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与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业的典型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建在老厂房、老大楼等老建筑内成了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固然,这些老建筑有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先天优势,但并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选址老建筑。
798老工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当时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低廉的租金,而现在很多的老大楼,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老大楼租金却极其昂贵,并不利于规模小投资少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
四、今后发展方向的探讨1.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
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与资金措施鼓励创意集聚区的形成,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和比较灵活的做法,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凝聚产业要素,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推进作用。
2.充分发挥内部的集聚性。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在集聚上下功夫,在打造内部向心力上下功夫,在而非简单的将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安置在产业园内。
3.园区企业引进要有系统性,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形成产业链。
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好的国家来看,产业链的形成是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
韩国在创意企业项目运作上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有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在项目立项,执行和效果评估上的体系是非常完备的。
韩国目前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创意策划,可行性研究到成品制作,批量生产再到广告宣传,使产营销等已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市场运作程序。
因此能较好的把握市场动态,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而我国目前在创意产品的市场化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到流通的过程并不顺畅,因此要极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形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
参考文献:[1]创意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http://yuanqu.ccitimes.com/index.php?m=yp&c=index&a=list_company&catid=&zhulin=&genre=&are-aname=&futong=1&page=9.[2]邵培仁,杨丽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J].文化产业导刊,2010(5),62-69.[3]王发明,马立强.产业集聚与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J].学习与实践,2012(6),13.[4]邵培仁,杨丽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J].文化产业导刊,2010(5),62-69.[5]郑文文.创意产业价值链价值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2009(6),38.TRIZ诞生于60多年前,是由俄文转换为拉丁文字母后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既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的创新思维方法一、引言TRIZ理论是一种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它结合了创新设计、工程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系统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通过解决现有问题,实现新的发明创造。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TRIZ的主要原则1. 最终理想化原则:将现有问题向理想化的方向进行比较,找到最接近理想状态的解决方案。
2. 最小化原则:将解决问题的所有元素进行最小化,以减少解决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
3. 符合逻辑原则:通过逻辑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资源重新分配原则:通过对现有资源的重新分配,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TRIZ的解决问题方法1. 资源分析: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将其进行优化和重新分配。
2. 矛盾矩阵:TRIZ理论中包含了大量的矛盾矩阵,通过这些矛盾矩阵,可以找到解决不同类型矛盾的方法。
3.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阿奇舒勒矛盾矩阵包含了大量的矛盾组合,通过这些矛盾组合,可以找到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案。
4. 物质-场分析:物质-场分析是一种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应用TRIZ的步骤1. 问题定义:明确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
2. 矛盾分析:使用TRIZ理论中的矛盾矩阵,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 创新设计:在确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解决方案。
4. 优化和评估: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和评估,确保其可行性。
五、总结TRIZ理论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问题,实现新的发明创造。
通过运用TRIZ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设计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分析、矛盾矩阵、物质-场分析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TRIZ理论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TRIZ理论学习方法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苏联工程师阿尔图尔·盖恩里奇·阿尔钦创立的一种创新方法论,旨在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和创新发明。
TRIZ方法的学习需要深入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下是一种学习TRIZ的方法:了解TRIZ的基本原理首先,需要学习和理解TRIZ的基本原理。
TRIZ包括40个原则、九窗途径等基本概念,并认为在创新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通用的矛盾问题。
学习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TRIZ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其次,阅读相关的TRIZ文献和实际案例非常重要。
可以从书籍、论文、杂志等获取相关的资源,了解TRIZ方法在实际解决问题和发明创新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案例,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TRIZ的方法。
