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2016.01.14).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3
主要作物需肥特性每生产100kg棉花(皮)需氮(N)17.5kg、磷(P2O5)6.3kg、钾(K20)15.5kg。
每形成100kg薯块需吸收氮(N)0.3~0.4kg,磷(P2O5)0.1~0.2kg,钾(K2O)0.5~0.6kg。
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N)3Kg,五氧化二磷(P2O5)1.5kg,氧化钾(K2O)2~4kg。
N:P2O5:k2O为1:0.5:1。
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则需吸收N3.43公斤,P2O5l.23公斤,K2O3.26公斤;N、P、K的比例为3∶1∶2.8。
每生产l00kg花生荚果需要纯氮6.8kg.磷(P2O5)1.3kg,钾(K20)3.8kg。
需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此外,花生还需要较多的钙。
每生产100kg大豆,需吸收氮(N) 7.2kg,磷(P205)1.8kg,钾(K20)4.0kg,与其他作物相比,大豆籽粒中氮、钾含量是小麦的两倍多,每生产1000kg黄瓜约需吸收氮(N)4kg,磷(P2O5)3.5kg,钾(K20)5.5kg。
生产1000kg西瓜需吸收氮(N)2.52kg,磷(P2O5)0.8lkg,钾(K2O)2.86kg。
每生产1000kg大白菜需吸收氮(N)1.5~2.3ks,磷(P2 O5)0.7~0.9kg,钾(K20)2.0~3.72kg,吸收比例N:P2O5:K20约为2:l:3。
每生产1000kg番茄约需吸收氮(N)4.5kg,磷(P2O5)0.7kg,钾(K20)4.8kg。
还需要较多的钙和硼。
每生产1000kg茄子需吸收氮(N)2.62~3.3kg,磷(P2O5)0.63~1kg,钾(K20)3.1~5.1kg。
每生产1000kg芹菜需吸收氮(N)1.6~3.6kg,磷(P2O5)0.68~1.5kg,钾(K20)4~6kg,钙(CaO)1.5kg,镁(MgO)0.8kg。
常见作物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一)大田作物1、小麦需肥规律: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 3.00kg,磷(P205)1.00-1.50kg,钾(K20)2.00-4.00kg,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施肥技术: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 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2.22-4.24kg氮,平均量为2.57kg;磷(P2O5)1-1.5kg;钾(K2O)1.52-4.00kg,平均量为2.14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施肥技术: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十一种蔬菜作物需肥特性总结对秋葵、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甜瓜、菠菜、白菜、山药、芹菜、姜等十一种作物的种类特性、功效、需肥特性,施肥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做如下总结。
一、秋葵秋葵一般指咖啡黄葵亦称黄秋葵,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圆柱形,疏生散刺。
叶掌状,裂片阔至狭,托叶线形,被疏硬毛。
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疏被糙硬毛,小苞片钟形;花萼钟形,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蒴果筒状尖塔形,种子球形,具毛脉纹。
花期5-9月。
咖啡黄葵性喜温暖,咖啡黄葵素有蔬菜王之称,有极高的经济用途和食用等价值。
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根系发达,入土深,宜选择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受光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施肥原则以施足基肥,巧追肥为主。
基肥选择硫酸钾复合肥与有机肥搭配施用,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秋葵打下高、稳产基础。
一般施肥量为80~100斤,通过沟施或穴施,效果较佳。
追肥至少要追四次追肥,第一次是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追肥,一般追施尿素即可,施肥量为亩施12~18千克。
第二次追肥时期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一般施用硫酸钾复合肥45%,亩施15千克~20千克,开花结果期再追一次有机肥,或者硫酸钾复合肥,施肥量在20~30千克。
生长后期,视秋葵长势,酌情追肥,为秋葵保花保果打下基础。
二、西红柿番茄,即西红柿,是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西红柿的生长期长,而且有边采收边结果的特点。
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吸收氮2.2~3.5千克、磷0.5~0.9千克、钾4.2~4.8千克、钙1.6~2.1千克、镁0.3~0.6千克。
1.绿菜花在肥料养分中,全生育期特别在花球膨大期最需要氮磷,在花芽分化后需钾肥。
在微量元素中,最需要硼和钼。
生产1000公斤绿菜花需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1公斤,氧化钾2.9公斤。
