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土地登记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5.32 KB
- 文档页数:1
法国封建制度的起源与法律体系法国封建制度是指中世纪时期法国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
它源于罗马帝国解体之后,西方欧洲进入了一个战争频繁、领主权力强大、城邦分裂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下,富有军事实力的领主依靠地主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一个封建的社会秩序。
法国封建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的终结。
罗马帝国解体之后,西方欧洲陷入了分裂和混乱的局面。
当地领主、酋长和游牧民族分别控制着不同的领地。
他们统治的方式主要是基于个人势力和武力。
这种分散的权威和自治的做法最终演变成了封建制度。
法国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契约。
领主将土地分配给他的家臣,作为他们服役的回报。
家臣则必须在领主的指挥下,为他提供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
这种契约关系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且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因为双方都从这种契约中得到了实际利益。
而法国封建制度的法律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契约和惯例的基础上。
领主拥有管辖土地的权力,同时也要保证法律的执行和公平。
这种法律体系非常贴近当地的习惯和风俗,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封建制度带来了一种等级制度,即贵族阶层和农民之间的等级差异。
贵族享有更多的特权和权力,而农民则被视为低等人。
这种等级差异在社会层面上造成了阶级冲突和不平等,但也同时促进了社会的秩序和发展。
法国封建制度的衰落与中央集权的崛起密不可分。
通过统一国家的法律和体制,国王可以对地方领主和贵族行使更强大的权力。
这样,封建制度逐渐被中央集权的国家所代替。
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彻底消亡,政权和财产权逐渐转移到了市民阶级手中。
尽管封建制度在法国历史中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对法国社会和法律体系的影响仍然深远。
法国的法律体系仍然以契约和惯例为基础,注重平等、公正和法律的合理性。
这种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的起源密切相关,它帮助法国社会建立了一种稳定、有序和公正的秩序。
总的来说,法国封建制度的起源与法律体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封建制度带来了不平等和等级差异,但同时也为法国社会的秩序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法国国土资源管理概况作者:彭文辉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551695平方公里,人口5810万,境内资源丰富,铁、铀、铝土矿资源在西欧名列前茅,国土面积中,耕地占33.3%,永久性牧场占19.3%,林地占27.3%,其它用途土地占18%。
法国实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高,产权的基本形式是私有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
法国的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有较高的代表性,国土资源管理以政府指令性行为,以法律的、行政的管理手段为主,以经济手段为辅,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制定资源的总体规划、资源的合理配置、确定资源所有权、颁发资源利用许可证、征收资源税费等。
一、国土资源的分散管理与单类资源的统一管理相结合法国的国土资源管理总体看是分散管理,各类资源由多个部门分类管理,但就某一类资源来讲基本是以统一管理为主。
例如矿产和能源,由经济、财政和工业部统一管理,地产资源由税务总局的地产管理局统一管理,海洋资源由法国海洋国务秘书处集中管理,林地资源由国家林业事务所统一进行管理。
二、产权管理法国的资源产权体制是欧洲大陆各国所采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资源产权制度。
它的特点是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
如果没有申请特别权利,勘查者不能进行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
资源产权由政府授予勘查者和开发利用者。
1、矿业权管理法国矿产法的普通法规规定矿山属于国家,即使矿山地表主人未经批准也不能开采。
法国矿业权主要有三种:(1)勘探许可证:分为排他和非排他勘探许可证。
排他勘探许可证根据不同矿种又分为固体矿物燃料、钾盐以及液态或气态碳氢化合物等几种类型许可证;矿产调查工作须向省长申报后,由土地的主人进行勘探,或征得土地主人同意后由他人勘探,如未经同意,可由经济财政工业部部长批准,也可经特许进行调查。
(2)采矿许可证:期限5年,最多可延期2次,每次最长为5年。
如果采矿许可证的累计量超过规定,只能依据特许权方式申请开采。
土地登记的历史沿革与登记制度一、土地登记的历史沿革(一)国外土地登记历史沿革来源:上学网的美女编辑们历史上许多国家对土地登记都有一个重视和实施的过程。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很早就有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方面的记载。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700年,国王(尊称法老)每两年就派人清查全国的人口、土地等财富,以确定租税数额。
清查是当时国家的一件大事,在古代的编年史中,往往把它作为年代的名称,如“第一次清查之年”、“第二次清查之年”。
另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从古代埃及早期以来,即已建立起来的对全国土地财富进行普查的制度,并为古王国历朝法老所沿袭。
法老对土地的普查,被视作国家对领土的统治权和对土地的所有权的综合体现。
约在公元前9世纪~8世纪被系统编成的荷马史诗,其中就描述了这个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在他著名经济著作《法律篇》第八卷规定:不管是邻近边界的本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即他拥有毗邻边界的土地),任何人不得移动土地的边界标志。
