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5.94 MB
- 文档页数:65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1、肾血管性高血压:多为年轻患者,女性多见,常无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多呈恶性高血压表现。
对一般降压药反应差。
四肢血压不对称,差别大,有时可呈无脉症。
在头颈、上肢及腰背部多可听到血管杂音。
必要时进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及口服卡托普利试验、腹主动脉和/或肾动脉血管造影可以诊断。
该患者病程长,双上肢血压基本一致,查体未及血管杂音,暂无肾血管性高血压证据,故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进行除外。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程长,血压呈中度升高,多伴有心率增快。
夜尿增多。
有发作性麻痹史。
低血钾:每天少于3.0—3.5mmol/L,出现低钾的心电图改变;高尿钾:每天多于30mmol/L。
确诊需行血浆醛固酮浓度测定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卧立位激发或速尿激发试验。
必要时做CT及核磁检测。
患者无低钾血症,故需进一步完善肾素-血管紧张素检测进行除外。
3.嗜铬细胞瘤:多见于女性,血压增高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波动大,常伴有严重头痛、出汗、心动过速、紧张焦虑、面色苍白、恐惧感、胸痛及腹痛等。
发作时血浆儿茶芬胺和尿液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测定可以协助诊断。
冷压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及苄胺唑啉试验;B超、CT、MRI及131I-MIBG闪烁全身扫描能确诊及定位。
该患者血压多波动较大,但缺乏其他伴随症状,故可完善肾上腺超声等检查进行除外。
4.皮质醇增多症:血压中度增高的同时,有进行性肥胖,呈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可有痤疮,女性月经过少或闭经,男性可出现阳痿或睾丸缩小。
多合并糖尿病,易感染。
诊断除典型的体征外,尿游离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可做过筛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ACTH兴奋试验及图象诊断可确诊及定位。
该患者存在进行性肥胖,且存在合并糖尿病的可能,不能除外该疾病,因进一步完善检查进行除外。
5.肾实质性高血压:与同等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眼底病变严重,贫血发生的早,心血管并发症更易发生,且更多进展成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
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管理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的方法以及常见的鉴别诊断要点。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1 血压分类2.2 高血压的定义2.3 高血压的分级3:高血压的主要诊断方法3.1 血压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3.3 家庭自测血压3.4 高血压的多周期测量3.5 血压的鉴别性测量4: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要点4.1 一级高血压与二级高血压的鉴别4.2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4.3 年轻人与老年人高血压的鉴别4.4 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相关性高血压的鉴别4.5 前列腺素A2合成抑制剂相关高血压与Essential高血压的鉴别5:高血压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5.1 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测5.2 心电图的检查5.3 血压24小时动态监测和家庭自测5.4 血管超声、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5.5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6:高血压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6.1 一级高血压的典型症状6.2 二级高血压的典型症状6.3 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和合并症7:附件附件1:高血压常用药物一览表附件2:高血压病例记录表附件3:高血压鉴别诊断样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hypertension):指体循环中动脉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通常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2:一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指无明确病因的高血压。
3:二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指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通常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
4: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指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5:年轻人(young adults):指年龄在18岁至40岁之间的个体。
6:老年人(elderly):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个体。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一、临床表现与病史评估:1:定义: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压力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2: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心悸、视力模糊等。
3:病史评估:了解病人的家族史、个人病史、饮食习惯等,对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有帮助。
二、体格检查:1:血压测量:包括静息血压、体位变化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2:心血管系统检查:包括心脏听诊、心率、血管触诊等。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病理反射等。
三、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指标:包括血常规、血压、肾功能等。
2:尿液分析:包括尿常规、尿蛋白等。
3:其他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脏超声等。
四、影像学检查:1:腹部超声:观察肾动脉直径、肾脏大小和形态、肾上腺肿瘤等。
2: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闭塞性颈动脉病变等。
3: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五、辅助检查:1: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病人一天内的血压变化情况。
2:脑电图:排除脑血管意外导致的高血压。
3:眼底检查:观察眼底血管形态、出血情况等。
六、鉴别诊断:1:一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的病因。
2:二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3:相关疾病:了解高血压与其他疾病的关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附件:1:详细的高血压鉴别诊断流程图。
2:相关病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世界卫生组织:一个由联合国成员组成的国际公共卫生组织。
2:高血压:指血管内的压力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3: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以确定高血压的原因和病因。
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定义高血压是指静息时血压升高,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情况。
