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时间:古希腊——16、17 世纪,有2000多年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特别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制约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人性本恶。
霍布斯命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狼和狼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弗洛伊德“影响人的心理跟行为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物性的冲动”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1890年前后,人们开始将精神分裂归因于社会行为。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
它标志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正式产生和其成熟体系的出现。
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德国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用模仿来解释所有的社会心理现象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绝不是个体意识的相加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并决定那个后者,社会心理学开始于群体并结束于群体。
黎朋《群众论》集群行为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后面的动因是什本能受《进化论》影响工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学习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重点掌握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神会学习理论及认知理论。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教学内容: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引导性案例:请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天凌晨3点钟,一位警察看到辍学的学生拉里从一家商店的后门走出来,并带着一个装满钱的书包,这家商店像附近的很多商店一样,晚上已经关门很久了。
警察向拉里喊话,让他站住,举起手来,拉里转过身来,从兜里掏出一支手枪,对警察扣动了扳机,子弹打在警察的腿上。
后来,拉里被捕入狱。
按照统计数字的预测,拉里在监狱的生活将不会有建设性的查处,也不会快乐,社会将为他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他再次犯罪的概率也相当高的,在对后面理论的讨论中。
我们还将参考拉里的案例。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苏格拉底古希腊 依附 柏拉图:社会心理学 西欧思辨哲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美•G 奥尔波特: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学 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心理学(边缘学科)心理学 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来源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推动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一)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二)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第二节 近八十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 二战的影响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人际关系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人格特征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小群体的研究也有较大发展理论建设也有所成就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苏● 社会心理学在前苏联的发展 至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1968年------成立全苏联第一个社会心理学教研室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芽●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942年--------周先庚和费孝通:第一次工业社会心理学课研究1948年--------孙本文«社会心理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现状理论定向问题 社会心● 美•社会大动荡---社会心理学家拿不出解决方法 研究方法问题 理学不 社会期望问题 太成熟●社会心理学在欧洲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在前苏联的发展 ● 社会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一、 精神分析理论黎明社会心理学早期代表弗洛伊德 群体心理学麦独孤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 意识与潜意识2、 力比多3、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 生本能与死本能5、 人格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在正常情况下,人格的三个方面相对平衡,个体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时间:古希腊——16、17 世纪,有2000多年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特别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制约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人性本恶。
霍布斯命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狼和狼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弗洛伊德“影响人的心理跟行为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物性的冲动”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1890年前后,人们开始将精神分裂归因于社会行为。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
它标志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正式产生和其成熟体系的出现。
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德国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用模仿来解释所有的社会心理现象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绝不是个体意识的相加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并决定那个后者,社会心理学开始于群体并结束于群体。
黎朋《群众论》集群行为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后面的动因是什本能受《进化论》影响工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及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发源于哲学思辨。
“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本性与社会有什么关系?”(1)柏拉图、苏格拉底派:人性可通过教育与社会制度来改变。
“人之初,性本善”,是有缺陷的社会使得人趋向邪恶。
柏拉图《理想国》:设计一种理想社会,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
后来的康德、歌德、卢梭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
(2)亚里士多德派:人性主要由本;本能决定。
“人之初,性本恶”,必须通过法制的引导,,才能使社会得以生存。
人的最基本的动机是对“更大权利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论理学》和《政治学》探讨了人的自制和人与人的关系;《论演说》叙述了演说家如何支配听众情绪;《诗学》中提出了“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解释了人类侵犯行为。
二、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的提出结束了人性的思辨讨论,使心理学家从进化论观点理解人类社会的进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工业和都市化的发展,多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及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迫使人们关注社会心理学研究。
1895年,德国拉扎勒斯和施泰因塔尔主编《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
假定存在不同的民族心理学,提出了群体中个人社会心理形成的共同规律问题。
同年,美国斯莫尔和文森特首次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并将社会心理学列入《社会研究导论》一书的重要章节。
1897年,法国人塔德发表《社会心理学研究》1908年,英国麦独孤和美国罗斯分别发表《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民族心理学》:以原始民族的语言、道德、宗教、艺术为主要内容。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法国塔尔德、黎朋和美国罗斯:主要研究人们面对面地相互作用对其行为调节的过程,注重研究模仿、暗示、同情等。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引论》:以本能论建立起社会心理学体系,认为个人行为与团体行为都来源于本能,而人的本能是先天遗传的,本能是人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社会心理学教案内容:第一,二章:总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和教学要点一,导入心理学的概念二,导入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四,社会心理学主要的内容,意义五,社会心理学三种具体研究方法六,心理学的或然性七,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历史与现状八,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呈现一,研究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受社会影响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应注意的问题:1,所谓“受社会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只有受到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时,社会心理学才去研究它,研究人怎样受这种影响,为什么接受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影响的效果是永久的还是短暂的,增加或减少影响的变因是什么,等等。
2,所谓“受社会影响的个体”,是指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受社会影响的个体情况,进而也研究众多个体的集合——群体,包括小群体心理。
3,所谓“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指社会心理学一方面研究个体受社会影响的心理反应,过程。
即社会心理学注重研究受社会影响的个体的内在心理特点和外在行为表现两个方面。
二,学科特点: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与多门学科相联系的综合学科: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前者可以看做是后者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联系,在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上有许多是相通的. 社会心理学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心理学的时候心理学,主要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心理变化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机制;二是社会学的心理学,主要使用社会学的方法,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2,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比如遗传学和生物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知觉与认知理论,诱因-冲突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等。