公元前450年,反映早期罗马共和国社会经济关系的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编定,全文现存104条,其中第七表为土地权利法,明确在地界诉讼中,必须遵循十二铜表法的规定。
可见当时的土地经界分明,权属明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开始了比较先进的地籍调查和登记。
法兰西于15世纪开始定平民赋税之制,把土地测量当作最紧急事务。
当时有许多王朝官吏及诸州政府开始进行土地调查,现在多芬烈仍保存有古代的测地簿。
德国地籍始建于1656年,19世纪初普遍开展,历经40年之久,全面完成全国土地经界。
目前,德国各市、县都设有地籍局,具体负责土地登记的变更、地籍资料的维护等管理工作。
英国早在1862年就设置了政府土地登记局,统一管理英国城乡土地权属。
1896年发布法令,规定土地买卖必须登记。
从此,土地登记局成为政府统一从事土地所有权的审查、确认、登记、发证以及办理过户换证的部门。
世界各国土地产权制度2010-07-02 13:18:0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世界各国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借鉴(2010-2-3 14:20:0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曾经发出“美国的主要财富都来源于土地”的感慨,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产权则是指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利的总和,由于国情及历史原因,世界各国的土地产权制度不尽相同。
例如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在中国购买房产普通住宅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商业用地年限为50年。
而海外地产的土地产权形式则90%以上为永久业权、世代相传。
国外的产权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永久业权,另一种为租借权。
永久业权是指当购买一套别墅时,在产权证上所登记内容为土地的边界、面积及土地范围内所有物业的产权拥有者,无使用及租用年限限定;如购买的是一套公寓,业主所购买的不仅仅是此项物业,还包括此房产所占这块土地上1/N的不可分割的永久产权和此套房产所在的空间永久使用权。
这两种产权证书均由专业的测量师出据报告,并由政府房产局颁发产权证。
土地租借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年限的租借权,土地契约中明确表明租借期限,每年租金多少,及是否有续约权。
另一种是无限的永久租借权,此形式多发生在土地位置相当罕有地块上,原有的大业主希望卖了土地后,以后每年仍有一定的固定收入。
租借人每年均须依租约付一定的土地租金,从而永远拥有此土地使用权。
所以实际上这类永久租借地与永久业权土地意义上区别不大。
一、英国的土地产权制度英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整。
在英国、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全部的土地从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
也就是说英王是唯一的绝对的土地所有人,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法国的土地制度
法国的土地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私有制:法国的土地大部分为私人所有,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
这种私有制为土地的流转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2.土地流转制度:在法国,土地可以通过租赁、买卖、抵押等方式进行流转。
这种流转制度使得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土地规模经营:在法国,土地的规模经营得到了鼓励。
这使得一些大型农场得以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4.土地保护政策:法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土地资源,包括限制过度开发、保护耕地等。
总的来说,法国的土地制度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欧中世纪的土地制度中世纪时,欧洲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的土地占有制。
从法律上讲,全国的土地都属于国王,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臣属,大封建主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给小封建主,这样在全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
各级领主按照不同的条件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
但是,即使如此,那时候,土地占有制度还带有一些农村公社时期的公有制痕迹。
比如,农村广泛实行敞地制,耕地呈现出条块分割状,称为“条田”。
大大小小的土地占有者在其中占有一条或若干条土地,这样的土地布局称为“条田制”。
“条田制”下,农民在什么时候耕种,种什么谷物,什么时候收割,都是由村民先开会决定。
收割完毕后,村民有权在地里捡拾麦穗和放牧牲畜。
这样的共耕制度不利于那些有进取心的、能干的农民发挥自己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改良耕作制度的愿望受到那些懒散的、能力弱的人的牵制。
由于土地比较分散,占有土地多的人,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条田里,而划分条田的田埂更造成土地的浪费。
同时,分散的土地也不利于经营管理,耕种时,从一块条田转到另一块条田,很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不高。
而条田都很窄,只能顺犁顺耙。
不利于土壤的改良。
而且,村民耕种时,邻近的土地可能被牲畜践踏,引起纠纷。
从水利建设来说,单个的土地占有者也不便于独立采取排灌措施。
从牲畜方面来讲,全村的牲畜集中在一起放牧,也容易引起牲畜传染病的传播,并且容易使土地载畜过多,草料不足,使得牲畜营养不良;而不同牲畜杂养,也不利于改良畜种。
总之,这种土地制度有很多弊端。
特别是对那些土地多的人不利。