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生物有机复合肥10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30公斤。
进入莲座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纯氮4公斤,氧化钾6公斤。
莲座后期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施纯氮2.5公斤,氧化钾4公斤。
花球形成初期,可根外喷施0.2%~0.5%硼砂。
2.樱桃西红柿除氮、磷、钾肥外,注意增施钙、硼肥。
生产1000公斤樱桃西红柿需纯氮3.85公斤,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4.44公斤。
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生物有机复合肥20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硫酸钾40公斤,钙肥100公斤,硼砂1.5公斤。
一般在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纯氮5公斤,氧化钾6公斤。
第二次追肥是在第一次穗果即将采收,第二穗果膨大时,每亩施纯氮5公斤,氧化钾6―7公斤。
第三次追肥在第二穗果即将采收,第三穗果膨大时,每亩施纯氮4公斤,氧化钾5―6公斤。
3.五彩椒五彩椒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条件,生产1000公斤五彩椒需纯氮4.2公斤,五氧化二磷1.1公斤,氧化钾6.5公斤,同时还需要适量的钙肥。
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4500公斤,生物有机复合肥15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50公斤,钙肥100公斤。
当蹲苗结束,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纯氮5公斤,氧化钾6公斤。
当进入第一穗果(门椒)即将采收,第二层果实和第三层果实继续膨大及第三层果实正在落花坐果时,为需肥高峰期,应重施第2次追肥,每亩施纯氮6公斤,氧化钾7~8公斤。
此后半个月左右进行第3次追肥,施肥量同第2次。
15~20天后,进行第4次追肥,施肥量同第一次。
4.荷兰豆苗期不施氮肥,生长盛期补施磷钾肥,注意增施钼肥和锰肥。
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到底需要多少肥料?这篇文章整理的很全面肥料到底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效果最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种作物都有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想获得好的收益,就必须按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施肥管理,不足与过都将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适得其反。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32种经济作物氮磷钾需求比例,一起来看看吧。
作物收获物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数量(公斤)作物收获物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数量(公斤)这个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以几种大宗经济水果蔬菜为例说明:葡萄1、营养特性据研究,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吸收氮6.0千克、磷3.0千克、钾7.2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5:1.2,钾>氮>磷。
葡萄对氮的需要量前、中期较大,而磷、钾吸收高峰偏中、后期,尤其是开花、授粉、坐果以及果实膨大对磷、钾的需要量很大。
另外,葡萄对微量元素硼的需要量也较多。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00千克/亩(以产量1000千克/亩计)。
2、施肥建议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
幼龄树每株施有机肥20-30千克,成龄果树50-100千克,每100千克有机肥混入总养分≥45%(15-15-15)复合肥1-2千克。
基肥以葡萄收获后施入为宜,而且越早越好。
追肥:一般2-3次。
新梢萌芽至开花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株施总养分≥40%(16-16-8)复合肥1-1.5千克,开小沟施入。
第二次追肥在浆果生长前,每株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或总养分≥45%(15-10-20)复合肥1千克左右;第三次在进入浆果生长期,此时果实膨大增重和新的花芽分化,均要消耗大量养分,需肥量大,且以氮、钾养分为主,可施用总养分≥40%(16-8-16)复合肥,每株2千克左右。
西瓜1、营养特性一般而言,每形成1000公斤西瓜需要吸收2.5-3.3千克N,0.8-1.3千克P2O5,2.9-3.7千克K2O,N:P2O5:K2O的平均比例为1:0.36:1.15。
四大农作物需肥特点四大农作物系指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是我国粮豆生产的当家品种,也是我省各市县的主产粮食作物,更好了解。
1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纯氮2~4公斤;磷0.7~1.5公斤;钾1.5~4.0公斤。
如果要每667平方米玉米产量达到400公斤,平均每667平方米需施用40~60公斤硫酸铵或等量的其它氮肥;40~60公斤的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量10%~16%)或等量的重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量36%~52%)和钙镁磷肥(有效成分含量12%~16%);6~10公斤硫酸钾(有效成分含量为48%~52%)或氯化钾(有效成分含量为50%~52%)。