参加培训课程或研讨会参加TRIZ的培训课程或研讨会可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TRIZ方法。
专业培训机构和专家通常会组织一些TRIZ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并且可以与其他TRIZ学习者交流和分享经验。
实践应用TRIZ方法学习TRIZ的最好方法是实践应用。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练习,运用TRIZ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决。
通过实际应用,可以进一步了解TRIZ的优势和局限性,并逐渐熟练掌握TRIZ的方法。
加入TRIZ学习社区不断学习和探索TRIZ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领域,不断学习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定期阅读TRIZ领域的新书、论文和文章,关注TRIZ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以不断扩展自己的TRIZ知识体系。
总结和复习学习TRIZ需要持续性的总结和复习。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复习TRIZ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整理笔记和思维导图,总结和归纳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以便日后更好地应用TRIZ进行创新和问题解决。
总而言之,学习TRIZ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逐渐掌握和应用TRIZ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升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triz方法及解释TRIZ,全称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工程师捷列奇基发展的一种创新方法论。
TRIZ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技术难题。
TRIZ已经在企业和创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TRIZ的方法和原则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问题。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框架,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思考和创新。
TRIZ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更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运用TRIZ方法,可以发现新的解决方案、改进产品和工艺,并提高创新能力。
TRIZ方法有五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TRIZ问题解决的基础。
1.矛盾原则:TRIZ认为,创新和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矛盾。
通过解决矛盾,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矛盾主要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2.系统化原则:TRIZ鼓励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问题。
它认为问题往往是由于系统中的互相作用和关系引起的。
通过理解和优化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3.演化原则:TRIZ认为创新的过程是演化的过程。
它鼓励通过分析技术和产品的演化历史,寻找创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4.通用原则:TRIZ提供了一系列通用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和问题。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指导和启发。
5.模型原则:TRIZ通过模型来描述和解决问题。
它运用了一系列的模型和方法,例如矛盾矩阵、发明原理、物质场分析等。
这些模型和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供方向和解决思路。
除了这些基本原则,TRIZ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如矛盾矩阵、发明原理、弯曲空间等。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创新者深入分析问题,提供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创新方案。
矛盾矩阵是TRIZ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横轴和纵轴的分类,将已有的技术和创新方案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应用分析1. 矛盾解决原理• 1.1 矛盾分析法– 1.1.1 找出系统中存在的矛盾– 1.1.2 通过对矛盾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 1.2 矛盾转化法– 1.2.1 将矛盾转化为其他形式的问题,从而寻找解决的可能性– 1.2.2 通过变换角度和思维方式,找到解决矛盾的创新方法2. 主动性原理• 2.1 利用主动性原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2.2 通过引入自动、智能等技术,实现系统对环境的自动感知和主动响应3. 相对运动原理• 3.1 利用相对运动原理实现某些过程的简化或改进• 3.2 通过构建相对运动关系,减少系统的能耗和复杂性4. 重要性排序原理• 4.1 通过对问题中各个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4.2 优先解决关键因素,从而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5. 功能局限原理• 5.1 研究系统功能的局限性和制约因素• 5.2 利用功能局限原理,寻找扩展和改进系统功能的途径6. 多样性原理• 6.1 引入多样性,创造更多的选择• 6.2 通过引入不同的元素、材料、技术等,为系统创造更多的变化和创新的可能性7. 引导型副产品原理•7.1 将副产品变为系统的一部分,发挥其价值•7.2 利用副产品为系统提供新的功能和价值8. 辅助原理和工具原理•8.1 利用辅助原理和工具原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质量•8.2 通过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和难题9. 完成和完善原理•9.1 完成和完善系统的各个部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功能•9.2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使系统更加完善和稳定10. 可重复使用原理•10.1 利用可重复使用原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0.2 通过设计可重复使用的部件和模块,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上是对TRIZ理论的40个原理的应用分析,通过这些原理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TrizTriz,即理论和发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由俄罗斯工程师基飞尔·苏留科夫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创新方法论。
通过对全球数千个专利和创新思维过程的研究,苏留科夫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发明创新规律,即Triz理论。
2. Triz的基本原理Triz基于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概念:2.1 矛盾理论矛盾理论是Triz的核心思想之一。
矛盾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时,相互矛盾的诉求或条件。
在Triz中,通过解决矛盾来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矛盾包括时间与空间、稳定性与灵活性等。
2.2 创新原则Triz中有许多被称为创新原则的基本思维模式,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创新的思路。
一些常见的创新原则包括逆向思维、局部改变、资源转化等。
这些原则是根据苏留科夫对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而来。
2.3 理想终局理想终局是指对于一种系统或产品,通过不断改进和演化,最终实现的完美状态。
理想终局是一个目标,可以帮助人们理清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2.4 引用与引导创新Triz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引导和激发创新思维。
