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新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62.36 KB
- 文档页数:6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竹子外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进行竹子外架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安全要求(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品。
(3)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并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2. 竹子外架搭设安全要点(1)搭设前,应对搭设区域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平整、坚实。
(2)搭设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竹材,严禁使用腐朽、病态、干裂的竹材。
(3)搭设过程中,应确保立杆、横杆、斜撑等杆件连接牢固,不得出现松动、变形等现象。
(4)搭设过程中,应确保立杆垂直,横杆水平,斜撑稳固,不得出现倾斜、扭曲等情况。
(5)搭设完成后,应对外架进行整体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3. 竹子外架拆除安全要点(1)拆除前,应对外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可进行拆除。
(2)拆除过程中,应遵循由上至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
(3)拆除过程中,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使用锤击、撬棍等硬性工具。
(4)拆除过程中,应确保拆除材料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或丢弃。
(5)拆除完成后,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无遗留隐患。
4. 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措施(1)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搭设和拆除作业,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遇有高温、强光等极端天气,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健康。
(3)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三、安全技术交底责任1. 施工单位应负责组织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现场安全员应负责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位。
四、安全技术交底记录1. 安全技术交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记录,包括交底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等。
2. 施工单位应将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存档备查。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一、前言竹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辅助工具,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竹脚手架自身的特点,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提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清楚了解竹脚手架的安全操作规范,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竹脚手架的搭设工艺1.安全策划:在搭设竹脚手架之前,必须进行安全策划,明确施工任务、目标和计划,评估风险,并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材料准备:所有用于搭设竹脚手架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3.基础制作:竹脚手架的基础必须坚实、平整,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其承重能力。
4.立杆装置:竹脚手架的立杆必须垂直,且稳固地与地面接触,底部应加装防滑垫,防止滑动。
5.横杆安装:横杆要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安装,保证其端头得到牢固连接,并加装好连接件。
6.联结装置:竹脚手架的联结装置应使用可靠的联结材料,确保连接牢固,不得使用生锈、变形或损坏的材料。
7.施工平台搭设:竹脚手架的施工平台要平整、坚固,并确保其边缘围护设施齐全,以防止人员或材料从平台上掉落。
8.安全设施:竹脚手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防护栏杆、脚踏板等,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竹脚手架搭设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在竹脚手架上乱堆乱放材料,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2.工人在上下竹脚手架时必须脚踏脚手板,禁止直接攀爬或跳跃。
3.严禁在竹脚手架上站立或行走时晃动或左右移动竹杆。
4.施工区域内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工人因为没有注意到竹脚手架而发生意外。
5.当出现特殊环境时,如大风、大雨等,应暂停竹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在竹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严禁发现问题不管不顾或隐瞒不报。
7.在竹脚手架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固定好安全带,确保个人安全。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预案一、操作规定:⒈选材:使用生长四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黄、虫蛀、腐烂,裂缝(透节二节以上)不得使用。
⒉绑扎:使用水葱竹篾、广篾。
不得一扣绑三根。
⒊毛竹直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抛撑、顶撑的小头有效直径应≥7cm。
