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量具的使用与保养
- 格式:ppt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30
量具的维护方法和保养常识1、在使用通用量具前,操作者应仔细查看量具零位是否正确,是否在合格有效期范围内,工作面是否锈蚀,各部分相互作用是否可靠,如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应立即送实验室计量中心重新内校。
在机床上测量零件时,要等零件完全停稳后进行,否则不但使量具的测量面过早磨损而失去精度,且会造成事故。
2、测量前应把量具的测量面和零件的被测量表面都要揩干净,以免因有脏物存在而影响测量精度。
用精密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和百、千分表等,去测量锻铸件毛坯,或带有研磨剂(如金刚砂等)的表面是错误的,这样易使测量面很快磨损而失去精度。
3、量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要和工具、刀具如锉刀、榔头、车刀和钻头等堆放在一起,免碰伤量具。
也不要随便放在机床上,免因机床振动而使量具掉下来损坏。
尤其是游标卡尺等,应平放在专用盒子里,免使尺身变形。
4、量具是测量工具,绝对不能作为其他工具的代用品。
例如拿卡尺当钳子用,拿百分尺当小榔头,拿钢直尺当起子扭螺钉,以及用塞尺清理切屑等都是错误的。
把量具当玩具,如把千、百分表等拿在手中任意挥动或摇转等也是错误的,都是易使量具失去精度的。
5、温度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零件的精密测量一定要使零件和量具都在20℃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测量,但必须使工件与量具的温度一致,否则,由于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的特性,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温度对量具精度的影响亦很大,量具不应放在阳光下或床头箱上,因为量具温度升高后,也量不出正确尺寸。
更不要把精密量具放在热源(如电炉,热交换器等)附近,以免使量具受热变形而失去精度。
6、不要把精密量具放在磁场附近,例如磨床的磁性工作台上,以免使量具感磁。
7、发现精密量具有不正常现象时,如量具表面不平、有毛刺、有锈斑以及刻度不准、尺身弯曲变形、活动不灵活等等,使用者不应当自行拆修,更不允许自行用榔头敲、锉刀锉、砂布打光等粗糙办法修理,以免反而增大量具误差。
发现上述情况,使用者应当主动送实验室计量中心检修,并经检定量具精度后再继续使用。
测量器具维护和保养制度1、计量器具的使用,必须有专人负责,流动性的器具应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2、测量前应将测量的测理面和被测工作的被测外表擦洗干净,以免脏物存在而影响测量精度,不能用精密测量器具测量粗糙的锛锻毛坯或带有研磨剂的外表。
3、测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和刀具、工件等堆放在一起,以免碰伤测量器具;也不要随便放在机床上,防止因机床振动、发热而使量具损坏或出现测量误差。
4、量具不能当其它工具使用〔如用以敲击、划线等〕。
5、保证在工件和量具温度一致时进行测量,防止测量误差。
6、不要把测量器具放在磁场附近,〔如磨床磁性工作台上〕以免量具被磁化。
切勿将量具,仪器暴晒于日光中或置于尘埃沽污,潮湿之中。
7、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精密测量器具有不正常现象时,如外表不平、有毛刺、有锈班、尺身弯曲变型、失灵、超差等异常现象,不得擅自拆修,应及时报质管部进行检修,合格前方能续继使用。
8、测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量具使用后应及时擦干净,并涂防锈油放入干净的专用盒子内,存放在枯燥的地方,不允许戴着脏手套使用量具。
9、精密测量器具使用时,必须使用微调,不允许量具在不光滑外表拖行或用力摆动磨擦,造成量具过快磨损。
10、精密测量器具应定期送检,以免其示值误关而影响测量结果。
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前方可使用。
以上测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制度由计量员和车间主任监督执行,违反一项处以责任人50元以罚款,情节严重造成量具损坏和报废的,按价值60%赔偿,对监督不力,而由主管领导巡视发现的,那么对责任人〔包括量具使用者、计量员、车间主任〕各处以50元的罚款。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规程目的:建立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的管理规程,延长其使用寿命。
范围:适用于所有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的管理。
责任:设备动力部、质量部、生产技术部对本规程负责实施。
内容:1.计量器具须专人专用(设备上的附件除外),定期保养,做好计量器具的防尘、防震、防霉、防潮、防光照射的日常维护,所有精密、关键计量器具必须有使用记录。
2.无合格标记以及已超过检定期限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使用人有权拒绝使用上述计量器具。
3.计量器具使用人员必须熟悉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知识,使用前后均应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4.使用者在计量人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严禁擅自拆装、移动计量器具,使用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5.1 衡器的使用和维护5.1.1 机械秤的使用和维护5.1.1.1称量前应使秤体放置在平坦的地面或工作台上,无悬空现象,秤体不能有倾斜现象。
5.1.1.2游砣移至计量杠杆的零点,计量杠杆在视准器内摆动均匀正常。
5.1.1.3称量物品时,不可猛烈冲击台面。
5.1.1.4每次称量时,不应超过秤的最大秤量值。
5.1.1.5砣挂和增砣不能互换使用。
5.1.1.6秤使用完后,应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地点,严防潮湿,不要与具有腐蚀性物品一起存放。
不要任意拆卸修理。
5.2 电子秤的使用和维护5.2.1电子秤切勿在高温、高湿、粉尘严重和振动严重的环境中放置和使用。
5.2.2称重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冲击台面。
5.2.3切勿超载。
5.2.4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涂擦仪表表面。
5.2.5电子秤出现故障应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不得擅自修理。
5.3 天平的使用和维护5.3.1 机械天平5.3.1.1工作环境:天平使用周围不能有明显的气流,不能吹动天平摆动,不能有振动。
5.3.1.2天平应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底座平稳,不晃动,不偏斜。
5.3.1.3称量时砝码及被称物应放在称盘中心且不要用力过猛。