这些工具包括问题分析、功能分析、物质与场域的变化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定义问题,并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考路径。
3. Triz的应用领域Triz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应用。
以下是Triz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1 工程设计Triz在工程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Triz的原理和工具,工程师可以发现并解决产品设计中的矛盾点,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同时,Triz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工程师克服技术难题。
3.2 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Triz可以用来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运用Triz原则找到解决方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3.3 服务行业Triz可以用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技术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技术创新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或创造新的技术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而TRIZ理论则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它以解决矛盾为核心,通过分析和系统化的方法来推动技术创新。
本文将介绍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并重点介绍TRIZ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包括:1.需求分析: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找出技术创新的切入点,确定创新目标和方向。
2.技术调研:研究现有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3.创意生成:通过头脑风暴、创新工具等方式,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意。
4.评估和筛选:对产生的创意进行评估,筛选出有潜力和可行性的创新方案。
5.原型开发:通过原型设计和制作,验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技术实施:将创新方案从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进行技术开发和实施。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是一种创新方法,它是苏联发明家阿尔图尔·佩特舒科创立的,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创新方法,帮助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解决矛盾,即通过解决技术问题中的矛盾,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TRIZ理论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1.矛盾矩阵:矛盾矩阵是TRIZ理论的核心工具,它基于40个矛盾对,通过对应不同的矛盾对,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创新原则。
2.九窗法:九窗法是一种系统化思考的方法,它将创新问题分为九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资源吸引法:资源吸引法是一种从外部引入所需资源的创新方法,通过寻找其他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和资源,解决内部资源不足或短缺的问题。
4.TRIZ算法:TRIZ理论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算法,如分析矛盾,递推分析,问题反思等,通过这些算法来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TRIZ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和工艺改进:通过TRIZ理论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发现产品和工艺中的矛盾,并提出创新的改进方法。
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创新方法是指在解决问题、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等方面采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术。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是一种创新方法,它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解决方案。
TRIZ理论是由苏联科学家G.S. Altshuller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它基于对全球创新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创新方法和原则。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识别和解决困扰创新的矛盾,从而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它认为创新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通过把问题转化为一个物理矛盾,再通过方法和工具来解决这个矛盾,从而得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理论提供了许多创新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的解决方案。
其中最著名的是矛盾矩阵和40个发明原则。
矛盾矩阵是TRIZ理论的核心工具之一,它通过将问题的矛盾因素分析成一系列参数,从而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方案。
矛盾矩阵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它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和工具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40个发明原则是TRIZ理论的另一个核心工具,它是通过对全球创新案例的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普适的发明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在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解决方案时的思考和行动。
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
许多著名的创新案例都采用了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经验。
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和应用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人们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并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目标。
总之,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为人们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
它们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TRT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原理1:分离法也称分割原理,即将整体切分。
有三方面的含义:1. 将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例如:火车车厢,分离成一个一个的单体车厢;用卡车加拖车代替大卡车;将垃圾箱分割为可回收及不可加收的部分;电冰箱分为冷冻室和冷藏室,并分多个层;运载火箭分为多个助推器;班级为了便于管理分成多个小组等等。
2. 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例如:组合式家具;移动房屋;活动帐篷;组合菜板等,如图2-3(b)所示。
