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交招聘

社交招聘

社交招聘
社交招聘

前程、智联“去死”,垂直与社会化才是招聘的未来?

以往在网上找工作我们一般都会去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等这些传统的招聘网站,这里有海量的信息,当然简历也得海量投递。

但是近几年来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新兴招聘网站开始走入求职者的视野,并且他们似乎来势汹汹,迅速抢占了大块的市场。

现在找工作你还会首选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这三巨头吗?

据了解,发展前期主要面向大学生市场的大街网已经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截至今年2月注册用户数超过1200万,2011年7月大街网宣布获得了富达、新东方、和通三家机构的千万美金级融资。我所认识的很多大学生现在都是在使用大街网寻找工作,而很少会再去理会前程无忧、智联招聘这样的网站。

除了面向大学生和白领人群的大街网之外,主打高端用户群的天际网、优士网等也正开始在招聘领域蚕食传统招聘网站的市场。未来的招聘市场究竟会是何种形态?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招聘市场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一个是垂直化,另一个是社交化。

所谓垂直化,通俗一点的讲就是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满足某一类型的需求。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经出现垂直化趋势或者步入了垂直化时代,电商领域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么,招聘行业垂直化改造有戏吗?

毫无疑问,垂直化的一大好处就是专业靠谱。如果只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领域,那么企业就能更好地提升招聘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一个专注于其所在领域的招聘网站肯定更懂行,在这里找到的人才会更加专业,质量更高。对个人求职者来说,肯定会认为一个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的招聘网站更有可能提供心仪企业的招聘信息,从而提高获得满意工作的几率。想想看,你觉得一个百货超市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可靠呢还是一家专卖店更加靠谱呢?

国外在垂直招聘领域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了,不仅有面向各个专业领域的垂直招聘网站,甚至专门面向女性群体这样的招聘网站都已经有人做了,而在国内还基本没有形成比较有影响力的垂直网站。

除了专业性以外,垂直化发展还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用户口碑,提高企业招聘效率等。老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当你专注于一个领域后,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必然会更加了解这一领域的行业规则、运营技巧等,开源节流、精益求精就更有可能实现了。

在垂直化之外还有一条展现在招聘网站眼前的可选道路那就是社交化,那么作为Web2.0主基调的社交网络能够成为救活传统招聘网站的灵丹妙药吗?

据国外调查机构Jobscience在2012年3月针对HR、招聘专员、招聘总监等职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网络特别是职业社交网站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企业招聘人才的方式。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今年计划通过Facebook等社交网络来寻找候选人。而最受这群国外HR、招聘者青睐

的网站是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甚至有企业设有专人负责Linkedin等社交网站招聘。

而另一方面,很多求职者也正在通过社交网络找工作。调查显示,52%的企业认为社交网络是他们吸引求职者的重要平台。6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Linkedin、Facebook等社交网站寻找更多高质量的职位候选人,将成为他们招聘策略中的关键举措。由此可见通过社交网络特别是职业社交网站寻找求职者已经成为招聘方,起码是国际企业的一个重要招聘方式。

社交招聘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与社交网络用户的互动,招聘双方可以获得更多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求职者可以了解企业的文化、需求偏向、实时动态等,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企业需求与自身条件是否匹配。用人单位通过求职者在社交网络上的活动可以获得全面、真实的求职者信息,而不再局限于一张简历,这样才能招到更高质量、更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传统的招聘网站现在已经沦为所谓的“低端市场”,企业在这里招收的一般都是基层人员、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乃至临时性的岗位。高端求职者也不再关注这种网站,而更青睐熟人介绍、微博招聘、社交网络招聘等渠道。

社会化在颠覆人们社交、生活的方式之余,将再一次在招聘行业展露出巨大的能量。

国际上已有成熟的Linkedin,国内虽然也涌现出不少号称中国Linkedin的网站,但都远未形成规模,职业社交网络似乎在中国走的也不是很顺,但不能就此说明这种模式行不通,也许是时机问题,也许是运营方式问题。除了刚刚介绍过的CSDN旗下的庞果网引入了垂直与社交模式,其实目前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开始去一些专业性社区挖人,例如据我们所知就有企业在UCDChina寻找设计人才,这也许是一个苗头...

中国未来的网络招聘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人能断言。但是肯定不会继续走传统招聘网站的这种模式,它的种种弊端已经显露无疑,无论是企业还是求职者都已经开始抛弃它,传统招聘网站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职业社交网络平台招聘功能分析

