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学业竞赛项目库
- 格式:pdf
- 大小:165.28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厦门大学高校专项个人申请陈述【六篇】第一篇: 厦门大学高校专项个人申请陈述尊敬的厦门大学招生办领导、老师们:您好,我叫__,是__省__市__中学高三文科(11)班的一名女生,非常感谢您耐心看完我的个人申请材料。
我知道,一封短信无法全面地展示自我,但我仍然会坚持实事求是,尽量言简意赅。
当我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捕捉到“厦大”这个字眼时,只觉得她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大人们向往的眼神让我在懵懂中产生了好奇。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她渐深的了解让我产生了想拥抱她的那种清新而强烈的感觉。
愈了解她的历史,愈觉文化之博深;愈了解她的精神,愈觉人性之纯朴;愈了解她的宗旨,愈觉前路之浩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信奉了十年的座右铭一直伴随着我,铺开了我的成长之路。
自强不息篇我由衷地热爱生命,感谢生活孕育出我乐观、开朗、坚韧不拔的性格。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她却给了我整个春天!于是,我挥动乒乓球拍、羽毛球拍为她增添活力,用钢琴叮咚的乐声为她伴奏,用横笛的悠远和葫芦丝的淳厚为她添一缕安静的气息。
远离了空虚,我为生命自强不息!从来没有被迫读过书,对知识的渴求皆兴趣使然。
自从记忆抽芽,浩瀚的知识所闪耀的人类智慧的光辉就让我迷醉。
曾经,对理科浓厚的兴趣让我执意去体会往头上扔苹果的“万有引力”,然而疼痛的感觉让我懂得了感性的冲动并不能代替自然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
当倾向感性的我以高二文科生的身份看待理科并尝试从哲学的高度去思索时,我豁然开朗了:原来文、理科中居然蕴涵着如此多的神奇的共性,文、理科根本就是人类为了方便研究社会和自然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分工而已。
从那时起,我立志做一个文理兼通的人。
我相信,文科的感性和理科的逻辑思维会让我坐拥蓝天,笑看云起云落,我也为自己选择厦大这样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里攻读文科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我深知我的幸福在遥远的苍穹,而我对于学习尤其是哲学的质疑与思考似乎在不断丰满着我的羽翼。
我曾私下翻阅了《西方哲学史》等书籍,粗略地了解了一些哲学流派,提出了一些毫无顾忌的观点,并且坚持追求我的“真理”。
厦大四类保送生条件
1.高中阶段在下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以及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这些比赛分别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2.高中阶段获得下列竞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获奖的项目应为本人独立获得(或第一作者)。
这些比赛分别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3.高中阶段在下列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获奖的项目应为本人独立获得(或第一作者)。
这些比赛分别为: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
4.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推荐的具有保送生资格且高中阶段均在本校(校本部)就读的外语语种为英语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
要求学生综合素质高、英语特长突出、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同科类前20%以内。
大学生学科竞赛种类调研明细目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 .....................................................8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 .........................................9南京大学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NYPT) ......................................国际全局轨道优化竞赛 .....................................................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挑战杯系列赛事 .........................................................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 .....................................................基础学科论坛 .............................................................学生学科竞赛项目一览表: 序号 类别学科竞赛名称学科竞赛主办单位备注(请注明该项赛事举办年度情况)分类说明1数学类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UMCM)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每年9月 国家级2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每年2月 国际级3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The ChineseMathematicsCompetitions(CMC)中国数学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每年10月 国家级4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丘成桐教授 每年一次 国际级 5 物理类 国际大学物美国物理学每年11月 国际级理竞赛(UPC)会、天文学会6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教育部中国物理学会/全国高等院校每年8月 国家级7 南京大学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NYPT)物理学院 每年 校级8航天类 国际全局轨道优化竞赛(GTOC)1到2年 国际级9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中国力学学会 国家级10 英语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4月 国家级11科研学术类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 每年 国家级12 挑战杯系列赛事(TheChallenge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每个项目每两年一届国家级Cup) 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13 南京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创新创业学院校级14基础学科论坛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论坛组委会每年3月 校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主办: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校管理部门:教务处校承办单位:数学系竞赛时间:每年9月竞赛简介:数模竞赛是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在1985年发起的一项大学生竞赛活动。
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目录61项1. 数学竞赛数学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以下是数学竞赛的一些常见项目:•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高教杯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联盟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ACM/ICPC)•全国高等学校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2. 物理竞赛物理竞赛旨在提升学生对物理现象、原理和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竞赛项目:•高校物理竞赛•奥林匹克物理竞赛(IPhO)•复旦大学国际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物理实验创新竞赛等3. 化学竞赛化学竞赛鼓励学生培养化学实验技能、理论知识和科学创新思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竞赛项目:•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化学创新设计竞赛•全国高校化学综合能力竞赛等4. 生物竞赛生物竞赛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实验技术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竞赛项目:•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全国大学生生物竞赛•生物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生物技术竞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等5. 