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对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的政体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4
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总统制与法国总统制的区别
(1)美国总统由选举人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法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对国民议会负责; (
2)两国总统都能任命内阁,但法国内阁对参议员负责,美国内阁向总统负责;
(3)在任期、权力方面有区别。
美国总统任期四年,无权解散国会,法国总统任期七年(从2002年起,
缩短为五年),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总统制与法国总统制的区别
(1)美国总统由选举人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法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对国民议会负责;(2)两国总统都能任命内阁,但法国内阁对参议员负责,美国内阁向总统负责;
(3)在任期、权力方面有区别。
美国总统任期四年,无权解散国会,法国总统任期七年(从2002年起,缩短为五年),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第三单元总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1、国家结构,也称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指一个国家内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制度形式。
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类型。
复合制国家是指由两个以上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
按其联合程度又分为联邦和邦联。
2、政体: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现代国家的政体主要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
君主制又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共和制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半总统制。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国政治体制对比:
趋势:专制转成民主,人治转成法治
1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2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点认识:必然性,曲折性,传统与国情。
4部法律文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作用)
5点特征(共同点):1、都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2、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3、都以法律文件确立国家政体;4、都实行政党政治;5、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民主政治历程。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政体名称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确立1689权利法案颁布1787联邦宪法颁布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途径1640~1688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1789~179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64~1871三次王朝战争国家元首名称英王总统总统皇帝产生世袭间接选举由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世袭权力英王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总统是最高行政长官,掌行政权。
国家元首、军队统帅与内阁共同掌行政权德意志帝皇帝拥有任免首相官员、召开解散国会、签署监督法律、统帅帝国军队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总理首相产生须从议会多数议席之政党中选出间接选举总统任命皇帝任命权力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同国家元首)与总统共同掌行政权,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首相主持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名称贵族院、平民院参议院、众议院众议院、参议院联邦议会、帝国议会产生贵族院世袭/平民院选举产生议会议员由民选产生参议院间接选举、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权力议会权至上掌立法权与总统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制定法律和预算权国家结构联邦制联邦制单一制联邦制内阁(政府)与议会的关系英国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则内阁就要总辞职或者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由总统提名,不对议会负责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只对皇帝负责。
新议会,再行表决决定内阁去留国家元首与议会的关系国王受到议会的限制,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总统可以否决议会的议案,但议会2/3多数通过后可以直接生效总统和议会共同创议法律,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皇帝有权解散和召开议会。
比较英美法“三权分立”政府体制的差异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三权分立的政府体制分为:内阁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
其实现模式在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所不同,英国的政府体制为内阁制,美国为总统制,而法国则为半总统制。
一、英国内阁制英国的政府体制为内阁制。
英国的内阁出资议会,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遵循内阁与议会事项相容原则;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政府向议会报告工作,参与立法,倒阁;国家元首虚设,内阁总揽行政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临朝而不理政。
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英国基本上也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可是英国因为没有明文的宪法,以致立法权的地位高于其他二权,即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皆是最高的法案,并不受任何宪法章程规范。
在英国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这个安排亦是宪法的基石。
其次的是行政权而最低的是司法权。
司法部门只是按着现有的法例及普通法内的案例对案件作出判决。
与其说英国有三权分立,不如说英国只有司法独立。
二、美国总统制美国的政府体制是总统制。
美国政府独立于国会之外,政府由总统组织,与议会的多数少数无关,有不相容原则;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分别对选民负责;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合二为一。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按三权分立原则组成政府机构,分别规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国家机关的权力。
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
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是分立的。
在总统制下,总统是行政首长,直接任命并领导内阁,总统不向国会负责,也无权解散国会。
国会也不能迫使总统及其内阁辞职;只有当总统及其政府高官违反宪法或渎职、失职时,国会才能对其进行弹劾。
三、法国半总统制法国的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英、美、法、德四国比较三、四国政体的异同(19C70S)相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
2、都以法律形式得以确立。
3、都是资本主义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
不同点:四、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国内:政治:①当时: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政体政体,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②后世: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内部矛盾⑻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国际:为其他国家政体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五、结合英、美、法、德,概括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1、特点: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②一般都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④实行民主选举2、历史作用:①对封建主义: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②对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意志, 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③对世界: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六、三权分立的含义、弊端(利)1、反对封建专制,维护民主制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
(弊)2、三权分立的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1)三权的分立和制衡是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2)三大国家权力机关相互扯皮,导致效率低下(3)三权分立在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七、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1、利益集团的积极作用利益集团在美国的政治活动中充当公民与政府的桥梁,彼此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利益集团的消极作用(1)只有少数利益集团有真正的影响作用;(2)削弱了公民与政治权力的联系;(3)集团内部缺少民主;(4)滋养了政府腐败。