职场移动社交应用招聘功能分析 目前的职业社交网络平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社交网站,一种是职业社交APP。一部分公司只做PC端或移动端业务,有的公司两个方向都在做。 一、当前趋势 1、大中介——小中介。一个社交网站、一个社交APP就可以是一个中介。通过对商务群体市场细分,以及基于社交的招聘场景开发,职业社交平台逐渐走上小中介的道路,区别于智联、51等大型中介。 2、被动——主动。对于企业HR来讲,招聘活动逐渐由被动变成主动、被动相结合。传统的被动招聘是发布职位等待求职者,社交招聘要求HR主动搜索人才,通过社交互动来吸引人才。一定程度讲,现在的HR要做以前猎头需要做的工作。 3、PC端——移动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端应用成为新的潮流,同时由于传统招聘网站对PC端的垄断,因此移动端成为新型招聘平台的主战场。职业社交网络平台也从网站快速转入到手机APP应用。国内较早的职业社交网站也呈现三种不同态势,一种是经营方式变为PC端与移动端双向发展,逐渐过渡,如领英中国和若邻网等,一种是基本上放弃PC 端,全力开拓移动端,一种是还在坚持做PC端。如环球人脉网、人和网等。 4、新的卖点:社交招聘、数据分析、微信推广 社交招聘提供一种新的招聘场景,在这一场景中,群体具有同质性,通过建立人脉、加入特定商务圈,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互动,实现边聊天边招聘。 数据分析,实现目标人才的精准定位。招聘信息的针对性传播 微信推广,借助微信工具实现招聘信息推广在规模、速度上的提升。 二、产品介绍 职场移动社交应用:领英(赤兔)、好好约、猎聘同道、脉脉、人脉通。职场社交网站:领英、天际网、若邻网、人和网、环球人脉网。 (一)移动应用产品分析 1、赤兔 简介:由领英中国本土团队独立研发的基于真实身份的职场社交APP,于2015年6月上线。产品结构:赤兔、人脉、消息、发现、我 招聘方式:1、在人脉菜单下,点击人脉搜索,即可按照姓名、公司、职位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显示符合关键字的陌生人,可查看到陌生人的职业背景、教育背景等内容,决定是否加为好友,发送请求并得到对方接受,即双方建立好友关系,在人脉菜单好友栏下显示全部好友。在建立好友关系后,就可以主动联系目标人,吸引对方应聘职位。同样方式在小组栏下可以加入感兴趣小组。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教案资料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 “六度空间”理论的再度提出,打开了互联网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将早期社交性网络的概念引入互联网,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SNS。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回首SNS的发展,回首SNS 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 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博)、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 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基于此种思路,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如下图所示: 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一些事 (一)早期社交网络雏形BBS时代 从社交网络的深层演变来看,社交网络应该是从WEB1.0时代的BBS层面逐渐演进。相比于E-mail形态,BBS把社交网络向前推进了一步,将点对点形式演变为点对面,降低

交流成本。此外,相比于即时通信和博客等轻社交工具,BBS淡化个体意识将信息多节点化,并实现了分散信息的聚合。此时,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产品都是BBS时代的典型企业。从VC/PE关注度来看,2006年年以前,资本主要关注BBS及博客形态的社交网络产品,但是后期来看,这类企业的发展多不尽人意。 (二)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 经历了早期概念化的六度分隔理论时代,社交网络凭借娱乐化概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外社交产品推动了社交网络的深度发展。2002年,LinkedIn成立;2003年,运用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Myspace成立;2004年,复制线下真实人际关系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Facebook成立,这些优秀的社交网络产品或服务形态,一直遵循社交网络的“低成本替代”原则,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与成本,取得了长足发展。 纵观中国,国外社交网络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中国社交网络产品相继出现,如2005年成立的人人网、2008年成立的开心网,乃至2009年推出的搜狐白社会等,拉开中国社交网络大幕。这段时间大体跨越了2006-2008年三余年,VC/PE在此间经历了大幅投入之后,2008年进入缓步投入阶段。 (三)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 新浪微博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幕。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产品,140字的及时表达,及根据用户价值取向及兴趣所向等多维度划分用户群体,用户通过推介及自行搜索等方式构建自己的朋友圈,这种产品迅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群,当然也吸引了众多业者(如腾讯、网易、盛大)的追随。这种模式也再次将广义社交网络推向投资人视野。

社交网络平台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一、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的简介 什么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社交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的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 此类网站通常通过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地把网络展延开去,非常类似树叶的脉络。多数社交网络会提供多种让用户交互起来的方式,可以为聊天、寄信、影音、文件分享、博客、讨论组群等。 2008年后,社交网络的发展引人注目。截至2013年4月,约有一半以上的中国网民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交网络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2.0业务。

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窗口。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二.SNS网站与的电子商务融合的必然性 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的不足 1.中国的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仅仅是网上商店的概念,是商业公司把线下模式搬到网上实现,只是现实商务模式的电子化、网络化,也就是为顾客提供浏览和选购商品的网络环境。 2.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依靠网络提供的便利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缺乏中大创新和突破; 3.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即由厂商判断客户需要什么,再生产、销售什么,而不是“以

