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折发展的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100
2022北京初三二模历史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曲折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2022·北京房山·二模)以下是某同学搜集的不同时期有关土地改革的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①③②④2.(2022·北京顺义·二模)下图所示歌曲创作于建国初期,回忆的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D.抗美援朝战争3.(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下面漫画创作于1949年,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压迫和奴役的命运C.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4.(2022·北京西城·二模)1953年毛泽东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由此可知,抗美援朝战争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B.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C.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D.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2022·北京丰台·二模)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其历史意义是A.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企图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D.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6.(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魏巍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①邱少云②黄继光③董存瑞④焦裕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2·北京房山·二模)2021年11月24日,电影《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缘由
(1)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阅历。
(2)我国的工业基础,特殊是重工业的基础特别薄弱。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起点特别低,很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
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变更。
(3)当时的国际环境须要我们尽快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加国防力气。
2.“一五”安排的特点
(1)“一五”安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
(2)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相统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3)从中国国情动身,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4)“一五”安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且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救济,具有独特的优势。
(5)“一五”安排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
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57—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阅历教训
(1)进行社会丰叟讳没,必匆氇弥钓晕葬求是,—切从实际动身。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搞经济建设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不行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5.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
6.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角度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1.(2018·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联考)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分别是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答案] B2.(2019·广东省惠州市调研)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
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解析]根据材料中“战争”一词使用频率下降,“建设”、“和平”词汇使用频率上升可以得出,50年代以来,特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故A项正确。
50年代仍处于两极格局之中,世界局势并未趋于缓和,故B项错误。
C项是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三大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与材料“50年代以来”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角度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变迁3.(2018·福建省莆田三模)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比上一年增长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解析]根据图中数字可知重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增长幅度最小,不是支出最少,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是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而材料的主旨是国家预算中国民经济建设的支出增长情况,故B项错误;从国家预算的情况中,不能直接得出预算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工业及与重工业相关的领域增长幅度大,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图,可知国家预算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1.初步奠定(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天下人大的召开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成。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来新阶段。
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准则,成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3.严重毁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成长完善(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来了一个新阶段。
二、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明白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1.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满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结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别崇拜和个别专断逐步成长,党的民主集结制以及团体领导也被削弱和毁坏。
2.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在“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产业和安定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国度执法形同虚设,国度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
民主法制遭毁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的毁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
三、准确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度(1)含义:依法治国,指宽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各项执法准则,议决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度各方面的事务,保证国度的各项劳动都依法举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执法化,使这种制度化、执法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见解或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本质: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执法在国度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第12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历史知识经常时空混乱,怎么办?建·时空坐标回顾历史,想一想历史知识经常支离破碎,怎么办?构·思维导图结合教材,试一试示例如下:历史线索经常脉络阻滞,怎么办?通·阶段特征依据史实,理一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2.经济上: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此期间,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影响较大,服饰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3.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4.科技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自主学习·通史整合对接一轮固本培元温馨提示:先根据本讲涉及的时空范围自主回忆相应的必记知识点,然后依据下面的“知识梳理”检验一下,效果更好。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