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管饲营养的护理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98.38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评估与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能量消耗增加、炎症反应等因素,常常存在营养问题。
营养状况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对慢阻肺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况慢阻肺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呼吸困难导致患者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消耗显著上升。
其次,炎症反应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合成减少。
此外,患者可能因为食欲减退、胃肠道淤血等原因,导致食物摄入不足。
长期患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进一步降低进食意愿。
营养不良会给慢阻肺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它会削弱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使呼吸困难加重,增加呼吸衰竭的风险。
同时,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营养不良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力,降低生活质量。
二、营养评估方法1、人体测量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等指标的测量。
体重下降是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慢阻肺患者如果在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 5%,或者 6 个月内下降超过 10%,提示存在营养风险。
2、生化指标检测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
白蛋白水平降低通常反映了长期的蛋白质营养不良,而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半衰期较短,能更敏感地反映近期的营养状况。
3、饮食评估通过询问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饮食习惯等,了解患者的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4、综合评估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等,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营养摄入、体重变化等因素,更全面地评估营养风险。
三、营养干预措施1、能量和营养素需求慢阻肺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高于正常人,一般为基础代谢率的 1317 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41-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气流受限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1]。
研究发现[2-3],copd患者90%以上是老年人,且急性发作期营养不良率接近50%以上。
营养状况是copd不依赖肺功能存在的独立因子[4]。
据报道[5],单纯使用肠外营养( p n) 并发症发生率高,维持营养状态效果差,而肠内营养(en) 的实施又因病人肠道运动、消化及吸收功能改变受到限制。
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而言,应用肠外和肠内续贯营养支持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治疗途径。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65~78岁,平均71.2岁;慢性支气管炎71例,肺气肿29例;轻度营养不良73例,中度营养不良25例,重度营养不良2例。
排除其他脏器严重并发症及消化道出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6],每日胃储留量< 200ml,均予鼻饲饮食。
1.2 续惯性营养支持方法同时使用 en 和 pn 的营养供给方式,在患者营养评估后24h给予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供能比例蛋白质15%~50%,维持量为1.2~1.9g/kg7,,肪30%~35%,碳水化合物50%,20~30ml/h速度泵入,以后逐渐增加开始 ,然后根据病人胃肠道的耐受能力调整肠内营养量 ,不足量由肠外营养供给。
每日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前 1 天的营养计划完成情况。
病人有无腹胀、腹泻、胃潴留、呕吐等情况发生。
若没有 ,则每日肠内营养量按 20 %递增直至全量;若有 ,则根据腹胀情况、腹泻次数及量、胃潴留情况等减少胃肠营养量 ,严重时暂停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61-0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ton,en )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
en 支持方式符合生理状态,可维持肠道完整性,避免肠道细菌移位,降低感染发生率,且因使用方法灵活、监护简便、安全经济,己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在en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发生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苫。
为提高护理人员对en并发症的认知,降低实施en 过程的风险,现将en 的并发症及护理综述如下。
1 en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1.1 胃肠道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其中腹泻较常见,是干扰en 的主要问题,其发生率可达20~40%。
与en 相关的腹泻并发症,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病情、营养液的种类、供给营养液的技术以及肠道对营养液刺激而发生的分泌反应等[4]。
肠腔内水分的吸收取决于肠腔与血管内血浆渗透压之间的增减率,当营养液渗透压过高时,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导致非感染性腹泻[5];糜烂性口炎、感染性腹泻、肠切除、放射性肠炎、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机体乳糖酶缺乏,此时摄入以牛奶为基础的en 营养液时,由于大量末水解乳糖进大肠腔,造成高渗压,减少了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导致腹泻;胰腺疾病、胃手术后、肠梗阻、回肠切除或广泛性肠炎的患者,肠内缺乏足够的脂肪酶,摄人en 营养液中脂肪过多可发生腹泻;营养液配制不当、温度较低时,可引起肠道蠕动增加,排空加速,导致腹泻、腹胀,尤其体弱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当血清蛋白水平25 g/l时,对标准食物不能耐受,出现腹泻。
