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酰氯CAS
- 格式:docx
- 大小:55.16 KB
- 文档页数:5
危险性提示词品名、英文名、分子式CC码及CAS码危险性标志腐蚀性对甲基苯甲酰氯p-Toluoyl chloride C8H7ClO874-60-2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2°C沸点(℃):225-227℃相对密度(水=1):1.1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33爆炸上限%(V/V):未确定爆炸下限%(V/V):未确定不燃物质本身不燃烧,但可能在加热分解产生腐蚀性和/或有毒气体。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过敏性反应,这在再次接触这种物质就不言而喻了。
引致严重灼伤。
长期或反复接触皮肤可能会导致严重恶化。
眼睛接触能造成眼刺激。
吸入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皮肤接触:立即获得医疗援助。
冲洗皮肤用大量肥皂水至少15分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子。
丢弃在地限制进一步接触被污染的衣物。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偶尔抬起上下眼皮。
立即获得医疗援助。
吸入:立即接触新鲜空气。
如没有呼吸,请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困难,给氧。
获得医疗援助。
食入:如果受害人是有意识和警觉,给2-4杯牛奶或水。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禁止进食、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泄漏处理及消防措施用惰性材料吸收,(例如,干砂或土),然后放入化学废物的容器。
立即清理泄漏,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消除所有点火源。
提供通风。
不要让水溢出的物质或容器内。
灭火剂:不要直接用火水。
使用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
车间最高容许浓度(mg/m3 )应急救援电话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火警:119医疗应急救援电话:120。
苯甲酰氯结构式酰氯的结构式为cl-c=o。
酰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用亚硫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与羧酸反应制得。
其中一般用亚硫酰氯,因为产物二氧化硫和氯化氢都是气体,容易分离,纯度好,产率高。
亚硫酰氯的沸点只有79°c,稍过量的亚硫酰氯可以通过蒸馏被分离出来。
酰氯性质低级酰氯就是存有难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液态。
由于分子中没键合,酰氯的沸点比适当的羧酸高。
酰氯不溶水,低级的受热水解。
由于氯存有较强的电负性,在酰氯中主要整体表现为弱的喷电子诱导效应,而与羰基的共轭效应较弱,因此酰氯中c-cl键远不如氯代烷中c-cl键长。
酰氯是指含有羰基氯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
最简单的酰氯是甲酰氯,但甲酰氯非常不稳定,不能像其他酰氯一样通过甲酸与氯化试剂反应得到。
常见的酰氯有:乙酰氯、苯甲酰氯、草酰氯、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等。
由于酰氯活性较高,一般用作酰化试剂,也可通过水解等反应转化为其他羧酸衍生物。
酰氯性质低级酰氯是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固体。
由于分子中没有缔合,酰氯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低。
酰氯不溶于水,低级的遇水分解。
由于氯有较强的电负性,在酰氯中主要表现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而与羰基的共轭效应很弱,因此酰氯中c-cl键并不比氯代烷中c-cl键短。
酰氯制取酰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用亚硫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与羧酸反应制得。
r-cooh + socl2 → r-cocl + so2 + hcl3r-cooh + pcl3 → 3r-cocl + h3po3r-cooh + pcl5 → r-cocl + pocl3 + hcl其中一般用亚硫酰氯,因为产物二氧化硫和氯化氢都是气体,容易分离,纯度好,产率高。
亚硫酰氯的沸点只有79°c,稍过量的亚硫酰氯可以通过蒸馏被分离出来。
用亚硫酰氯制备酰氯的反应可以被二甲基甲酰胺所催化。
也可以用草酰氯并作氯化试剂,与羧酸反应制取酰氯:r-cooh + clcococl → r-cocl + co + co2 + hcl这个反应同样受二甲基甲酰胺的催化剂。
苯甲酸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苯甲酸IUPAC名苯甲酸英文名Benzoic acid别名羧基苯、E210、苯酸、安息香酸、苄酸、苯蚁酸识别CAS号65-85-0PubChem243SMILES显示▼InChI显示▼Beilstein6361313DMet B00053ChEBI30746RTECS DG0875000KEGG C00180MeSH Acid benzoic Acid性质化学式CH5COOH6摩尔质量122.12 g·mol−1外观无色透明固体密度(固)1.32熔点122.4 ℃ (395 K)沸点249 ℃ (522 K)溶解度(水)可溶于热水3.4 g/l (25 ℃)溶解度(甲醇,乙可溶醚)p K a 4.21危险性警示术语R:22-36安全术语S:24MSDS 主要危害刺激性NFPA 70412闪点121 ℃ (394 K)相关物质相关羧酸苯乙酸、马尿酸、水杨酸若非注明,所有数据来自25 ℃,100 kPa。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分子式为C6H5COOH,是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羧基(-COOH)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苯甲酸一般常作为药物或防腐剂使用,有抑制真菌、细菌、霉菌生长的作用,药用时通常涂在皮肤上,用以治疗癣类的皮肤疾病。
用于合成纤维、树脂、涂料、橡胶、烟草工业。
目录[隐藏]▪ 1 历史2 生产2.1 工业制备2.2 历史上的制备法▪ 3 应用▪ 4 毒性▪ 5 参见[编辑]历史苯甲酸于16世纪被发现。
1556年,法国预言家诺斯特拉达姆士(Nostradamus)最早描述安息香胶的干馏作用;后由Alexius Pedemontanus和布莱斯德破译分别于1560年和1596年发现。
在1875年,Salkowski发现苯甲酸的抗真菌药力,于是苯甲酸用于长期保存云莓。
[编辑]生产[编辑]工业制备目前工业上苯甲酸主要是通过甲苯的液相空气氧化制取的。
过程是以环烷酸钴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40-160℃和操作压力0.2-0.3MPa下反应生成苯甲酸。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甲酰氯化学品英文名:Benzoyl chloride分子式:C7H5ClO分子量:140.57CAS号:98-88-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致敏物类别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12皮肤接触有害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2吸入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3+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苯甲酰氯标准1. 化学结构苯甲酰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C6H5COCl。