横担(小横杆)≥9cm。
⒋架子高度在24m以内,24m以上应有编制设计方案和审批。
⒌砌筑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 ,装饰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kg/m2 。
二、立杆要求:⒈放样: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整平夯实。
⑴根据施工员的交底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立杆纵、横向间距,现场拉线,钉竹签放样。
⑵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和特点及施工要求确定架子的步距(应≤1.8),以及第一皮架子的高度。
⒉埋深30~50cm,下垫砧石,土质松软或挖坑有困难时,要绑扫地杆。
⒊横向间距:1~1.2m,里立杆离墙≤20cm。
⒋纵向间距:1.3~1.5m(误差土5cm)。
超过15m高的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外立杆应高出屋面1.2~1.5m。
⒌垂直度:转角处≤10cm,架子中间≤15cm。
⒍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8m,而且接头要跨过一皮架,相邻立杆在同一步架内要互相错开,不得与顶撑搭接。
⒎立杆搭接接头要在顶撑右侧,交替进行,保持顶撑在中间的垂直度。
三、小横杆:里端伸出里立杆15~35cm,离墙面5~10cm,外端伸出外立杆20cm 以上。
四、顶撑:顶撑应垂直,大头朝上,与立杆绑扎三道竹篾,且小头直径应大于小立杆直径的三分之二。
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五、大横杆:设四根(架宽在1.2m以内),绑在立杆里侧,接头置于立杆处(放在小横杆上),并绑扎牢固,上下层架接头应互相错开,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m,绑扎道数不得小于四道。
六、剪刀撑: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以及中间,每隔15m的双跨内从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
剪刀撑应头稍绑接,大头压小头,搭接长度大于1.5cm,绑扎不少于5道,与地面呈45°~30°。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竹架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使用竹架脚手架的施工项目。
三、交底内容1. 竹架脚手架的搭建要求(1)搭建前,应对搭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熟悉竹架脚手架的搭建、拆除及维护等相关知识。
(2)搭建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使用有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的竹材。
(3)搭建时,应确保立杆、横杆、斜撑等构件连接牢固,防止松动。
(4)搭建高度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确保搭建稳固。
2.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上下脚手架时,应使用安全梯或梯子,严禁攀爬横杆、斜撑等构件。
(5)施工区域应设置围栏,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 拆除安全措施(1)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熟悉竹架脚手架的拆除方法。
(2)拆除过程中,应遵循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原则,逐层拆除。
(3)拆除时,应确保拆除构件的稳固,防止坠落伤人。
(4)拆除后的竹材应分类堆放,不得乱扔乱放。
4. 应急措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应急物资。
(2)施工人员应熟悉急救知识,遇到意外情况能及时进行自救或互救。
(3)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部门。
四、交底责任1. 施工单位应负责组织搭建、拆除、维护等环节的安全交底。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提高安全意识。
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五、交底时间本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六、附件1. 竹架脚手架搭建、拆除及维护规范2. 竹材质量标准3. 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说明4. 应急预案请各相关部门、施工人员认真阅读本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竹脚手架搭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竹脚手架搭设、拆除、维护等作业。
三、交底内容1.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人员应熟悉竹脚手架的搭设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遵守安全规定。
(2)搭设前,应检查竹材质量,严禁使用腐朽、病虫害、裂纹等不合格的竹材。
(3)搭设现场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2. 竹脚手架搭设要点(1)搭设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放线,确保搭设位置准确。
(2)立杆应垂直于地面,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调整。
(3)横杆、斜撑等应与立杆紧密连接,确保整体稳定性。
(4)脚手板应铺设平整,间距适中,不得有缝隙。
(5)防护栏杆、踢脚板等安全设施应齐全,符合安全要求。
3.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严禁在竹脚手架上放置超负荷物品,避免发生倾覆。
(3)严禁在竹脚手架上行走、跳跃、攀爬,确保安全。
(4)定期检查竹脚手架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拆除作业(1)拆除前,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明确分工,确保安全。
(2)拆除时,应从上往下逐层进行,不得同时拆除上下层。
(3)拆除过程中,严禁抛掷物品,防止伤人。
(4)拆除后的竹材应分类堆放,妥善保管。
四、责任分工1. 施工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确保竹脚手架搭设、拆除等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2. 技术人员:负责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施工过程。