根据病因和合并症的不同,可以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家族史询问和评估: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疾病,以及相关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2.详细病史采集:a) 发病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多在中年以后发病,早年发病需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b) 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等。
c) 体检结果:包括心率、体重、尿常规、心肺、腹部、下肢水肿等方面的观察。
d) 合并症及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3.血压测量:a) 静息血压测量:在安静环境下、坐位或卧位,使用标准的血压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b) 动态血压测量: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以评估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波动情况。
4.实验室检查:a) 一般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
b) 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谱、肾功能、电解质、血尿酸等。
c) 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等。
d) 脑血管相关检查:如脑CT、脑MRI等。
5.诊断标准:a) 静息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b) 动态血压监测: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和/或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确定高血压的原因:继发性高血压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需要通过详细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原因。
2.实验室检查:a) 肾功能检查: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等。
b) 甲状腺功能检查:如TSH、T3、T4等。
c) 肾上腺功能检查:如24小时尿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特殊检查:a) 腹部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相关疾病。
b) 胸部X线检查:用于评估心包积液等心脏相关疾病。
c) 眼底检查:可观察到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的变化。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1.血压测量记录表2.动态血压监测报告3.生化检查结果单4.心电图结果单5.脑CT/MRI结果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静息时血压升高,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情况。
高血压鉴别诊断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有以下鉴别要点:一、原发性高血压1、肾血管性高血压1)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或突然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大多数患者有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周期性下肢水肿、腹部有可触及的腹部肿块等。
2)尿常规检查多有轻度蛋白尿,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尿和管型尿。
3)超声检查可显示肾脏血管狭窄或闭塞,显示受累肾脏萎缩,皮质变薄等。
4)肾动脉造影检查多显示肾脏动脉狭窄或闭塞。
5)多数患者对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有效。
根据上述临床特点,结合超声、肾动脉造影等检查可作出诊断。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长期高血压、进展迅速、常表现为持续性,多数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2)肌无力及周期性瘫痪(钠重吸收过多致钠储留引起低钾血症所致)。
3)尿常规检查示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尿比重低,尿钠浓度高,尿醛固酮浓度增高。
4)长期低血钾可引起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夜尿增多等临床症状。
醛固酮瘤患者血浆和尿醛固酮水平增高,对螺内酯(醛固酮竞争性抑制剂)治疗有戏剧性效果,可作出初步诊断。
测定血浆醛固酮水平不受体位的影响,清晨及下午的醛固酮水平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测定24小时尿醛固酮水平可反映24小时醛固酮的总体水平。
在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中,醛固酮水平增高仅限于肿瘤侧,因此测定24小时尿醛固酮总体水平仅能反映单侧肿瘤的情况。
而血浆醛固酮水平则能反映双侧肾上腺皮质功能。
由于醛固酮的分泌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因此应分别测定白天及晚上的醛固酮水平。
如果血浆醛固酮水平测定正常而尿醛固酮水平明显增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较为可靠。
如果两者均增高则应考虑为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可能性较大。
在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也可见血浆和尿醛固酮水平增高。
但是上述疾病一般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且测定24小时尿醛固酮总体水平往往不超过正常上限的两倍。
在给予螺内酯治疗时上述疾病不会有戏剧性的效果。
浅谈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发表时间:2012-11-14T10:09:00.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于广杰[导读] 综上所述,要做到及时发现高血压并不难,但医师对于初次发现高血压者,要进一步确定是否是真正的高血压。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乘风医院 163411 于广杰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
结论:由于诊断思路不明确,会给高血压患者治疗带来很多不利。
由于高血压诊断的特殊性,即高血压的诊断就是对患者整体的诊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析临床资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诊断鉴别由于诊断思路不明确,会给高血压患者治疗带来很多不利。
例如,有的正常人由于某种暂时外界因素导致血压暂时升高而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也有部分真正的高血压患者得不到药物治疗,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病人无症状而不求医;二是目前常规使用的偶测血压的方法不能及时发现血压升高而无法接受治疗。
还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伴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时,医务人员只给降压药物,而使病人在治疗中仍然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上述不合理治疗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此看出,只有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才能使病人获得理想、先进的治疗。
由于高血压诊断的特殊性,即高血压的诊断就是对患者整体的诊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析临床资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1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如前所述,高血压患者可有三大类直接影响诊断或鉴别诊断的症状,而有些症状无特异性,如头昏、头痛,既可是高血压本身症状,又可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疾病的症状,还可为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这要结合病人情况具体分析,以下几点有助于我们做好鉴别诊断:1.1症状出现时间不同,则考虑的诊断不同,如伴随高血压发生早期出现的症状,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为主,对靶器官相关疾病的症状则不必过多考虑;长期高血压患者仅近期出现的新症状,要多考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