社交网络中的应用

在社交网络中应用 Web 2.0 疯狂代码 https://www.doczj.com/doc/1e6328149.html,/ ?:http:/https://www.doczj.com/doc/1e6328149.html,/DeveloperUtil/Article79761.html 社交网络定义 当我们谈论个网络时我们会联想到组在逻辑上或物理上互相连接实体诸如计算机网络的类物理网络可以以非常理想、非常高效方式规划、实现和管理然而当我们从物理网络转移到逻辑网络时可视化就变得愈加困难社交网络由最具智慧群体组成 —— 人类因此任何参和到社交网络中行为比如参和、管理和优化都会变得极其复杂并且和上下文有关 考虑到人种多样性我们可以在所有领域中建立多种类型社交网络这涵盖了从物理学家组成网络到由医生组成网络再到足球爱好者组成网络每种网络都具有自己独特关注领域、成员规模、地域分布、社会影响和目标这类网络管理不仅复杂而且还需要大量集体努力和协作曾经出现了无数社交网络但是只有少数部分最终实现了它们真正目标可见管理社交网络复杂性 个社交网络通常是由组具有共同兴趣和目标个人创建网络成员通常首先是组构建网络人然后通过传播来吸引更多人加入根据网络机密性这种宣传可以同时在公共和私有组中进行当达到了最小成员数后网络将开始它基本运营并朝实现目标方向前进社交网络成功主要取决于其成员贡献、兴趣和动力以及技术支撑或平台支持它们可以使沟通和交换信息更轻松从而能够满足特定沟通需求 实现社交网络并维护它们是最困难挑战的并且人们在过去曾提出很多机制来保持这种网络活跃度这主要是受到信息技术领域不断发展推动大规模计算机化以及电子商务(E-Commerce)强势面市也助力于此但总来说对于结构化支持需求在过去和现在都直存在Web 2.0 直是这领域中最伟大贡献者的我们将看到它如何成为这领域重要贡献者 什么是 Web 2.0 Web 2.0 试图通过以新方式看待社会协作来利用以电子方式联系起来人类力量这是社交网络和 Web 2.0 的间其中个共通点 —— 都将人类视为其支撑点 Web 2.0 主要用途是用许多新思路方法连接人员并利用集体智慧在这方面创造了许多新概念如:技术(Blogging、社交网络、社区、Mashup 和标记)、标准(XHTML、CSS 和 REST)和工具(RSS、AJAX、DOJO、PHP 和 Ruby)Web 2.0 强大功能是建立合作者和信息的间新关系 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看到样构成 Web 2.0 各个部分帮助创建和维持社交网络Blogging 是社会交谈艺术已替代个人主页这可以更有力地表达思想和想法Wiki 在分布式团队(Team)中启用了协作供稿和创作标记或大众分类法是种协作思路方法可以标识信息小部件以增强任何网站WebSite功能并能更加快速地搜索所需信息Web 2.0和其他此类概念合并在起为实现和发展社会协作提供了理想平台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移动互联网创新
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效应始于美国校园网站 Facebook,Compete 公司公开 数据显示,截止 09 年 1 月,由 Mark Zuckerberg 于 2004 年创建的社交网站仅美国国内 用户访问数达到 6850 万,全球用户人数已达 1.5 亿,全球活跃用户量已突破 1.75 亿。 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校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超过 90%,51 网在 15~25 岁年轻人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08 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年轻白领娱乐休闲 和打发时间的新宠,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发展了约 1500 万注册用户。 研究员:
社交业务经过短短 5 年的发展,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 高的 Web 2.0 业务。虽然全球社交网站存在个人隐私安全漏洞、业务应用雷同、用户流 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服务商正积极通过调整安全机制以及依靠平台开放来解决业务运 营问题。未来, “社交”的理念将逐步渗透、融合至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当中,社交网站也 定将成为继搜索引擎业务之后又一改变互联网、改变网民生活的互联网业务。 我国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 3G 牌照的发放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激烈市场竞 争所导致的用户流失现象日益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我国电信运营商纷纷投身社交网 站的阵营当中,在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日益纵深的趋势下,社交网站定将成为未来黏住 用户、推广新业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员:王亮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8 月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前言 ............................................................... 1 一、全球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特点概述 ................................... 3 1.1 全球 SNS 业务蓬勃发展,网站流量进一步攀升 ......................3 1.2 全球社交网站产业价值 271 亿美元,商务社交网站逆市增长 ..........4 1.3 Facebook 用户规模赶超 MySpace,巴西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比重最高 ..6 1.4 激烈竞争环境下,社交网站平台化特征明显 ........................8 1.5 政府及官方媒体入驻社交网站,业务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9 二、我国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 11 2.1 市场快速增长,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2.1.1 用户规模达 1.6 亿,三类社交应用发展迅速....................12 2.1.2 社交网站业务市场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14 2.2 开放平台成趋势,插件应用层出不穷 .............................16 2.2.1 大型社交服务提供商开放平台应对激烈竞争....................16 2.2.2 插件式社交游戏应用层出不穷................................17 2.2.3 平台开放促成多方参与的新型运营模式........................18 2.3 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9 2.3.1 业务盈利能力有限,网络广告依然是首选......................19 2.3.2 继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联合运营有望成趋势..................21 三、社交网站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3.1 信息安全制约社交网站良性发展 .................................22 3.1.1 不良及不法信息内容亟待规范................................22 3.1.2 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还需加强..................................22 3.2 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24 四、社交网站发展趋势及对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 26 4.1.社交网站产业链正在进行深刻的变化 .............................26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 TEL 6230413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 1 页
版权所有