3、利益集团的实质利益集团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借民意控制权力。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
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
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二、美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在其早期的权力构架中,并没有政党的因素,只是在后来政治角逐中,政党不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是: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推荐产生,总统在全国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间接选举产生,当选总统并不一定是得到绝对选票多者,而是为获得选举人票更多者。
总统还是行政首脑,直接控制着行政机构,并且还是三军总司令。
2、美国的政党体制相当松散,政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各类选举的工具,选举之后,政党作为一种组织体系作用相当微弱,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选举党”。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但它不同于西欧国家的两党制,它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的,而是按照区域和利益集团来划分,两党从本质上讲都是代表不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3、美国的国会即众议院、参议院议员一般由政党推荐参选,由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
4、美国的总统尽管名义上是所在党的领袖,但当选后更多的是以“全民总统”的面目出现。
美国,英国,德国政体的异同美国与英国政体不同之处从立法、司法、行政三个角度去阐述,再加上英国的律师二元制体系。
相同:都有议会,且议会拥有立法权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没有实权;美国是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及军权原因: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而美国是资产阶级同殖民统治者的矛盾。
2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英国利用了君主而美国由于前身是殖民地所,建国初期战乱不断所以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统治形式,因此,英国采用君主立宪而美国用总统共和制。
3 客观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资产阶级的力量有限,实行君主立宪其实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妥协;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资本主义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力量壮大,假如美国有国王也归被推翻的。
英国是君主立宪,美国是共和制,因为美国在独立以前没有自己君主,以英国君主为自己的君主,独立后就没有君主了。
美国是总统制,总统是内阁首脑,英国是议会制,首相是内阁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
因为在美国独立前,各殖民地由英国派驻的总督,也有代表总督和当地人民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殖民地政府主要由总督管理,当时大部分欧洲国家国王仍是内阁首脑,所以独立后美国自然延续这种组织形式,由总统替代了总督。
英国则因为很多次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夺权,国王的权利被限制,议会的实力得到加强。
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本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立法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到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特征1、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形成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过程最早产生在英国,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主要模式英国议会君主立宪制、美国与法国总统共和制、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进步性1、议员经选举产生,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并实行多数原则,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权、财政权。
2.内阁的首脑是首相,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内外意见一致。
3.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
但互相制约。
1800年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4.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向议会负责,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5.德国皇帝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议会是立法权,宰相对皇帝负责,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制约。
1。
君区别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地位二者关系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相 同项 目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任期 元首的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中心行政权政府首脑 与议会关系 立法权德国君主立宪制二元 制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 制主 制君 主立美国 法国共议和会因法国总统制美国总统制总 统项 目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任期 元首的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 行政权 政府首脑 与议会关系 立法权议制政体行政权立法权 权中心特点相同点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军事封建皇帝权重总统 共和制 英国 德国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政体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军权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权利中心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的主要区别项目国家元首元首产生方式元首任期元首的实权政府首脑政府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行政权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立法权德国君主立宪制国王世袭终身制有内阁宰相国王任命立法会议属国王,但需一名大臣副署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总统制美国总统制国王总统总统世袭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选举 (任四年,连任两届)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有总统总统任命总统总统国王效忠法律,臣对议会负责立法会议首相与内阁对议会大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负责,由内阁协调首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责,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相与议会关系议会参众两院与总统共同享有国会无内阁首相议会中多数党派领袖担任议会内阁首相有内阁总理总统任命参众两院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关于君主立宪制,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它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 力让步、妥协的产物,因而具有保守性。
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 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君主立宪制就一定比共和制保守。
(提示:民主制度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适合国情的才是最 好的;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和终极目的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最理想的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1、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关于君主立宪制,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它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让步、妥协的产物,因而具有保守性。
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君主立宪制就一定比共和制保守。
(提示:民主制度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适合国情的才是最好的;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的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最理想的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1、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1.比较近代英、美、法、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分析不同的原因。
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程度不同、
走向新制度的方式
所有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