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施工总承包清标结果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施工总承包清标结果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施工总承包清标结果

经济标清标结果

(M1I-TJSG-01)标段清标结果:

(M1I-TJSG-02)标段清标结果:

1、中交公司:TJ2-2诚毅广场~软件园站区间,交通疏解及路面恢复电子版报价第三、第四分部(交通疏解及恢复部分)章节错层,核对书面版无误

(M1I-TJSG-03)标段清标结果:

一、M1I-TJSG-03-01工区

(1)、塘边站~火炬园站分部分项清单第43及第44项:招标清单为“施工缝1.部位:施工缝2.类别:镀锌钢板止水带3.注浆管类别:PVCΦ42塑管4.注浆种类:水泥单液浆”

中铁建投标清单为“施工缝1.部位:施工缝3.类别:镀锌钢板止水带3.注浆管类别:PVCφ42塑管4.水泥单液浆”

二、M1I-TJSG-03-02工区:

(1)高殿站~高崎站措施清单第21项:招标清单为“施工技术、安全方案评审费”

中交投标清单为“施工技术评审费”

三、M1I-TJSG-03-03工区:无问题

合肥地铁线路图规划

合肥地铁线路图规划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8月7日正式开工 试验段仅完成土建工程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6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正式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选址于滨湖新区锦 绣大道站(含)至云谷路站(不含),试验段工程为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区间覆土满足主要市政管线通过要求,车站及区间均采用明挖法施工,试验段全长4.404公里,工程概算投资约为6.9亿元,共划分为三个标段。 该试验段工程计划工期为10个月,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到明年5月份之后,该试验段轨道线路将基本完成建设,成为合肥轨道交通规划的首段建成亮相线路。不过,试验段建设只完成土建施工,暂时不会正式开通运营。 总体规划 “十”字骨架8年内建成 根据《建设规划》,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分为远景、远期和近期。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2009~2016年,建设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2016~2020年,建设3、4号线,与1、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20~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5、6号线和远景7号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远景8号线及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近期规划 ◆1号线: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28.9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5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力争2009年下半年开工,预计2014年底开通运营。 ▼2号线:东西方向骨干线,西起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叉口东侧,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全线长27.20公里。力争2011年开工,预计2016年底开通运营。 ◆试验段: 1号线中滨湖新区锦绣大道站(含)至云谷路站(不含),完成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全长4.404公里。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 争议轻轨,还是地铁?

厦门地铁站线路

厦门地铁站线路 1号线主线(全线):中山路西站——中山路东站——中山公园站(换乘3号线)——将军祠站——文塔站(换乘4号线)——湖滨东路站——莲板站(换乘4号线)——莲花路口站——吕厝站(换乘2号线)——SM 城市广场站——塘边站——火炬园站(换乘3号线)——高殿站——高崎站(高崎停车场)——集美学村站——园博苑站——内林站——杏北站——董任站——集美中心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预留)——崎沟站——圣果院站——厦门北站(换乘5号线)——北广场站(预留)————岩内综合维修基地 2号线2号线为东西骨架线,构建了本岛与海沧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 线路自五缘湾站至卢坑站,长约25.2公里,设站19座,平均站间距1.6公里,投资176.2亿元,岛内设浦东停车场,线路中部海沧组团设置卢坑车辆段,线路北端设置东孚停车场。 2号线一期:五缘湾站(换乘3号线)——五缘湾南站——高林站——林边站——观音山站——何厝站——思明软件园站——岭兜站——古地石站——蔡塘站(换乘4号线)——中孚花园站——江头站——吕厝站(换乘1号线)——莲花广场站——体育中心站——特贸站(换乘3号线)——市政府站——沧林路站——卢坑站(卢坑车辆段) 3号线3号线为西南-东北向骨架线,构建了本岛与翔安片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同时,该线也提供了链接漳州轨道交通的可能。 线路自厦门大学站至五缘湾站,长约18.6公里,设站16座,平均站间距1.5公里,投资123.6亿元,线路中部设置新店车辆段,线路北端设置洪溪停车场。 3号线一期:厦门大学站——博物馆站——中山公园站(换乘1号线)——二市站(换乘4号线)——白鹭洲公园站——特贸站(换乘2号线)——湖滨中路站——湖里站——华荣站——火炬园站(换乘1号线)——创业园站——枋湖站——双十中学站(换乘4号线)——五缘湾西站——五缘湾站(换乘2号线)

