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学会拒绝 身边的诱惑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51
第八课学会拒绝
第一课时身边的诱惑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身边存在着种种诱惑,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几种常见的诱惑及其危害。
2 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锻炼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对不良诱惑的排斥心理和批评态度,激发对于积极、健康的初中生活的意识和热情,初步树立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法律观念。
学习重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及其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利弊影响。
正确认识我们学习、生活的周边环境。
学习难点:黄赌毒诱惑的危害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小组讨论
学习过程:
预习与展示
1 我们身边的诱惑有哪些?
2 对待金钱,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 电子游戏的利与弊是什么?如何抵制这一诱惑?
4毒品包括什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5赌博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6不良信息的危害是什么?
7邪教的危害什么?
8面对这么多的诱惑,我们该怎么办
反馈
电子游戏是中小学生娱乐的一种形式,但沉溺于玩电子游戏有很多危害,这些危害主要有()
①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②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
③诱发寻衅滋事,勒索财物,打架斗殴等行为④发生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拓展
你认为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哪些有益活动?如何提升自己的情趣?
作业:
百分百56-----60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学会拒绝 第一框《身边的诱惑》教案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 追求科学、 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 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 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 非的能力;2 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 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2 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 良诱惑的危害;3 初步知道网络的利与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奖台的诱惑;获取金钱的合法途径。
2、难点游戏机的诱惑。
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三、教学方法 1、通过收集各种诱惑的材料,学生了解身边存在许许 多多的诱惑;2、通过小品表演,创设情景;3、开展辩论,学生更加清楚 地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会把握玩游戏的度。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板书身边的诱惑活动一展示活动我们发现——诱惑在我们身边 1 请有 收集材料的同学说身边的诱惑。
2 老师小结。
面对种种诱惑,你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做的,我们该怎样去认识和 辨别这些诱惑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一迷人的字眼诱惑。
先看看这是什么诱惑。
活动二颁奖会。
1 由学生主持为半期考成绩优胜者颁奖。
2 获奖者谈自己的奋斗过程。
3 分别请羡慕者和嫉妒者谈感受。
4 老师自己谈经历。
5 请曾经获过奖的同学谈感受、经历及是如何获得的。
6 问有没有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奖者,老师举例说明。
7 老师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小结渴望成功与荣誉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但鲜花和荣誉要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同时,要知道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的荣誉是受法律保护的。
接下来请看小品,看看这又是什么诱惑。
板书 1、领奖台的诱惑 1 渴望成功与荣誉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2 荣 誉要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活动三请四位学生表演课本 83 页的 故事敲诈。
第八课:学会拒绝1.1 身边的诱惑建明镇中学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2、让学生感悟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游戏机的诱惑和黄赌毒的诱惑2、学习难点:如何抵制不良诱惑?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预习部分1、在你身边存在哪些诱惑?(可从吃、穿、住、用、行几个方面来入手,了解即可)2、这些诱惑分哪几类?他们的危害是什麽?(学生读书P82_87)3、面对这些诱惑,我们该怎么办?(理解)五、课堂研讨部分1、文韬武略辩“诱惑”:你喜欢上网吗?你认为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上网?2、在你的生活周围,有没有沉迷于电子游戏的人?有什么危害?1 / 33、阅读教材84-86页的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毒品有哪些危害性?(2)赌的导致的后果有哪些?(3)黄的传播途径和涉黄后的表现?六、课堂交流展示部分1、分组分别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研讨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七、总结归纳拓展提升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情景分析:李辉经常上网玩网络电子游戏,最后沉迷于游戏,上课时满脑子不断地闪现电子游戏的情景,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不成,成绩直线降,几门功课不及格。
