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 格式:ppt
- 大小:373.09 KB
- 文档页数:4
噪声的等级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噪声的等级: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噪声的定义: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
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的危害: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
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
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
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
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
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
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
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一、噪声的控制1.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音,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dB 。
3.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人在耳处减弱噪声。
注意:(1)噪声只能减弱,不能消除;(2)噪声也有有利的一面。
比如,噪声除草、发电、除尘、诊病等。
4.乐音和噪声的对比区别名称乐音噪声定义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波形联系乐音和噪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是乐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噪音。
大小都用分贝(dB )作单位二、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关系:声可以传递信息。
应用: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与能量关系:声可以传递能量。
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说明: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
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人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中考复习:噪声的防治及声音知识的应用一、噪声的控制1.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音,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 dB。
3.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人在耳处减弱噪声。
注意:(1)噪声只能减弱,不能消除;(2)噪声也有有利的一面。
比如,噪声除草、发电、除尘、诊病等。
4.乐音和噪声的对比区别名称乐音噪声定义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波形联系乐音和噪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是乐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噪音。
大小都用分贝(dB)作单位二、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关系:声可以传递信息。
应用: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与能量关系:声可以传递能量。
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说明: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
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人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
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危害大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
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
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
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
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
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噪声的危害和噪声标准
一、噪音的危害:
1、引起耳鸣、耳痛,损伤听力;
2、使人心烦意乱、降低工作效率;
3、损害心血管,引发高血压、心脏病;
4、使神经系统紊乱;
5、干扰睡眠和休息等。
二、噪声标准:
声音分贝的标准:0-20分贝几乎感觉不到;20-40分贝相当于轻声说话;40-60分贝相当于室内谈话;60-70分贝有损神经;70-90分贝很吵。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使人的神经细胞逐渐受到破坏;90-10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100-120分贝使人难以忍受,几分钟就可暂时致聋。
一般声音达到80分贝或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噪声。
噪声评价等级划分
噪声评价常常根据噪声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级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严重噪声:指噪声水平非常高,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的较大幅度。
这种噪声水平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立即处理和降噪。
2. 较大噪声:指噪声水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但并不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活没有立即危害。
需要适时采取措施进行降噪。
3. 中等噪声:指噪声水平超过了舒适的水平,但还在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范围内。
对人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适当的降噪措施。
4. 轻微噪声:指噪声水平在较低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感。
可以考虑一些轻微的降噪措施。
5. 安静噪声:指噪声水平非常低,接近于零,对人体健康和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这种环境一般静谧,适合人体休息和专注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噪声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划分标准应该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噪声划分等级标准
噪声级即描述噪音大小的等级分类,0~120dB的范围内通常分为三级。
具体如下:
•Ⅰ级(30~59dB):可以忍受,但已有不舒适感,达到40dB时开始困扰睡眠。
•Ⅱ级(60~89dB):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干扰增加,听话困难,85dB是保护听力的一般要求。
•Ⅲ级(90~120dB):显著损害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听觉器官损伤。
另外,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昼间和夜间也分为六级,具体如下:
•昼间0级标准为≤50.0分贝,夜间≤40.0分贝。
•昼间一级标准为50.1~55.0分贝,夜间为40.1~45.0分贝。
•每级数值差为5分贝,以此类推。
•但4a级和4b级昼间均不能超过70分贝。
请注意,这些标准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噪音的等级和危害,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
具体的噪音等级划分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行业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参考当地的噪音污染控制法规和标准来确定具体的噪音等级和限制。
室内家庭噪音标准
室内家庭噪音标准为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该低于45分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若违反本法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一般噪音在30分贝左右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和休息,而达到50分贝以上时,会感到难以入睡。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头痛、睡眠不好、记忆力明显下降等。
