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滑动轴承1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2
《机械基础》教案课题第十二章轴承课型理论课课时2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机械基础》中的第十二章。
要求学生理解机械基础的功用、结构,课标要求是掌握机械基础的作用。
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基础》(第七版),学习内容是机械基础的内容和各项方法。
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对机械有着初步的了解。
能力水平:熟悉机械基础的发展史。
学习特点:学习、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尤其是理论性强的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滑动轴承的基本内容。
素质目标:1.认识到机械的重要性。
2.积极参与课堂,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 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
2.滑动轴承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物教学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情境导入让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轴承基本知识。
2.展示学习目标认识到轴承的重要性。
掌握轴承基本知识的具体内容。
1.阅读导入情景,思考教师提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认真回答。
2.查看并记住本节任务的学习目标。
1.通过情景问话,引出本课主题。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课件展示本节任务,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
活动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二.1.新课讲解:借助PPT讲授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内容,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比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轴承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轴承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以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轴与轴座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滚动轴承滑动轴承12—1 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1.滚动轴承的结构学习机械基础基本知识的总体认知(1)听课、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12.1.2 摩擦与润滑种类与特点. (1)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2)①边界摩擦(⑤边界润滑) ②作图 ---③两表面上的极薄的吸附油膜之间的摩擦** (3)①流体摩擦(④流体润滑) ③作图 ②--摩擦发生在润滑内部***(4)混合磨擦----处于 (1)、(2)、(3) 、三者的混合状态. 常见:(3)、(4)*接触峰点之间发生粘接、挤压、剪切、塑性流动 摩擦磨损最严重,f =0.15~0.5**④能降低摩擦阻力,减轻磨损,但膜厚小于粗糙度,强度不高,磨损不可避免。
***摩擦阻力最小,磨损最轻(几乎不发生摩损)212.1.3 磨损(滑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摩擦表面的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1)磨损类型:磨粒磨损、疲劳剥落(点蚀)、粘着磨损(胶合)、腐蚀磨损(2)磨损过程(3)不同因素对磨损的影响.1)材料、2)载荷、3)润滑、4)工作温度312.2 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及组成 (1)轴承座整体式(图11-1) 结构简单剖分式(图11-2) 间隙可调、装拆方便 调心式(图17-3) 顺应轴挠度 (2)轴套与轴瓦(实物)作用: 便于更换节约贵重金属结构: 整体式----轴套实物剖分式---轴瓦(3) 瓦上开油孔、油沟.输送、分布、存储润滑液最简结构:(4) 轴承衬----在钢质轴瓦上贴附一层减摩材料.节约贵重金属结构上需要*衬一定有瓦,瓦不一定有衬.412.4 润滑剂.P279(1)流体润滑剂—油、水润滑油(机油)主要指标:粘度、油性(边界膜性能)(2)润滑脂(黄油)主要指标:锥入度(稠度)、滴点(最高使用温度)(3)固体、气体润滑剂(特殊或专门用途)612.5径向滑动轴承(混合润滑)的条件性计算(1)计算项目(准则)① p= F/dB≤[p] 防止过度磨损② pv≤[pv] 限制轴承温升③ v≤[v] 控制磨损速度(2)设计步骤①选择结构类型②确定宽径比B/d, 一般B/d=0.5~1.5,多数取B/d=1.③按计算准则计算,查表11-2选取材料.④选定配合及表面粗糙度⑤选择润滑剂、润滑方式712.6 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一、分析与思考题12-20 在滑动轴承上开设油孔和油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1、应开设在非承载区;2、油槽沿轴向不能开通。
12-21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宽径比不宜过大或过小?答:一般B/d为0.3—1.5;B/d过小,承载面积小,油易流失,导至承载能力下降。
但温升低;B/d过大,承载面积大,油易不流失,承载能力高。
但温升高。
12-22 滑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答:磨粒磨损,刮伤,咬粘(胶合),疲劳剥落和腐蚀。
12-23 对滑动轴承材料的性能有哪几方面的要求?答: 1、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
2、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
3、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4、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
12-24 在设计滑动轴承时,相对间隙ψ的选取与速度和载荷的大小有何关系?答:速度愈高,ψ值应愈大;载荷愈大,ψ值应愈小。
12-25 验算滑动轴承的压力p、速度v和压力与速度的乘积pv,是不完全液体润滑滑轴承设计的内容,对液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是否需要进行此项验算?为什么?答:也应进行此项验算。
因在起动和停车阶段,滑动轴承仍处在不完全液体润滑状态。
另外,液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材料的选取也是根据[p]、[pv]、[v]值选取。
12-26 试说明液体动压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 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有相对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油由大端流进,小端流出; 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且充分供油; 12-27 对已设计好的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试分析在仅改变下列参数之一时,将如何影响该轴承的承载能力。
⑴ 转速n=500r/min 改为n=700r/min ; ⑵ 宽径比B/d 由1.0改为0.8;⑶ 润滑油由采用46号全损耗系统用油改为68号全损耗系统用油 ⑷ 轴承孔表面粗糙度由R z =6.3μm 改为R z =3.2μm 。
答:(1)承载能力↑ (2)承载能力↓ (3)η↑,承载能力↑(4)R Z ↓,允许h min ↓,偏心率↑,承载能力↑。
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摩擦轴承滚动轴承滑动摩擦滑动摩擦轴承滑动轴承第十二章滑动轴承第一节概述1、滑动轴承应用场合:1)工作转速特高轴承,如汽轮发电机;2)要求对轴的支撑位置特别精确的轴承,如精密磨床;3)特重型的轴承,如水轮发电机;4)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振动,如轧钢机;5)根据工作要求必须做成剖分式的轴承,如曲轴轴承;6)在特殊的工作条件下(如在水中或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轴承,如军舰推进器的轴承;7)在安装轴承处的径向空间尺寸受到限制时,也常采用滑动轴承,如多辊轧钢机。
2、分类①按载荷方向:径向(向心)轴承、止推轴承、向心止推②按接触表面之间润滑情况:液体滑动轴承、非液体滑动轴承液体滑动轴承:完全是液体非液体滑动轴承: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无润滑轴承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表面间处于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无润滑轴承(工作前和工作时不加润滑剂)③液体润滑承载机理:液体动力润滑轴承(即动压轴承)液体静压润滑轴承(即液体静压轴承)3、如何设计滑动轴承(设计内容)1)轴承的型式和结构2)轴瓦的结构和材料选择3)轴承的结构参数4)润滑剂的选择和供应5)轴承的工作能力及热平衡计算4.特点: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耐冲击,吸振,可剖分等特点。
第二节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一、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端部装入,装拆不便,轴承磨损后无法调整。
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中。
二、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装拆方便,间隙可调,应用广泛。
特点:结构复杂、可以调整磨损而造成的间隙、安装方便。
应用场合: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中。
三、止推式滑动轴承:多环式结构,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第三节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一、失效形式1、磨粒磨损:硬颗粒对轴颈和轴承表面起研磨作用。
2、刮伤:硬颗粒划出伤痕。
3、胶合:轴承温度过高,载荷过大,油膜破裂或供油不足时,轴颈和轴承相对运动表面材料发生粘附和迁移,从而造成轴承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