012.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 ——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1 黎洋佟,边经卫 摘要: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与城市发展走廊是否契合,关系到轨道交通能否有效引导城市发展,轨道是否能够有效分担客流,轨道沿线客流是否均衡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轨道规划建设已不能单纯局限于线路或单一站点本身,而应将其作为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本研究从理论剖析和厦门轨道1号线的现实基础两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作为城市功能优化布局的有效空间载体,并从观念更新、空间整合、机制创新三方面强化“建轨道即为建城市”的规划理念,以实现轨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轨道线路功能带,城市发展走廊,空间载体,轨道城市 1 发展与矛盾:轨道线路功能带脱节与规划应对乏力 现我国正处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高峰期,轨道运营效率及所承载的服务功能越发受到社会重视,轨道线路所覆盖的城市功能单一、潮汐式客流明显等现象成为轨道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问题,而目前的有效应对策略相对缺乏。调查显示,沈阳轨道1号线、上海轨道5号线和广州轨道4号线等轨道线路出现轨道规划与沿线土地利用失衡,实施进程与轨道交通不配套,导致城市功能脱节、客流不均衡等症状[1]。以浙江台州为例,轨道1号线沿线的土地利用状况呈现出典型的异化组团布局特征(如图1),组团间功能布局各自为政,在12个功能节点内相对均衡地分布着各区的新旧行政中心、商业商务中心等。全线未形成有主次层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功能区,因而线路上部分站点存在使用率低,开发强度小,土地及相应设施重复配置严重等问题。此矛盾若得不到应对,将会造成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2]。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城市规划应对轨道线路功能不完整,客流失衡等问题的策略仍多针对轨道站点本身的土地、功能及配套设施的调整和优化,未形成建轨道就是建城市,构建轨道线网综合功能带,即为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规划理念。编制轨道规划未做好与市场环境的博弈,规划师在指定的空间范围内一厢情愿地理想安排,致使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线路发展战略失衡。政府相配合的政策支持滞后,轨道项目对接的是投入产出不对称的低质内需市场,因而大多数城市出现难以使轨道投资达到其最大效益的矛盾,甚至亏本运营。基于此,城市1项目支持: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6BS305)

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1标地下连续墙监理实施细则讲解

编号:SPMC5- 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1标地下连续墙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上海三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二月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1标 地下连续墙监理实施细则 1、车站概况 海沧大道站右线起点里程DK18+259.284,右线终点里程DK18+532.184,车站总长272.9m。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为双柱三跨闭合框架结构,标准段基坑宽度为20.7m,深度约为17.0m,顶板覆土约3.6m,总建筑面积为15862.9㎡。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体系。车站小里程端接盾构区间(盾构始发),车站大里程端接跨海盾构区间(盾构始发)。 1.2周边环境 海沧大道站位于海沧大道与滨湖东路丁字路口,车站沿着海沧大道敷设。车站周边区域现有用地状况主要为居住用地及绿地公园。已经形成有规模的小区,分别为中骏海岸一号、海景奥斯卡、金海华景。规划站点周边仍以对外交通设施、仓储、商业用地为主,其中仓储、商业用地都即将开发建设,建成后规模将显著提高,必然产生大量的客流量。海沧大道为南北方向,道路红线宽52m,设双向6车道,靠海一侧设9m宽旅游专用车道,现状交通一般。滨湖东路为东西方向,道路红线宽45m,设双向6车道,现状交通一般。车站施工时需利用海沧大道和东侧海沧湾公园用地用作施工及交通疏解用地。本次车站建设期间交通组织按五期实施。 工程现状道路范围及周边地下管网繁杂,类型众多,管径及埋深不一,本站主要管线分布于海沧大道上,需临时改迁的管线主要有DN200、DN300给水管、300×100路灯及交通信号管、D1000、D1200雨水管等,需永久改迁的管线主要有D1000污水管、D400污管、1000×1000通讯管沟、1000×1000供电管沟、300×300供电管沟、400×300通信管及DN250天然气管等,需废弃的管线主要有D1200排水管、D300排水管、DN250天然气管等。目前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工作正在进行,地连墙施工时,车站主体内管线将全部迁改完成。 1.3地质概况 场区覆盖层主要为近代人工填筑土层(Qs)、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海陆交互

