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误诊1例
- 格式:pptx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43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症,其病因通常可以找到明显的诱因。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更加复杂,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首先,要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它是指在某些明确病因的作用下,血压持续升高,这些病因可以是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更加多样,因此治疗上也更加复杂。
在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时,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常规检测。
这包括血压测量、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身体状况。
如果常规检测发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心脏超声等,以了解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基因检测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
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然而,基因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仅能检测部分遗传疾病,且费用较高。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
因此,准确地诊断病因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总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包括常规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
通过这些手段,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特定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和流程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一、疾病背景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病因引起的高血压,这些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心血管病变等。
14保健医苑 2018年第 6 期保健医苑本期话题◎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 李静 张迎花老 年人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除了头痛、头晕、心悸等高血压常见症状,当老年人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存在:1.血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2.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3.原有高血压应用多种降压药物后血压仍难以控制;4.使用小剂量利尿剂后血钾明显下降;5.使用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后肾功能明显下降。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明确的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人群的5%~10%。
针对病因治疗后血压可得到明显控制,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且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容易误诊和漏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总死亡率。
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老 年人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肾实质性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
其他原因,如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主动脉缩窄等也会引起老年人血压升高。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1.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血压升高。
国内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上住院高血压患者中,肾血管性高血压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最高,达67.8%。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我国约占所有肾血管性高血压的70%以上。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狭窄一般多累及肾动脉主干近段,多为偏心性、大小长短不同的斑块等,其中以老年男性多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原本血压正常者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或原有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乃至出现恶性高血压。
常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如冠心病、颈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病变等。
有些患者可出现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反复发作的一过性肺水肿,这种肺水肿与左心功能不匹配。
误诊误治案例大全误诊误治是医疗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它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增加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经典误诊误治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医护人员的警惕,尽量避免这些悲剧再次发生。
一、张女士的乳腺癌误诊张女士40岁,因为右胸部出现不适,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乳腺炎,开了一些药物治疗之后张女士并未见好转,于是前往大医院检查,结果却是乳腺癌晚期。
误诊让张女士的病情恶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李先生的心脏病误治李先生45岁,因为心慌气短去医院就诊,医生误诊为神经衰弱,开了一些镇静药物。
然而李先生症状依旧无法缓解,最后被确诊为严重的心脏病。
误断病情导致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的浪费,增加了李先生的身体负担。
三、王先生的高血压误诊王先生55岁,定期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但是医生只是简单开了一些降压药物,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几年后,王先生突发心脏病,住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肾上腺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原来的误诊导致了王先生关键时期的错过治疗。
四、赵女士的糖尿病误诊赵女士40岁,因为频繁口渴、多尿去医院就诊,医生误诊为情绪焦虑,开了抗焦虑药。
赵女士症状依旧没有改善,最后被确诊为糖尿病。
误诊延误了赵女士的治疗时间,增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杨先生的肿瘤误诊杨先生30岁,因为右腹部疼痛去医院就诊,医生误诊为消化不良,开了一些消炎药。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先生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最后被确诊为肠胃恶性肿瘤。
误诊让病情在关键时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以上案例表明,误诊误治在医疗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充分的临床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例,采取完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诊误治带来的不良影响。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素养和临床经验,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继发性高血压病例分析报告病例一:患者男性,52岁,因“持续性头痛伴血压升高”就诊。
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曾服用多种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不稳定。
此次就诊时,患者血压达到180/110mmHg,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患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是肾动脉狭窄。
经过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头痛等症状消失。
病例二:患者女性,60岁,因“血压升高伴视力下降”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一直接受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近期患者出现视力下降,检查发现眼底动脉狭窄,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是主动脉缩窄。
经过调整降压药物方案,患者血压得到控制,视力逐渐恢复。
病例三:患者男性,45岁,因“血压升高伴心悸”就诊。
患者无高血压病史,近期体检发现血压升高,伴有心悸、乏力。
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患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经过针对性治疗,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心悸等症状消失。
病例四:患者女性,55岁,因“血压升高伴关节痛”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曾服用多种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不稳定。
此次就诊时,患者血压达到170/100mmHg,伴有关节痛、面部潮红。
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患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是嗜铬细胞瘤。
经过手术治疗,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关节痛等症状消失。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特定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常见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一旦病因得到控制,患者血压可得到有效缓解。
上述病例展示了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在我国,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仍有待提高,早诊早治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病例二中的患者虽然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压控制尚可,近期出现的视力下降和眼底动脉狭窄提示了主动脉缩窄的可能性。
这个细节告诉我们,高血压患者出现新的症状时,我们需要考虑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
·综合医学论坛·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1月第19卷第25期216作者简介:王立新(1970.12-),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老年医学高血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王立新1 杨聪慧1 许安祥1 陈颖1 鞠琴2(1.常州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江苏 常州 213003) (2.常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江苏 常州 213003)【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误诊原因,制定预防误诊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49例初诊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率和误治率。
结果:本研究中,误诊患者81例,误诊率为54.4%,误治率为23.5%;7例继发性高血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误诊率为10.3%,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及肾动脉狭窄2例;继发性高血压行手术治疗5例,余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误诊时间为(0.45±0.12)年;出院前高血压控制率为82.35%。
结论:高血压的的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采取全面的检测手段,避免误诊和误治,识别继发性高血压。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误诊;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5-0216-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为头晕、头昏、头痛、胸闷、心慌等[1]。
高血压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2-3],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某种明确的疾病导致的,未针对原发病治疗,血压控制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病情[4],在临床上存在误诊及误诊。
此外,还有其他引起误诊误治的原因,如常见的“诊室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等。
基于以上原因,高血压的整体误诊误治率仍偏高,需要临床医师更为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本院2008年1~12月高血压患者的误诊误治情况,探讨高血压的诊断思路,提出临床预防策略,给基层工作者提供诊疗思路,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的发生,汇报如下。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李姮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21()9
【摘要】高血压能否治愈、能否停药一直是萦绕在大伙心中的疑惑,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口服多种降压药物、多次服用降压药物,但是血压仍然控制得很差,高压动辄达到180~200毫米汞柱,给患者的生活、经济、精神造成巨大的负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您的高血压能否治愈。
【总页数】1页(P38-38)
【作者】李姮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继发性高血压病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
2.集束化护理预防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性探究
3.我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4.继发性高血压排查千万别忽视
5.继发性高血压相关检测项目不同条件下尿液标本的稳定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