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教案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2.89 KB
- 文档页数:5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商中间有0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观察和分析,发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规律。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计算等方法,解释和验证商中间有0的除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理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意义。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商中间有0的除法解决其他相关问题。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计算器纸张彩笔3.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舒适的座位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发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规律。
4.2 探究与发现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4.3 巩固与拓展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问题。
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商中间有0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练习、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评估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反思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7.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通用15篇)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例8-例10,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里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和综合、归纳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里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第59页复习第(1)题。
提问:哪个数和3相乘得0?学生填写第(1)题得数。
口答得数。
提问:为什么这两题都等于0?2、用卡片出示48÷6=□。
提问:48÷6等于几?口算时怎样想的?(8乘以6得48,所以48除以6等于8)几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根据这样想商的方法,我们来学习例8。
二、教学0除以一个数1、教学例8。
(1)出示例8:0÷3=(2)提问:按照刚才除法里想商是几的方法,这道题要怎样想?哪个数和3相乘得0,0÷3就得几。
追问:0除以3为什么得0?(3)请同学们在课本例8里填上得数。
2、教学“试一试”。
请同学们按照0÷3想商的过程,把“试一试”里的两道题做在书上。
出示0÷4、0÷7。
学生口答得数,老师板书,并要求说明理由。
小结。
上面三题都是多少除以几?你发现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都得多少?出示结语,让学生齐读。
口算。
0÷50÷2根据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都得0,我们来算下面的除法。
三、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1、教学例9。
(1)出示例9。
(2)提问:这道题你会算吗?我们大家一起来算一算。
(列出竖式)先算什么,商是几?(板书)再算什么,商是几?为什么十位上的商是0?(板书)最后算什么,商是几?谁再说一说,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商0?竖式简便写法省略了什么地方?商中间的0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指出0有占位的作用)(3)十位上0移下来,除以3商0,3乘0得0。
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实用教学教案的笔算除法实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商中间出现0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用笔算除法求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商中间出现0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正确地用笔算除法求商。
三、教学难点:1.加深对商中间出现0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我们都知道除法是一种分配运算法则,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在做除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商中间出现0的情况。
那么,你们知道商中间出现0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吗?步骤二:讲解商中间出现0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商中间出现0的含义是什么?当被除数除以除数的某一位时,商的这一位为0,即商中间出现0。
2.如何计算商中间出现0的情况?我们以以下除法为例进行讲解:1.9──────3│5 6 73────2.73.7────以第一次计算商的过程为例,我们进行如下的计算:4.│ 5 6 7-3-------2 6这里,我们需要用3去除5,结果为1,余数为2。
在这里,商的第一位为1,可以填入商的第一位。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商的第一位乘以3,并减去结果,就可以得到2。
再把余数2和原来的数67连接在一起,即得到27。
这里,如果27可以被3整除,那么商的第二位就为0,否则我们就重复以上步骤。
最终,我们会得到商为190。
步骤三:强化练习现在,我们来练习几道商中间出现0的题目:例1:1108 ÷ 4例2:4444 ÷ 9例3:22536 ÷ 7步骤四:课堂检测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下课堂检测。
请计算以下除法,并注明商中间出现0的位置。
1.2658 ÷ 62.4232 ÷ 83.5634 ÷ 94.8965 ÷ 75.4893 ÷ 3步骤五:课后作业1.练习笔算除法,熟悉计算方法。
2.练习商中间出现0的情况。
3.总结笔算除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实用(12篇)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0÷9=600÷6=56—40=6X8=27÷3=40÷5=0÷11=210÷3=2、列竖式计算372÷6=292÷2=二、讲授新课1、出示例6单位:千瓦时3个月用电数,平均每月用电数:李思:309万青:420(1)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9÷3=(竖式略)教师提问:商的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2)要求:万青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学生独立列式:420÷3=(竖式略)教师提问:商的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3)观察算式,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4)小结:在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写商0。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9页的“做一做”。
2、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竖式略)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五、板书设计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范例五篇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范例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
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
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 地上有几个蘑菇?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 (出示问题)平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 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
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0÷4=0 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二、教学笔算1、复习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 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
210÷7=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商中间0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相关例题及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商中间有0的除法是怎么样的吗?2. 探究新知2.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2.2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讲解。
2.3 引导学生总结商中间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3. 巩固练习3.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2 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讲解正确与否。
4. 应用拓展4.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
4.2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PPT展示例题及练习题,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商中间有0的除法过程。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运算规律。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练习题正确率:分析练习题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精选8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篇1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
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
”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二.新课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0÷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309÷3=(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
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