它具有一个苯环和一个酰氯基团。
2. 分子式苯甲酰氯的分子式为C6H5COCl,其中包含一个苯环(C6H5-),一个酰氯基团(-COCl)。
3. 分子量苯甲酰氯的分子量为146.5,其中氯原子和羰基的质量分别为35.5和22。
4. 性质描述苯甲酰氯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相对密度,且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在常温下,它与水反应缓慢,但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反应速度会加快。
5. 外观和形态苯甲酰氯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气味,遇湿空气即分解,在常温下与水反应缓慢。
6. 纯度和含量苯甲酰氯的纯度应不低于98%,其中含有的其他酰氯类化合物含量不得超过2%。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其与水接触,以免发生反应。
7. 制造方法苯甲酰氯主要采用苯甲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得。
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得到的粗品通过蒸馏进行提纯。
8. 用途和用途苯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农药、染料等。
它也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酰化剂,可以用于合成各种苯甲酰基化合物。
9. 安全性在使用苯甲酰氯时,应注意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品。
避免其与皮肤接触,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明火和潮湿环境。
10. 贮存和运输苯甲酰氯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火源和潮湿环境。
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危险品运输车,并确保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11. 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苯甲酰氯进行含量测定和杂质分析。
12. 标准样品在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标准样品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分析。
标准样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验证和确认。
13. 其他相关参数除了上述内容外,苯甲酰氯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参数,例如沸点、折射率、相对密度等物理性质,以及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活性等化学性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甲酰氯化学品英文名:benzoyl chloride;benzene carbon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氯化苯甲酰CAS No.:98-88-4EC No.:202-710-8分子式:C7H5ClO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苯甲酰氯开放分类:化合物分子式: C7H5ClO分子量: 140.57中文名称: 苯甲酰氯、氯化苯甲酰、苯酰氯英文名称: Benzoyl chloride、alpha-chlorobenzaldehyde、alpha-chloro-benzaldehyd、benzene carbonyl chloride、benzenecarbonyl chloride、benzoic acid, chloride苯甲酸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分子式C6H5COCl。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沸点197.2℃,相对密度 1.2120(20/4℃)。
蒸气具有催泪性。
溶于乙醚、氯仿和苯。
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性质描述: 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即发烟。
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
蒸气刺激眼粘膜而催泪。
凝固点-1.0℃,熔点-1.0℃,沸点197.2℃,71℃(1.2kPa),相对密度1.2120(20/4℃),折射率1.5537,闪点88℃。
溶于乙醚、氯仿、苯和二硫化碳。
遇水、氨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苯甲酰胺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生产方法: 1.甲苯法原料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情况下反应,侧链氯化生成α-三氯甲苯,后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生成苯甲酰氯,并放出氯化氢气体(生产中宜用水吸收放出的HCl气)。
2.苯甲酸与光气反应而得。
将苯甲酸投入光化锅,加热熔融,于140-150℃通入光气,反应尾气含氯化氢和未反应完的光气,用碱处理后放空,反应终点时的温度为-2--3℃,赶气操作后减压蒸馏,得成品。
工业品为微黄色透明液体。
纯度≥98%。
原料消耗定额:苯甲酸920kg/t、光气1100kg/t、二甲基甲酰胺3kg/t、液碱(30%)900kg/t。
现在工业上普遍采用苯甲酸和苯亚甲基三氯反应制备。
苯甲醛直接氯化也可得到苯甲酰氯。
用途: 苯甲酰氯用作有机合成、染料和医药原料,制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农药除草剂等。
目录8.1类酸性腐蚀品发烟硝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发烟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亚硫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氟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溴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硅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硼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铝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四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氟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苯酚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苯甲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正磷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多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氨基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铂