3. 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五、交底记录1. 交底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2. 交底地点:____3. 交底人:____4. 参加交底人员:____5. 交底内容:____6. 交底记录人:____六、附则1. 本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交底如有未尽事宜,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对象为参与竹脚手架搭设的全体人员。
二、交底内容1.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工程概况,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搭设部位、高度、层数及用途。
(2)检查竹脚手架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提高安全意识。
2. 搭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搭设前,应将地面整平夯实,确保地面坚实,防止脚手架下沉。
(2)搭设时,立杆应垂直,间距应均匀,不得有倾斜、扭曲现象。
(3)横杆、斜杆、剪刀撑等构件应连接牢固,不得松动。
(4)搭设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滑鞋等。
3. 搭设完成后,应进行以下检查(1)检查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确保无倾斜、扭曲现象。
(2)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如扣件、绑扎等,确保连接牢固。
(3)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栏杆等,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4. 搭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严禁酒后作业,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疾病。
(2)严禁在脚手架上超负荷堆放材料,严禁在脚手架上行走、跳跃等危险行为。
(3)操作人员上下脚手架时,应使用安全梯,严禁攀爬立杆。
(4)搭设过程中,应保持现场整洁,严禁乱堆乱放材料、工具等。
(5)遇到恶劣天气时,应暂停搭设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5. 搭设过程中的紧急处理措施(1)发现脚手架倾斜、扭曲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加固。
(2)发现连接件松动、损坏时,应立即更换或加固。
(3)发现操作人员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其作业,并给予适当的休息。
(4)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掌握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竹脚手架作为一种常见的搭设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
然而,竹脚手架的搭设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搭设前的准备工作、竹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1 工程测量在搭设竹脚手架之前,必须进行准确的工程测量,确定所需的竹材数量和长度,以及搭设的高度和宽度等。
通过测量,可以确保竹脚手架的稳固性和承载力。
1.2 材料准备竹脚手架所需的竹材应当选用直径适中、无裂纹、无虫蛀的竹子。
在搭设前,需要进行材料的清点和整理,确保竹材的质量和数量达到要求。
1.3 动火安全如有需要进行焊接等动火工作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同时,要做好通风设施的检查和清理,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等意外事故。
二、竹脚手架的搭设过程2.1 基础处理在搭设竹脚手架之前,需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坚实、平整。
同时,应对地基进行湿润处理,避免因地基过于干燥而导致的松动和不稳定现象。
2.2 竹脚手架的立柱安装在立柱的选择方面,应根据施工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直径和长度适中的竹材。
立柱的安装要垂直于地面,通过固定钉等方式固定立柱,确保其稳定性和牢固性。
2.3 交叉档架的设置交叉档架的设置是竹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交叉档架的设置中,应注意交叉角度的选择和搭配,并采取牢固的链接方式,确保交叉档架的稳定。
2.4 水平杆的安装水平杆的安装要求水平、平直,并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
水平杆的长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竹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三、使用注意事项3.1 承重能力在使用竹脚手架时,必须考虑其承重能力。
施工人员需要了解竹脚手架的最大承重量,并按照规定进行使用,避免超过其负荷极限造成安全隐患。
3.2 使用环境竹脚手架的使用环境也需要特别注意。
如遇到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气象条件对竹脚手架造成不利影响。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3篇【第1篇】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一、一般规定:⒈选材:使用生长四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黄、虫蛀、腐烂,裂缝(透节二节以上)不得使用。
⒉绑扎:使用水葱竹篾、广篾。
不得一扣绑三根。
⒊毛竹直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抛撑、顶撑的小头有效直径应≥7cm。
横担(小横杆)≥9cm。
⒋架子高度在24m以内,24m以上应有编制设计方案和审批。
⒌砌筑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装饰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kg/m2。
二、立杆:⒈放样: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整平夯实。
