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看图写话】我的一家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将家庭成员进行组合,口头表述出自己的家人;2.学生能够懂得家人彼此关爱,感恩家庭,树立家庭观念;3.学生能够理解成语“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图片观察和口头表述出自己的家人;2.学生能够理解成语“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将家庭成员进行组合,并口头表述出自己的家人;2.学生能够理解成语“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制作一个家庭成员的海报,并挂在教室的显眼位置;2.让学生看海报并想一想,教室里有谁是你的家人?2. 感受(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一些温馨的家庭照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家庭成员,让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2.引导学生感受家庭成员彼此关爱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家人之间的重要性。
3. 学习(1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并根据图片中家庭成员的关系进行分类;2.引导学生学习成语“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睦相处的意义。
4. 合作(15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通过交流与讨论,展示家庭成员的关系;2.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相互帮助,加深对于家庭关系的理解。
5. 分享(15分钟)1.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家庭,让其他学生了解和分享家庭;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瞬间,并体现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6. 小结和延伸(5分钟)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享家庭成员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家庭;2.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成语“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含义;3.提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与沟通需要用心倾听和理解家人,要保持家庭的和睦。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于图片的分类及口头表述,了解学生对于家庭成员的理解;通过学生分享和交流家庭,了解学生对于家庭和睦相处的认识及重要性。
写话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放大”的观察方法仔细看图,观察猫和老鼠的表情神态,体会猫的凶和小老鼠的紧张害怕。
2、指导学生通顺完整地说话,用上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观察到的猫和老鼠的表情及神态。
3、指导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图中小老鼠和猫之间接下来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4、指导学生写话,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注意书写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完之后要读一读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放大”的观察方法,仔细看图,并且能够完整通顺地说出观察到的猫和小老鼠的表情神态,体会到猫的凶和小老鼠的紧张害怕。
2、写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象到的,把故事写完整。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象的事,提高说话能力和表达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出示猫和老鼠的图片,谈话:我们知道猫可是老鼠的天敌!而猫和老鼠这两种平凡的小动物却上演了许多经典有趣的故事。
2、出示《猫和老鼠》、《老鼠记者》及《世界上最勇敢的老鼠》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
3、这些作家真会想象,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家,编写属于自己的“猫和老鼠”的故事吧!二、观察图片,引导想象1、出示课本图片及写话要求,学生听读写话要求(播放学习伙伴朗读录音:看看下面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
2、学生观察图片上画了什么,播放学习伙伴录音(图片上画了一只小老鼠,他看到电脑上出现了一只猫,吓坏了)。
3、“放大”猫的图片,学生再进一步观察: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引导学生观察猫的样子,想象猫的动作。
播放学习伙伴的录音(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
4、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所呈现出的短语连起来,再加上自己的感受,组合成句子。
播放学习伙伴的录音(只见这只猫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特别可怕)。
5、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写出自己观察到的小鼠的样子。
6、引导学生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根据常识,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首先想到逃生的本能反应,并推测想象不同性格的老鼠有不同的逃生方法。
统编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二、看图说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板书: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一)指导观察图画。
1、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汇报。
2、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有一天)3、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平板电脑旁)图上有哪些动物?猫和老鼠。
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请你说出来。
(玩电脑)这时猫在哪里?想一想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二)指导写话。
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就以《猫和老鼠》为题写一写。
师出示例句:有一天,老鼠在()玩,老鼠正玩得(),这时,电脑里(),老鼠见到猫,()。
师:写完整一段话,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学生看图写话。
1、写话。
2、师巡视,并指个别指导。
3、指名读一读写的话。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可认真啦!学到了看图写话的好方法,让我们说一说看图写话要注意什么。
F.保护水资源,人人应尽责。
4、自主完成看图写话。
要求学生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说清楚,说连贯。
5、总结看图写话写作技巧 ----- 四部曲:
(1)看看 --- 认真看图,训练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
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2)想想 --- 边看边想,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想象,同学们你们要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合理的想象。
(3)说说——大胆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同学们,你们在写话的时候要按顺序的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不仅看“细”,看“全”,还要看“深”。
在观察中训练学生有序地看,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4)写写——下笔成文,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①写完整。
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
②写具体。
要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语文园地七写话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主要聚焦于“写话——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观察一幅有趣的图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力,将图画中的元素融入故事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画,它里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2. 讲解: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看图写话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图画中的元素融入故事中。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根据图画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好记录。
4. 例题讲解:以刚才编的故事为例,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情节、环境等要素,讲解如何将这些要素融入故事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画,自己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故事内容完整、连贯。
6. 互动交流:学生相互交换故事,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语文园地七写话——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2. 板书内容:a. 看图写话方法b. 故事要素:角色、情节、环境c. 编写故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今天所学的看图写话方法,编写一个关于图画的故事。
