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3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巩固练习姓名:班级:
1.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2.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天方夜谭》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
3.唐朝中期,诗坛掀起改革浪潮,以谁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提倡诗歌要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4.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春秋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5.下面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赵州桥――李春
B、“三吏”——李白
C、“诗史”――杜甫
D、《秦中吟》——白居易
6.“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赞美的是哪位诗人()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宗元
7.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⑴采菊东笠下,悠然见南山⑵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⑷
8.欣赏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这两个材料分别是谁的诗?他们各有什么代表作?
(2)两位诗人各有什么称号?
(3)两位诗人各生活在唐朝的什么时期,谁的诗被称为“史诗”?原因何在?。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李春和赵州桥;隋唐长安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本插图,使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感知并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联系历史和现实的思维习惯。
通过隋赵州桥与颐和园十七孔桥、玉带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列举隋唐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隋唐科技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有许多科技成就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阅古奋今的报国情感。
通过隋唐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发达的科学技术导入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
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
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
讲授新课1.兴盛的建筑业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
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由学生总结得出)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彩图2-一河北赵州桥,指出桥的建筑特点。
(石拱桥)教师简介: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坐落在今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欧洲出现类似的石拱桥要比赵州桥晚700多年。
而且,早已毁坏。
引导学生阅图评价赵州桥: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一_高三历史教案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一——发达的科学技术江苏省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钱厚林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
2.思想教育目标(1)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2)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分析李春、僧一行、孙思邈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一览表》的设计和填写,培养学生列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李春、孙思邈的成就,雕版印刷术。
难点:唐朝时期的医学。
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法:启发式谈话法,朗读或学生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投影:唐太宗语:“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师生共同归纳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清明政治。
多媒体投影:大运河,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交通发达,国内各族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
多媒体投影:①文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②教材插图: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大都会师一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繁荣。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①渭水之盟;②敦煌壁画中西域各族人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联系更加密切。
多媒体投影:①玄奘西游;②波斯银币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掌握赵州桥、长安城、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史地位。
3.对比分析:赵州桥和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
【预习检测】1.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石拱桥。
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并主持建造这座桥的是隋朝的一名普通工匠。
想一想,他是谁呢?2.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誉为“文明之母”。
你能说出是哪一项吗?你知道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吗?3.中华诗坛第一人、赢得“诗仙”赞誉的是谁?谁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这位诗人被后人誉为什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可的作者是谁?【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阅读33-34有关课文、阅读观察37页“自由阅读卡”图文,回答:)1. 隋唐建筑的特点:、、、。
2.代表建筑:(1)赵州桥:隋朝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比欧洲早百多年。
(2)长安城:(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北的宫殿叫。
合作探究一:结合37页玉带桥等,比较说明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根据赵州桥桥身结构来思考)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阅读34页“正文”和“阅读文字”、“动脑筋”和插图,回答问题)1.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的雕版印刷品是。
2. 思考: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合作探究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从经济价值、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考虑)三、光耀千古的诗坛(阅读35—36页“正文”、“阅读文字”,结合观看李、杜、白三人画像插图和“文献资料.诗句摘录”,回答)1.思考:唐玄宗时完善科举考试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2. 唐诗的繁荣:唐朝是我国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多位诗人的近万首诗歌。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方面的成就。
2、由对赵州桥科学设计的分析,提高对古代建筑的鉴赏力。
3、通过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分析各自风格形成的原因,培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自主学习】(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隋朝杰出工匠_______主持修建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比欧洲人早__________多年。
2.唐都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北的____________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发明的时间:时期。
3、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标有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合作探究】(同学小组合作探究下列内容)1、隋唐文化成就辉煌的原因是什么?2、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课后延伸作业1.“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是人们对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修建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2.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A.词B.小说C.戏剧D.诗歌3.一首歌这样唱到:“-------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
”,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作“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4.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是() A.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6.与唐朝诗歌的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A.唐朝强盛B.印刷术的发明C.社会安定D.科举制的实行7.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A.杜康B.李白C.杜甫D.白居易8、阅诗材料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材料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位诗人之口?(2)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诗歌特色吗?9.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7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文化的辉煌时期;2.掌握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3.了解隋唐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隋唐文化的辉煌时期;2.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掌握隋唐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国文化史》;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并作简要复习。
Step 2 学习隋唐文化的辉煌时期(20分钟)通过展示多媒体资料和讲解,介绍隋唐文化的辉煌时期。
包括隋文化的开创时期和隋文化的鼎盛时期,唐文化的开创时期和唐文化的鼎盛时期等。
Step 3 探究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30分钟)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究的方向,如隋唐诗词、绘画、音乐、服饰等,并就自己所选的方向进行研究和讨论,找出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
Step 4 分享研究成果(20分钟)学生通过展示自己所选研究方向的成果,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 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学生对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Step 6 展示隋唐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0分钟)通过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隋唐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和对政治的影响等。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隋唐文化特点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撰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包括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Step 8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通过学生的分享和展示,加深了学生对隋唐文化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