⑴根据施工员的交底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立杆纵、横向间距,现场拉线,钉竹签放样。
⑵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和特点及施工要求确定架子的步距(应≤1.8),以及第一皮架子的高度。
⒉埋深30~50cm,下垫砧石,土质松软或挖坑有困难时,要绑扫地杆。
⒊横向间距:1~1.2m,里立杆离墙≤20cm。
⒋纵向间距:1.3~1.5m(误差土5cm)。
超过15m高的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外立杆应高出屋面1.2~1.5m。
⒌垂直度:转角处≤10cm,架子中间≤15cm。
⒍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8m,而且接头要跨过一皮架,相邻立杆在同一步架内要互相错开,不得与顶撑搭接。
⒎立杆搭接接头要在顶撑右侧,交替进行,保持顶撑在中间的垂直度。
三、小横杆:里端伸出里立杆15~35cm,离墙面5~10cm,外端伸出外立杆20cm以上。
四、顶撑:顶撑应垂直,大头朝上,与立杆绑扎三道竹篾,且小头直径应大于小立杆直径的三分之二。
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五、大横杆:设四根(架宽在1.2m以内),绑在立杆里侧,接头置于立杆处(放在小横杆上),并绑扎牢固,上下层架接头应互相错开,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m,绑扎道数不得小于四道。
六、剪刀撑: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以及中间,每隔15m 的双跨内从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
剪刀撑应头稍绑接,大头压小头,搭接长度大于1.5cm,绑扎不少于5道,与地面呈45°~30°。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 施工地点:[施工地点]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4. 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5. 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搭设人员要求(1)搭设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高空作业的疾病。
(3)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搭设材料要求(1)竹脚手架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或损坏的竹材。
(2)搭设前,应对竹材进行挑选,确保其强度、韧性、含水率等指标符合要求。
3. 搭设场地要求(1)搭设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杂物。
(2)场地四周应设置警戒线,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 搭设流程(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放线,确定搭设位置。
(2)搭设基础,确保基础坚实、平整,符合设计要求。
(3)搭设立杆,立杆应垂直、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4)搭设横杆,横杆应水平、牢固,与立杆连接紧密。
(5)搭设斜撑、剪刀撑,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性。
(6)搭设脚手板,脚手板应平整、牢固,间距符合安全要求。
5. 安全注意事项(1)搭设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2)搭设过程中,严禁站在未加固的脚手架上作业。
(3)严禁在脚手架上放置超重物品。
(4)作业人员应随时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5)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时,必须使用安全梯或安全绳。
6. 应急措施(1)遇有六级以上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搭设作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三、培训与考核1. 施工单位应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竹脚手架搭设安全知识。
2. 培训结束后,对搭设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验收与整改1. 搭设完成后,应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脚手架符合安全要求。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竹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参与竹脚手架施工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竹脚手架基础知识(1)竹脚手架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支撑、脚手架搭设。
(2)竹脚手架的组成: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脚手板、扣件等。
2. 竹脚手架搭设要求(1)搭设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周边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2)搭设材料应选用质量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竹材和扣件。
(3)搭设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竹脚手架搭设技能。
(4)搭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 立杆垂直、横杆水平、斜撑垂直、剪刀撑交叉。
b. 搭设层高不超过3米,层与层之间用水平横杆连接。
c. 立杆间距不超过1.5米,横杆间距不超过1.2米。
d. 斜撑与立杆的夹角不宜大于60度。
e. 剪刀撑与立杆的夹角不宜大于45度。
f. 脚手板铺设应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隙。
g. 扣件连接应紧密,不得松动。
3. 竹脚手架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竹脚手架的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严禁超载使用,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重物。
(3)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4)禁止酒后作业,禁止嬉戏打闹。