钾肥也可用草木灰来代替,每667平方米用量为40~60公斤(干灰,无杂质)。
玉米所需要的上述养分含量比例,还因玉米的栽培类型、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
因此,在确定玉米的施肥量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玉米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也有所不同。
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缓慢、因此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也小;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明显增多;开花受粉后,营养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也就大大减少,几乎也处于停滞状态。
2大豆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需纯氮7.0~9.5公斤;纯磷1.3~1.9公斤;纯钾2.5~3.0公斤。
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为1:0.2:0.3。
平均每667平方米大豆田需要50~60公斤硫酸铵或等氮量的其它氮肥;40~65公斤过磷酸钙或等磷量的其它磷肥;8~16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如果用草木灰代替钾,每667平方米应施用草木灰100~125公斤(干灰,无杂质)。
大豆苗期需肥少,待到分枝期,所需吸收利用的氮、磷、钾分别为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15%~17.3%;大豆开花以后,氮素供应要充足,但不能过多,一般占全生育期的吸收总量的60%;磷占全生育期的吸收总量的60%。
作物需肥特征目录粮食作物的需肥特点 (4)一、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4)二、水稻的施肥特点 (4)三、玉米的需肥特点 (5)四、甘薯的需肥特点 (5)五、马铃薯的需肥特点 (5)经济作物的需肥特点 (6)一、棉花的需肥特点 (6)二、大豆的需肥特点 (6)三、花生的需肥特点 (7)四、茶树的需肥特点 (8)五、烟草的需肥特点 (8)六、甘蔗的需肥特点 (9)七、甜菜的需肥特点 (10)果树的需肥特点 (11)一、苹果的需肥特点 (11)二、柑橘的需肥特点 (11)三、梨树的需肥特点 (12)四、葡萄的需肥特点 (12)五、枣树的需肥特点 (12)六、桃树的需肥特点 (13)七、香蕉的需肥特点 (13)八、荔枝的需肥特点 (13)九、菠萝的需肥特点 (14)十、芒果的需肥特点 (14)蔬菜作物的需肥特点 (15)一、茄果类蔬菜的需肥特点 (15)1、番茄的需肥特点 (15)2、茄子的需肥特点 (15)3、辣(甜)椒的需肥特点 (16)二、瓜类蔬菜的需肥特点 (17)1、黄瓜的需肥特点 (17)2、冬瓜的需肥特点 (18)3、南瓜的需肥特点 (18)4、西葫芦的需肥特点 (19)三、豆类蔬菜的需肥特点 (19)1、菜豆的需肥特点 (19)2、豇豆的需肥特点 (20)四、叶菜类蔬菜的需肥特点 (20)1、大白菜的需肥特点 (20)2、甘蓝的需肥特点 (21)3、花椰菜的需肥特点 (22)4、芹菜的需肥特点 (23)五、根菜类蔬菜的需肥特点 (23)1、罗卜的需肥特点 (23)2、胡萝卜的需肥特点 (24)六、葱、蒜、姜类蔬菜的需肥特点 (25)1、大葱的需肥特点 (25)2、洋葱的需肥特点 (25)3、大蒜的需肥特点 (26)4、韭菜的需肥特点 (26)西瓜、甜瓜、草莓等作物的需肥特点 (27)一、西瓜的需肥特点 (27)二、甜瓜的需肥特点 (27)三、哈密瓜的需肥特点 (28)四、草莓的需肥特点 (29)粮食作物的需肥特点一、冬小麦的需肥特点冬小麦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硫、硅、氯、铁、锰、硼、铜、锌、钙等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吸收量最多。
作物需肥规律作物生长需要吸收养分,而肥料则是提供这些养分的重要来源。
不同的作物对肥料需求也不同,因此了解作物需肥规律对于科学施肥至关重要。
一、不同生长阶段肥料需求不同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
在生长初期,作物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元素,以促进根系和茎叶的快速生长;而在生长中后期,则需要更多的钾、钙、镁等元素,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二、不同作物对肥料需求不同不同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也各有不同。
例如,一些蔬菜类作物如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对氮肥的需求较大;而一些果树类作物如苹果、梨、桃等,则对钾肥的需求较大。
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配置。
三、施肥量与作物产量成正比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但过量施肥则会造成肥料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量进行适量施肥。
四、肥料形态对作物吸收有影响肥料形态对作物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有机肥料中含有的大量有机质,可以促进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而无机肥料中含有的盐分较高,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问题。
