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专题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23
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的少数民族。
其中有些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如下:1、匈奴族匈奴族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
在与中原的交往过程中,匈奴人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时,铁器的使用已经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军事各领域。
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如下表:时间发展战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占据河套地区,经常南下掠夺秦朝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出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为防御匈奴骑兵南下,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万里长城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以后,国力贫困。
面对匈奴的进攻,西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西汉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有能力对匈奴进行反击。
于是,西汉对匈奴展开了长达10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的三次大展,使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西汉西汉中期以后,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他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
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汉匈双方和睦相处东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向汉朝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北匈奴退居漠北,仍然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东汉前期,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魏晋南北朝匈奴族大量内迁,并在长期的战乱和经济文化交流中,融合于其他民族当中2、靺鞨族-女真族-满族1、靺鞨族在唐朝时期主要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
它们与唐朝的关系如下表:与唐朝的关系黑水靺鞨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
大字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一、民族关系的规律与认识:1.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各族人民密切联系,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2.民族战争问题。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
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应该肯定的,反之则予以否定。
各族人民反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或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都是正义的。
3.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
在历史上,各族人民彼此交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四种主要形式民族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战争:历史上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如汉朝和匈奴的战争等2.设置管辖。
历史上中央政权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管辖少数民族地区。
如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等。
3.册封:历史上中央政权对依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4.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
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如汉朝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5.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澶渊之盟。
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6.通贡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
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
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
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须品,向中原王朝求贡。
三、历史上各朝代的民族关系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约4—5千年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华夏族形成齐桓公“尊王攘夷”口号下,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战国秦汉(公元前475——220年)一.匈奴的兴衰战国战国初期,匈奴兴起于蒙古高原,游牧;前3世纪,铁器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各个领域;南下掠夺,秦、赵、燕筑长城防御秦朝: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秦末冒顿单于统一北方,形成强盛奴隶制国家西汉汉高祖前200年平城白登之围;“和亲”政策;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汉元帝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汉,北匈奴战争;73年窦固、89年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二.西域1.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前138—前126年;为反击匈奴;“凿空”;第二次:前119年;加强经济文化联系2.西域都护设立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