计算机竞赛计算机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竞赛项目:•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青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全国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网络安全竞赛等6. 语言学竞赛语言学竞赛鼓励学生提升语言表达、翻译和文化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学竞赛项目:•高校外语写作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口译竞赛(模拟联合国等)•外语速记竞赛等7. 艺术竞赛艺术竞赛鼓励学生展现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竞赛项目:•音乐比赛(器乐、声乐等)•书法比赛•绘画、摄影比赛•舞蹈比赛•影视创作竞赛等8. 综合类竞赛综合类竞赛旨在考察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综合类竞赛项目:•全国大学生综合知识竞赛•综合能力大赛(卓越工程师选拔赛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测评•复合材料应用示范竞赛•创意设计竞赛等总之,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目录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语言学、艺术和综合类等多个学科的竞赛项目。
第十届厦门大学景润杯数学竞赛获奖名单公示根据厦门大学“关于组织申报校级本科生学业竞赛项目的通知”〔厦大教(2013)16号〕,由数学科学学院组织协办的第10届厦门大学景润杯数学竞赛活动历经3个多月于6月22日圆满结束。
本届厦门大学“景润杯”数学竞赛活动共有1846名学生报名参赛,其中厦门大学1316名,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530名。
我校实际参赛的总人数为1207名,其中数学专业组76人,理工类专业组861人,经管类专业组270人。
根据第10届“景润杯”数学竞赛组委会的规定,按照数学专业组、理工类组与经管类组三个组别分别进行竞赛评奖,117名学生分获竞赛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9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81名,名单如下:
第十届厦门大学景润杯数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一、数学专业(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8人,合计26人)
二、理工专业组(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36人,合计52人)
三、经管专业组(一等奖3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7人,合计39人)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2013.6.25。
厦门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在数学类、物理学、化学类、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等专业领域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性加分,下同)高出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按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执行,下同),理科考生高出60分及以上、文科考生高出40分及以上、高考改革省份高出40分及以上(高考总分非750分的省份按总分750分折算并四舍五入计算)。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竞赛中获得国家一、二等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且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聚焦国家关键领域以及人才紧缺领域,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结合学校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及学校优势学科,在数学类、物理学、化学类、生物科学、历史学、哲学等6个专业进行招生。
具体招生专业情况及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详见附件。
我校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总规模120人,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30日,考生登录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项目列表一、学业竞赛学生参加与学业联系紧密的,由政府部门、学术团体、行业协(学)会、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大学生课外竞赛活动并取得相关奖项或名次,但不包括任何无专业背景要求的文体竞赛。
其中,部分学校统一组织参加的学业竞赛由竞赛组织单位负责申报,学生申报前可与所在院系学分认定经办老师再行确认。
注:按照名次奖励的项目,A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5名参照二等奖,第6-8名参照三等奖;B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4名参照二等奖,第5-6名参照三等奖;C类/D 类竞赛:第1名参照一等奖,第2名参照二等奖,第3名参照三等奖。
二、课题研究学生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加学术研究,且能够提供立项任务书、研究报告并通过结题验收。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学促进部统一申报)学生参加《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
四、学术作品1.专著:学生在各级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和文学作品,且注明作者所属单位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注:出版社等级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最新评估等级为准。
2.论文:学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且注明作者所属单位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注:1.指导教师是第一作者,学生是第二作者的视为第一作者。
2.权威刊物,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工程索引》(EI)收录的刊物,还包括厦门大学公布的最优刊物、一类核心刊物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CHINA DAILY(理论版)。
3.核心刊物,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刊物和厦门大学公布的二类核心刊物(含EI收录的会议论文)。
厦门大学“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有关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的通知精神,数学科学学院制定“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称“数学拔尖计划”)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于2009年启动,我校为入选国家“拔尖计划”的19所学校之一。
我校于2010年在数学、化学、生物三个基础学科启动拔尖计划,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国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一流师资,包括聘用有关学科国外高水平教师、国内一流教师授课和担任导师;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等,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数学拔尖计划”选拔兴趣浓、悟性高、学习勤奋的苗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千人计划专家、长江讲座教授、闽江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数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通过“数学拔尖计划”的实施,推动数学学科人才培养在理念、模式和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促进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组织管理设立项目执行工作小组(因学院人员变动而随时调整):负责人:钱建国,教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成员:金贤安,教授,厦门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主任(负责项目具体实施)林亚南,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郑诚明,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晨龙,教学秘书,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郭淑敏,外事秘书,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三、培养模式1.动态管理“数学拔尖计划”每届面向全校招收10-20名学生,实行动态进出机制。