因此,在选择肥料时需要根据土壤条件、作物需求以及肥料形态等综合考虑。
五、肥料施用方式对作物生长有影响肥料的施用方式对作物生长也有影响。
例如,在种植水稻时,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可以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而在种植果树时,采用了滴灌等精准施肥方式,可以减少肥料浪费,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了解作物需肥规律对于科学施肥至关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科学配置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并采用合适的施肥方式,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十五种蔬菜作物需肥特点总结本文整理了15种蔬菜作物包括:马铃薯、大葱、大蒜、韭菜、芋头、胡罗卜、丝瓜、芸豆、南瓜、红薯、秋葵、苦瓜等作物的施肥要点,需肥特性,以及施肥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马铃薯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山西大同一带也称为山药)。
在南方一些省份,也叫“冬薯”,因为常在收割完秋季水稻后,在冬季种植。
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
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
土豆是块茎作物,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要氮素4.4公斤,磷素1.8公斤,钾素7.9公斤,马铃薯需肥比率为N:P:K(1:2.5:5)较益。
土豆是对肥料较为敏感的作物,耐肥喜钾喜硫,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中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
底肥施用:有机肥+平衡硫酸钾复合肥追肥施用高氮高钾型硫酸钾复合肥,施用量根据你的目标产量而定。
土豆科学的施肥方法:在适量使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可选用硫酸钾型长效复混肥或优质冲施肥,作为底肥。
每亩用量50-70公斤施肥时一定要种肥隔离,严防烧种烧苗。
土豆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氮磷过多,钾肥不足。
我们从土豆的需肥规律中看出,土豆需要钾是氮的二倍,是磷的五倍,还需用一定的钙镁硫等肥料,如在施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不合理,不能符合需肥的要求,就不能获得高产稳产。
2.部分农民还在施用含氯高的肥料。
土豆是禁氯作物,若施用含氯肥料,则影响淀粉的形成和积累,影响块茎的质量。
种土豆最好选用硫酸钾型的肥料。
常见8类蔬菜的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蔬菜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
接下来,我将介绍常见的八类蔬菜的需肥特点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1.叶菜类(如菠菜、大白菜):叶菜类蔬菜以叶面的发育为主要特点,所需营养物以氮为主。
在施肥时,应注重氮肥的供应,可以选择复合氮肥、尿素等含氮肥料。
2.茎菜类(如芹菜、芦笋):茎菜类蔬菜以茎的发育为主要特点,所需营养物以氮、磷为主。
在施肥时,既要供应充足的氮肥,又要适量供应磷肥,以促进茎的生长和发育。
3.根茎类(如胡萝卜、土豆):根茎类蔬菜的主要特点是根和茎的发育,所需营养物以磷、钾为主。
在施肥时,应注重磷肥和钾肥的供应,使根和茎的生长发育更加健康。
4.瓜果类(如西瓜、番茄):瓜果类蔬菜的主要特点是果实的发育和着色,所需营养物以氮、磷、钾为主。
在施肥时,既要注重氮肥的供应,又要适量供应磷肥和钾肥,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和着色。
5.根菜类(如萝卜、红薯):根菜类蔬菜的主要特点是块根的发育,所需营养物以磷、钾为主。
在施肥时,应重点供应磷肥和钾肥,促进块根的形成和生长。
6.藤蔓类(如南瓜、丝瓜):藤蔓类蔬菜的主要特点是藤蔓的延伸和瓜果的发育,所需营养物以氮、磷、钾为主。
在施肥时,既要供应充足的氮肥,又要适当供应磷肥和钾肥,以促进藤蔓的生长和瓜果的形成。
7.薯类(如马铃薯、山药):薯类蔬菜的主要特点是块茎的发育,所需营养物以氮、磷、钾为主。
在施肥时,应注重磷肥和钾肥的供应,以促进块茎的形成和生长。
8.半藤菜类(如豇豆、葫芦):半藤菜类蔬菜的主要特点是叶和茎的生长,所需营养物以氮为主。
在施肥时,应重视氮肥的供应,使叶和茎能够充分生长。
在施肥技术方面1.配合肥料: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配比,既要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又要避免肥料过量对环境造成污染。
2.分期施肥:蔬菜的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
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作物的需肥特点是指各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
了解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有助于农民科学施肥,提高产量,增加农产品的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作物的需肥特点。
1.玉米:玉米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在生长期间对氮的需求量较大。
玉米的需氮特点表现在生长发育阶段,玉米对氮的需求量从苗期开始逐渐增加,到抽雄期达到高峰,尤其是籽粒灌浆期,对氮的需求量最高。