答案示例: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萝卜。
它高兴地跳起来,决定把萝卜带回家。
可是,萝卜太重了,小兔子怎么也搬不动。
这时,小松鼠、小猴子和小狐狸纷纷过来帮忙。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猫和老鼠》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中的写话,是本册的第三次写话。
本次写话练紧扣第七单元主题,围绕“想象”展开,本单元阅读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体现想象之美,充满儿童情趣,也为学生打开了写话的思路。
此次写话以猫和老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猫和老鼠是学生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地解读。
通过想象类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意。
2.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表达。
先说一说图意,再用几句话把观察到和想象到的编写一个小故事。
3.继续研究在方格纸中写话,注意段前空两格。
在写话中研究使用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并占一格,书写做到工整规范。
教学重点:用几句话把观察到和想象到的编写一个小故事,写话时做到格式精确。
教学过程:01热身,表情初体验1.出示QQ表情,学生快乐说表情。
2.做表情,猜测表情背后的故事。
02看图,清楚地说1.先后出示老鼠和猫的图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1)观察老鼠,练用句式说话师总结:我们用了放大镜,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这些细节,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更有趣。
(2)观察大猫,练用句式说话。
点评:我们在看图写话时,不仅要仔细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等细节,还要把自己当作图画中的人物,猜猜他会怎么想。
师:每个小同伙把自己当作小老鼠都会有不同的设法主意。
你的设法主意呢?也大胆地说出来吧!2.出示完整画面,让学生将故事的的起因说清楚明白。
(1)引出完整图,大致说图意。
师:那他和这只的猫是怎么相遇的呢?这是单幅图,并没有画出来。
我们大胆想象一下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听听小朋友们是怎么想的?(点击出完整图)总结:大家的想象真有趣。
有的从图画的人物特点想象,有的联系生活想象,有的看到了画图中的细节来想象。
语文园地七.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看图写话》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喜爱的猫和老鼠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写故事。
学情分析本册教科书安排写话共三次,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是第三次写话,学生对写话很感兴趣。
在写话中懂得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话。
懂得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能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抓住动物的表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讲完整。
2、用几句话把故事写下来。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抓住动物的表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讲完整。
能用几句话把故事写下来。
教学难点把故事讲完整,能用几句话把故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动画片里,我们都见过老鼠和猫。
大家想一想,老鼠见到猫就会怎样?生:老鼠见到猫就会吓得……师:现在老师让大家看一段视频。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鼠和猫的表情。
播放《小老鼠上灯台》儿歌视频。
师:大家都沉浸在猫和老鼠的情境中,今天,我们要上这节课也是讲猫和老鼠的故事,还要把故事写下来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七单元《写话》,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创作。
]二、看图说话1、课件出示书上的插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画,图上有什么?(电脑、鼠标、电脑屏幕、老鼠、猫)是什么时候?(一天、上午、晚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老鼠在电脑边玩。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2、课件出示老鼠的图片师:现在老师把老鼠的图片放大,请同学们看看小老鼠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你可以用一些学过的词送给它。
生:害怕、惊呆了、吓了一跳、大吃一惊、张大嘴巴、瞪大眼睛、流下眼泪、坐在地上教师板书:吓了一跳、大吃一惊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猜猜小老鼠这样害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生: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
《猫和老鼠》看图写话教学设计5让画面动起来——看图写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看图写话,画面中是一只小老鼠在电脑前,电脑屏幕中出现了一只猫,小老鼠的表情十分惊恐,整个画面简洁生动而又张力十足,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看图写话在教材的安排上虽是第一次,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指导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并简要写几句话。
所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看图写话已不陌生,他们已初步掌握了看图写话的一些方法。
老鼠和猫又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的解读。
通过本次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设计理念】二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学习了看图写话的方法,但是单凭书上提供的画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无法独立确定故事的主要内容,编出有趣的故事。
所以在课堂上就需要老师创设情景,巧支妙招,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展开思维,完成写话。
观察和想象是两把开启看图写话之门的金钥匙。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并巧借写话小博士的三个妙招,鼓励学生对老鼠和猫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力求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教学中,我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树立思路,从而降低写话难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目标】1、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2、学生能根据三个妙招、思维导图,将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并写下来。
3、编写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和写话的兴趣,体验编写故事的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图画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难点:展开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事情经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写话图片、萌萌小报【课前活动】表情游戏“我说你做”1、做游戏●把爸爸的杯子打破,被爸爸打屁股了。
(伤心)●做了一件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
(高兴)●刚写好的作业被调皮鬼撕坏了。
(生气)●走在路上,突然窜出一只凶猛的大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展开合理想象,能用通顺的句子清楚地表达图意。
2.学会观察单幅图的方法,掌握基本的写话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写话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展开合理想象,能用通顺的句子清楚地表达图意。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单幅图的方法,掌握基本的写话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写话兴趣。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1.回忆疫情期间的网课主角——小老鼠云云。
2.引出相关童谣《小老鼠上灯台》。
3.导入新课一、整体观察,猜想故事起因1.观察图片思考:图片里都有谁?它们都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生说师评价2.小结方法:观察单幅图时就是要先整体观察,在第一句就说明白谁在哪里干什么,按照这样的方法,试着用一句话写故事的开头。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是否具有谁在哪里干什么三要素)二、想象表演,让人物活起来1.我们一起演演这个有趣的故事,我演小老鼠,你们演猫,要想演好它,得先仔细观察它的样子。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外表及动作(两只耳朵竖起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尖尖的牙齿、挥舞着尖锐的爪子)补充想象动物会发出的声音2.师生共同表演(二)个别展示1.指名小演员上台展示2.学生评价这只小猫演的好不好?说来夸夸他,哪里演得好?引导复述样子、动作(三)采访小猫1.小猫小猫,你刚才一边演心里一边在想什么?引导学生多维回答(四)交换角色1.现在我们交换一下,你们演小老鼠,老师演猫。
师生表演2.采访小老鼠:你怎么了?你会喊什么?三、说话,学讲故事内容(一)点名讲评故事1.指名把图片上发生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要是能用到黑板上的这些词语就更棒了!2.听的同学都是小评委,注意听听他的故事说得怎么样,它们的动作和表情有没有说清楚。