合肥地铁线路图新.doc

合肥轨道交通总规划 合肥地铁建设计划于2010年7月1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轨道交通线网将结合合肥市“141”组团空间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最终形成由12条线路组成的远景轨道网络,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延伸线5条,其中4条延伸线,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以下为实行项目基本明确的轨道:◆1号线: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28.7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其中五座换乘枢纽,全部为地下车站,项目总投资133.98亿元,分三期建设。于2011年6月全线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2号线:东西方向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将引导和促进高新区和老城区的发展。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西起长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西侧,沿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敷设,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线路全长29.4km, 其中地下线25.14km,高架段3.68km,过渡段长0.58km。共设车站24座,地下车站21座,高架车站3座。在线路西端设蜀山车辆综合维修基地(2、7、8号线共用)一座,在线路东端设龙岗停车场一座。力争2011年四季度时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3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4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5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7号线:有望在2011年与2号线一同开工。功能主要是加强合肥滨湖新区与经开区、高新区、科学城及新桥机场的联系。走向为:方兴大道,繁华大道,始信路,紫云路。线路全长35.3公里,其中高架线15公里,全线共设29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2座,并依次与8、2、4、3、1、5号线换乘。◆8号线:2011年与7号线已经进入可研的前期准备阶段。

厦门地铁三号线简本(发布稿)

3 20165

厦门市轨道交通3 号线平面示意图(最终方案以批复的为准)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建设背景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起于厦门火车站,终到翔安机场,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翔安区等重要组团,串联了厦门火车站及周边、湖里老城区、五缘湾片区、翔安海西商贸中心、翔安南部新城、翔安机场及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是连接厦门本岛与翔安东部副中心的西南—东北向骨干线,是《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2)》中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3号线工程全长36.72km,其中地下段长29.17km,高架段长6.92km(跨海段0.68km),敞开段长0.63km。全线共设站26座(23座地下站,3座高架站),其中换乘站11座,平均站间距1.41km。在本岛湖里区设五缘湾停车场一座,在翔安区设蔡厝车辆段一座。与1、2号线等共用园博苑控制中心,已由1号线设计建设。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 表1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特性表