此外,玉米对磷、钾的需求量也较大,但相对于氮来说不那么高。
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特点进行合理施肥,以满足作物的需氮需磷需钾的特点。
2.水稻:水稻是一种对氮的需求量较大的作物。
水稻对氮的需求量表现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上,其中以分蘖期、抽穗期、瘟秧期和拔节期较为突出。
水稻对磷、钾的需求量在生长后期相对较高。
在施肥时,应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氮需磷需钾的特点进行施肥,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3.小麦:小麦是一种对氮的需求量较高的作物。
小麦的需氮特点表现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上,其中以拔节至抽雄期需氮量较多。
对磷、钾的需求量也较大,但相对于氮来说不那么高。
在施肥时,应根据小麦生长的需氮需磷需钾的特点进行施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大豆:大豆是一种对钾的需求量较大的作物。
大豆在生长发育中最需钾的时期为花芽期至抽莲期。
对氮、磷的需求量相对较低。
在施肥时,应根据大豆生长的需氮需磷需钾的特点进行施肥,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可以根据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得出,也有一些公式和模型可以用来计算作物的营养需求量。
农民在种植作物时,可以参考这些资料,合理施肥,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此外,施肥时还应注意与其他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的结合,如农田水利、病虫害防治等,综合运用,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有所差异,但可以总结出一些一般的肥料施用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作物的肥料需求规律:
1. 叶菜类(如白菜、油菜):
叶菜类作物生长期较短,对氮素的需求量较高。
在育苗期和旺盛生长期,需要适量施用含氮肥料,如尿素、硝酸铵等。
同时,磷、钾也是必要的元素,可以通过施用复合肥或磷钾肥来满足。
2. 根茎类(如土豆、胡萝卜):
根茎类作物对磷的需求较大。
磷肥对于促进根系发达、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非常重要。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施用磷肥,如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
3. 豆类(如大豆、花生):
豆类作物对磷和钾的需求较大。
磷肥能够促进豆类的根系生长和氮的吸收利用,而钾肥则有助于提高豆荚和种子的质量。
因此,在播种前或生长期早期,适量施用磷钾肥料。
4. 瓜果类(如西瓜、苹果):
瓜果类作物对氮素、磷和钾的需求相对均衡。
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变化。
在生长初期需要适量施用含氮肥料促进植株茁壮生长;在开花结果期需要增加磷和钾肥料的供应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5. 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
粮食作物对氮的需求量较大。
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键。
在育苗期和抽穗期,适量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形成更多的分蘖。
同时,磷和钾也是必要的元素,需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适量施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土壤类型和地域条件下,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要结合土壤检测结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相关技术指导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施肥的问题,以最大程度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不完全相同,因此针对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不尽相同。
以下将对一些主要作物的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介绍。
1.谷物作物谷物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需肥规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
在苗期,主要需肥氮、磷和钾;在拔节期,氮素和磷素的需求量较大,钾素需求也逐渐增加;在灌浆期,需要充足的氮素和磷素,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谷类作物的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作物种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以满足幼苗期的需要;追肥主要是在苗期和拔节期及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果树作物果树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与谷物作物略有不同。
果树的需肥规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发育期。