第三节噪声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全解知识点一噪声及其来源1.噪声的界定(1)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当有人休息时,其他人唱歌或放音乐,此时的歌声或音乐妨碍了他人休息,对于休息的人来说,就是噪声2.噪声的来源(1)自然界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暴风雨、海啸、雷鸣、火山爆发等。
(2)生活中的噪声:公共场所人群发出的喧哗声,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声音。
(3)电器噪声:各种用电器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4)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机动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5)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6)施工噪声: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工地上各种运转的机械设备以及工人在使用铁锹、锤子等工具劳动时发出的声音。
3.乐音和噪声的区别与联系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例1 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物理课时,小明窃窃私语B.上物理课时,邻班教室内上音乐课的歌声c.上物理课时,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声D.当你睡觉时,耳边蚊子的嗡嗡声答案:C解析上物理课时,小明窃窃私语,会妨碍其他同学学习,属于噪声;上物理课时,邻班教室内上音乐课的歌声,会妨碍同学们听课,属于噪声;上物理课时,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声,不会妨碍同学们学习,不属于噪声;当你睡觉时,耳边蚊子的嗡嗡声,干扰了你的休息,属于噪声。
知识点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等级划分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在不同的声音强度下,人的主观感觉如下表:深化透析(1)超过50 dB,影响睡眠和休息。
(2)超过70 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噪声作业危险分级评价
1.噪声作业分级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0级安全作业、Ⅰ级轻度危害作业、Ⅱ级中度危害作业、Ⅲ级高度危害作业、Ⅳ级极度危害作业五个等级。
2.噪声作业卫生标准,见表7-6表7-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参照表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现有企业允许噪声dB(A)~890~493~296~199最高不得超过115dB(A)
3.噪声作业分级查表法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简化噪声危害指数的计算过程,国家已制定出了噪声作业分级表,见表7-7。
表7-7噪声作业分级表
级声级范围别dB(A)接触时间(h)≤85~88~91~94~97~100~103~106~109~112>112~1~2OⅠⅡⅢⅣ~4~8
注∶1.现有企业暂时达不到卫生标准时,O级可扩大至Ⅰ级区,其余按表分级。
2.接触噪声超过115dBA的作业,无论时间长短,均为Ⅳ级。
第四讲讲义一、噪音的危害和控制噪音的来源:定义: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所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来源:工业噪音,例如电锯声、电钻声、施工爆破声等;交通噪音,例如汽车马达声、喇叭声、火车声,飞机轰鸣声等;生活噪音,例如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市场喧哗声等;1、常见噪音: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小商贩的叫卖声.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例题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好听的歌声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一定不是噪声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
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等级:人们以分贝(dB)数来划分噪声的等级为保护为保护听力,不超过90dB为保证学习、工作,不超过70 dB为保证休息、睡眠,不超过50 dB危害: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生理效应:引起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休克死亡。
物理效应:高强度会损坏建筑物,使一些自动控制仪表设备失效等。
3、噪声的控制在声源处减弱;例如,魔头车的消音器、无声手枪的消音筒等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居民区远离工厂,窗户安装真空玻璃,设置重中之重屏障,植树造林。
在人耳处减弱:例如,戴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
例题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区内严禁鸣笛B学校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下列关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来的噪声二、声的利用1、声传递信息利用声可传递各种信息例如:工人敲铁轨找故障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水手通过号角回声判断悬崖的位置蝙蝠“回声定位”(声纳)B超例题1下列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一场大雨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断是否有螺栓松动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的结石D跳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来判断瓜的生熟2、声传递能量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精密器件清洗牙齿降低污染去除人体结石治疗癌症例题2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音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鸽子靠次声波导航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C月球上两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D90dB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声利用时,获得信息和获得能量的区别利用声波获取信息和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现象。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
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
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功能改变、月经不调等。
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生理移形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噪声强度和接触时间。
听力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区分为:一、听觉适应短时间内接触强噪声,出现耳不适、耳鸣,听力暂时保护性降低10-15dB,脱离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可恢复,这一生理过程称为听觉适应。
这种听力暂时性下降又可恢复的听力变化称暂时性听阈位移,属保护性功能改变,可减轻噪声的危害。
可通过比较接触噪声前、后的听阈进行评估。
二、听觉疲劳持续暴露与强噪声环境或多次接受脉冲噪声,是听力下降15-25dB,并在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小时只1昼夜才恢复至原有听力水平,称听觉疲劳。
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属可逆性听力损失,均可视为生理性保护效应。
三、听力损失长期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85-90dB),听觉疲劳难以恢复,持续累积作用的结果,使听阈由可恢复的生理性改变移行至不可恢复的病理性改变的过程称为听力顺势。
其主要听力损失表现在高频任一频段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30dB,此时语言频段听力无障碍,故又称高频听力损失,可作为噪声性耳聋的早期指征。
四、噪声性耳聋当高频听力损失扩展至语言三频段,造成平均听阈位移>25dB,并伴有主观听力障碍时,成噪声性耳聋。
此时在4000Hz处有一听力突然下降的听骨存在。
依据听力下降的程度可区分为下列各等级耳聋:①微聋,听力下降25-40dB;②轻度聋,听力下降41-55dB;③中度聋,听力下降56-70dB;④重度聋,听力下降71-90dB;⑤全聋,听力下降>9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