它研究的主题,就是我们全都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兼有实验科学和人文科学特征的学科:从方法论看,社会心理学兼有实验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特征,首先获得精心收集资料,最后在预测中检验和应用这些原则。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如何理解“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早得多” ?答案:社会心理学从诞生至今仅历时百余年。
不过,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的先哲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因此,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早得多。
通常的观点是把1908 年视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但是在1908年之前,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已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以及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2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并不长。
通常的观点是把1908 年视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论及社会心理学的思想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的社会决定论,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自然决定论。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属于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第二阶段,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与社会心理相关的流派主要有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和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实验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
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的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社会心理学经历了深刻的危机之后进入了扩展时期。
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
绪论本讲的主要问题: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二、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三、怎样学习社会心理学?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
心理学(Psychology)是希腊文psyche和logos两词演变合成而来。
Psyche意指“灵魂",logos意指“知识”或“论述”等,合在一起就指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
1、心理学的概念: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即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领域: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从亚里斯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的,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
千百年来,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
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里脱胎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学科.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应用于教育、医疗、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渗透到仿生学、人类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许多尖端科学技术部门,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出发,主要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学出发,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成为孕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母体的是:①社会学;②文化人类学;③心理学(不包括生物学)。
▲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的影响包括:①现实的影响;②想象的影响;③隐含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认为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这是倾向于社会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①个体的习得行为;②亲社会行为;③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
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4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个体层面的研究内容;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研究层面研究内容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态度、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本章学习目标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
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
P。
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
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
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
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
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弗洛伊德(S。
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
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
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
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
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
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
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
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已经出现的“政治数学”和人口统计来考察人口、死亡率、家庭收入、生活状况、犯罪类型等社会问题,在这些社会调查中,有不少问题已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如法国的帕兰—杜沙特列在1834年发表的两卷本《关于巴黎城里的卖淫》中就使用了警方记录和私人访谈法来了解有关这些妇女的社会出身、对宗教和婚姻的态度、堕落的原因等。
虽然他们并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是关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但在后人看来,他们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头一批样板” 。
从理论上看,社会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归于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
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创立社会学以来,早期社会学家力图用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思想解释社会,这种“生物还原主义”在斯宾塞的著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社会学历史中的“有机学派”。
然而,生物还原论的失败迫使他们运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社会,这种心理规律决定社会过程的构思注定还是行不通的。
但社会学中的这种心理学倾向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和社会学不同,它当时并没有在理论研究中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先在精神病学和变态心理学中有所反映。
早在1842年,由布雷德进行的催眠术实验成为“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础” 。
1890年前后,人们又开始将精神分裂归因于社会行为。
这些触及社会心理学的思想都产生在冯特
(W.Wundt)的“民族心理学”(1900—1920)之前。
这一切都说明社会心理学在形成过程的一开始就受到两种不同的学科的影响,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这就是说,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一直带有社会学或心理学的取向问题,而缺乏这一学科的“中性”理论。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将社会学和心理学比作社会心理学的“双亲”,是恰如其分的。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还有赖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推动,现按时间顺序排序如下: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
1875年,德国学者A.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在《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论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状况或民族意识的一般现象;1894年,A.斯莫尔和G.文森特也在美国率先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并将“社会心理学”列为《社会研究导论》一书的主要章节。
1897年,美国人詹姆斯•鲍德温以“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为《心理发展的社会和伦理解释》一书的副题,描述了个人是个体化了的社会我,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结果。
同年,N.特里普利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首次发表了一份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报告,对骑自行车人的单独行驶、陪伴行驶以及竞赛的速度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
由此,这一年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1898年,法国人G.塔尔德写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企图用模仿的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W.McD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E.A.Ross)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与此同时,这两本书也代表了社会心理学探求者在社会经验阶段取得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