影响尤大,如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
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
合乎人体生理状况的枕头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曲线造型符合颈椎生理弯曲;枕芯可以承托颈椎全段,使颈肌得到充分的松弛和休息;枕芯透气性良好,避免因潮湿而加重颈部不适。
(二)纠正颈姿:由于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
故长期伏案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合理调整头与工作面的关系,不宜长期低头伏案看书或工作,也不宜长期仰头工作,因为两者都可破坏颈椎的生理平衡,造成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劳损或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的松弛而影响颈椎的稳定。
腰椎退行性变护理措施1. 引言腰椎退行性变(也称为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僵硬以及运动功能障碍。
这种疾病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护理措施在腰椎退行性变的管理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腰椎退行性变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护理措施2.1 锻炼适当的锻炼对于腰椎退行性变的患者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项推荐的锻炼措施:•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拉伸运动:进行腰部和背部的拉伸运动,有助于提高腰椎的灵活性和减轻压力。
•加强腹部肌肉:强化腹部肌肉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减轻对腰椎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理疗师的建议,避免过度运动或错误的姿势造成损伤。
2.2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腰椎退行性变的患者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以减轻腰椎的压力和缓解疼痛。
以下是一些建议:•坐姿:选择一个有支撑的椅子,保持腰背部的自然弯曲,并使用座垫来提供额外的支撑。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该多次站起伸展身体。
•站姿:保持直立姿势,抬头挺胸,收紧腹部和臀部肌肉,使脊柱处于正常的曲线状态。
2.3 使用热敷和冷敷对于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热敷和冷敷可以提供一定的缓解。
•热敷:使用热水袋、温热湿布或热水浴等适当的热敷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冷敷:使用冰敷袋或冷湿毛巾等适当的冷敷方式,可以减少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热敷或冷敷时,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过度使用。
2.4 保持适当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和压力,加剧腰椎退行性变的症状。
维持健康的体重对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非常重要。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帮助控制体重并增强肌肉。
健康讲座-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及日常生活保健颈椎病概念--颈椎病是颈部肌肉、韧带慢性损伤、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椎间关节囊、黄韧带增厚、皱叠等病理改变而出现的颈项疼痛、上肢麻木、眩晕等临床症状的疾病哪些情况会得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一般认为椎间盘是人体最早、最易随年龄而发生退行性变的组织,与劳损、外伤有重大关系,还和生活习惯、职业、全身情况或内分泌有一定关系。
✧慢性劳损--不良睡眠体位、日常生活习惯;工作姿势不良、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头颈部外伤--交通意外、运动性损伤、 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其他意外。
✧颈咽部炎症--急性和慢性感染时,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和韧带,致使韧带松弛、肌张力减低,颈椎关节内外平衡失调,破坏了其稳定性,加速和促进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指在胚胎或发育过程中椎弓根过短,使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14~16毫米),即使退行性变比较轻,也可出现压迫症状而发病。
西医分型和表现✧1、颈型颈椎病--颈枕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将头颈限制在一定位置,一侧痛者偏向患侧,有时称为“急性斜颈”,俗称“落枕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约占50~60%)--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
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3、后纵韧带骨化型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状✧4、脊髓型颈椎病(最严重,约占10~15%)--脊髓受压早期,颈痛不明显,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未最先出现的症状。
随病情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椎体束征,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跛行、易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胸部束带感”等症状。
✓肢体麻木✓排便、排尿功能障碍✓植物神经症状,可涉及全身各系统。
✓屈颈试验:突然将头颈前屈,双下肢或四肢可有“触电”样感觉。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有效护理方法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弹性、变薄和退化的过程。
这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也是导致腰背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护理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一、合理的体位腰椎退变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保持驼背姿势或弯腰的动作。
可以使用腰靠椅垫或者椅子靠背来提供腰部支撑,减轻腰部负担。
二、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对于腰椎退变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站立、行走、坐下和睡觉时,要尽量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避免过度前屈或后仰。
使用柔软的床垫和佩戴腰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腰部的压力。
三、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保持腰椎的灵活性和强壮性非常重要。
但是腰椎退变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冲击运动或者长时间的弯腰动作。
常见的适合腰椎退变患者的运动包括游泳、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腰部的肌肉群,同时又能减少腰椎的压力。
四、调整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保持腰椎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腰椎退变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绿叶蔬菜等。
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以减少腰椎退变的风险。
五、科学用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和短期使用的镇痛药。