吴迪和沈可欣研究表明[7],血清白蛋白20 g/l 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5%;多项研究证实[8-10],接受抗生素治疗的en患者腹泻发生率为20%~50%,与广谱抗生素使用改变了肠道正常菌群分布、抑制。
浅谈ICU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摘要:目的:浅谈肠内营养护理对icu患者肠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icu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观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腹泻17.4%、呕吐11.6%、消化道出血5.8%、堵管3.5%、脱管3.5%、误吸1.2%;胸外伤并发症:腹泻8.1%、呕吐7.0%、消化道出血4.7%、堵管3.5%、脱管1.2%、误吸2.3%;颅脑损伤并发症:腹泻4.7%、呕吐5.8%、消化道出血1.2%、堵管2.3%、脱管1.2%、误吸1.2%;脊髓损伤并发症:腹泻3.5%、呕吐2.3%、消化道出血3.5%、堵管1.2%、脱管1.2%、误吸2.3%。
结论:通过加强对icu 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15-02充足的临床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的并发症及改善其预后,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两种。
肠内营养是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1]。
通常进入icu 24h或48h内[2],若患者病情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证,便可对其实施肠内营养。
适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维持患者肠黏膜功能,促进肠道吸收,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减轻应激、高代谢,维持和增强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降低肠源性感染。
随着临床营养的研究和发展,广大医学界人士逐渐发现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有更多的优点[3]。
现选取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共86例icu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共86例icu患者,其中男42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6±2.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胸外伤24例,颅脑损伤14例,脊髓损伤12例。
不同肠内营养液在COPD机械通气病人营养治疗中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早期给与不同肠内营养液对病人的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瑞高)和对照组(能全力),治疗10天,比较两组病人每分钟通气量(v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血清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病人的vco2、paco2 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亦短于对照(p﹤0.05)组,两组病人的血清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copd机械通气病人早期应用高能低糖肠内营养液(瑞高)营养治疗,能有效地减少病人co2生成量,降低呼吸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肠内营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营养治疗【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94-0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因肺部疾患呈慢性反复发作,加之摄入不足等原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对病人的各器官可产生有害的影响,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病人肺部感染加重,导致呼吸衰竭[1]。
营养不良直接损害呼吸肌力量和膈肌功能,致通气动力减弱直接损害肺功能,并可消弱免疫功能使病人病情难以控制,最终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和多种并发症,使病死亡率的患病率增高,故营养状态是copd病人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2]我院icu 对copd合并机械通气病人采用不同肠内营养液治疗,高能低糖肠内营养液(瑞高)疗效好。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icu病房收治copd合并机械通气病人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制订的copd诊断标准【3】.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瑞高)和对照组(使用能全力),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浓度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作者:陈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目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它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出现突然病情加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立足以增强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以减少这种患者的急性发病次数,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恰当的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和提高运动耐量及呼吸肌张力,从而有力地提高了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碍性;肺疾病;肠内营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