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探析-科技创新论文

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探析-科技创新论文 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探析 李京蔚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本文对比传统的招聘渠道,剖析了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具备覆盖范围广、信息真实有效、定位更精准、双方良性互动、成本更低等特点。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过程,根据人才是主动被推荐给企业还是被动被企业发现,将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模式分为主动推荐与被动推荐两种模式。其中,主动推荐模式是社交网络招聘的主流方式,被动推荐模式则有助于企业发现潜在候选者。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才推荐;主动推荐模式;被动推荐模式 作者简介:李京蔚(1993—),女,湖北南漳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科,数据挖掘方向。 0引言 在传统企业招聘渠道中,内部推荐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其推荐方式早已被证实是企业寻找具备专业经验的被动候选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内部推荐仅仅局限于公司职员内部,导致企业的甄选范围较窄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人员,企业被迫依赖外部招聘,从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传统的招聘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站成为企业新的招聘平台[1]。社交网络的出现,是对内部招聘的全新“升级”,其将线下的社会信息逐步转移到线上,借助网络平台维持现有关系并建立新的关系,解决企业与求职者供需双方不匹配的现象[2]。因此,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实质是一种依托网

络信息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其特点及模式,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真实、高效与互动的人才招聘解决方案。 1 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特点 陈琳等[3]以微博为例探究了企业社会化招聘的应用现状,基于社交网络的人才推荐,除了具备传统网络招聘模式拥有的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还具有信息真实有效、定位更精准、双方良性互动以及成本更低等特点。 1.1 覆盖范围广 基于庞大的社交网络用户群体,企业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建立包含企业介绍、招聘职位等信息描述的企业档案或群组。求职者只需要利用线上的共享功能,就能在不经意间与企业的HR建立沟通[4]。即便关注企业动态的人并非职位的合格人选,但在他们的社交圈内或许就有企业需求的人才。通过朋友联络、同学介绍、社团组织等多种渠道能在SNS上建立复杂而紧密的关系,好友“推荐”和“分享”等社交网络功能使企业信息的影响在各种社交圈间传播与扩大。 1.2 信息真实有效 目前求职者简历存在水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利用社交网络进行招聘,公司不仅仅可以通过应聘者的简历获得应聘信息,更可以通过应聘者在社交网络中发布的状态来考察其真实状态。简历可能存在一定的虚假信息,但公司通过应聘者的社交网络,观察应聘者发布的状态,甚至交往的人群等各个方面,从应聘者的专业技能、道德品质、与人沟通的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应聘者,从而使公司获得的信息更加真实,透明度更高,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1.3 定位更精准 社交网络中的交际圈子一般是由具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特征的人形成的

国内企业社交软件测评

随着全球范围的企业社交网络热潮,很多企业开始选择架设企业社交平台,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协同办公和内部沟通问题。 不同于以往的web端企业社交网络,在yammer等国外企业社交软件进军中国市场失利后,国内的很多软件商进行了企业社交网络本土化革命,纷纷提供了更优质的企业社交解决方案。 本文中编者选择了六个国内比较成熟的企业级软件,他们大多在企业社交软件围绕话题/状态展开沟通的基础上,加入了任务管理、即时通讯、协同办公、权限设置等国内企业常用的办公功能,使企业社交在国内的企业级软件市场也能大有作为。 一. 信鸽 信鸽是一款以话题为基础元素的免费企业社交平台,倡导企业内部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合作。支持即时通讯、群组讨论、文件共享、任务管理、日程、投票等功能,满足了企业的日常工作需求。 信鸽只对企业内部员工开放,员工通过实名和手机号码注册。管理员可以批量导入同事信息,并自动按部门生成组织列表。基于组织列表,企业成员可以一键对某部门的所有成员发起群聊、话题、共享等,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收费模式: 完全免费 主要特点: 1)简单易用 企业无需技术人员自行部署服务器,无需填写任何组织信息,只需用手机号注册后就可使用,批量导入组织结构后,其他组员使用手机号登录,就可自动加