(5)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设置扶手、扶梯等。
4. 竹脚手架拆除要求(1)拆除前,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2)拆除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 由上而下、逐层拆除。
b. 拆除过程中,不得抛掷物料。
c. 拆除的竹脚手架材料应分类堆放,及时清理。
d. 拆除完毕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安全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2.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3. 加强对竹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4.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一、前言为确保毛竹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现将毛竹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如下,请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二、安全交底内容1. 人员要求-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操作证。
- 施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施工的疾病。
-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2. 材料要求- 毛竹必须新鲜、干燥、无病虫害。
- 竹片、竹蔑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 扣件、连接件等必须完好无损,无锈蚀。
3. 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等。
-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 施工前,必须对脚手架基础进行夯实,确保其稳定性。
4. 搭设要求- 搭设顺序:从下至上,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撑。
- 立杆间距:一般不大于1.5米,横杆间距:一般不大于1.2米。
- 斜撑:每层脚手架必须设置斜撑,斜撑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为45度。
- 连接件: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连接件,确保连接牢固。
5.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处理。
- 施工过程中,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严禁在脚手架上行走。
- 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的脚手架、材料。
- 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
6. 拆除要求- 拆除顺序:从上至下,先拆除斜撑,再拆除横杆,最后拆除立杆。
- 拆除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绳索,确保材料安全传递。
- 拆除过程中,严禁抛掷材料,防止伤人。
三、应急措施1. 发生意外事故时,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 及时上报事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结语毛竹脚手架施工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进度,请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务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竹架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使用竹架脚手架的建筑工程。
三、交底内容1. 竹架脚手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搭设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搭设前应详细检查竹材的质量,确保无虫蛀、腐朽、变形等现象。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搭设方案,包括搭设高度、宽度、步距等。
2. 竹架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搭设过程中,应遵循“先立后横、先高后低、先上后下”的原则。
(2)立杆底部应垫实,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长度不得小于立杆间距。
(3)立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调整。
(4)横杆应紧贴立杆,并用绑扎带固定。
(5)剪刀撑应设置在立杆交叉处,并与立杆垂直。
(6)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如防护网、安全带、安全绳等。
3. 竹架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拆除前,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明确拆除顺序和责任人。
(2)拆除过程中,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
(3)拆除时应注意防止竹材折断,造成伤害。
(4)拆除的竹材应及时清理,不得堆放在通道上。
(5)拆除过程中,应确保现场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 安全防护措施(1)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现场应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上下层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设施。
(4)遇有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等,应立即停止搭设和拆除作业。
四、责任分工1.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生产。
2. 施工负责人: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 搭设人员:负责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