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由于肌体缺氧和胃肠道淤血,常常合并有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导致呼吸肌无力,影响肌体是呼吸功能,进一步加重肌体组织器官的缺氧,形成恶循环,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对于缓解和改善呼吸困难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据WHO估计,在未来几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取代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成为呼吸道疾病中致死和致残的第一大原因,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第五位,由于该病是一种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最后引起心肺功能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死亡,所以,一旦患病,心理压力很大,对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病情不利,并可能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因此,分析该病产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配合药物治疗,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病情告知工作,还给病人知情权,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断地鼓励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树立唯物主义的生死观,配合治疗。
应当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道内营养支持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及必要性,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配合执行肠内营养计划,帮助患者及家属之间树立和睦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排除恐惧、忧虑心理,减少负情绪影响肠道内营养消化吸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营养状况往往是影响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不佳的原因慢阻肺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
首先,由于肺部功能受损,患者呼吸功耗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明显高于正常人。
为了维持呼吸,身体会调用大量的能量储备,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消耗加剧。
其次,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这会影响其进食的意愿和能力。
尤其是在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减少食物的摄入。
再者,炎症反应在慢阻肺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长期的炎症状态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某些药物的使用,如茶碱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二、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1、身体测量指标体重:体重是最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慢阻肺患者可能存在水肿等情况,单纯依靠体重评估可能不够准确。
身高:用于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²。
对于慢阻肺患者,BMI 低于 185 通常提示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上臂围和三头肌皮褶厚度: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肌肉和脂肪的储备情况。
2、生化指标检测血清白蛋白:白蛋白是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但在慢阻肺患者中,由于炎症等因素的影响,白蛋白水平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营养状况。
前白蛋白:其半衰期较短,能更敏感地反映近期的营养状况变化。
血红蛋白:用于评估贫血情况,贫血可能与营养不良相关。
3、饮食评估饮食记录:详细记录患者一段时间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等。
饮食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食偏好等。
4、综合评估工具主观全面评定法(SGA):通过询问病史和进行身体检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主观评估。
整理文本. 肠内营养液管饲流程持执行单与医嘱进行核对,准确无误了解患者病情、意识、配合程度确认营养管深度与肠内标识深度是否一致、固定是否妥当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床头抬高30度角4.准备输液架、温开水30ML 余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0ml 空针一支,营养液、营养液输注泵、加温器(必要时备接线板)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核对: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将泵固定在输液架上,连接电源。
挂营养液:首先查对执行单与患者姓名、营养液瓶签上的名称、时间准确无误,将营养液悬挂输液架上,排气,关闭水止。
打开电源开关,将营养管卡入泵槽,肠内营养输注泵调至零点,设定输入速度及预置输液总量,进行双人核对。
,30ml 温开水(温度37-40度)脉冲式冲管鼻饲:连接营养液加温器插上电源并连接于管上适当位置按开始键输入查对:将执行单第三次查对营养液的名称、速度及时间等准确无误。
分离导管,消毒营养管口,用温开水30ml冲管,取下肠内营养输注泵。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推荐意见1. 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
(B)2.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L。
(D)3.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
(C)4. 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饲管,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
(C)5. 对于高龄老年需长期采用鼻肠管鼻饲患者采用米曲菌胰酶片220mg 碾碎后加水10mL 脉冲式封管可显著降低导管堵管率。
(B)6. 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吸,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酸氢钠后冲管。
(C)7. 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C)推荐意见的分级系统基于证据力度。