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
(找一同学板演)(6)巩固算理:①404÷4=11。
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②做一做:402÷2609÷3汇报、交流3、420÷3=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数学教案: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商中间有零的笔算除法教案标题:商中间有零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概念;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计算;3. 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笔算除法运算。
教学准备:1. 白板、黑板或大屏幕;2. 整数除法示例题目。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个整数除法的示例题目,例如:784 ÷ 56。
询问学生这个除法中商的第一位数字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商中间有零的情况。
Step 2:讲解商中间有零的概念解释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当被除数的某一位减去商的某一位乘除数时,得到的差小于除数时,商的该位数字就是零。
例如,在784 ÷ 56的例子中,7-1*5=2,所以商的第一位是2,但通过计算发现2*56=112,还剩下672,无法再减去56,所以商的第二位数字是零。
Step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教师以一个新的整数除法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商中间出现零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笔算的操作。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1. 写出被除数和除数,对齐数字的位数;2. 从被除数的最左边一位开始,计算出商的第一位数字,写在答案的上方;3. 将商的第一位数字乘以除数,得到一个乘积,在被除数下面写出该乘积;4. 用被除数减去该乘积,得到一个差;5. 将该差的最左边一位和除数进行比较,判断商的第二位是否为零,如果差小于除数,则商的第二位为零,否则继续计算差的下一位,直到不能再做减法。
Step 4: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商中间有零的笔算除法练习题,让学生依次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逐步增加难度,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题目。
Step 5:总结与延伸与学生总结商中间有零的笔算除法的步骤和特点。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延伸讨论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时间分配、资源分配等。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商中间有零的笔算除法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2 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2.2 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2.2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
具体内容包括: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根据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以及为什么会出现0。
2.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们有210,我们要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计算。
2. 讲解例题: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120÷3=40,这里的40就是商。
我们发现,商的中间有一个0。
那么,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是怎么样的呢?3. 讲解笔算方法:我们从被除数的高位开始除,也就是从左边开始。
如果除到某一位,不够除1,就要多看一位,也就是看前两位或者前三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如果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也就是在商的那一位写上0。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互相交流,看看各自的解题过程和方法是否一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题目:120÷3=2. 板书答案:403. 板书解题过程:从左边开始除,1÷3=0,余数为1,把0写在商的个位上,然后把21看作21÷3=7,把7写在商的十位上,余数为0。
七、作业设计1. 题目:320÷4=2. 答案: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和发现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数学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笔算除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1.课件2.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数的除法,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们觉得会难吗?生:不会!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吧!(二)探究1.出示例题师:请看这道题,48÷3=?生:16!师:很好,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除法的笔算过程。
我们将48写在被除数的位置,3写在除数的位置,然后开始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师:请大家观察,这个除法的商是多少?生:16!师:那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商的中间有没有零?生:没有!师:很好,那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60÷3=?生:20!师:这个商中间有零,那我们来看看这个除法的笔算过程。
3.引导学生讨论生1:将被除数写在被除数的位置,除数写在除数的位置。
生2: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某一位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写上0。
生3:将计算结果写在商的位置。
(三)练习1.基本练习师:现在请大家来做几道题目,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
(1)36÷3=?(2)54÷3=?(3)72÷3=?2.提高练习师:我们来做一些提高练习。
(1)150÷3=?(2)180÷3=?(3)210÷3=?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也知道了如何观察和分析问题。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24÷3=?(2)30÷3=?(3)36÷3=?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
《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
东源小学:张启凤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3页—24页,例5、例6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算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计算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0在商中占位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的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识出示有关与0有关的加减法和乘法:
48+0= 30-0= 0×2= 0+25= 29-0= 3×0=
得出0和任何数相加得任何数;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新课导入
讲唐僧师徒四人分西瓜的的故事现在有4个西瓜,唐僧与他的徒弟们共有4人,平均每人能分几个?怎么列式?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思考:如果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3人怎么分?
组织学生说一说,师生互动:其他3人有西瓜分吗?没有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要分给其他3人,怎么列式?(0÷3)教师:0÷3怎样计算?结果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三、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23页例5。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5等于几,可以想那个数和5相乘得0.
让学生回答,得出:0×5=0,所以0÷5=0。
教师:0÷2和0÷8的商分别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教师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板书)
2、教学教材第23~24页例6。
课件出示教材第23~24页例6的情境图和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可以知道那些信息?题目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计算?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1)208÷2=______(2)216÷2=______
组织学生试算第(1)题,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解决的?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指名板演。
在学生板书后,师生互动: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得几?
(0)写在上面位上?(十位)商中间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教师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到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4,那么结果是不正确的。
教师讲解简便的写法并板书:十位上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这一步不必再写竖式的计算过程。
组织学生自己计算第(2)题,并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分别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笔算过程。
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3、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然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派出代
表在黑板上展示,并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笔算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或者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这一位上
写0。
五、作业布置
上交:教材练习五第1题、第3题
家庭:教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