入组织,直接使用。管理员无需分发帐号,密码,维护量极低。 2)节省费用 真正的免费软件,组织人数再多也不收费。无任何维护和使用成本,无技术门槛,无需自行部署服务器。员工间免费群发消息,免费通话,节约通讯成本。 3)移动办公 随时、随地都能联系同事和好友。出门在外也可使用手机参加话题讨论。消息、公告、文件同时发送到手机和PC,不会错过任何重要通知。 4)企业社交 信鸽融合了当下最流行的企业社交元素,每个员工都可以把自己的信息与指定人群、甚至是整个公司的同事分享和交流,为企业集思广益拓展了新的途径。 5)组织结构 信鸽支持批量导入上千人的组织结构。基于这个组织结构,用户可以一键发起某个分组内的会话、按部门发布话题,免去了逐个添加会话成员的麻烦。 编者点评: 信鸽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界面清晰而精美,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信鸽对用户体验特别在意,他的很多细节是针对不同平台特别设计的。 比如组织结构,信鸽是移动端重新设计了适合手机的切屏效果,而电脑端依旧采用适合大屏和鼠标的树状结构。 信鸽的web端支持批量如导出组织结构列表,这个很方便,笔者只管人事要了一个表格导入,几百号人一分钟就按部门和层级建立好了组织结构,每个人的职位、电话、邮箱都有体现,非常方便。 已读回执和日程共享给笔者印象也比较深刻,企业微信不是微信,很多时候发了消息不知道同事是否看到了,有未读提醒,用户就能更方便的查看消息传达情况。而信鸽共享功能很完善,任何一个办公功能都能在人员列表中查看成员的“接受/拒绝/未读”状态,编者在接受了其他同事设置的日程后,该日程也自动共享给了我,不用再单独设置日程了。 信鸽没有照搬国外的企业社交网络,而是针对国内企业用户的习惯,在web 端只保留了基本的组织管理功能,将更多的办公功能集成在PC客户端中,方便企业管理和使用。 二. 微部落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收稿日期:2011-04-26 作者简介:王婷婷(1987-),女,陕西宝鸡人,2010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一、绪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民对网络应用也逐渐深入,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网民在互联网上的重要基础性应用。网络因其匿名性[1]、虚拟性和时空的不一致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交往形式与传统的交往形式有所不同。特别是在社交网络中,不仅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空间中人际互动的特点,并且由于社交网络突破了原有网络平台的局限,促使网民在自我表达和互动过程中具有了足够的自主性,因而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互动的新形式。戈夫曼的戏剧论强调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作是一门表演艺术。[2]本文就试图以戈夫曼的戏剧论为出发点解释和验证在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新特点。二、社交网络中的互动特点(一)社交网络中产生的新互动主体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互动的是实在个体,但是在社交网络中互动的则是ID 。ID 是Identity 的缩写,是指用户在参与社交网络时使用的身份标示。ID 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体使用的名称,另一个是密码。在社交网络中,一部分网站实行的是实名制。以人人网为例,该网站鼓励用户以实名注册,上传真实照片,让用户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尽管网站提倡的是实名制,但是目前普通网民实名制认证的工作还相当欠缺。无论是人人网还是开心网,非实名的现象仍然普遍。所以,在社交网络中的互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个现实个体在同一个社交网站上拥有多个ID 。现实的互动是发生在不同的个体上,而在社交网络中,两个不同的ID ,就意味着是两个不同身份的象征,那么它们都构成了这个社交网站的参与者,即使在现实中它们属于同一个现实个体。在互动主体中,根据各个ID 的不同表现,它们在该社交网站中会具备不同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可以根据其影响力和参与度把ID 分成出色表现型、普通大众型和公共型。下面以人人网为例,就出色表现型、普通大众型以及公共性的各自的形成、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做以概述。1、出色表现型该类型在人人网里被称作“人气之星”。“人气之星”是通过对其ID 所在主页的访问量而得出的。怎么才能够被大量的ID 访问到呢?一般说来,是由于这些表现出色型的ID 会有较于一般ID 更为活跃的网络行为。比如用户利用发布日志、更新相册等方式来吸引其他ID 的访问。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潜在声望的影响。譬如一个ID 长期以比较活跃的姿态发布关于某一主题的日志或者相册,并且获得众多参与者的认可,那么就会在该社交网站形成一种潜在的共识,其潜在的声望就已经形成,并且该ID 会保持一个比较多的访问量。 2、普通大众型 在社交网络中,虽然在影响力和参与度上不及出色表 现型,但是它们却构成了整个社交网络的大多数。这些普 通的ID 在社交网站中的表现并不稳定,它们中有些可能长期不对主页进行更新,有些可能只以浏览为主,有些可能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给予关注,或者只在社交网站中的某一个小圈子里比较活跃。对于普通大众型的ID ,就某个具体的ID 来说,它们在网站互动的过程中的作用有限,但是它们的数量庞大,是一个社交网站正常维持的基础。这些形形色色的ID ,无论是从思维方式还是兴趣爱好,都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使得社交网站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尽管就某一单个的ID 来说,它对于互动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社交网站中的互动本身就具有自由性,所以这部分普通大众ID 在互动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3、公共型 这里的公共型表现在人人网上的“公共主页”。公共 主页是管理者利用相册、日志、视频等功能,展示信息并和关注者互动的一个平台,关注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留言、评论。公共主页区别于个人主页好友间一对一交流的方式,它可以传递信息给所有关注者,实现信息一对多的传播;同样,区别于个人主页互为好友需要双方分别确认,每一个关 注者都可以主动关注公共主页,并开始接受公共主页的新S h e H u i Y a n J i u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总结)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NA分析软件 ●第一类为自由可视化SNA 软件,共有Agna 等9 种软件,位于图1 的右上角,这类软件可以自 由下载使用,成本低,但一般这类软件的一个共同缺点是缺乏相应的如在线帮助等技术支持; ●第二类为商业可视化SNA 软件,如InFlow 等3种,这类软件大都有良好的技术支持;(3)第 三类为可视化SNA 软件,如KliqFinder 等4 种,这类软件一般都是商业软件,但他们都有可以通过下载试用版的软件,来使用其中的绝大部分功能 ●第四类为自由非可视化SNA 软件,如FATCAT 等7 种,这类软件的特点是免费使用,但对SNA 的分析结果以数据表等形式输出,不具有可视化分析结果的功能; ●第五类为商业非可视化SNA 软件,只有GRADAP 一种,该软件以图表分析为主,不具有可 视化的功能。在23 种SNA 软件中,有16 种SNA 软件,即近70%的SNA 软件,具有可视化功能。 SNA分析方法 使用SNA 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时,一般需要按准备数据、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进行。尽管因不同的SNA 软件的具体操作不同,但这三个步骤基本是一致的。 1.准备数据,建立关系矩阵 准备数据是指将使用问卷或其他调查方法,或直接从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自带的后台数据库中所获得的用于研究的关系数据,经过整理后按照规定格式形成关系矩阵,以备数据处理时使用。这个步骤也是SNA 分析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SNA 中共有三种关系矩阵:邻接矩(AdjacencyMatrix)、发生阵(Incidence Matrix)和隶属关系矩阵(Affiliation Matrix)。邻接矩阵为正方阵,其行和列都代表完全相同的行动者,如果邻接矩阵的值为二值矩阵,则其中的“0”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没有关系,而“1”则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存在关系。然而我们