4. 监理人员:负责对搭设和拆除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五、附则1. 本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交底由施工单位负责解释。
3. 本交底如有未尽事宜,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注意: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的对象为参与竹竿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全体施工人员。
二、交底目的为确保竹竿脚手架搭设与拆除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三、交底内容1. 竹竿脚手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竹竿、横杆、斜杆等材料的质量,确保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竹竿脚手架搭设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搭设顺序、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2. 竹竿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求:(1)搭设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搭设过程中,上下层人员应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作业安全。
(3)搭设时,不得在竹竿上站立、跳跃或进行其他危险动作。
(4)搭设时,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5)搭设过程中,发现竹竿、横杆、斜杆等材料有损坏,应立即停止搭设,进行更换或修复。
3. 竹竿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安全要求:(1)拆除前,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2)拆除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3)拆除过程中,上下层人员应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作业安全。
(4)拆除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逐步拆除。
(5)拆除过程中,严禁抛掷材料,以免造成伤害。
(6)拆除后的竹竿、横杆、斜杆等材料应分类堆放,便于回收利用。
4. 竹竿脚手架搭设与拆除过程中的其他安全要求:(1)施工区域应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确保消防安全。
(3)施工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4)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交底责任1. 施工单位应负责组织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本交底内容。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3.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执行本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五、交底时间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直至竹竿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工作完成。
竹杆脚手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搭设高度20米以上竹脚手架,选材必须严格按国家《建筑安装安全技术规程》要求。
2、搭设砌筑外脚手架,立杆根部必须埋入土中30毫米以上。
因地表层坚硬无法埋入者,在距离地面高度400毫米处绑扎水平扫地杆保护。
脚手架的底部应考试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后脚手架步层的不均匀沉陷。
3、所有建筑或装修脚手架都必须采用顶撑保护。
4、砌筑脚手架,其主要杆件联接处,应用广篾(或18#铅丝)绑扎,每三个月检查保养一次。
小青蔑(本蔑)只能用于非主要杆件的联接中。
5、为了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固,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按立杆总数对交错设置,同一副里、外立杆的小横杆应上下对直,不应扭曲。
6、立杆、大横杆,斜拉杆的接长,应视梢部有效直径接足1800毫米以上。
每300~400毫米封绑一道。
接杆中不宜三杆同时绑扎。
7、竹杆脚手架的拉结,应严格按10~12#铅丝双股并联的要求,与墙体牢固连结,并设支头抵柱墙体,形成一拉一支,保持脚手架的垂直稳固。
施工现场针对性安全交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责人签名交底时间年月日作业人员签名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竹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一般規定:⒈選材:使用生長四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黃、蟲蛀、腐爛,裂縫(透節二節以上)不得使用。
⒉綁紮:使用水蔥竹篾、廣篾。
不得一扣綁三根。
⒊毛竹直徑:立杆、大橫杆、剪刀撐、拋撐、頂撐的小頭有效直徑應≥7cm。
橫擔(小橫杆)≥9cm。
⒋架子高度在24m以內,24m以上應有編制設計方案和審批。
⒌砌築腳手架上的均布荷載不得超過270kg/m2 ,裝飾腳手架上的均布荷載不得超過200kg/m2 。
立杆:⒈放樣:腳手架搭設範圍內的地基要整平夯實。
⑴根據施工員的交底和建築物的特點,確定立杆縱、橫向間距,現場拉線,釘竹簽放樣。
⑵根據建築物的總高度和特點及施工要求確定架子的步距(應≤1.8),以及第一皮架子的高度。
⒉埋深30~50cm,下墊砧石,土質鬆軟或挖坑有困難時,要綁掃地杆。
⒊橫向間距:1~1.2m,裡立杆離牆≤20cm。
⒋縱向間距:1.3~1.5m(誤差土5cm)。
超過15m高的架子立杆間距不得大於1.5m。
外立杆應高出屋面1.2~1.5m。
⒌垂直度:轉角處≤10cm,架子中間≤15cm。
⒍立杆搭接長度:不小於1.8m,而且接頭要跨過一皮架,相鄰立杆在同一步架內要互相錯開,不得與頂撐搭接。
⒎立杆搭接接頭要在頂撐右側,交替進行,保持頂撐在中間的垂直度。
小橫杆:裡端伸出裡立杆15~35cm,離牆面5~10cm,外端伸出外立杆20cm以上。
頂撐:頂撐應垂直,大頭朝上,與立杆綁紮三道竹篾,且小頭直徑應大於小立杆直徑的三分之二。
上下頂撐應保持在同一直線上。
大橫杆:設四根(架寬在1.2m以內),綁在立杆裡側,接頭置於立杆處(放在小橫杆上),並綁紮牢固,上下層架接頭應互相錯開,搭接長度應不小於1.5m,綁紮道數不得小於四道。
