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成数
- 格式:pptx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2.2《成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成数》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成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本章内容包括成数的定义、成数的表示方法、成数的计算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成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成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成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成数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成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2.成数的表示方法:学生可能对成数的表示方法感到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以及相关的练习题目。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超市打折、烹饪调料的配比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成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成数的概念,成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成数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成数问题,包括成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成数的定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成数的概念及其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
2. 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成数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成数问题。
2. 新课内容(1)讲解成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讲解成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成数的运算技巧。
(3)讲解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成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和练习。
教师给出一些与成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成数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成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2. 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成数解决一个问题,并写一篇数学日记。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成数的概念及其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一、成数的概念成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五分之二,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四,即40%。
成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比例关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二、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1. 成数与分数的转换成数可以转换为分数,方法是将成数除以10。
标题: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成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成数的概念2. 成数的计算方法3. 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实例引入成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发现成数的特点。
2. 探究新知- 讲解成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成数的含义。
-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数进行解答。
- 引导学生总结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成数的理解。
- 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成数相关的实例,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成数概念的理解,并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成数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成数的概念。
- 能够运用成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对成数的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 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如计算器、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分数、小数等概念。
-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成数吗?”2. 新课导入:- 讲解成数的定义和概念。
- 通过实例,展示成数的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 举例说明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成数的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数进行解决。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成数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实践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成数的应用,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课堂讲解”部分,特别是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对于学生理解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意义感和兴趣。
详细补充和说明: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商业交易中的应用:成数在商业交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打折、提价等。
例如,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商家进行打折,打8折,即商品的售价为原价的80%。
成数(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成数”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成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即百分之几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成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数的概念和意义;2. 学会计算成数,并能将成数与分数、小数相互转换;3. 能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成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2. 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成数现象,如折扣、百分比等,引导学生关注成数;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成数吗?能举个例子吗?2. 探究新知讲解成数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成数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过例题,教授计算成数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分析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折扣、成绩百分比等。
3. 实践应用分组讨论,让学生举出生活中遇到的成数现象,并讨论如何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指导。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1. 成数的定义和意义;2. 成数的计算方法;3. 成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4. 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练习计算成数,并进行自我检测;2. 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成数的应用;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成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对成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重点关注的细节:成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成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成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有关成数的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1、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关系教学难点: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你知道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什么吗?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成数”的相关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十。
“二成”呢?“三成五”呢?(学生交流)2、除了农业上,你还在其它地方见过成数吗?举例说说(工业生产、在旅游业等说出实例)3、“成数”与“折扣”相比,你发现了什么?4、教材第9页例2学生交流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a、350×25%=87.5 350-87.5=262.5b、350×(1-25%)=262.5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解法不强求统一,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练习第9页“做一做”四、课末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1、王大爷的这块地去年产玉米3000千克,预计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增加一成。
预计今年可产玉米多少千克?2、某水泥厂5月份销售水泥875吨,比4月份减少二成。
4月份水泥销售量是多少吨?板书设计:成数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二成就是20% 三成五就是35%。
六年级下册数学成数教案(二)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成数》(学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成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的数,即百分数的一种表达方式。
2. 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成数转化为小数和百分数,并能进行基本的计算。
3. 应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打折、利率计算等。
二、教学内容1. 成数的定义:介绍成数的含义,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二等。
2. 成数的表示方法:讲解成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3. 成数的计算:举例说明如何将成数转化为小数和百分数,并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 成数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成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打折、利率计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成数的概念,如“一件商品原价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成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通过多个实例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成数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实例: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成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成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 课本- 练习册- 黑板和粉笔- PowerPoint课件(可选)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例教学: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成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数的概念,掌握成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数的概念2. 成数的计算方法3. 成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成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成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成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成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的数。
(2)讲解成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成数。
3. 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让学生了解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成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成数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百分数、千分数等其他表示比例的数学概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涵盖了成数概念的教学、计算方法的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课堂小结,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数知识的关键环节。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引起学生对成数的好奇和兴趣。
例如,可以提问:“如果一条绳子是5米长,那么2.5米是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或者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那么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成数的概念,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