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3
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住址:XXXXXX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
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5℃ P60次/分 R 22次/分 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1、肾血管性高血压:多为年轻患者,女性多见,常无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呈恶性高血压表现。
对一般降压药反应差。
四肢血压不对称,差别大,有时可呈无脉症。
在头颈、上肢及腰背部多可听到血管杂音。
必要时进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及口服卡托普利试验、腹主动脉和/或肾动脉血管造影可以诊断。
该患者病程长,双上肢血压基本一致,查体未及血管杂音,暂无肾血管性高血压证据,故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进行除外。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程长,血压呈中度升高,多伴有心率增快。
夜尿增多。
有发作性麻痹史。
低血钾:每天少于3.0—3.5mmol/L,出现低钾的心电图改变;高尿钾:每天多于30mmol/L。
确诊需行血浆醛固酮浓度测定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卧立位激发或速尿激发试验。
必要时做CT及核磁检测。
患者无低钾血症,故需进一步完善肾素-血管紧张素检测进行除外。
3.嗜铬细胞瘤:多见于女性,血压增高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波动大,常伴有严重头痛、出汗、心动过速、紧张焦虑、面色苍白、恐惧感、胸痛及腹痛等。
发作时血浆儿茶芬胺和尿液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测定可以协助诊断。
冷压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及苄胺唑啉试验;B超、CT、MRI及131I-MIBG闪烁全身扫描能确诊及定位。
该患者血压多波动较大,但缺乏其他伴随症状,故可完善肾上腺超声等检查进行除外。
4.皮质醇增多症:血压中度增高的同时,有进行性肥胖,呈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可有痤疮,女性月经过少或闭经,男性可出现阳痿或睾丸缩小。
多合并糖尿病,易感染。
诊断除典型的体征外,尿游离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可做过筛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ACTH兴奋试验及图象诊断可确诊及定位。
该患者存在进行性肥胖,且存在合并糖尿病的可能,不能除外该疾病,因进一步完善检查进行除外。
5.肾实质性高血压:与同等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眼底病变严重,贫血发生的早,心血管并发症更易发生,且更多进展成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
引言:概述: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没有明显病因的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性高血压,伴随有头痛、眩晕等症状。
鉴别诊断的目的是排除其他高血压的病因,确立高血压的原发性特征。
一、年龄因素1.青春期高血压青春期高血压的定义和临床特点青春期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的鉴别2.中年性高血压中年性高血压的定义和特点与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鉴别3.老年性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动脉硬化性高血压的鉴别二、病因因素1.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2.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链球菌感染相关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压3.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心肌梗死引起的高血压三、家族史因素1.家族性高血压家族性高血压的遗传方式家族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2.遗传性高血压病葡萄糖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高血压病血浆醛固酮浓度增加引起的高血压病四、生活方式因素1.饮食习惯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富含脂肪的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2.运动习惯缺乏运动与高血压的关系高强度运动与高血压的关系3.睡眠质量睡眠不足与高血压的关系失眠与高血压的关系五、体征和辅助检查因素1.体征表现头部疼痛的体征表现视网膜改变的体征表现2.实验室检查血压测量的方法与技巧心电图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3.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的诊断价值颈部CT的诊断价值总结: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可以排除其他高血压的病因,确立原发性高血压的特征。
年龄、病因、家族史、生活方式以及体征和辅助检查因素都是进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准确判断高血压的病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原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引言:原发性高血压,也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高血压。
在临床上,鉴别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非常重要,因为它常常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展。
原发性高血压的名词解释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简称“原发性高血压”,也称“不病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无具体症状性的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引起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均超过正常范围,且持续时间均超过6个月的病症。
发病机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其发病可能与神经系统有关,激素和血管泡有关,内分泌、遗传和环境因素也会对其发生有影响。
发病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症状多为无症状,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血压已较高,但无明显症状,只是在血压控制不好时可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或出现肾脏功能、心肌损伤等,但情况较少见。
诊断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稳定超过正常范围或超过
140/90mmHg,且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宫颈动脉搏动法检查等,以确诊病因。
预防与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体重,戒烟,减少饮酒,增加运动,改善饮食,减少精神紧张,增加放松活动等,可有效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治疗以控制血压为核心,常用药物为降压药,如ACE、ARB、ARBs、氨氯地平等药物。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要求患者积极配合轴心疗法,即调节生活方式、定期测量血压以及按时用药,同时定期检查胰岛素抵抗力、尿蛋白、血脂及血糖等,以防止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组织损伤,避免发生并发症。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无具体症状性的病,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血压已较高,但无明显症状,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稳定超过正常范围,治疗以药物控制血压为核心,但预防和治疗管理也要积极配合,以防止发生并发症。
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住址:XXXXXX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
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内4-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心音正常,各心瓣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显病因的高血压,占据高血压患者的大多数。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首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因此,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其次,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要进行血压测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在进行血压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环境的标准化,避免因环境和操作不当导致的误诊。
另外,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还需要进行血压监测。
由于血压受到心理、情绪、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次的血压测量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
因此,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以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数据。
此外,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影响,排除其他相关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最后,根据以上的诊断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可以做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压测量、血压监测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血压,保护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