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苯甲酰氯SOP
- 格式:doc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15
一了解物料特性,持证上岗,操作时需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二投料前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及各部位阀门正确闭合。
三将经过计量槽沉淀的甲苯(800㎏),导入反应釜,加热至90℃左右,在确保负压(50~100毫米汞柱)正常情况下开始通氯。
四液氯为气相通氯,计量通氯,并确保空瓶内安全余量。
五严格控制反应釜内物料温度,匀速升温,及时添加引发剂。
添加时确保反应釜内物料温度,负压正常。
到负压是及时终止通氯。
六严禁工作时串岗、离岗。
七认真做好操作记录,做到实事求是。
一了解物料特性,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二确保设备运作正常及各部位阀门正确闭合。
三冷却反应釜温度,使其接近常温,开启负压泵,投入定量的三氯甲苯,苯甲酸及催化剂。
四密封反应釜孔盖,开启搅拌,代苯甲酸充分溶化后缓慢加热,确保反应釜内负压力(500~1000毫米汞柱)和反应时间(约2~3小时),反应终止时保温半小时。
五严禁工作时串岗、离岗。
六认真做好操作记录,做到实事求是。
一了解物料特性,确保各部位阀门正确闭合。
二开启蒸馏釜真空机组,通过真空把粗品苯甲酰氯定量抽入蒸馏釜并加热。
三确保负压(650毫米汞柱)、温度(130℃~150℃)四通过玻璃排空阀门及时调整成品流量,防止冲料。
五严禁工作时串岗、离岗。
六认真做好操作记录,做到实事求是。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腐蚀!致敏!苯甲酰氯benzoyl chlorideC7H5ClO CAS号:98-88-4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熔点/凝固点(℃):-1;初沸点和沸程(℃):197.2;闪点(闭杯,℃):72;爆炸上限/下限[%(v/v)]:上限27;下限2.5;自燃温度(℃):197.2。
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与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遇水强烈分解。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灼烧感。
咳嗽。
气促。
咽喉痛。
呼吸困难。
症状可能推迟显现。
灼烧感,腹部疼痛,休克或虚脱。
(另见吸入)。
发红。
皮肤烧伤。
灼烧感。
疼痛。
水疱。
发红。
疼痛。
严重深度烧伤。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
给予医疗护理。
急救时戴防护手套。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漱口。
休息。
不要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未制定PC-TWA:未制定PC-STEL:未制定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甲酰氯化学品英文名:benzoyl chloride;benzene carbon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氯化苯甲酰CAS No.:98-88-4EC No.:202-710-8分子式:C7H5ClO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苯甲酰氯、固体光气、肼基噻唑三项目工艺叙述一、苯甲酰氯项目苯甲酰氯生产分为两步工序:第一步制备三氯甲苯,第二步由三氯甲苯与苯甲酸合成苯甲酰氯产品。
1、制备三氯甲苯(三氯化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氯甲苯生产工艺为:三套釜一组的连续氯化工艺,甲苯从第三套釜连续加入,依靠液位差依次进入第二套釜、第一套釜,从第一套釜通氯,反应尾气经冷凝后依次进入第二套釜、第三套釜,第三套釜反应尾气经冷凝后进入尾气吸收系统制成副产盐酸;当第一套釜氯化液经检测合格后连续排入中间储罐,经空气或氮气鼓泡吹扫后去精馏,制得三氯甲苯。
新上苯甲酰氯项目三氯甲苯的制备采用以上连续氯化法生产工艺,脱酸改为更先进的负压解析连续脱酸法,将脱出的尾氯再利用以减少尾气碱洗用碱量,降低生产成本。
新增副产盐酸精制工序,回收副产酸中有机物,提高副产盐酸质量,同时将尾气吸收由人工不定期检测、翻槽等人工操作,改为无需人工操作的自动吸收工艺,以减少设备投资和用工成本,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生平。
2、合成苯甲酰氯国内工业生产都是采用三氯苄与苯甲酸在路易斯酸共热反应制得苯甲酰氯,该工艺成熟、稳定、易于控制,收率高,一直沿用至今,基本无变化。
具体生产过程都是采用搪瓷釜单釜间歇反应:定量投入固体苯甲酸加热融化后添加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下滴加三氯苄反应生成苯甲酰氯,尾气氯化氢经水吸收制得副产盐酸,反应液经真空精馏分离得99%以上的产品,收率在92%-94%左右。
国内最先进的是江苏亚邦集团的佳麦化工,因自产苯甲酸,投料采用液相苯甲酸计量投料(生产中苯甲酸采用保温管直接输送,省去了结晶制片再融化的过程),反应部分无改进。
二、固体光气项目1、概述碳酸二甲酯氯气氯化法是目前生产固体光气(BTC,三氯甲基碳酸酯)首选和成熟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的氯代反应按照自由基取代机理进行,氯化反应逐步进行。
固体光气生产工艺分为溶剂法和本体法。
溶剂法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制备,只需光引发即可(四氯化碳除了起反应介质作用外,还具有光敏剂的作用),在光照下分解产生氯自由基,使反应体系始终保持活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氯苯甲酰氯化学品英文名:4-chlorobenzoyl chloride;p-chlorobenzo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对氯苯甲酰氯;氯化对氯苯甲酰CAS No.:122-01-0EC No.:204-515-3分子式:C7H4Cl2O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如果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对氟苯甲酰氯生产工艺
