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38
浅谈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浅谈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引言一、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内涵劳动法律是指国家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它们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和用人单位的责任,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管理是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方面的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二、劳动法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1. 合法招聘:劳动法律规定了招聘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原则,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得歧视任何人,确保工作机会的平等。
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过程中必须遵守劳动法律的规定,以保障招聘的程序公正,否则可能面临法律纠纷。
2.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员工的权益,避免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3. 工资和福利管理:劳动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加班工资、年假等基本权益。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确保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符合法律标准,否则会面临违法用工的指责。
三、人力资源管理对劳动法律的影响1. 守法经营:人力资源管理要积极履行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符合劳动法律的规定。
只有在守法经营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有效地运营,避免法律风险。
2. 争议解决:劳动争议是不可避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遵守劳动法律规定的仲裁和诉讼程序,以便迅速解决争议。
3. 员工权益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应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当员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人力资源管理应积极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维权,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论劳动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是紧密相关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劳动法律的规定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约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又反过来影响劳动法律的有效实施。
浅谈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应对摘要:文章论述了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企业人力资源使用与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应对办法中图分类号:d92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63-02一、影响劳动合同法产生的主要因素1.经济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同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些私营企业者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利用我国法律的不健全,延长劳动人员的劳动时间,不给付、少给付或延迟给付劳动报酬,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为逃避法定义务签订短期劳动合同,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和合理流动,集体合同签订率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层出不穷。
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的概念,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使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造成劳动者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
2.社会原因。
由于劳动合同不规范造成的劳资关系紧张引起的社会矛盾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解决劳动者切身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明确用人单位与权益人的责权利,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
3.政治原因。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1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广大劳动者都是我国的领导者,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让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
因此,国家必须切实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让大多数人安居立业,从而保证社会稳定。
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1.《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给以相当严厉地处罚即用人单位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如下规定:(1)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 稳定雇佣关系:劳动合同法明确了雇佣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使企业更注重稳定雇佣关系。
企业需要遵
守合同约定,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报酬待遇,不得随意解雇劳动者,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和归属感。
2. 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休假制度、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一系列劳动者权益保障措施,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福
利待遇,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3. 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规范了合同内容和签订流程,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
方面更加严谨和规范。
企业需要合法合规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条款,避免在劳动合同订立
过程中产生纠纷。
4. 加强劳动纠纷解决机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纠纷的解决程序和渠道,强化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纠纷解决的规范性和效率。
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和管理,及时解决和化解潜在的劳动纠纷,从而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正常运营。
总体来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员工权益、稳定雇佣关系和合同管理规范,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和企业运营的稳定性。
也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合规性和管理成本。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作者:李林虎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3期[摘要]《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灵活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对《劳动合同法》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用人单位能够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25-01前言“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自该法颁布、实施以来,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之前的《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签订、解除与终止、试用期、违约金等内容作出了新的规定。
具体论述如下:(一)促使劳动合同的签订按照《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一规定促使用人单位积极主动地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二)在劳动合同解除上的影响《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了六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放宽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尤其是最后该条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大大简化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有力地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在保护劳动者的前提下,该法在第39条中规定了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其中包括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以及劳动者存在违法乱纪等行为。
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单位利益的考量。
尤其是第40条规定了在三种特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