(1)网络游戏给李辉带来了哪些影响?(2)李辉怎样才能战胜网络游戏的诱惑?八、达标检测1、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的诱惑,同时也有许多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诱惑。
下面四个选项中属于不良诱惑的是( )A、领奖台的诱惑B、成功的诱惑C、毒品的诱惑D、道德的诱惑2、手机作为现代化的移动通信工具,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带来的黄色短信,也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身边的诱惑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种种不良诱惑及其危害,知道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教学重点:不良诱惑造成的危害教学难点:对各种不良诱惑的识别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青蛙实验”,引导学生思考:1.同一只青蛙,为什么在煮沸的油锅里安然逃生,而在温度相对较底的热水里却葬身其中?2.你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师:由蛙之误,反悟人生之误,如同一记警钟,发人深省。
沸腾的油和水不就象我们生存的环境吗?而慢慢加温的水不也正像我们身边的种种不良诱惑吗?【学习新课】身边的不良诱惑(板书)师:.引导学生边阅读教材P84、85、86中“黄、赌、毒、邪教材料”,边思考:主人公为什么最后都走了违法犯罪之路?学生回答:略。
师:你了解我们身边有受过这些诱惑的人吗?他们为什么会受诱惑,结果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来自外界的不良诱惑和不法侵害,这些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这些悲剧的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
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身边的不良诱惑吧。
活动一:找问题师:我们身边有那些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总结(板书):毒(抽烟、吸食注射毒品等)赌(斗地主、打麻将、打老虎机等)黄(观看色情、暴力、凶杀类的书刊杂志、网络游戏、音像制品等)邪教(法轮功等)相关链接: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关系师:看来,我们的生活既多彩多姿,灿烂浪漫,又纷繁复杂,充满诱惑。
我们只有进一步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第八课学会拒绝之框题1《身边的诱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1.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重点]1.领奖台的诱惑。
2.毒品的诱惑。
[教学难点]1.游戏机的诱惑。
2.毒品的诱惑。
[教学方法]讲授法、调查法和实例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让学生阅读学本P81引言中的小故事。
活动一:续接故事活动(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想象并续接这个心理实验的结果,并与真正的实验结果作对比,让学生对“诱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从科学实验的结果中感受到抵制住诱惑的重要性。
(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一些书籍、材料、事例,围绕“学会拒绝是学业、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一主题,作一些准备。
(过程指导)第1步:以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引言的心理实验。
第2步:让学生想象参与实验的两种儿童最终的学习、工作、事业的状况。
第3步:将实验结果与同学们的想象结果作对比,让学生畅谈感受,明确抵制诱惑的重要性。
第4步:教师小结。
(评价指导)可单独评价,也可从总体上评价。
注意对同学们的积极发言给予充分肯定。
要强调指出两点:第一,生活中的诱惑并不一定都需要抵制,有些诱惑要善于利用,促进成功。
第二,能抵制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是学业、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活动二:“领奖台的诱惑”(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确渴望成功是正常的心理,善于利用这一诱惑能激发斗志,取得成功。
同时学生了解到诱惑不一定给人带来的都是危害,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活动过程)第1步:表演小品,模拟上领奖台接受奖励的过程,或教师讲一些成功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明确渴望成功与荣誉,想得到掌声和鲜花是很正常的心理,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重要方面。
片段教学课题:第一框《身边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了解不同的诱惑给自己带来的不同影响2、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真正做到不沉溺于网络2、教学难点:能够以实际行动去战胜生活中的诱惑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合作探究讲授法四、教学过程:1、哪些同学有玩过游戏?(现场调查)很多人玩过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游戏机的诱惑。
2、问:游戏机的诱惑是良好的诱惑还是不良的诱惑?A同学回答,(老师小结:游戏机是属中性的,要看怎么正确对待)3、老师:电子游戏机对大家有什么益处?就这个问题,我们分开进行正反辩论。
正方:电子游戏利大于弊反方:电子游戏弊大于利4、通过正方辩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B同学回答:对开发大脑的智力、手脑耳的并用能力有益处,还可以缓解学习紧张的压力。
5、通过反方辩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回答之前请同学们再看这些案例:(多媒体显示)事例一: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
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
事例二: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
事例三: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热讽。
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