5.3.1.4天平使用后游码应回零位,两个称盘存放在一端,称盘内不能复压重物。
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制度
是指为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以下是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制度的一般要求:
1. 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
- 使用计量器具应符合计量器具的适用范围和用途。
- 使用计量器具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干净度和标志的清晰度。
- 严禁私自调整和修理计量器具,如有问题应及时向计量管理人员报告。
- 使用计量器具时应按照计量管控程序进行操作,并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 计量器具的维护要求
- 计量器具的维护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和校准。
- 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清洁,保证其表面清洁,不受污染和损坏。
- 定期对计量仪器进行校验,如果发现偏差较大,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 定期记录计量器具的维护和校准情况,建立档案记录。
3. 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 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规范计量器具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流程。
- 设立计量器具库房,并进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确保计量器具的安全性。
- 对计量器具进行编码,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并进行定期盘点。
- 对计量器具进行备案登记,标识其所属单位和编号,以便管理和追溯。
综上所述,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信度。
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制度
是一套规范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的措施和要求,旨在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制度:
1. 计量器具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并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标准。
2. 计量器具的使用:使用计量器具前,应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遵循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使用计量器具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使用,严禁超负荷使用或作弊操作。
3. 计量器具的校准:计量器具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校准或自行进行校准。
校准结果应记录并存档,用于日后参考。
4. 计量器具的维护: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维护包括清洁、防尘、防潮、防震等措施,以及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5. 计量器具的标识:计量器具应标识清楚,包括名称、型号、精度等信息,以便使用人员正确识别和操作。
6. 计量器具的存放和管理:计量器具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和有防尘措施的地方,防止受潮、受热或受损。
计量器具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和保管,定期进行清点和登记。
7. 计量器具的报废:计量器具的寿命有限,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或出现明显故障时,应及时报废。
报废的计量器具应进行标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8. 计量器具的记录和档案:对计量器具的使用、校准、维护和报废等情况应进行记录并保存档案,用于检查和追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制度要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壹)孔用塞规的使用与保养一、简介:孔用塞规是光滑极限量规中的一件,是没有刻度的定尺寸的专用量具,用于检验光滑孔的直径尺寸。
二、合理的使用:1、使用前先检查塞规测量面,不能有锈迹。
丕锋、划痕、黑斑等;塞规的标志应正确清楚。
2、塞规的作用必须在周期检定期内,而且附有检定合格证或标记,或其它足以证明塞规是合格的文件。
3、塞规测量的标准条件:温度为20°C,测力为0 。
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这一条件要求。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尽量使用塞规与被测件在等温条件下进行测量,使用的力要尽量小,不允许把塞规用力往孔里推或一边旋转一边往里推。
4、测量时,塞规应顺着孔的轴线插入或拔出,不能倾斜;塞规塞入孔内,不许转动或摇晃塞规。
5、不允许用塞规检测不清洁的工件。
三、维护与保养:1、塞规是精密量具之一,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不得磕碰其工作面。
2、塞规在每次使用后,须立即用清洁软布或细棉纱将塞规表面擦拭干净,涂上一薄层防锈油后,放入专用要盒内,存放干燥处3、塞规要实行周期检定,检定周期由计量部门确定。
(贰)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与保养一、简介:外径千分尺简称为千分尺,它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二、合理的使用:1、使用前先将千分尺擦干净,然后检查其各活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在全行程内微分筒的转动要灵活,微分螺杆的移动要平稳,锁紧装置的作用要可靠。
2、检查零位,使两测量面轻轻接触无漏光间隙,这时微分筒上的零刻线应对准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微分筒锥面的端面应与套管零刻线相切。
3、在测量前须把工件的被测量面擦干净,不允许测量带有研磨剂的表面、粗糙表面和带丕锋的边缘表面。
4、测量时,要使测微螺杆轴线与被测尺寸方向一致,不能倾斜。
转动微分筒,测量面将与工伯表面接触时,改为转动棘轮,到发出“咔咔”响声即可读数。
读数时,最好在被测件上直接读数,如果必须取下千分尺读数,应用锁紧装置把测微螺杆锁住,再轻轻滑出千分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