在生长期,果树需要充足的氮肥,以促进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在花芽分化期,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有利于芽并形成和分化;在果实发育期,需要充足的钾肥,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果树作物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果树栽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以满足树体生长的需要;追肥主要是在果树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3.蔬菜作物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与谷物作物和果树作物也有所不同。
蔬菜作物生长期较短,一般分为苗期、生长期和结果期。
在苗期,主要需要磷、钾等养分促进根系的发育;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氮肥和磷肥,促进叶片和茎的生长;在结果期,适量补充钾肥有助于促进果实的发育。
蔬菜作物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施肥三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蔬菜作物栽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追肥主要是在蔬菜生长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叶面施肥是通过喷洒肥料溶液的方式将养分直接供给叶面,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的需肥特点现在已经到了冬小麦的播种季节,大家也都陆陆续续的进行冬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冬小麦是比较抗寒的,但是也需要充足的营养提高冬小麦的生长能力,保证小麦可以成功越冬。
不过很多人都没有严格控制肥料的营养比例,导致小麦种植失败,产量极低。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小麦的续费特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1、需肥特点冬小麦的需肥量是比较大的,对氮磷钾肥的需求程度都有不同的要求。
并且随着冬小麦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对其的需求程度也大不相同,还要根据种植地区、气候环境和种植方式等各个方面决定氮磷钾的施用比例。
但是还是有大方向的规律可循,冬小麦在整个生长期中对氮钾磷的需求比例大概是在3:3:1。
2、氮肥需求冬小麦在生长期中对氮肥的需求量比较大,根据冬小麦的生长进度合理的控制氮肥的施用。
其中当冬小麦处于幼苗期分蘖的时候,氮肥的需求占比在达到了1/5。
因为当冬小麦处于幼苗期的时候是在冬季,冬季温度低,对幼苗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就需要充足的氮肥增强幼苗的抗寒性,提高生长速度。
然后在冬小麦生长至拔节期的时候,是冬小生长能力最强的时候,对氮肥的需求量也会直线上升。
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是对氮肥需求最大的时候。
但是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分蘖过分生长,出现旺长徒长现象,导致冬小麦植株群体大,品质却差。
3、磷肥需求当冬小麦生长至扬花期的时候,对磷肥的需求是最大的,扬花期的磷肥需求量达到了整个生个生育期磷肥的7/10。
这个时期应该保证有充足的磷元素,有利于冬小麦花穗的分化及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提高小麦碳水化合物积累量。
其次比较重要的就是冬小麦返青期的时候,虽然需求量远不及扬花期,但是返青期磷元素对冬小麦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能够促进冬小麦的分化,提高根部生根能力,增加分蘖,新叶的数量。
能够保护冬小麦良好的过冬,所以我们在施用底肥的时候一定要增加磷肥的比例。
4、钾肥需求钾肥在冬小麦的生长前期需求量都不是太高,需钾量最大的时候是当冬小麦生长至孕穗期时。
不同种蔬菜生长需肥特点小谈
一、蔬菜一般生长快,生育期短,可复播多茬
不少种类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冬瓜、番茄、黄瓜等,亩产量常高达5000千克以上。
因此,需要施用大量的肥料。
―些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四季萝卜、苋菜、油莱等,由于生长期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养分反而比单产高、生长期较长的蔬菜多得多。
因此,生长期短的蔬菜,栽培时更应多施速效肥料。
二、蔬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的发育特点
一般根系入土深而广、分根多、根毛发达的蔬菜,如南瓜、冬瓜等,以及根系较大的蔬菜,如甜菜、胡萝卜、茄子、豆类等,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大,能吸收较多的养分,在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发育,施肥可以粗放些。
而根系发育差,特别是黄瓜、洋葱、莴苣等,根系分布浅,开展度也很小,吸收土壤养料能力差,必须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上,且要精细施肥。
三、蔬菜各生育期对土壤营养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
发芽期主要利用种子中贮藏的营养,很少吸收土壤养分。
幼苗期根系尚不发达,吸收土壤养分数量仍不太多,但要求
很高,应适当施些稀薄速效肥料,但不宜过多。
