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讲 机械波产生、描述和能量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9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介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中的粒子传递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对于理解许多物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机械波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或波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或波动时,它们会通过分子或粒子的相互作用传递能量,并在介质中引起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产生可以有两种方式:横波和纵波。
横波指的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例如水波和地震波;纵波则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动,例如声波和弹性波。
机械波的传播是指波动行为沿着介质中传递能量和信息的过程。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表面波和体波。
表面波表面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动。
在液体和固体中,表面波通常由两种类型组成:横向表面波和纵向表面波。
横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动的方向,而纵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动的方向平行。
体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内部传播的波动,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输。
在地震学中,体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的压缩和稀疏的方式振动;而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方式振动。
机械波的特性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特性,包括速度、频率、振幅和波长等。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一般是恒定的;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速则会随着介质密度和弹性系数的改变而变化。
频率机械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次数。
频率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频率越高,波动周期越短;频率越低,波动周期越长。
机械波的振幅是指波动过程中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振幅越大,对应的能量传递也越强。
波长机械波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震动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距离。
波长通常用米(m)来表示。
波长和波速的乘积等于频率,即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叫机械波。
形成机械波要有物体机械振动,这个振动的物体叫做波源。
还要有传播机械波的介质,如气体、固体、液体,但真空不能传递机械波。
机械波是通过介质将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向外传播而形成的,波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必要条件。
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运动形式和波源提供的能量。
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并没有随波迁移。
从局部看,介质中的各个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从整体看,介质中距波源较近的质点先振动,并且带动距波源较远的质点随之振动,向外传播波源的运动形式和波源提供的能量。
介质中的各质点做的都是受迫振动,所以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这个周期和频率就叫做机械波的周期和频率。
波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相同的,但它们振动的步调不同,在波传播方向上后面的质点总是追随前面质点的振动,其步调总比前面质点滞后一些。
机械波分横波和纵波两种,介质中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在同一种介质中,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比如地震波就是二者混合而成的。
其中纵波就会提前于横波到达灾区。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波长的意义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反映了研究波的两种方法。
从振动的角度来讲,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如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
从波传播的角度来讲,一个周期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叫做一个波长。
波的周期和频率就是介质中各个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它等于波源的周期和频率,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唯一决定,与波传播的介质无关,并在波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
波传播的距离和所有时间的比叫波速。
由波长和周期的意义可以得出波的公式:T v λ=.波速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与波源无关,不同介质波速不同。
机械波的能量公式
机械波的能量公式是描述机械波能量特征的数学公式,对于理解
机械波的能量传播、计算波的能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波的能量通常包括两部分: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指波的质点
做直线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指波的质点在弹性介质内做
往复运动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根据机械波的性质,机械波的能量传播
速度等于波速的平方乘以波的振幅的平方。
机械波的能量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E=1/2ρAω^2S^2,其中,E表示机械波的能量,ρ表示介质的密度,A表示介质的截面积,ω
表示机械波的角频率,S表示机械波的振幅。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机械波的能量与介质的密度、截面积、角频
率和振幅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介质的密度越大,机械波的能量就
会越大。
而当介质的截面积增大时,机械波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大。
波
的角频率直接影响机械波传播的速度,角频率越大,波的传播速度就
越快,从而对机械波能量的传播产生影响。
而振幅则是机械波能量的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振幅的增大会导致波的能量也跟着增大。
由此可见,机械波的能量公式不仅是机械波的物理性质的重要体现,更是开展波能量相关研究和理解机械波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基础
功夫,为探索更高级机械波能量传播规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机械波⑴ 形成: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了机械波,抖动的彩带端叫波源,彩带则为传播振动的介质。
1.1 认识机械波第1讲 机械波⑵ 种类: ①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②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⑴ 周期T 和频率f在波动中,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都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也叫做波的周期T 或频率f 。
⑵ 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步调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通常用λ表示。
⑶ 波速vv f λλ==。
3.机械波的图象⑴⑵ 波上任意点的振动方向的判断方法①带动法首先,明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波源方位;然后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不超过/4λ)图象上找另一点P';若P'在P 上方,则P'带动P 向上运动,若P'在P 下方,则P'带动P 向下运动。
②微平移法作出经微小时间()ΔΔ/4t t T <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Δt 时间到达的位置,运动方向就知道了。
③同侧法在波的图象上的某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其中s 表示质点振动方向,v 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④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
例题说明:例1考查波的成因以及波与振动的关系,例2考查有关波速的概念,例3考查横波与纵波,例题精讲较为新颖,例4、例5考察周期、波速、波长关系的计算,例6、例7、例8考察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判断,例【例1【例2【例3】【例4求船摇晃的周期。
【例5【例6为和【例7【例8【例9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例10,当0t=时,a开始向上振动,经过0.1s【例11【例12】如图所示,在平面xOy内有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m/s,频率为点位于波峰时为计时起点,对于B质点1.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对比【例13AB C D【例14知识点睛1.2 波振关系例题精讲【例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1st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B .1m x =处的质点D .3m x =处的质点1.波的衍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衍射。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一:波的形成和传播(一)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媒介物叫做介质。
(如:绳、弹簧、水、空气、地壳等)(二)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三)形成机械波的条件(1)要有 ;(2)要有能传播振动的 。
注意:有机械波 有机械振动,而有机械振动 能产生机械波。
(四)机械波的传播特征(1)机械波传播的仅仅是 这种运动形式,介质本身并不随波 。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动而做 振动,因此波动的过程是介质中相邻质点间依次“带动”、由近及远相继振动起来的过程,是 这种运动形式在介质中依次向外传播的过程。
对简谐波而言各质点振动的振幅和周期都 ,各质点仅在各自的 位置附近振动,并 随波动过程的发生而沿波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2)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运动形式。
波动的过程也是由于相邻质点间由近及远地依次做功的过程,所以波动过程也是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因此机械波也是传播 的一种形式。
(五)波的分类波按照质点 方向和波的 方向的关系,可分为:(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波,其波形为 相间的波。
凸起的最高处叫 ,凹下的最底处叫 。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波,其波形为 相间的波。
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作 ,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作 。
知识点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知识(一)波长(λ)两个 的、在振动过程中对 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在横波中,两个 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在纵波中,两个 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振动在一个 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二)频率(f )波的频率由 决定,一列波,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都相同,而且都等于波源的频率。
在传播过程中,只要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则无论在什么介质中传播,波的频率都不变。
(三)波速(v )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即x v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