对氟苯甲酰氯生产工艺
对氟苯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对氟苯甲酰氯的常见生产工艺,以供参考和了解。
对氟苯甲酰氯的主要生产工艺如下:
1. 原料准备:将苯甲酸和氢氟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且在冷却环境下缓慢加入至反应釜中,并进行搅拌,确保反应混合均匀。
2. 反应:将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加热至反应温度(一般在50-70摄氏度之间),并控制反应时间。
同时,在恰当的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注入氯气,以促使反应进程。
3. 分离提纯: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以中和剩余的氢氟酸。
然后,使用合适的溶剂(如乙醚或苯)萃取目标产物,使其分离出来。
4. 中间体处理:将分离得到的对氟苯甲酰氯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蒸馏、结晶、洗涤等,以达到预期产品的纯度和质量要求。
5. 产品收集:经过处理和纯化后的对氟苯甲酰氯作为最终产品,进行收集、贮存和包装等操作,以备后续使用和销售。
在对氟苯甲酰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高产率和优良的质量。
此外,对于反应釜和设备的选取和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化学品的相容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总结:
对氟苯甲酰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分离提纯、中间体处理和产品收集等步骤。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确保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在操作中,请务必遵循相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和产品质量。
注意:
本文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请依据科学实验和专业指导,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
四氟苯甲酰氯的色谱方法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色谱柱: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填充剂为硅胶或聚合物颗粒。
准备流动相:流动相由甲醇和水的混合物组成,比例为60:40。
准备样品:将四氟苯甲酰氯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浓度为0.1-0.5mg/mL。
上样:将样品注入色谱柱中,开始进行色谱分离。
洗脱:用流动相洗脱四氟苯甲酰氯,使其通过色谱柱。
检测:在紫外检测器下检测四氟苯甲酰氯的吸收光谱,记录其峰面积或峰高。
计算: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四氟苯甲酰氯的浓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氯-4-氟苯甲酰氯化学品英文名:2-Chloro-4-fluorobenzoyl Chloride2-Chloro-4-fluorobenzoyl chlorideCAS No.:21900-54-9分子式:C7H3Cl2FO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1B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甲氧基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4-甲氧基苯甲酰氯化学品英文名:4-methoxybenzoyl chloride中文名称2:对甲氧基苯甲酰氯英文名称2:p-anisoyl 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1273CAS号:100-07-2分子式:C8H7ClO2分子量:170.6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
在室温时有爆炸的危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
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对氯苯甲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标识中文名:对氯苯甲酰氯;4-氯苯甲酰氯英文名:p-Chlorobenzoyl chloride;4-Chlorobenzoyl chloride分子式:C7H4Cl2O相对分子质量:175.02CAS号:122-01-0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或结晶。
主要用途:用作农药和医药中间体。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腐蚀性。
其蒸汽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腐蚀性。
遇水会释出有毒和腐蚀性的氯化物气体。
急性中毒:无资料慢性中毒:无资料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可燃闪点(℃):105爆炸下限(%):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蚀性烟雾。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腐蚀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