当时,除耕地之外,还有草地、荒地和林地等组成的公共用地,虽然法律上领主对公共用地有所有权,但习惯上农民在公共用地上享有传统的权利,如可以在公共用地上拾柴、放养家畜、家禽等等。
8世纪初,法兰克人受到阿拉伯人进攻的威胁。
由于法兰克军队是自由农民组成的,需自备马匹、武器和半年粮食,而社会封建化日益发展,农民更难以负担包括垂至膝盖的铁制网状锁子甲、头盔、铁制手掌套、长矛和剑在内的骑兵装备,国库也没有充足的经费来装备大量的军队,兵源枯竭。
欧洲的土地管理制度一、欧洲土地管理制度的历史与发展欧洲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古代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制度。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土地的所有权和利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管理,土地的登记和交易也有着相对规范的制度。
在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兴起,土地的所有权和管理进入了封建领主的手中,土地的管理主要基于封建领主的个人意志和强制性的地主制度。
直到近代,欧洲的土地管理制度才逐渐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
19世纪以来,欧洲各国陆续建立了现代的土地登记和管理系统,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律和规定,建立了土地规划和利用机构,从而为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欧洲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体系欧洲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土地登记和所有权管理、土地规划和利用管理等方面。
土地登记和所有权管理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土地权属登记、土地交易登记和土地权属调查等内容。
土地规划和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变更审批和土地利用监管等内容。
此外,欧洲还建立了土地保护和环境管理制度,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1.土地登记和所有权管理欧洲的土地登记和所有权管理主要建立在土地登记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
欧洲各国都建立了统一的土地登记系统,包括国家土地登记机构、地方法院和地方政府等单位。
土地的权属登记是土地登记系统的核心,它包括土地权属登记、土地交易登记和土地权属调查等功能。
土地权属登记主要是规定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办法和程序,确定土地的权属关系和相关权利义务。
土地交易登记主要是对土地的交易和转让进行登记,保障土地权属的合法和有序转让。
土地权属调查主要是对土地的权属关系进行调查和核实,解决土地权属纠纷和争议,保障土地的权属稳定和明晰。
2.土地规划和利用管理欧洲的土地规划和利用管理主要是建立在土地规划法律和规定的基础上。
欧洲各国都建立了统一的土地规划体系,包括国家、地方和区域的土地规划机构。
土地的利用规划是土地规划体系的核心,它包括土地用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等内容。
法国的封建制度引言:法国古代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法国社会和政治的演变起到了重要影响。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法国封建制度的特点在于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的依附关系以及封建领地的特权。
本文将探讨法国封建制度的起源、结构和影响。
一、法国封建制度的起源法国封建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当时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将土地赋予他的强大贵族作为封地以回报他们的忠诚和军事服务。
这些贵族成为封建领主,他们通过提供军事保护和农业管理来掌控土地和资源。
二、法国封建制度的结构1. 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法国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的关系,即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的依附关系。
封建领主拥有权力和土地,而农民则依附于封建领主,提供劳力和农业产品作为交换。
封建领主赋予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同时要求他们向自己提供农产品和劳动。
在这种关系中,农民是封建领主的附庸,封建领主则对农民行使管理和保护职责。
2. 封建制度的等级结构法国封建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结构,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等级和身份。
在法国的封建社会中,贵族居于等级制度的最顶端,他们拥有土地和特权,并享受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
中间阶层是农民和城市居民,他们提供劳动和财富以支持贵族的生活和行动。
底层是奴隶和农奴,他们失去了自由,成为贵族的财产。
三、法国封建制度的影响1. 社会秩序的稳定封建制度为法国社会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秩序,通过明确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结构,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封建领主承担了保护农民和社区安全的责任,从而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维持。
2. 限制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经济的发展。
贵族的特权和土地垄断限制了中产阶级的发展,并阻碍了自由市场的形成。
这导致法国社会和经济的相对滞后。
3. 促进了自治和地方行政的发展封建制度为法国的自治和地方行政提供了基础。
封地的设立使得地方领主和乡村社区可以自行管理事务,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地方权力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