社交招聘

前程、智联“去死”,垂直与社会化才是招聘的未来? 以往在网上找工作我们一般都会去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等这些传统的招聘网站,这里有海量的信息,当然简历也得海量投递。 但是近几年来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新兴招聘网站开始走入求职者的视野,并且他们似乎来势汹汹,迅速抢占了大块的市场。 现在找工作你还会首选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这三巨头吗? 据了解,发展前期主要面向大学生市场的大街网已经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截至今年2月注册用户数超过1200万,2011年7月大街网宣布获得了富达、新东方、和通三家机构的千万美金级融资。我所认识的很多大学生现在都是在使用大街网寻找工作,而很少会再去理会前程无忧、智联招聘这样的网站。 除了面向大学生和白领人群的大街网之外,主打高端用户群的天际网、优士网等也正开始在招聘领域蚕食传统招聘网站的市场。未来的招聘市场究竟会是何种形态?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招聘市场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一个是垂直化,另一个是社交化。 所谓垂直化,通俗一点的讲就是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满足某一类型的需求。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经出现垂直化趋势或者步入了垂直化时代,电商领域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么,招聘行业垂直化改造有戏吗? 毫无疑问,垂直化的一大好处就是专业靠谱。如果只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领域,那么企业就能更好地提升招聘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一个专注于其所在领域的招聘网站肯定更懂行,在这里找到的人才会更加专业,质量更高。对个人求职者来说,肯定会认为一个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的招聘网站更有可能提供心仪企业的招聘信息,从而提高获得满意工作的几率。想想看,你觉得一个百货超市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可靠呢还是一家专卖店更加靠谱呢? 国外在垂直招聘领域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了,不仅有面向各个专业领域的垂直招聘网站,甚至专门面向女性群体这样的招聘网站都已经有人做了,而在国内还基本没有形成比较有影响力的垂直网站。 除了专业性以外,垂直化发展还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用户口碑,提高企业招聘效率等。老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当你专注于一个领域后,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必然会更加了解这一领域的行业规则、运营技巧等,开源节流、精益求精就更有可能实现了。 在垂直化之外还有一条展现在招聘网站眼前的可选道路那就是社交化,那么作为Web2.0主基调的社交网络能够成为救活传统招聘网站的灵丹妙药吗? 据国外调查机构Jobscience在2012年3月针对HR、招聘专员、招聘总监等职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网络特别是职业社交网站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企业招聘人才的方式。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今年计划通过Facebook等社交网络来寻找候选人。而最受这群国外HR、招聘者青睐

何为企业社交网络

企业社交网络 何为企业社交网络?它是“企业2.0”体系的一部分。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领导人周锦昌认为,只要用户能创建及修改内容的各种各样的沟通形式,都可以是ESN的一种。它如同光谱,一端是简单的内部沟通的信息工具,另一端可能是一些尖端的微型博客或Twitter.德勤本身很早就使用ESN,例如有Deloitte-wiki和内部博客,同时德勤的网络社区Deloitte-Street广泛应用在美国办公室。在德勤加拿大应用Twitter,Facebook,Hulu,Ustream,Youtube等社交网络工具推广今年2010TMT未来展望后,德勤的展望报告的下载率是去年的8倍。 在过去的几年中,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社交网络Facebook、YouTube等取得了巨大的增长,美国年轻一代消费者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超过了花在电子邮件上的时间。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ryMeeker认为:电子邮件在美国正在“过时”。个人社交网络的增长,对企业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企业社交网络成为企业2.0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是个人社交网络作为快速成长的新媒体,成为企业公关和宣传的新平台。企业社交网络的概念也在从狭义的企业内部社交网络向两个方面进行广义的范畴延伸,成为连接企业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协同沟通平台,以及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公关媒体平台。 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于1999年提出了企业“组织运作图”概念。明茨伯格将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划分为集合、链条、中枢、网络四种基本组织形式,这几种形式互相交叉,彼此配合,甚至可以相互嵌套。在现代组织里,特别是知识型工作者为主的组织,中枢和网络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信息技术也需要随之而适应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知识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日渐发达的今天,企业组织运作图中的网络部分不仅仅局限于联系企业内部的诸多元素,更与企业外部实体,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终端客户、以及其他相关组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内网和外网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2009年3月,在旧金山由O′rellyMedia,Inc.主办的2009年Web2.0博览会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福特公司通过Web2.0技术建立ESN,在企业内部协作和外部沟通的案例引起了大量的讨论。 洛克希德。马丁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拥有全球最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当然也不允许全球15万员工上班访问流行的社交网站。然而这家历史悠久的高科技公司面临着挑战:50%的现有员工将在10年内退休,大量进入公司的毕业生都是社交网站的粉丝,他们对传统的沟通方式如会议、电子邮件和PPT等严重不感兴趣。因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花了几年时间建设内部的社交网络Unity,包括博客、Wiki,个人主页和小组论坛等功能,