但是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遵医嘱,避免滥用或依赖。
六、定期复查和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定期复查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
同时,腰椎退变患者还可以考虑接受物理疗法、推拿按摩、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总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通过合理的体位、正确的姿势、适度的运动、调整饮食习惯、科学用药以及定期复查和治疗,可以有效减缓腰椎退变的进展,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退化患者的护理与照顾方法1.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护理?2.跪求:腰脱简单的保养和治疗方法啊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怎样护理?4.腰间盘突出术后护理方法5.你要学会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方法6.腰椎间盘突出了我该怎么保养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护理?一、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急性期的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急性期经过治疗疼痛缓解,病人即可回家休养,护士此刻应给病人做好全面指导,直至康复。
1、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
护士应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2、立刻卧硬板床休息。
床铺最好为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最好能让病人刚坐起时,双脚就可着地。
倘若您现在睡的是席梦思床垫,那就要看您的床垫质量如何,应该选用那种人躺上去床垫不会有塌陷的那种。
假如是真正的天坛牌的床垫也可以,因为我就是用的那种床垫3、病人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
功能锻炼包括五点式和三点式。
五点式的方法是: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作为支撑点,使劲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强后可改用头部及足跟三点作为支撑的三点式锻炼方法。
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
4、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5、病人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每次活动时,腰部—定要使用腰部保护用具,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
还要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二、腰椎间盘突出缓解期护理:1、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3T10:14:23.47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0期作者:张莉张惠芳[导读]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状主要由腰椎管狭窄等因素所致,该疾病的发生于腰椎关节之间互相影响张莉张惠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7500210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状主要由腰椎管狭窄等因素所致,该疾病的发生于腰椎关节之间互相影响,导致椎体出现错位问题。
椎体所在的位置平移或旋转会使椎管的结构发生改变,容积同样会受到影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形成是较为缓慢的,在各项变化的共同参与下,患者最终出现下腰疼痛症状,且该症状表现出明显的顽固性特点。
该疾病的发生受到关节、关节囊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滑脱会显示出静止特点。
本文主要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理以及护理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正骨;推拿;中医护理腰椎滑脱症主要是受外界机械应力所致,比如外伤、磨损等因素,此类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
在疾病早期阶段,患者身体基本无明显异常变化,随着病情不断恶化,患者会逐渐出现下肢疼痛、腰痛、麻木无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走路摇摆等严重症状。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腰椎牵引疗法对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已无法满足,因此需要通过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治疗。
现本文就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如下综述。
一、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病理分析在影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发生原因中,椎间盘退变所致的不稳定性和关节突骨节炎为主要的致病原因,椎间盘在这其中占主要因素。
相关研究者认为,当椎间盘发生退变情况后,下腰椎旋转时应力由髓核移至小关节,故关节面的结构会发生变化,骨质吸收也会受到影响[1-2]。
有研究指出,在滑脱中扭转和剪切力的增加,都可以加快椎间盘退化程度。
因此,滑脱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与椎间盘退变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性变所致脊髓、神经、⾎管损害⽽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
治疗包括⾮⼿术治疗(颌枕带牵引、颈托和围领等)和⼿术治疗,后者⼜分前路及前外侧⼿术及后路⼿术。
其中前路⼿术常需取髂⾻植⾻。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躯体移动障碍;(3)⾃理缺陷;(4)舒适的改变;(5)有排泄型态的改变;(6)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7)有发⽣意外的可能;(8)潜在并发症--窒息;(9)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10)潜在并发症--褥疮。
焦虑躯体移动障碍⾃理缺陷以上⼀~三均参照⾻科病⼈⼀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舒适的改变相关因素1、神经根受压。
2、脊髓受压。
3、交感神经受刺激。
4、椎动脉痉挛。
主要表现1、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
2、四肢乏⼒,⾏⾛、持物不稳。
3、头痛、头晕、眼花、视觉障碍甚⾄猝倒。
护理⽬标病⼈不舒适的症状减轻或得到控制。
病⼈未出现由于不舒适⽽引起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体位:颈椎病病⼈的病程较长,且有反复性,⼊院后须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可在头部加枕垫使颈部后伸,以增加舒适感。
为病⼈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及床单位的⼲燥、整洁,调节室温于22-26℃,地板⼲燥⽆⽔。
协助料理⽇常⽣活,防⽌由于⾏⾛不稳、眩晕⽽致的摔倒。
病室有防摔倒设施:地板为防滑材料;厕所有扶⼿;有助⾏器等。
症状发作间歇期,下地活动时有⼈照应。
症状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常⽤具尽量为不易破损的材料,避免病⼈使⽤时,由于乏⼒致物品坠地摔坏,刺伤、烫伤⽪肤。
维持牵引病⼈有效效能,改善舒适状态。
重点评价病⼈不舒适的症状是否减轻。
病⼈是否得到了较全⾯的照顾。
病⼈是否出现由于不舒适引起的并发症。
五、有排泄型态的改变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六、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对照⾻科常⽤外固定病⼈⼀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