关于2013-2014学年第三学期选课的通知各位同学:2013-2014学年第三学期选课工作即将开始,为保证本次选课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请同学们在选课前认真阅读:一、今年短学期课程安排情况设臵短学期的主要目的是给同学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同学在短学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
参照往年做法,今年短学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实践性、实验性课程。
内容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题调查、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
为鼓励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今年校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开设《社会调查》课程,组织同学参加社会实践。
请同学关注校团委和教务处主页通知。
2.各类院系选修课程。
这类课程由各学院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有些课程是学院专程邀请校外专家开课,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机会。
除学院开设短学期课程之外,学校还将组织部分校选课供同学选修。
3.学校还邀请了上百位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或校友在短学期开设讲座,他们将和同学一起分享学术、科研和人生经历。
有关讲座信息将在教务处“百科讲座网”公布(/RS/guest/index.html)。
希望同学留意“百科讲座网”相关信息。
4.为满足双学位同学的需求,辅修专业开课情况如下:2014级英语专业单独开设课程,经济学、法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将延续第二学期的课程(具体时间、地点由双学位开课单位稍后通知);2013级法学、经济学(数理)、金融学(数理)专业单独开设课程。
5.公共数学教学部将在思明校区开设《概率统计》(A、B)重修班。
同时,外语教学部将组织英语夏令营,为希望在外语方面继续充电的同学提供机会。
6.除上述之外,学校将组织形式多样的暑期学校、本科生导师学术沙龙活动、科研创新和学业竞赛等活动。
上述这些教学活动计划,有的按照教学计划列入选课列表,有的为计划外教学安排,请同学们及时关注教务处通知。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2015.0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学生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促进在各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结合学院实际,依据《厦门大学本科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暂行管理办法》和《厦门大学学生表彰奖励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第二章评定说明第三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种类为:(一)学业优秀奖学金;(二)学业进步奖学金;(三)学术创新奖学金;(四)社会实践奖学金;(五)志愿服务奖学金;(六)社会工作奖学金;(七)文体优秀奖学金。
第四条第三条列举的各项优秀学生奖学金(除学业优秀奖学金和学业进步奖学金不可同时兼得外)可以同时申请、同时兼得,但最多只能同时获得两项奖学金。
第五条第三条列举的各项优秀学生奖学金,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在同一自然年内不能同时兼得。
第六条参评年度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评当学年度奖学金或荣誉称号:(一)违反学院或学校纪律规定者;(二)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有挂科者;(三)在校园网等网络媒体发布或转发不当言论,引发负面影响者;(四)受学院通报批评1次以上(含1 次)者;(五)政治思想素质与纪律意识总分未达到7 分以上者;(六)未提前办理请假手续或已办理请假手续但未经批准,且开学时本人未按时返校报到注册者;(七)在学期间,未经请假擅自离校者。
第七条政治思想素质与纪律意识(基准分7.5 分,最高分10 分)(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团活动和政治时事学习(包括党团生活、团校学习、团员评议、党章和邓理学习小组学习、固定观众等活动)。
(基本分5 分)1、党员主要以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及出席各种有关会议的考勤状况为标准。
无故缺席一次扣0.3 分;若未能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应酌情扣分。
此项由党支部书记操作,可扣至0 分,党支部书记的考核由学院中心党支部确定。
厦门大学本科生学业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本科生学业竞赛管理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业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指学业竞赛专指本科生学业竞赛。
第二条学业竞赛类别:1.国际级竞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在某学科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业竞赛;2.国家级竞赛:由教育部及其委托的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业竞赛,以及由社会机构组织的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比赛;3.区域级竞赛:由各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区域性学业竞赛;4.省市级竞赛:由福建省教育厅、厦门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业竞赛;5.校级竞赛:为参加以上各项学业竞赛而进行的全校范围内的选拔赛,或经学校正式立项的学业竞赛;6.院级竞赛:由学院组织,面向全院学生的学业竞赛;7.其他经学院推荐、学校认可的在本专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各类竞赛。
第三条学校对学业竞赛实行项目化管理,所有学业竞赛均须经本科生学业竞赛管理办公室立项或备案。
第四条学校重点支持跨学科、受益面大、参与面广的校级竞赛,以及与国家级、国际级竞赛对接的校内选拔赛;鼓励各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外出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竞赛。
第五条学校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学业竞赛,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参加一项学业竞赛。
各学院应积极支持学生参加跨学科学业竞赛。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学校按照校院两级管理的原则对学业竞赛进行管理。
第七条学校成立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本科生学业竞赛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竞赛办”),挂靠教务处,负责学业竞赛的统筹与协调工作;学院成立本科生学业竞赛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赛事组织工作。
第八条竞赛办主要工作职责:1.制定学校学业竞赛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2.制定全校学业竞赛年度工作计划与经费预算,筹措和管理竞赛经费;3.打造校级学业竞赛平台,组织校级学业竞赛,协调竞赛所需的校内资源;4.审核学院参加校外学业竞赛工作计划与经费预算,协调、支持学院组队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学业竞赛,重点资助国家级、国际级竞赛;5.做好竞赛宣传工作,指导学院宣传报道竞赛情况,重点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工作;6.加强竞赛过程管理,强化指导和服务工作;7.建设学业竞赛管理平台,做好本科生创新网的管理与维护;8.指导学院做好各级各类学业竞赛工作总结,整理、归档竞赛资料,统计、分析竞赛数据;9.组织审核学院报送的学业竞赛创新学分;10.组织审核学院推荐的申请单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指标的学业竞赛获奖学生材料;11.组织召开年度本科生科创竞赛总结表彰大会,开展学业竞赛工作经验交流。
附件:
厦门大学学业竞赛项目库
一、国际级顶级赛事
序号竞赛名称
1Willem C. 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
2国际机器人实作竞赛
3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 Competition)
4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lecular Design Competition)
