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单位,知道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单位、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
2. 教学难点:声强的计算、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噪声相关课件、案例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等。
1.2 引入噪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1 讲解噪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和特点。
2.2 介绍噪声的单位,如分贝(dB),并解释声强的计算方法。
2.3 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如影响睡眠、提高血压等。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噪声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必要性。
3.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建议。
4. 实验演示4.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器材测量噪声强度。
4.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分析结果。
5. 知识巩固5.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噪声的控制方法。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噪声控制的措施。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6.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7. 作业布置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
7.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技术和法规,如城市规划、建筑隔音等。
2. 让学生了解噪声与声音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噪声污染。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分别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学习的课题。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时间1、提出问题:你想了解有关噪 声哪些方面的知识?2、噪声的产生:(1)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 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 入示波器中(录相演示),让 学生观察两种声音的波形,说 出两种声音波形的特点,总结 出噪声的物理含义。
1、学生说说想了解 的有关噪声的知 识。
2、( 1)学生认真 观察乐音和噪声的 波形,说出两种声 音波形的特点,并 总结出噪声的物理 含义。
1、让学生自己 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 习的兴趣。
2、噪声的波形 借助多媒体演 示,很直观,可 以激发学生学11分钟(小提琴独奏《梁祝》)和制造一些杂乱的声音(刮玻璃),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弓I 出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分钟(2)提出问题:优美动听的音乐会成为噪声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总结出噪声环境保护角度的含义3、大屏幕出示一些常见的声音,让学生分析判断哪些是噪声,哪些不是噪声,并说明理由。
4、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哪些噪声,干扰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并汇报、交流。
1、出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此装置的作用,从而引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dB)2、提出问题:你知道一些常见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吗?播放录相,介绍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
3、出示自学任务:自学课本P25 -P26页有关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的知识,并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的成果。
(2)学生举例说明习的积极性,并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培养学生的观时也会成为噪声, 察、概括能力。
并总结出噪声环境3、通过练习,保护角度的含义。
培养学生分析、3、学生分析判断大解决实际问题屏幕上出示的常见的能力。
的声音中,哪些是4、培养学生把噪声,并说明理由。
物理知识应用4、学生分小组讨论到日常生活中校园里存在的噪去的能力,体现声,并汇报、交流。
第二章课题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如何控制噪声污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噪声的来源(2)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减弱噪声【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课前准备】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多媒体设备、泡沫塑料、玻璃、示波器、棉花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别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演奏和嘈杂的急刹车、嘈杂的人声。
【过渡】听了刚才的几段声音,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
嘈杂无序的噪声总会让人心烦意乱。
展示四大污染图片。
【过渡】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噪声污染已经被列为四大污染之一。
那么究竟如何有噪声,我们又该如何去减弱噪声呢二、新课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演示】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入示波器中,观察两者的区别。
【过渡】比较这两种波形图,我们就会发现噪声究竟是什么呢(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产生噪声。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感受到噪声的危害,那么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又有哪些来源呢(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交流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是什么展示不同方面的噪声来源。
【知识巩固】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D)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展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
【过渡】大家知道这个示数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在图片中显示的dB就是表示声音的强弱。
(1)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dB)(2)不同的分贝:0dB是人们刚好能听到的声音;30dB—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危害3. 噪声的控制方法4. 噪声监测与评估5. 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及控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噪声危害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实验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噪声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噪声。
3. 分析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展示相关案例。
4. 教授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隔声、吸声、消声等控制噪声的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噪声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
6.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噪声控制的了解。
7. 课堂小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噪声定义、分类和危害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噪声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噪声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热情。
八、课后作业1. 总结噪声的危害,列出几种减轻噪声的方法。
2.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提出改善建议。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教案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4.了解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5.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噪声环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和分类a.噪声的定义;b.噪声的分类及特点。
2.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a.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b.噪声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c.噪声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a.噪声的产生原因;b.噪声的传播途径。
4.噪声的控制原则和方法a.噪声控制的原则;b.噪声控制的方法。
5.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a.学生团队分组,分析一个噪声问题案例;b.分析案例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和影响;c.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引入噪声概念并提问:“你们听过噪声吗?噪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环境噪声、社会噪声、工业噪声等。
并介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对听觉系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知识梳理(15分钟)进一步讲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噪声是如何产生并传播到我们身边的。
4.控制措施(20分钟)讲解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包括降噪技术、布局设计以及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方法。
5.案例分析(2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噪声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具体的噪声产生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等。