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则吸收大量养分,必须供给充足肥料。
通常采取分期施肥,浓淡搭配,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等措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四、根据蔬菜生长快、根系弱、产量高等特点,对施用有机肥料反应良好,尤其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台施用更佳因为有机肥料不仅为蔬菜提供多种营养元素,而且随着有机肥料的分解,可显著改善蔬菜的二氧化碳营养,有利于制造大量碳水化台物,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作者简介:张有铎(1979-),男,河南省新乡人,新乡县植保站站长,农艺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蔬菜育种与病理研究。
不同的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亦不相同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缺肥现象是很常见的,为了让不同的作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生长条件,我们应该投其所好,对于不同需肥的作物就施用不同的肥料。
一、不同作物对磷的反应不同豆科作物(大豆、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纤维作物(棉花)、薯类作物(马铃薯、甘薯)以及瓜类、果树需磷较多,增施磷肥有较好的肥效。
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均为水溶性磷肥,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重钙”有效磷含量较高,是“普钙”的2~3倍,其施用量可参照“普钙”用量酌减。
当季作物只能吸收利用施人磷肥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对下茬作物亦能表现出增产效果。
因此,在磷肥用量较多的地块,无须连年施用磷肥以免浪费。
二、不同作物对化肥的反应不同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施用铵态氮化肥(如碳铵、硫铵、氯铵、尿素)或硝态氮化肥(如硝酸铵)同样有效。
马铃薯、甘薯也宜用铵态氮化肥。
硝酸铵能改善烟草的品质,其中的铵态氮能有助烟草的燃烧性。
而含氯的化肥(如氯化铵)却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应避免使用。
此外,不同作物对氮素的要求不同,叶菜类、茶叶等以叶片为收获对象的作物需较多的氮肥,而豆科作物只需在生育初期,根瘤尚未起作用时,施用少量氮肥。
在盐碱土地区,不宜选购施用含氯离子较多的氯化铵,以免增加土壤盐分。
在碱性土壤中,铵态氮化肥虽然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但要注意防止铵态氮的分解挥发。
三、不同作物对钾肥的反应不同凡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农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甘薯、甜菜、西瓜、果树等需钾量均较大,故称喜钾作物。
但这些喜钾作物都忌氯,假若把氯化钾施到这些作物上,氯离子必然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
氯化钾也不宜在盐碱地上长期施用,在非忌氯作物上可做基肥、追肥,但不宜做种肥。
而硫酸钾适用于各种土壤、作物,可用做基肥、种肥、追肥及根外追肥。
四、不同作物对硫、钠、氯的反应不同马铃著、大豆、花生、油莱也是喜硫作物,使用“普钙”的效果好于“重钙”。
因为“重钙”中不含硫酸钙。
各种作物施肥技术(一)小麦的营养与施肥需肥特性——小麦生育期较长,需肥较多。
氮的吸收高峰在出苗至拔节和拔节至孕穗两个阶段;对磷的吸收在孕穗至成熟期最多;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扬花阶段最多。
基肥——整地时每667m2施洋丰复合肥25-40kg,同时配施5-10kg尿素,随有机肥一起施入土壤。
基肥占总量的70-80%。
追肥——冬小麦春季施肥以返青、拔节期为主,追施洋丰高氮复合肥或尿素15-25kg。
灌浆期可亩用尿素0.5-1kg、磷酸二氢钾200g加水50kg进行叶面追肥,预防干热风和提高蛋白质含量。
(二)玉米的营养与施肥需肥特性——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对氮素的需求最多,其次是钾、磷。
玉米对养分需要量最大的时期是在大嗽叭口期,玉米对微量元素锌的需求较敏感,特别是夏玉米和盐碱地容易缺锌。
施肥原则:春玉米生育期长,需施足基肥,重施攻苞肥。
夏玉米生育期较短,生长前期养分需求大,适合一次施足基肥。
施肥数量、方法: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春玉米每667m2施20-30kg;喇叭口期追施15-20kg 洋丰高氮肥。
夏玉米每667m2一次施用30-45kg,一般不用再追肥。
可以采用沟施或穴施,避免肥料直接撒在地表,夏玉米用通用肥(3×15)需配合10-15kg尿素。
每667m2施用1-2kg 硫酸锌作基肥能增产10%-15%。
(三)水稻的营养与施肥需肥特性——水稻因品种、地区、常年施肥水平、土壤肥力水平不同,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从移栽到分蘖终期,氮、磷、钾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40-50%,从分蘖到孕穗期是水稻吸收氮、磷、钾最多的时期,约占总吸收量的60-70%。
基肥——整田时将肥料均匀撒于田里,然后翻犁耙平即可插秧。
每667m2用洋丰尿基复合肥25-50kg。
追肥——应早施、重施分蘖肥,插秧后5-7天每667m2追施洋丰高氮肥或尿素15-20 kg,根据秧苗长势情况,拔节孕穗期追施洋丰高氮肥10-15 k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