5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6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二、国际级赛事
序号竞赛名称
1ELSA Moot Court Competition of WTO Law(ELSA WTO 模拟法庭竞赛)2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
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4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
5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6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
7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
8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9东元Green Tech国际创意竞赛
10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11 WDC世界杯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
三、国家级顶级赛事
序号竞赛名称
1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3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4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5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6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7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8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9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10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
11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12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1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15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16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17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18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
19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20 “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
21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
22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23 “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China WTO Moot Court Competition)
24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四、国家级赛事
序号竞赛名称
1 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
2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3 全国高校俄语大赛
4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
5 “外研社杯”全国高校法语演讲比赛
6 全国高校大学生德语辩论赛
7 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
8 全国法语人才竞赛
9 海峡两岸口译大赛
10 全国西班牙语演讲大赛
1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12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国选拔赛
13 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
14 全国高校海洋法模拟法庭邀请赛
15 “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
16 “清华杯”国际投资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
17 “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意设计大赛
18 “毕马威杯”管理案例分析全国十强邀请赛
19 “尖烽时刻”酒店管理模拟大赛
20 “尖烽时刻”商业模拟大赛
21 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
22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23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
24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
25 “台达杯”高教自动化设计大赛
26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
27 全国虚拟仪器大赛
28 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
29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30 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
31 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
32 中国机器人大赛
33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34 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
35 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
36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37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38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39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40 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
41 0I中国水下机器人比赛
42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43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
44 “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
45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46 “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
47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
48 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
49 全国大学生数字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
50 国际建协世界大学生设计竞赛(UIA Student Competition)
51 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52 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
53 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
54 “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国际竞赛
55 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
56 TEAM20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
57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58 全国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和材料综合技能大赛
59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60 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61 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62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
63 全国美术设计展览
64 全国漆画展
65 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66 中国音乐金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