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硫酸羟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硫酸氢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铝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硫酸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铁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酸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醋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丁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基)磺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邻苯二甲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四氢酞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8.2 类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氧化钠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氧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氧化钾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氧化锂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硫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水合肼[含肼≤64%]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环已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亚乙基三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三亚乙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正)丁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2-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6-己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钠石灰[含氢氧化钠>4%]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氨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氨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异佛尔酮二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哌嗪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8.3 类其他腐蚀品氟化氢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化氢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甲醛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次氯酸钠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氯化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汞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原料(非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表(表-)发烟硝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发烟硝酸危险货物编号:81001英文名:Nitric acid,fuming UN编号:2032分子式:HNO3+NO2分子量:109CAS号:52583-42-3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发烟硝酸有红色和白色二种。
邻甲基苯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
其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邻甲基苯甲酰氯的质量标准:1.外观:邻甲基苯甲酰氯应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无明显杂质。
2.纯度:邻甲基苯甲酰氯的纯度应不低于98.0%。
3.水分:邻甲基苯甲酰氯中的水分含量应不高于0.1%。
4.酸度:邻甲基苯甲酰氯的酸度应不高于0.05%。
5.熔点:邻甲基苯甲酰氯的熔点应为37-39℃。
6.沸点:邻甲基苯甲酰氯的沸点应为197-201℃。
7.折射率:邻甲基苯甲酰氯在20℃时的折射率应为1.540-1.542。
8.色谱法:邻甲基苯甲酰氯的色谱法应符合相关规定。
9.重金属:邻甲基苯甲酰氯中的重金属含量应不高于10ppm。
10.残留溶剂:邻甲基苯甲酰氯中的残留溶剂含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11.包装:邻甲基苯甲酰氯应用清洁、干燥的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密封包装,每桶净重200kg。
12.储存:邻甲基苯甲酰氯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热源和氧化剂,避免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
13.运输:邻甲基苯甲酰氯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撞击,防止泄漏。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与食品、饮料等混装混运。
14.安全与环保:邻甲基苯甲酰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水源、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15.检验方法:邻甲基苯甲酰氯的质量检验应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
以上是邻甲基苯甲酰氯的质量标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邻甲基苯甲酰氯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邻乙氧基苯甲酰氯详细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邻乙氧基苯甲酰氯的产品信息,包括中英文名称、别名、cas号、分子结构等基本信息,以及产品的物化性质、产品用途、产品上下游产品等综合信息,为广大化学品研究、化工产品生产制造从业者提供专业的产品信息。
本文所有信息来源化工字典。
邻乙氧基苯甲酰氯
/detail-邻乙氧基苯甲酰氯.html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邻乙氧基苯甲酰氯
中文别名: 2-乙氧基苯甲酰氯
英文名称:o-Ethoxybenzoylchloride
英文别名:
CAS:42926-52-3
分子结构式:
EINECS:256-003-4
分子式:C9H9ClO2
分子量:184.6196
风险术语:R34:;
安全术语:S26:;S36/37/39:;S45:;
物化性质:
熔点:
相对密度:1.18g/cm3 溶解性:
用途:用于医药中间体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