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10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物物交换。
2、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对商业集中统一管理。
4、春秋战国A.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B.形成许多著名都会。
5、隋唐时期(1)条件:政治统一和大运河开通。
(2)表现: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6、宋朝(1)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2)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7、元代:广泛流通纸币,步入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4)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并成为商品(5)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6)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形成大商帮。
※破产农民出卖劳动力成为雇工,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城市的繁荣1、先秦至隋唐:(1)坊市制度:①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②坊市分开。
③唐代实行坊市制。
(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宋代①打破坊市界限。
②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
③商业活动不在受政府的监视。
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明清①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增强。
②在江南地区兴起工商业市镇。
③经济职能性城市。
④专业性城市。
⑤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
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三、重农抑商(重点)1、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加强中央集权相冲突。
2、历程产生:战国表现: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
发展:汉初表现:贬低身份,严禁购地,征收重税。
松动:中唐表现: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使商人地位提高。
强化:明清表现:A. 限制经营,征收重税对。
B. 限制外贸,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3、评价①初期有利于保护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②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2、城市商业发达3、对外贸易发达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5、商人群体活跃6、商业地位低下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