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ch5][地面观测元素归算至椭球面1]
- 格式:ppt
- 大小:8.01 MB
- 文档页数:36
大地测量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大地测量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参考系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
2、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O(或测站)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3、大地基准:指用以描述地球形状的参考椭球的参数,以及参考椭球在空间中的定位及定向,还有在描述这些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
4、岁差:地球绕地轴旋转,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级发生缓慢移动。
5、章动: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期周圆周运动,振幅为9.21秒,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6、极移:地球自转使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移。
7、恒星时(ST):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8、真太阳时MT: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
一个真太阳日就是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的上中天(上子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9、大地水准面: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叫大地水准面。
10、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
11、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表面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
12、正常位水准面:相应于正常重力加速度的重力等位面。
13、理论闭合差:由水准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
14、正常椭球面: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一般指旋转椭球面)。
因此引入正常椭球后,地球重力位被分成正常重力位和扰动位两部分,实际重力也被分成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两部分。
15、总的地球椭球:一个和整个大地体最为密合的。
总地球椭球中心和地球质心重合,总的地球椭球的短轴与地球地轴相重合,起始大地子午面和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总地球椭球和大地体最为密合。
16、参考椭球:具有确定参数(长半径 a和扁率α),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
§7.7将地面观测的长度归算到椭球面根据测边使用仪器的不同,地面长度的归算可分为两种:一是基线尺量距的归算;二是电磁波测距的归算,现分别进行研究。
7.7.1基线尺量距的归算将基线尺测量求得的长度加入尺段倾斜改正后,可认为它是基线平均水准面上的长度值,用s 0表示。
而我们所求的是椭球面上的大地线的长度s ,因此产生了长度归算问题。
1. 垂线偏差对长度归算的影响由于垂线偏差的存在,使得垂线和法线不一致,水准面不平行于椭球面。
为此在长度归算中应首先消除这种影响。
假设垂线偏差沿基线是线性变化的,则垂线偏差u 对长度归算的影响式是:)(22122121H H u u h u u s u -''''+''=∆''''+''=∆∑ρρ (7-97) 式中1u ''和2u ''为在基线端点1和2处垂线偏差在基线方向上的分量;∑∆h 为各个测段测量的高差总和;H 1和H 2为基线端点1和2处的大地高。
从式中可以看出,垂线偏差对基线长度归算的影响,主要与垂线偏差分量u 及基线端点的大地高差∑∆h 有关,其数值一般比较小,此项改正是否需要应结合测区及计算精度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 高程对长度归算的影响假设基线两端点已经过垂线偏差改正,则基线平均水准面平行于椭球体面。
此时由于水准面离开椭球体面一定距离,也引起长度归算的改正。
AB 为平均高程水准面上的基线长度,以0S 表示,现要计算其在椭球面上的长度S ,由图可知RH R H R S S mm +=+=10由此得椭球面上的长度为10)1(-+=RH S S m (7-98) 式中)(2121H H H m+=,即基线端点平均大地高程;R 为基线方向法截线曲率半径,按(7-55)式计算。
如果将上式展开级数,取至二次项,则有)1(220RH R H S S mm +-= (7-99)由此式可得由高程引起的基线归化改正数公式2200RH S R H S S mm H +-=∆ (7-100)可见此项改正数主要与基线的平均高程m H 及长度有关。
大地测量学知识点第一篇:大地测量学知识点1.大地坐标系:地面点在参考椭圆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和纬度表示,若地面的点不在椭球面上,它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2.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是大地坐标系相应的三维大地直角坐标系3.地心坐标系:定义大地坐标系时,如果选择的旋转椭球为总地球椭球,椭球中心就是地质中心,再定义坐标轴的指向,此时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叫做地心坐标系大地方位角:p点的子午面与过p点法线及Q点的平面所成的角度正高系统: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正常高系统:一点沿铅垂线到似水准面的距离国家水准网布设的原则: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为四个等级布设,逐级控制,逐级加密4.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的环形水准路线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5.大地高系统:地面一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6.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方法三角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他们与周围的邻近点通视,并构成相互联接的三角网状图形,称为三角网,网中各点称为三角点,在各点上可以进行水平角测量,精确观测各三角内角,另外至少精确测量一条三角形边长度D和方位角,作为网的起始边长和起始方位角,推算边长,方位角进而推算各点坐标三边测量:根据三角形的余弦公式,便可求出三角形内角,进而推算出各边的方位角和各点坐标7.国家高程基准的参考面有平均海水面,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8.角度观测误差分析视准轴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产生水平轴误差: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产生这2个的消除误差方法为取盘左盘右读数取平均值垂直轴倾斜误差:垂直轴本身偏离铅垂线的位置,即不竖直解决的方法:观测时,气泡不得偏离一格,测回之间重新整理仪器,观测目标的垂直角大于3度,按气泡偏离的格数计算垂直轴倾斜改正9.方向观测法是在一测回内将测站上所有要观测的方向先置盘左位置,逐一照准进行观测,再盘右的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的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