3.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如:用百叶窗代替大的窗帘,输送高温玻璃时用熔化的锡代替滚轴等。
原理2:提取法也称抽取法、抽取原理,即将物体中有用或有害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有两方面的含义:1. 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
例如:避雷针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其危害;空调的压缩机分离出来放在室外;食品真空包装等。
例如:用狗的叫声做警报而不用真的养一条狗;把彩喷打印机中的墨盒分离出来以便更换;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成分献血,只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微波滤波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等。
原理2:提取法2. 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原理3:局部质量改善法在物体的特定区域改变其特征,从而获得必要的特性。
有三方面的含义:1.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例如:采用温度、密度、压力的梯度,而不用恒定的温度、密度、压力;刀或斧子的刀刃部分进行特殊处理等。
2.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起钉锤;指甲剪;多功能组合工具等。
3.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处于最有利于其工作的条件。
例如:餐盒的隔间,防止串味;矿山坑道除尘等。
汤勺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工作条件。
原理4:非对称法 例如:电源插头做成不对称形式,防止插错;不对称搅拌叶片加强搅拌;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有高度差以提供向心力,减少对轨道挤压造成的危害;在鞋跟易磨的一侧钉上“鞋掌”;为增强密封性,将圆形密封圈做成椭圆的,等等。
TRIZ理论----40种基本措施1.分割原则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2.拆出原则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3.局部性质原则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则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联合原则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
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TRIZ理论与方法
TRIZ的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由一位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又译根里奇·阿奇舒勒)及他的同事1946年最先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
他们从这些最有效的解中抽象出了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普遍的适用于新出现的发明问题,协助人们获得这些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
现在,国际上已经对超过250万项出色的专利进行过研究,并大大充实了TRIZ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有的公司根据TRIZ和专利的数据库,创造出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使发明创新的自动化初现曙光。
但是,TRIZ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或者方法,人们应该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它,计算机是无法完全取代人的作用的。
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Altshuller
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
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
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
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
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
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
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
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
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
理论体系。
TRIZ理论主要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
而对于复
杂问题的分析,它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
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
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工程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
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发明原理与11个分离原理,针对具体的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寻求
具体解决方案。
4.发明问题标准解法
针对具体问题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
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到问题解决
如今TRIZ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和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经过实践的检验,为众多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2001年,波音公司邀请25名前苏联TRIZ专家,对波音450名工程师进行了两星期培训加讨论,取得了767空中加油机研发的关键技术突破,最终波音战胜空客公司,赢得了15亿美元空中加油机订单。
2003年,“非典”肆虐时,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利用TRIZ的40条创新原理,提出了防止非典的一系列方法,许多措施为新加坡政府采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4年,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利用Pro/Innovator解决机顶盒天线连接问题和电磁兼容问题,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节省大量研发经费。
2003 年,三星电子采用TRIZ 理论指导项目研发而节约相关成本15 亿美元,同时通过在67 个研发项目中运用TRIZ 技术成功申请了52 项专利。
仅仅一项创新技术就能对一个跨国企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TRIZ 的创始人G. S. Altshuller 对此也始料未及。
从 1997 年三星引入 TRIZ 理论到 2003 年的近 7 年时间里,三星应用TRIZ 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但很多创新环节仍然需要 TRIZ 专家的协助才能完成,而且这些专家往往都有十年以上的 TRIZ 应用经验并通晓不同的工程领域。
我们因此称三星的这种创新模式为“专家辅助创新”( EXPERT AIDED INNOVATION )。
目前TRIZ被认为是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和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最全面系统地论述发明创造和实现技术创新的新理论,被欧美等国的专家认为是“超级发明术”。
一些创造学专家甚至认为:阿奇舒勒所创建的TRIZ理论,是发明了发明与创新的方法,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参考文献:1、Triz技术创新方法(/);
2、/question/15786702.html?fr=ala0
3、/html/s75/200902/05-7111_2.html
4/s?wd=triz%C0%ED%C2%DB&word=triz%C0%ED%C 2%DB&tn=sitehao123&oq=triz&rsp=0&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