6.解决问题(20分钟)让学生逐一陈述自己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7.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和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噪声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合理控制噪声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指任何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声音,包括来自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活动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人体健康: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失眠、血压升高、心理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干扰社交交流: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交流,增加人们的沟通困难,降低人们的社交质量。
3.影响学习和工作:噪声会引起人们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教室、办公室等需要集中精力的场所。
4.影响睡眠质量: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导致睡眠不足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5.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的噪声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
二、噪声的控制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源头控制、传播控制和个人保护。
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产品和工艺,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产生,如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低噪声材料等。
2.传播控制:通过隔离和减振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如在公路上设置隔音墙,使用消音器等。
3.个人保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危害,如佩戴耳塞、耳罩等。
4.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对超标噪声进行处罚。
5.教育宣传:加强对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培养良好的噪声环境意识。
三、噪声控制的案例分析1.工业噪声控制:对于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采用减震降噪措施,设置隔音墙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钢铁厂中,通过对高炉设备进行减振改造和采用降噪设备,成功降低了噪声水平,并保护了员工的听力健康。
2.交通噪声控制:对于交通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结构,减少车辆噪声排放,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方式来控制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三部分内容组成。
本节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教学策略本节设计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实际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
在本节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同时还要对如何防治噪声的途径有所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会学乐学。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特点,知道噪声的计量单位。
2. 使学生掌握噪声的危害,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特点2. 噪声的计量单位3.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 噪声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5. 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特点、危害及控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噪声的计量单位,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噪声的定义和特点。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
3. 运用讨论法,探讨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4. 利用多媒体展示噪声的相关素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噪声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噪声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介绍噪声的定义、特点、计量单位,以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危害。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4. 总结:教师总结噪声的控制方法,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噪声的控制。
5.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噪声控制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方法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噪声污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噪声控制的方法,并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3. 实践活动:安排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噪声污染,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控制。
4.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里的噪声来源,并提出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噪声定义、危害和控制方法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噪声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教学用具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
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1.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2.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鸣声……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噪声的来源情景设置:进程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
进程2:用铁钉刮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
进程3:大家一起来唱一首歌。
进程4: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同学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
通过对比1和2,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种声音?通过对比3和4,提问: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学生体验活动: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
小结: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杂乱的噪声令人心烦气躁,有时候乐音也能变成噪声。
学生猜想: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效果呢?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噪声,其中包括了年级物理噪声。
年级物理噪声是指在学校教室、实验室和活动场所中产生的与学习和教学活动有关的噪声。
正常的噪声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但过高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沟通和注意力。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并采取控制措施。
一、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1.影响学习效果:过高的噪声会干扰学生专注于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噪声环境下很难集中注意力,无法有效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2.造成听力损伤: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对人们的听力产生慢性影响,引发听力损伤。
学生的听力受损会影响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
3.增加压力:过高的噪声会导致人们更容易感到疲劳和压力。
这种压力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情绪不稳定,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
4.影响教学质量:噪声不仅对学生有害,也对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产生影响。
噪声会干扰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讲,影响教学质量。
二、年级物理噪声的控制1.加强教育与宣传: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噪声危害教育,提醒大家注意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了解噪声对学习和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噪声环境意识。
2.优化建筑设计:在学校教室和实验室等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应使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降低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干扰。
3.合理安排学习和教学时间:将需要集中思考和听讲的课程安排在噪声较小的时间段内,避免与其他活动同时进行,减少噪声的干扰。