剪刀撐:腳手架的轉角處,兩端以及中間,每隔15m的雙跨內從下而上循序連續設置。
剪刀撐應頭稍綁接,大頭壓小頭,搭接長度大於1.5cm,綁紮不少於5道,與地面呈45°~30°。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新
编版)
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新编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
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一、一般规定:
⒈选材:使用生长四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黄、虫蛀、腐烂,裂缝(透节二节以上)不得使用。
⒉绑扎:使用水葱竹篾、广篾。
不得一扣绑三根。
⒊毛竹直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抛撑、顶撑的小头有效直径应≥7cm。
横担(小横杆)≥9cm。
⒋架子高度在24m以内,24m以上应有编制设计方案和审批。
⒌砌筑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装饰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kg/m2。
二、立杆:
⒈放样: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整平夯实。
⑴根据施工员的交底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立杆纵、横向间距,现场拉线,钉竹签放样。
⑵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和特点及施工要求确定架子的步距(应≤1.8),以及第一皮架子的高度。
⒉埋深30~50cm,下垫砧石,土质松软或挖坑有困难时,要绑扫地杆。
⒊横向间距:1~1.2m,里立杆离墙≤20cm。
⒋纵向间距:1.3~1.5m(误差土5cm)。
超过15m高的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外立杆应高出屋面1.2~1.5m。
⒌垂直度:转角处≤10cm,架子中间≤15cm。
⒍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8m,而且接头要跨过一皮架,相邻立杆在同一步架内要互相错开,不得与顶撑搭接。
⒎立杆搭接接头要在顶撑右侧,交替进行,保持顶撑在中间的垂直度。
三、小横杆:里端伸出里立杆15~35cm,离墙面5~10cm,外端伸出外立杆20cm以上。
四、顶撑:顶撑应垂直,大头朝上,与立杆绑扎三道竹篾,且小头直径应大于小立杆直径的三分之二。
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五、大横杆:设四根(架宽在1.2m以内),绑在立杆里侧,接头置于立杆处(放在小横杆上),并绑扎牢固,上下层架接头应互相错开,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m,绑扎道数不得小于四道。
六、剪刀撑: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以及中间,每隔15m的双跨
内从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
剪刀撑应头稍绑接,大头压小头,搭接长度大于1.5cm,绑扎不少于5道,与地面呈45°~30°。
底部应埋入上中30cm以上,当不能埋地时,应用不小于16#铅线牢固绑扎在立杆交合处。
根据需要也可设置纵向连续的多跨剪刀撑,但其最大宽度不得超过6跨。
七、连墙点与抛撑的设置:三步以下架子每隔6~7根立杆设一根抛撑,埋入地下30cm。
三步以上架每隔二步四跨设一连墙点。
常用的方法是在墙内予埋10~12#镀锌铅丝双股(或钢筋环)拉住架子的内立杆,同时用一短木顶住墙面(也可用小横杆顶墙,粉刷时才锯掉)。
连墙点应尽量靠近架子立杆的节点,以加强架子的稳定性。
八、栏杆:二步以上架在外立杆内侧须设置1.0m高的防护栏杆和立网,外立杆高出屋面1.2~1.5m防护栏杆绑二道。
九、脚手板: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四角与大横杆用16#铅丝绑扎牢固。
每施工操作层上下要满铺三步以上脚手板,四角与大横杆要用16#铅丝绑扎牢固。
高层架尚应每隔四皮架铺满一皮架板,作为安全防护用。
脚手板铺设必须严密牢固。
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离墙面超过20cm的缝隙应防护。
防护的方法是一种用铺架板,另一种方法是用小安全网防护。
十、斜道:三步以上架要搭斜道与平台,坡度≤1:3⒈行人斜道一般与架同宽。
⒉运料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6为宜。
转弯平台宽度不得小于1.5m,面积不得小于6m2。
⒊斜道两侧及拐弯平台的外侧,均应设1m高的防护栏杆和立网防护。
⒋搭设方法:同脚手架,但为了斜道的稳固,在斜道两侧外围和端部应设剪刀撑。
对于附在脚手架外侧的斜道(即利用脚手架外侧外立杆作为斜道的内立杆时)应加强脚手架连墙杆的设置。
对于独立的斜道应加密连墙杆。
⒌不上人屋面的竹架应设一道斜道上屋面。
十一、绑扎:所有杆件相交处均应用竹篾绑牢。
十二、临街防护:沿街道、居民密集处的脚手架外侧应采用防护竹笆全封隔绝,或采用立网全封闭,有条件的可以在立网全封闭的基础上在脚手架的外侧采用竹笆加强临街面的防护。
十三、验收:搭设完毕或使用前,必须办理验收移交手续,方准使用。
满堂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
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⒋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上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交底⒈上料平台要独立设搭设,平台距井架间隙不得超过10cm,平台宽度以进出料方便为原则,长度应≥吊栏外侧。
⒉搭设材料:一般用杉木或钢管搭设、当承重量不大时(在300kg以内)和高度不高时也可用毛竹搭设(应使用新竹经挑选),搭设方法基本和脚手架相同。
⒊用途构造:主要做为井字架吊篮进出料通道使用,一般不堆放材料。
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剪刀撑、栏杆等。
⒋搭设:⑴立杆间距在1~1.5m以内,步距1.5m~1.8m视建筑物层高而定,平台以每层楼面平。
⑵每隔1~1.5m高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在操作层通道处可设在1.8m高处。
⑶横杆:当平台铺设竹架板时,大横杆间距在40cm以内,当使用钢、木脚手板时,大横杆间距不大于
60cm。
⑷剪刀撑:外立杆四周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在进、出料口处可断开留出通道。
⑸栏杆:平台四周按规定设置1~1.2m高的防护栏杆。
正面设可开启的安全门。
⑹缆风:当平台高度超过10m时,四面要设缆风绳,或与建筑物固定牢固,并不得固定在井架上.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