生说故事,生点评3.同桌互相说说这个故事,说得不好的地方请你帮他提提意见,说得好的请你给他点个赞。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运用所学词汇编写简单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写话,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事和写作的兴趣,以及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
教学内容图片内容观察与描述。
利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故事分享与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图片细节,运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难点: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情节,保持故事的连贯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图片《贪玩的小老鼠》。
词汇卡片。
写字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图片导入:展示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词汇教学:通过词汇卡片复习与故事相关的词汇。
3. 编写故事: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图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
4. 故事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分享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图片《贪玩的小老鼠》。
关键词汇列表。
故事编写步骤。
作业设计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要求使用至少五个新学的词汇。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在观察细节和创造性表达方面的表现。
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为下一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确保教学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和描述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和扩展他们的语文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故事分享,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部分涉及到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对于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观察图片细节,运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这一重点的实现,依赖于学生能否细致观察图片并描述出其中的关键元素。
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考验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主题为“看图写话”。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景色”和第四章“我们的活动”,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图片的方法,能够从图片中提取关键信息。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活动。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看图写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教材,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观察图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本节课的图片观察中。
3. 图片观察:a. 展示第三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b. 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如“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等。
4. 例题讲解:a. 展示第四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活动。
b. 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做什么”的句型进行描述,如“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分组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描述。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2. 板书内容:a. 图片观察方法: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左到右。
b. 描述景色: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等。
c. 描述活动:谁在做什么,如“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活动。
b. 尝试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 答案:a. 描述景色: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清澈的小溪等。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习作教学解读和教学设计一、习作要点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联系生活,合理想象”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体现想象之美,所以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也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形成自己的感受。
或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或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雾的淘气,借助想象说出自己对雾的感受;或通过泡泡提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编小白兔的心理活动,感受雪孩子和小白免之间美好的友谊。
本次写话是二年级的第三次写话练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在问题的引导下写几句完整通顺的话。
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猫和老鼠引发想象,激发写话的兴趣,让学生把图中的内容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体验写话的乐趣。
写话重在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乐于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写话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交流。
在口头交流之后,指导学生把句子写通顺。
二、课标要点解析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表达与交流”在第一学段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感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要求会具体落实到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相应的单元编排中。
如一下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好长句子,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教案看图写话部编版小学二年级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抓住外形,动作,展开想象,说出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2.能够根据画面合理猜测后续情节。
3.能够用自己的文字描述画面。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抓住外形,动作,展开想象,说出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2.能够根据画面合理猜测后续情节。
(重点)3.能够用文字描述画面。
(难点)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你知道还有哪些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2.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关于猫和老鼠的小故事。
二.仔细观察,层层推进1.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老鼠,(展示图片),你们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你从哪里看出来?生:可爱,康乐……师:那你猜他要去哪里?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老鼠眼前出现了一台(电脑,展示图片,学生回答),你们觉得小老鼠在哪里发现的?他会拿电脑做什么?生:自由回答。
展示PPT,学生填空(时间),小老鼠来到(地点)准备(干什么)2.师:就在这个时候,电脑上面突然出现了(一只猫)同学们,这是一只怎样的猫,你能从哪里看出来?生:凶狠/凶猛(尖牙,血盆大口,瞪盯)3.我们师:现在,我们刚刚活泼的小老鼠变成了什么模样?生:他非常害怕(恐惧慌张担心)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害怕(眼泪跌脚翘起来了嘴张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从学生回答中归类出表情,动作。
那同学们,老鼠如此害怕,他可能心理在想些什么(板书心理)。
学生根据自身共情,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点评。
3.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通过认真看图,我们知道了好多信息。
有谁可以把刚刚我们说到的所有信息整合起来,把小老鼠受到惊吓的过程说完整(可以用到老师在黑板上用过的词语),我们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一会儿请大家分享。
4.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小结。
三.发散思维,合理想象师:故事到这里,远远还没有结束,我们不仅仅是要用眼睛来看,还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