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

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 社交的逻辑 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很久就开始的事情了,以下列出4个基础论断,作为后续产品论述的前提(其实很多在产品中体现的还很不好)。 关系对人的影响在于,六度分隔所描述的是弱连接,通过弱连接,我们可以传递消息,创造合作机会;但如果关注人们之间是如何互相产生影响的,就必须关注强连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将称为“三度影响力原则”(人类行为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既包括行为习惯上的影响,也包括观念上的影响。 群体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极化,即群体愚蠢或群体智慧。理论上,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工互补,就可形成紧密的群。《乌合之众》里讲到,群体对于个体有着极端放大和缩小的能力,可以没有责任的暴虐成为暴民,也可以用高尚情感使之舍生赴死(领袖们打动群众需要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重复和强大意志的感染)。情绪化、简单化和跟随成本大大降低,是群对个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新浪微博的运营,就是典型的时尚流行话题带动,名人引导,最后完成群体讨论和活跃的。 另一方面,群体是可以产生超越个体的群体智能的,《失控》里称之为“涌现”(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这个在人类社会尚无很好的范例,亚马逊的相关商

品精准推荐,可能算群体预测吧,但在自然界涌现有很多范例,比如水分子朝一个方向运动会形成漩涡,白蚁可以构筑相当于人类数千层楼高的蚁巢,且通风卫生情况良好。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李晓明教授为《大连接》一书所写的推荐语:“社会网络”不仅是‘网络’更是‘社会’,深合我心。互联网的社交产品,就是要遵循规则,帮助用户使用、经营、扩展其社交关系,将整个社交网络经营成良好运转的虚拟社会。 社交的产品 社交产品主要论述四个部分:关系社交产品、内容社交产品、服务社交产品和社交产品的运营。 关系社交产品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市前公开信中写道:“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人们分享得越多——即便只是与密友或家人分享——文化就越开放,对于他人的生活和观点的理解也就越深。我们认为,它能够创造更多、更强的人际关系,并帮助人们接触到更多不同观点。”这就是平台型的关系社交产品的主要思路。 实名动态(FEED)、好友关系(推荐)、个人主页(Profile)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本构成,持续不断的优化FEED的聚合和展现形态,进而激励更多的分享(含评论转发),不断基于标签推荐用户添加好友,不断引导用户浏览好友的个人空间,以此完成关系链的活跃和建设,其中相册、日志、活动和投票,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础分享应用和UGC内容来源。

社交类网站分析报告

社交类网站分析报告 社交网站因具有用社群性、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等一系列特点发展迅速,国内也出现了人人网、开心网等一系列知名社交网站。随着社交网站不断地发展除了较为成功的大型社交网站外,在很多细分市场也出现了众多中小型社交网站,数以万计的中小型社交网站给网民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为整个社交网站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项目背景 互联网自上个世纪诞生以来,其影响力已经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站的发展突飞猛进。在中国从以门户网站等技术为代表,强调内容的组织与提供的web 1.0时代,到如今更注重用户交互作用的以博客(BLOG)、百科全书(Wiki)、社交网络(SNS)、即时信息(IM)等为代表的web2.0时代,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如今网民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应用得到了极大地丰富,有以信息获取和交流为主的网络新闻、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应用;有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应用;也有以商务交易为主的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支付、团购、网络炒股、旅行预定等应用;还有以满足人们社交需求实现自我表达为主的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新型应用。 网站需求和目的 社交型网站的最大用户群是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交型网站除了心情、网志、游戏等这些基础产品服务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用户真正需要、真正认可的核心应用。学生使用社交型网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其中休闲娱乐包括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购物、时尚等方面。大学生普遍的“宅”已经发出需求,我们开发的新型社交型网站就不仅要满足他们在私人空间内的需求,并且要成为现实的延伸,网聚成员,开展活动。 定位:为年轻人服务 竞争性分析 由于国外社交网站facebook的火热,同时细分市场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率先上市,让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看准了职业社交网站的发展前景。于是纷纷效仿,前有天际若邻,后有环球人脉网。 若邻网人脉拓展频道依托于若邻网最大的职场社交招聘网,在这里不仅可以人脉拓展,结交好友,维护人脉,还可以通过人际网络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商业机会。 精英招聘是天际网面向用户提供的社交招聘服务。与传统招聘相比,不仅可以将职位通过人际网络传递至数百万目标人群,还可以通过动态多维度考量候选人,为聘用提供依据。 环球人脉网广场汇集用户提出的热门问题以及具有职业帮助的高质量回答, 内容主要涵盖国际贸易、环球热点、职场管理、读书生活、交际人脉、创业投资六大板块。 同时展示乐于奉献自己专业知识的热门用户,以是其获得更多人脉拓展的机会。

