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4
第7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李春设计和建造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药王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列表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隋唐时期,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在当时世界上处于前列,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建筑的兴盛,孙思邈等功绩对祖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3.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
教学要点一、兴盛的建筑业1.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2.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2.《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课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诗坛”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我国很早就有。
到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期。
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留存下来的诗歌就有将近五万首,题材无所不有,体裁无所不备,著名诗人辈出,传世佳作迭出,可谓诗流纵横,群星灿烂。
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更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
唐朝诗歌是唐代文学百花之冠,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如何引导初一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难点。
诗歌属于文学范畴,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课程标准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以唐都长安体现唐朝建筑的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以唐诗为例,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做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全面考虑问题,突破赵州桥难点。
(2)通过考古探谜分析三位诗人的特点,同时学会归纳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三、重难和难点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光耀千古的诗坛”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如何引导初一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难点。
诗歌属于文学范畴,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四、教学资料1、多媒体展示平台。
2、自制课件;相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及flash音乐动画。
五、教学与学法教师运用复习引导法、演示法、讲解法、赏析法、表格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
居于本课书的特点,设计3个活动,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学习、讨论探究学习、和归纳对比学习。
六、教学过程。
第7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中以赵州桥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以及光耀千古诗坛这三项杰出的文化成就。
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与最具文化底蕴的朝代,当属隋唐盛世。
当时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
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并突破了魏晋南北朝的隋唐文化,博大清新、辉煌灿烂,蔚成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中的高峰。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隋唐文化对我国历史的影响深远,所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灿烂的隋唐文化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唐诗,更是有着深刻地认识。
但概念化与系统的认识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直观情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促成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迈进。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以大运河、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通过唐诗,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3.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例如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等。
2.了解唐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赵州桥先进工艺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唐诗的共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认识到李白等诗人的诗歌特点,才华过人,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做人要学习他们德才兼备。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1.重点(1)李春和赵州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3)光耀千古的诗坛。
2.难点(1)赵州桥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唐代几位伟大诗人作品的理解与赏析。
(二)解决方法1.赵州桥及其科学性和艺术性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工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要比欧洲早几百年,因此,对赵州桥的学习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吗?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把世界各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唐装。
【生2】唐人。
【生3】唐人街。
【生4】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讲述:唐朝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创立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将学习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讲授新课】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首先让我们一同学习高超的建筑水平。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唐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在哪方面有突出成就?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多媒体展示: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提出问题】请欣赏赵州桥,指出桥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特点:1.科学性:桥跨度大,弧形平。
上平过车马,下阔可通船。
四小拱瘦身省材,水大泄洪。
两端的小拱加大泄洪面积,减小对桥身的冲击。
2.艺术性:大小拱相配,轻盈匀称。
多媒体展示: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了七百多年。
教师小结:赵州桥在建造上有其独到的特点:桥身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既节约石料,又便于行人和四辆行走;平拱大跨度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节约木材,又便于单独修补等。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鲁教版白居易中唐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读诗学史: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
材料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请回答:①你知道上述材料中唐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吗?你能各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诗歌特色吗?(材料一的作者是李白,材料二的是杜甫,材料三的是白居易;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②你认为造成他们艺术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活的年代不同)2、读唐诗,品兴衰: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忆昔》杜甫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请回答:①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的时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②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诗圣。
“三吏”“三别”)③通过两首唐诗,你认为诗歌创作的源头是什么?(现实生活和诗人的经历)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1.你一定知道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卢沟桥 B赵州桥 C西安桥 D安平桥2.右图是赵州桥上龙形花纹,设计和主持建造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李春 D孙思邈3.唐代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是( )A皇城 B宫城 C大雁塔D大明宫含元殿4.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唐朝B隋朝 C汉朝 D北魏5.唐朝诗歌流传下来的有( )A4万多首B近5万首 C3万多首D2万多首6.右图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金刚经》D《天方夜谭》7.《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 )A王维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8.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②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③唐朝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④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⑤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D①③⑤10.可以自豪的是中国赵州桥,比欧洲出现类似的桥早( )A400多年B500多年 C600多年D700多年11.下列关联的内容错误的是( )A李白——诗仙 B白居易——诗圣 C杜甫——“三吏”“三别”D李春——赵州桥12.提倡诗歌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唐朝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师寄语】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培养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学优中考网xYzKw]3.认识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以此激发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学会做人应德才兼备。
【学习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学习难点】认识赵州桥;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阅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建筑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代表:______ 隋朝_____设计,是_____石拱桥技 ______唐朝都城,内分____和___是____城市。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_____,_____,_____ 学优中考网xYzKw]唐朝的《_____》,是 _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黄金时代:现存近________首诗歌。
唐 _____,盛唐时,代表作:_______,特点:_________ 学优中考诗代表人物 _____,由盛转衰时代,代表作 _____,特点:_____________,唐朝中期,代表作 ________,特点:__________ 学优中考网xYzkw]二、预习自测1.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3.你认为诗句“十二街如种菜畦,百千家似围旗局”是描写()A.唐都长安B.隋朝赵州桥C.扬州城D.大明宫含元殿4.唐朝时,长安城内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A.大雁塔 B.含元殿 C.玄武门 D.大明宫5.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读诗学史:
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
材料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请回答:
①你知道上述材料中唐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吗?你能各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诗歌特色吗?
(材料一的作者是李白,材料二的是杜甫,材料三的是白居易;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②你认为造成他们艺术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活的年代不同)
2、读唐诗,品兴衰: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忆昔》杜甫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请回答:
①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的时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②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诗圣。
“三吏”“三别”)
③通过两首唐诗,你认为诗歌创作的源头是什么?
(现实生活和诗人的经历)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
1.你一定知道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A卢沟桥 B赵州桥 C西安桥 D安平桥
2.右图是赵州桥上龙形花纹,设计和主持建造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李春 D孙思邈
3.唐代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是( )
A皇城 B宫城 C大雁塔D大明宫含元殿
4.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
A唐朝B隋朝 C汉朝 D北魏
5.唐朝诗歌流传下来的有( )
A4万多首B近5万首 C3万多首D2万多首
6.右图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金刚经》D《天方夜谭》
7.《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 )
A王维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8.被称为“诗圣”的是(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②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③唐朝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⑤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D①③⑤
10.可以自豪的是中国赵州桥,比欧洲出现类似的桥早( )
A400多年B500多年 C600多年D700多年
11.下列关联的内容错误的是( )
A李白——诗仙 B白居易——诗圣 C杜甫——“三吏”“三别”D李春——赵州桥12.提倡诗歌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唐朝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A屈原 B杜甫 C李白D白居易
14.唐诗成就最高的是( )
①李白②白居易③王维④杜甫⑤陈子昂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B 2C 3D 4A 5B 6C 7D 8A 9C 10D 11B 12D 13B 14A)
随堂检测
1、读右图,请回答:
(1)此图的名称是什么?
(2)它印制于哪一年?
(3)它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材料三:“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问:(1)材料一是哪位诗人的诗作?从诗中你看到了什么景色?诗人被人们称作什么?
(2)材料二是哪位诗人的诗作?记载了什么历史事件?人们称他的诗是什么?
(3)材料三是谁的代表作?其诗歌有何特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