结合研究设计、质量以及临床一致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把证据等级转化成推荐意见分级。
1、根据呼吸机对人体的干预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其中不包括(B )xieyannaA、控制通气B、容量控制C、辅助通气D、支持通气2、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调节,是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呼吸的吸氧浓度通常都不高于(D )A、70%B、80%C、90%D、50%3、呼吸机容量控制模式的缺陷是(B )A、无法保证潮气量B、容易出现气压伤C、氧合不佳D、触发灵敏度差4、正常呼吸下,(A )时胸腔是负压,回心血量(A )A、吸气,增加B、呼气,增加C、吸气和呼气,减少D、吸气和呼气,增加5、根据呼吸机上机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肺内因素和肺外因素两种,以下哪项属于肺外因素(A )A、心衰B、重症感染C、肺纤维化D、肺水肿6、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调节,对ARDS患者提倡小潮气量(C )ml/kg,快频率( C)bpm高PEEP的方法A、12-14;<34B、18-20;<32C、5-8;<30D、10-12;<327、以下对持续气道正压的呼吸机模式的认识,错误的是(D )A、是指在患者整个呼吸过程中,持续给予正压,在正压水平上,患者可自主地呼吸,呼吸频率由患者自己决定B、患者通过持续正压气流或启动按需活瓣系统进行吸气,正压气流大于病人吸气气流C、可维持肺泡不塌陷,增加氧合,主要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起辅助呼吸的作用D、对吸入气流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气期和呼气期的气道压均低于大气压8、如在患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用控制通气,最大的弊病是(B )A、无法保证潮气量B、容易造成呼吸机抵抗C、氧合不佳D、触发灵敏度差9、成人正常吸气流速为(C )L/minA、50-90B、20-30C、30-70D、70-9010、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调节,呼吸频率通常会调节到(C )次/分,COPD或ARDS的患者除外A、5B、18C、12D、20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1、痰液黏稠度分三度,其中Ⅰ゜是指(B )A、痰液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B、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C、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D、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白色,易被水冲洗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A、恢复自主呼吸B、机械通气C、解除上呼吸道梗阻D、改善通气、纠正缺氧3、以下哪项不属于临床上需要建立紧急人工气道的常见危重症(D )A、呼吸衰竭B、心跳骤停C、气道异物梗阻D、肱骨骨折4、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分成三类,其中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属于(D )A、湿化满意B、湿化不足C、湿化适度D、湿化过度5、以下哪项属于错误的吸痰方法(C )A、吸痰的动作要轻、稳、准、快B、吸痰的压力要适当,吸痰管一次性使用C、注意氧储备,操作前预给氧10-20分钟D、注意观察R、P、BP、SPO2的变化6、痰液黏稠度分三度,其中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属于(B )A、Ⅰ゜B、Ⅲ゜C、Ⅱ゜D、0゜7、下呼吸道人工气道,口插管的缺点是(A )A、病人不易耐受,口腔护理不易B、易引起鼻窦炎等并发症C、需要手术完成,创伤较大D、插管的管径常受到鼻腔的影响8、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分成三类,其中湿化满意是指(C )A、分泌物黏稠、有黏液块咯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B、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C、气道通畅、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管、导管内壁无结痂现象D、导管内壁有结痂9、以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为高容积低压气囊,压力大约在(D ) mmHgA、40-60B、60-80C、100-120D、10-3010、(D )是机械通气病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感染源A、病人保持平卧位B、呼吸机管路的小贮水罐所收集的冷凝水未及时清除C、气道有出血D、口咽部寄殖菌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技术1、预防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中,错误的是(C )A、对于神志不清者给予适当的上肢约束或应用镇静剂B、对于神志清楚患者讲明插管的意义,防止患者自行拔管C、对于神志清楚患者,必须使用专用带固定气管插管D、给患者改变体位时,应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止拉出气管导管2、以下对气管切开的认识,错误的是(C )A、用边带固定在颈部B、松紧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度C、打活结,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打开D、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套管固定不牢脱出3、以下哪项属于临床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医护人员因素(B )A、设备物资管理不善B、缺乏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C、年龄过大、年龄偏小D、业务培训不到位4、临床护理中,管道安全三大焦点问题,不包括(B )A、阻塞B、监护C、脱管D、感染5、临床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最重要是(C )A、处理B、发现C、预防和评估D、选择6、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国内为(D )A、27%-35%B、12.27%-25.5%C、22%-45%D、2.27%-15.5%7、临床护理中,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措施,不正确的是(D )A、有效评估B、有效固定C、有效镇静D、节省费用8、经口气管插管先用胶布将(B )与气管插管固定,再固定(B )A、鞭带;胶布B、牙垫;气管插管C、胶布;牙垫D、鼻导管;胶布9、以下哪项属于临床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人自身因素(A )A、气道分泌物刺激、体位不适B、设备物资管理不善C、人力配备不合理D、医疗护理技术不熟练10、进行肠内营养时护理首先要关注(D )A、并发症的观察B、导管固定存在的问题C、有效沟通D、患者营养的评估,营养途径的选择人工气道湿化与气道分泌物清除1、出自《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研究,无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相对湿度(C ),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A、38℃;90%B、36℃;50%C、37℃;100%D、35℃;60%2、吸痰管插入深度为气管套管末端长度再延长(D )cm,此种吸痰深度对气管黏膜损伤较小,且效果好A、5-8B、4-5C、8-10D、1-23、正确的吸痰方法应注意氧储备,操作前预给氧(B )分钟,防止低氧血症A、4-6B、2-3C、8-10D、6-84、注入湿化法引起的不良后果,不包括以下哪项( A)A、缺氧B、刺激性咳嗽、憋闷C、呼吸道感染D、心率加快、血压升高5、选择吸痰管时,应比气管导管长(B )cmA、5-8B、4-5C、1-2D、8-106、人工气道湿化目的,不正确的是(A )A、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B、改善通气湿度,湿润气道黏膜C、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D、减少和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痰液黏稠度为Ⅲ゜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D )A、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B、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C、玻璃接头内壁上痰液不易被水冲洗D、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8、吸痰管的外径大约为气管导管内径的(C )为适宜A、1/5B、1/4C、1/3D、1/29、以下哪项不是人工气道湿化不足的表现(C )A、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B、分泌物黏稠、有黏液块咯出C、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管D、导管内壁有结痂10、气道湿化不足引起的主要问题是(A )A、阻塞和感染B、增加费用C、加重肺的负担D、心率加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预防策略1、呼吸机回路管理,不包括(D )A、湿化C、清洁、冷凝水处理D、固定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治疗(A )小时后或脱机拔管(A )小时内新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炎症A、48;48B、12;24C、24;12D、6;123、镇静唤醒策略中每日唤醒的具体方法,应在每天(D )左右实施A、中午12-11点B、下午5-6点C、上午10-12点D、上午8-10点4、对于镇静唤醒的患者,一般Ramsay评分≥(C )分,是临床需要深度,而且较长时间镇静的患者,中间一般不进行临时停药A、10B、9C、5D、8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包括(B )A、病人自身相关危险因素B、医院物流流程相关的危险因素C、环境设备相关的危险因素D、医护人员相关危险因素6、声门下吸引,负压介于(C ) kPa,压力适中,既能保证吸出声门下分泌物,又不至于造成患者气道黏膜出血A、10-15B、30-50C、15-20D、20-307、国外在VAP预防相关指南综述中推荐使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时用(C )mmHg的负压,间歇声门下吸引则使用(C )mmHg的负压A、40-50;100-120B、50;80-100C、20;100-150D、50;120-1508、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以减少(B )的医院感染A、10%-20%B、20%-30%C、40%-50%D、60%-70%9、(A )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A、洗手B、擦洗D、通风10、将床头摇高(B )度可将胃内容物误吸降到最低限度A、10~20B、30~45C、20~25D、50~651、根据呼吸机对人体的干预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其中不包括(B )A 、控制通气B 、容量控制C 、辅助通气D 、支持通气2、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调节,对ARDS 患者提倡小潮气量(C )ml/kg,快频率()bpm 高PEEP 的方法A 、12-14;<34B 、18-20;<32C 、5-8;<30D 、10-12;<323、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调节,呼吸频率通常会调节到(C )次/分,COPD 或ARDS 的患者除外A 、5B 、18C 、12D 、204、如在患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用控制通气,最大的弊病是(B )A 、无法保证潮气量B 、容易造成呼吸机抵抗C 、氧合不佳D 、触发灵敏度差5、正常呼吸下,(A )时胸腔是负压,回心血量()A 、吸气,增加B 、呼气,增加C 、吸气和呼气,减少D 、吸气和呼气,增加6、以下对持续气道正压的呼吸机模式的认识,错误的是(D )A 、是指在患者整个呼吸过程中,持续给予正压,在正压水平上,患者可自主地呼吸,呼吸频率由患者自己决定B 、患者通过持续正压气流或启动按需活瓣系统进行吸气,正压气流大于病人吸气气流C 、可维持肺泡不塌陷,增加氧合,主要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起辅助呼吸的作用D 、对吸入气流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气期和呼气期的气道压均低于大气压7、成人正常吸气流速为(C )L/minA 、50-90B 、20-30C 、30-70D 、70-90D8、呼吸机呼吸参数的调节,是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呼吸的吸氧浓度通常都不高于()A 、70%B 、80%C 、90%D 、50%9、根据呼吸机上机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肺内因素和肺外因素两种,以下哪项属于肺外因素(A )A 、心衰B 、重症感染C 、肺纤维化D 、肺水肿10、呼吸机容量控制模式的缺陷是(B )A 、无法保证潮气量B 、容易出现气压伤C 、氧合不佳D 、触发灵敏度差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1、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分成三类,其中湿化满意是指(C )A 、分泌物黏稠、有黏液块咯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B 、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C 、气道通畅、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管、导管内壁无结痂现象D 、导管内壁有结痂2、(D )是机械通气病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感染源A 、病人保持平卧位B 、呼吸机管路的小贮水罐所收集的冷凝水未及时清除C 、气道有出血D 、口咽部寄殖菌3、以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为高容积低压气囊,压力大约在(D ) mmHgA 、40-60B 、60-80C 、100-120D 、10-304、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分成三类,其中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属于(D )A 、湿化满意B 、湿化不足C 、湿化适度D 、湿化过度5、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A 、恢复自主呼吸B 、机械通气C 、解除上呼吸道梗阻D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6、下呼吸道人工气道,口插管的缺点是(A )A 、病人不易耐受,口腔护理不易B 、易引起鼻窦炎等并发症C 、需要手术完成,创伤较大D 、插管的管径常受到鼻腔的影响7、以下哪项属于错误的吸痰方法(C )A 、吸痰的动作要轻、稳、准、快B 、吸痰的压力要适当,吸痰管一次性使用C 、注意氧储备,操作前预给氧10-20分钟D 、注意观察R 、P 、BP 、SPO2的变化8、痰液黏稠度分三度,其中Ⅰ゜是指(B )A 、痰液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B 、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C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D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白色,易被水冲洗9、以下哪项不属于临床上需要建立紧急人工气道的常见危重症(D )A 、呼吸衰竭B 、心跳骤停C 、气道异物梗阻D 、肱骨骨折10、痰液黏稠度分三度,其中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属于(B )A 、Ⅰ゜B 、Ⅲ゜C 、Ⅱ゜D 、0゜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技术1、进行肠内营养时护理首先要关注(D )A 、并发症的观察B 、导管固定存在的问题C 、有效沟通D 、患者营养的评估,营养途径的选择2、临床护理中,管道安全三大焦点问题,不包括(B )A 、阻塞B 、监护C 、脱管D 、感染3、以下哪项属于临床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人自身因素(A )A 、气道分泌物刺激、体位不适B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C 、人力配备不合理D 、医疗护理技术不熟练4、经口气管插管先用胶布将(B )与气管插管固定,再固定()A 、鞭带;胶布B 、牙垫;气管插管C 、胶布;牙垫D 、鼻导管;胶布5、预防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中,错误的是(C )A 、对于神志不清者给予适当的上肢约束或应用镇静剂B 、对于神志清楚患者讲明插管的意义,防止患者自行拔管C 、对于神志清楚患者,必须使用专用带固定气管插管D 、给患者改变体位时,应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止拉出气管导管6、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国内为(D )A 、27%-35%B 、12.27%-25.5%C 、22%-45%D 、2.27%-15.5%7、以下对气管切开的认识,错误的是(C )A 、用边带固定在颈部B 、松紧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度C 、打活结,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打开D 、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套管固定不牢脱出8、以下哪项属于临床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医护人员因素(B )A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B 、缺乏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C 、年龄过大、年龄偏小D 、业务培训不到位9、临床护理中,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措施,不正确的是(D )A 、有效评估B 、有效固定C 、有效镇静D 、节省费用10、临床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最重要是(C )A 、处理B 、发现C 、预防和评估D 、选择人工气道湿化与气道分泌物清除1、吸痰管插入深度为气管套管末端长度再延长(D )cm ,此种吸痰深度对气管黏膜损伤较小,且效果好A 、5-8B 、4-5C 、8-10D 、1-22、人工气道湿化目的,不正确的是(A )A 、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B 、改善通气湿度,湿润气道黏膜C 、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D 、减少和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注入湿化法引起的不良后果,不包括以下哪项(A )A 、缺氧B 、刺激性咳嗽、憋闷C 、呼吸道感染D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4、选择吸痰管时,应比气管导管长(B )cmA 、5-8B 、4-5C 、1-2D 、8-105、气道湿化不足引起的主要问题是(A )A 、阻塞和感染B 、增加费用C 、加重肺的负担D 、心率加快6、正确的吸痰方法应注意氧储备,操作前预给氧(B )分钟,防止低氧血症A 、4-6B 、2-3C 、8-10D 、6-87、以下哪项不是人工气道湿化不足的表现(C )A 、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B 、分泌物黏稠、有黏液块咯出C 、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管D 、导管内壁有结痂8、出自《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研究,无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C ),相对湿度(),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A 、38℃;90%B 、36℃;50%C 、37℃;100%D 、35℃;60%9、吸痰管的外径大约为气管导管内径的(C )为适宜A 、1/5B 、1/4C 、1/3D 、1/210、痰液黏稠度为Ⅲ゜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D )A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B 、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C 、玻璃接头内壁上痰液不易被水冲洗D 、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预防策略.1、呼吸机回路管理,不包括(D )A 、湿化B 、更换C 、清洁、冷凝水处理D 、固定2、国外在VAP 预防相关指南综述中推荐使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时用(C )mmHg 的负压,间歇声门下吸引则使用()mmHg 的负压A 、40-50;100-120B 、50;80-100C 、20;100-150D 、50;120-150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治疗()小时后或脱机拔管(A )小时内新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炎症A 、48;48B 、12;24C 、24;12D 、6;124、声门下吸引,负压介于(C )kPa ,压力适中,既能保证吸出声门下分泌物,又不至于造成患者气道黏膜出血A 、10-15B 、30-50C 、15-20D 、20-305、(A )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A 、洗手B 、擦洗C 、消毒D 、通风6、将床头摇高(B )度可将胃内容物误吸降到最低限度A 、10~20B 、30~45C 、20~25D 、50~657、镇静唤醒策略中每日唤醒的具体方法,应在每天(D )左右实施A 、中午12-11点B 、下午5-6点C 、上午10-12点D 、上午8-10点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包括(B )A 、病人自身相关危险因素B 、医院物流流程相关的危险因素C 、环境设备相关的危险因素D 、医护人员相关危险因素9、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以减少(B )的医院感染A 、10%-20%B 、20%-30%C 、40%-50%D 、60%-70%10、对于镇静唤醒的患者,一般Ramsay 评分≥(C )分,是临床需要深度,而且较长时间镇静的患者,中间一般不进行临时停药A 、10B 、9C 、5D 、8。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护理进展就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将营养物质输送到患者的肠道中,以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增强免疫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包括其应用的指征、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指征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胃肠道功能正常: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能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2. 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原因不能够通过口服或肠道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3. 营养不良: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如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4. 增强免疫功能: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供营养支持,还可以通过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在以上指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管饲和口服途径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管饲或口服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受限的患者,通常采用胃管或空肠造瘘管进行管饲;而对于部分能够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
2. 营养物质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通常包括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3.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并及时调整营养物质的剂量和配方,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以上护理措施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环节,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和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进展用力呼气时间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理改变为终末细支气管的肺泡囊持久性破坏扩大,导致小气道陷闭[1]。
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并发症多,现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护理干预1.1氧疗的护理1.1.1持续低流量给氧凌懂明报道[2]为防止高浓度吸氧对通气的抑制作用,采用低流量吸氧,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不少于2/3的满度,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氧气温度在37℃、湿度在80%左右,在湿化瓶的外部用热水袋保温;夜间或活动后适当提高2.0~3.0L/min,鼓励患者每日吸氧达到15h以上,或者至少到到12h以上,不能因症状的好转而减少吸氧时间。
急性期氧浓度宜25%~30%,流量为1.5~2L/min[3]。
吸氧时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出痰液。
在湿化痰液后,应协助患者翻身,同时配合拍背。
拍背时应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叩拍时与呼气同步。
对老年患者不宜过分用力,拍背时要随时观察面色、呼吸、心率等[4]。
对痰多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当患者感到呼吸困难时可取远位或侧位吸入,对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护士应守护患者身边,密切观察吸入情况。
一旦发生痰液阻塞气道,立即协助吸痰避免发生窒息。
鼓励患者多饮水,少量多次,20~40ml/次,20min/次[5]。
1.1.2无创通气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鼻罩或面罩无创通气治疗[6],无创通气简便易行,依从性好,护理难度相对低,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无创治疗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配合治疗,治疗中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通气效果,进行血气检测,以了解通气改善情况。
1.1.3家庭氧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可在家进行家庭氧疗。
曾剑儿,何炳斌等研究结果[7]长期家庭氧疗是COPD患者病情进展延缓、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有效手段,作为COPD缓解期患者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期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吸氧10~15h/d,氧流量1~1.5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