社交网站发展的几大趋势

“社交网络”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它的英文缩写是SNS,第一个S是Social 社会化,第二个N代表Networking网络,第三个S是Services服务。SNS的概念起源于社会网络研究者提出的“六度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SNS 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搬到了互联网上,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联络彼此。 社交网络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纯娱乐型的SNS社交门户 典型代表:FACEBOOK和人人网,社交网络近几年发展之势迅猛。从国外的第一家SNS社交网站FACEBOOK开始,到后来国内的开心网,人人网等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中国最大的实名制社交网站是人人网,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校内网。人人网前不久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社交网站。根据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人人网有1.22 亿激活用户,月度独立登陆用户为3300万,主要覆盖白领和学生群体。 二:专业型交友网站: 典型代表: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的社交活动也从现实生活中慢慢向网络中发展,网络的便利在于足不出户就可以认识天下朋友,现代生活的节奏的加快让很多人在现实中缺少一个交际的生活圈和时间,于是人们便把目光投向网络,对于情感的渴求,于是专业的婚恋网站也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三:实用型的社交工具: 典型代表:腾讯QQ,微信,陌陌等,在社交网络的交流中,人们发现即时获得交流沟通是多么重要,不仅可以节省从交流到熟悉和加深了解这个过程,同时也获得类似在现实中那种即时交流的体验,于是即时通信软件就在此基础上发展,随着后来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中也越来越依赖即时通信软件,朋友交流,客户交流,传送文件等,于是就造就了腾讯的庞大网络帝国 四:互助式共享交友平台: 典型代表:爱时空交友(https://www.doczj.com/doc/1e6328149.html,)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当中也催生了利益的需求,于是纯粹的娱乐或者作为工具型的社交网络也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在此基础上就催生了互助式共享交友平台的出现,什么是互助式共享交友呢?首先它体现的是一种互助,于是网站的运营者就设计一种游戏规则,让每个参与者在交友的过程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相互带动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累积一定的财富,正所谓娱乐,交友,赚钱三不误,把人们最基本的三种社会交往需求都汇集在一起,那么要如何做到人人都能参与,又可以形成互助关系呢?首先是免费注册,人人都可以注册参与这个游戏,其次就是如何形成这种互助关系,我们知道在现实的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管是朋友之间,客户之间,或者恋人之间都会有相互赠送礼品的习惯,但是在之前的许多社交网络中网友之间相互赠送的虚拟礼物纯粹只是虚拟的,不是实物,所以受赠者并不能获得任何实际的收益,于是在互

社交网络的传播特性

社交网络的传播特性——以新浪微博为例 摘要: 社交网路即是社交网络服务(SNS),通过互联网这个通道将人们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特定的团体。在我国使用较为多的社交网络有新浪微博、QQ、人人等。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阐述社交网络的传播特性。 关键字:社交网络、新浪微博、传播特性 一、社交网络简介 社交网络这个名词是1954年由巴恩斯提出并使用的。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起点是电子邮件。至今为止,电子邮件仍是最为普及的网络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完善和科技的进步,网络社交也随之发展,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更加趋于完整。这时,社交网络随之出现。 社交网络的开端只是获取人们的个人资料和形成好友列表。随后,社交网络又通过五个阶段,即早期概念化阶段——六度分隔理论;结交陌生人阶段——好友帮你建立弱关系,从而给你带来更高的社会资本的理论;娱乐化阶段——创造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来吸引注意力的理论;社交图阶段——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的理论;云社交阶段——云分布式网际社交理论来进行完善的。社交网络发展的整个过程是遵循着人们逐渐将线下生活更完整的信息流转移到献上进行低成本管理,使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社交出现交叉。不仅如此,社交网络还通过不断完善自身功能尽可能的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的低成本社交的需求。i 二、新浪微博 不用多说,新浪微博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一个著名的社交网络平台。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推出的提供微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是一款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新浪微博的用户在实名认证后可以通过网页、W 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或彩信等形式发布信息。 新浪微博在发布之后,也不断完善其功能。它除了拥有发布、分享、转发、关注、评论、私信、同步、搜索等主要功能之外,还有门槛低、随时随地、快速传播、实时搜索等特性。自2009年8月发布以来,至今为止,新浪微博的用户已经突破3亿且每日信息流传量为2500万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社交网络之首”。 三、传播特性

企业社交管理平台研究报告

Yammer(雅米)企业社交管理平台研究报告

一、雅米简介.................................................. - 2 - 1.1企业的管理和协同方式未来发展趋势 (3) 1.2雅米的产品特点 (4) 1.3雅米对于企业的价值 (6) 二、雅米产品分析.............................................. - 7 - 2.1雅米的价值和用途 (7) 2.1.1 封闭性的企业微博...................................... - 8 - 2.1.2 内部协同办公平台...................................... - 9 - 2.1.3 雅米功能概述.......................................... - 9 -2.2雅米的特点.. (10) 2.3雅米的使用感受 (13) 2.4雅米的商业模式和分析 (14) 2.5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 (15) 2.5.1 FACEBOOK ............................................. - 15 - 2.5.2 腾讯QQ群............................................ - 15 - 2.5.3 腾讯朋友............................................. - 17 - 2.5.4 新浪微博............................................. - 17 - 2.5.5 搜狐微博............................................. - 19 - 2.5.6 Google Wave .......................................... - 19 - 2.5.7 https://www.doczj.com/doc/1e6328149.html, ........................................... - 20 - 三、企业社交平台未来发展方向................................. - 21 - 3.1雅米产品的未来方向 (21) 3.2国内类Y AMMER企业社交的几种发展方向 (22) 3.3企业社交平台展望 (22) - 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