4.提供个人防护措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5.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强学校对噪声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教育设施的维护和运营,定期检测噪声水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年级物理噪声对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和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改善室内环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提供个人防护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保障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特性,知道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噪声的定义和特性;(2)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3)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难点:(1)噪声的传播和控制原理;(2)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噪声产生和传播的实验器材;3. 噪声控制技术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2)提问:什么是噪声?噪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噪声的定义和特性;(2)展示噪声产生和传播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噪声;(3)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如睡眠质量下降、听力损伤等;(4)介绍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如隔声、吸声、消声等;(5)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3. 课堂小结:4.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噪声知识;(2)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对噪声污染的法律法规,了解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政策。
2. 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城市噪声治理、交通工具噪声降低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为改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噪声基本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噪声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调和创意表达能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1、知识目标:(1)了解当代社会四大公害(2)了解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声源、知道噪声的控制途径。
2、能力要求:资料收集能力、自学阅读能力、材料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德育渗透目标:增强对噪声进行控制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的美德。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教学难点:声强级教研课题: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地球上的动植物,从微生物到人类,长期以来存在于与水、大气、陆地和气候条件平衡的状态之中,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突飞猛进,一方面使我们获得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环。
通过几天来的调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南通市目前存在哪些环境污染?生:红庙子河河水漆黑一团发出阵阵恶臭;建筑工地扬尘、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室内装璜带来了苯污染;打手机造成电磁污染;废弃建筑垃圾、电池带来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师: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本节课,我们重点来探讨噪声的污染和控制(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过程(以下内容通过学生边自学、边讨论方式进行)(一)噪声的定义师: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人们称之为乐音,而又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人闪称之为噪声,那么乐音和噪声有什么不同?生:乐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源产生的,它的波形图是周期性曲线,噪声是由无规则的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来的,它的波形图也是不规则的曲线。
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看声音的物理性质,还必须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因此,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声音都是噪声。
(板书)(二)噪声的计量和危害1、噪声的分类师:噪声是由各种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杂乱地组合在一起的,主要分三种:a、空气动力性噪性噪声:当所体在产生涡流或压力突变,引起气体扰动所产生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1(一)、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噪声的度量单位。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3.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4. 噪声的控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度量单位及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噪声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噪声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引出课题。
2.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噪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分类。
3. 噪声的度量单位——分贝:介绍分贝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度量方式。
4.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5. 噪声的控制方法: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控制噪声。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噪声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噪声、分析噪声危害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讨论噪声控制方法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环保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家长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噪声控制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附近的工厂或社区,了解他们在噪声控制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3. 开展噪声控制小窍门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控制噪声的创意方法。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噪声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噪声的等级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具准备闹钟、纸盒、耳塞、泡沫塑料、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导入[师]:声音有各种各样,优美动听的乐音,使人心情舒畅,杂乱的噪声令人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噪声已列为国家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同固体废气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关于噪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新授1、噪声的来源[演示]:课件出示: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
[师]:大家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与我们前面讲的音叉的波形做比较是一样吗?然后回答从物理学角度来讲什么是噪声?[生]:观察。
[生]:我们观察到示波器上的波形是杂乱无章,我们原来学的音叉的波形是很有规则。
[生]:通过观察我们得出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说得很好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那么,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什么是噪声?[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噪声的定义,那么,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生甲]噪声从哪里来?
[生乙]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生丙]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生丁]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戊]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问题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
[师]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生]仔细观察.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问题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问题3:
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问题4: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
(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
(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
(5)小商贩的叫卖声.
(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
(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
(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
[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师生共同活动:
1.0;30~40;70;90;150.
2.90;70;50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
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
问题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问题2: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3: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4:
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四、布置作业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