(1)线路走向 线路起于厦门火车站,出站后沿湖滨东路向北敷设。下穿仙岳山站后转入华泰路向北敷设。至湖里大道路口时,线路向东偏转进入湖里大道,沿湖里大道-火炬路-枋湖北二路-钟宅路向东前行直至同安湾口海域。下穿海域后,线路在翔安区海西商贸城会展中心地块登陆。之后线路沿规划东界路向东北方向敷设。过城场路后,线路向东偏转至石厝路,沿该路下穿翔安大道进入翔安南部新城区域。沿石厝路东行过后浦路口后,线路偏转进入翔安东路路西侧向南敷设,同时线路逐渐由地下转为高架敷设。线路沿翔安东路西侧绿化带并行大嶝大桥跨过大嶝海域后,进入大嶝岛区域内,沿迎宾大道西侧绿化带向南敷设。过双沪村后,线路逐渐由高架转为地下敷设。之后在机场中轴线北侧向东偏转进入机场敷设,直至终点翔安机场站。 (2)设计年度 初期2023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5年。 (3)主要技术标准 1)正线数目:双线。 2)最高行驶速度:80km/h。 3)车辆选型采用B型车6辆编组。 4)最小曲线半径: 正线:一般情况为350m;困难情况为300m; 辅助线:一般情况200m,困难情况150m。 (4)运营时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 年) 一、线网规划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 2030 年线网总长度约 436.4 公里,由 9 条线路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 15 条轨道交通线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 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工程共 6 个项目,全长约 109.96 公里。估算总投资 798.08 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 11 条线路,总里程 279.91 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 号线东延线。起自 2 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线路全长 14.50 公里,投资 101.0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3 号线南延线。起自 3 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线路全长 11.25 公里,投资 89.68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4 号线南延线。起自 4 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线路全长12.91 公里,投资 70.6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6 号线一期。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线路全长 35.1 公里(其中 7.8 公里线路拆分于 4 号线,新建线路 27.3 公里),投资 205.85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7 号线一期。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线路全长 21 公里,投资 168.8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8 号线一期。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线路全长 23 公里,投资162.0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2 号线东延线、 3 号线南延线、 4 号线南延线、7 号线一期工程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里;6 号线一期、 8 号线一期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 798.08 亿元,资本金占 40%,计 319.23 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波杨忠华 1.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客运行之有效的运输方式,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得到普遍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已有几十个城市分别展开了轨道交通的规划研究和建设准备,轨道交通规划研究的技术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 轨道交通规划作为近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依据和未来建设的控制目标,一方面保障先期实施项目发挥效益,保持轨道交通有序协调的发展,并通过规划管理的控制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能建设提供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轨道交通运输走廊的建立,协调城市布局结构,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形成与交通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合理发展模式。依据轨道交通规划目标,轨道交通规划的线网应具有稳定性、可控制性及先期线路的可实施性。 综合分析我国多数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未来的结构形态在高速发展条件下潜存着较多的可变性,城市空间的扩展时序也具不确定性,这些不断变化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出了挑战。为适应城市远期发展的不确定性,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应具有灵活性、扩展性及开放性。 我国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模式多数建立在城市远期静态的发展结构形态基础上,注重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稳定性,但对保持轨道交通线网的开放性重视不够。轨道交通线网开放性的理解也仅局限于轨道交通线路的可延伸性。此种规划模式及其规划方案不适应高速发展条件下具有多种空间增长模式的城市。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结合厦门市城市发展特点,对此类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发展特点 厦门市城市发展特点 2.厦门市城市 有别于一般形态稳定和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城市,厦门市正处于城市快速扩张和结构形态的形成进程中。跨越海峡、向岛外内陆地区发展是未来厦门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方向。规划期内将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由不足80万人口发展到近190万(含同安)人口,形成环西海域的“单中心多核” 组团式城市布局形态结构。 从厦门市城市地域空间考察,在超常规发展模式下,城市远景扩展中潜存着两种不同方向的进程选择,一种为西海域的延续扩张,另一种即城市开发战略向东海域转移。 厦门市“单中心多核”的布局结构强调的更多是以本岛为中心的辐射与影响,规划期岛外各组团的发展,更侧重于产业的分工与布局,本岛城市中心职能地位在一定发展时期内是岛外各组团赖依发展的前提。受海域、山体、湖泊等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组团间联系通道的保障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 鉴于城市发展的特点,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具有战略性的特点。在规划研究中以2010年规划期为基础目标,充分考虑城市用地开发和潜在的城市发展方向,注重协调轨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

概况 1.1.工程概况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北起合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合肥站预留三期向北延伸条件,三期工程远期适时修建。本工程线路全长,全地下线,设车站23座,最大站间距2462m,最小站间距,平均站间距1106m,其中换乘站6座,分别为合肥站与3号线换乘、大东门站与2号线换乘、高铁站与4、5号线换乘、紫云路站与7号线换乘、太湖路站与6号线换乘、徽州大道站与5号线换乘。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在大东门站附近设置控制中心,为1、2号线共用控制中心,全线设胜利路和庐州大道2座主变电站。1号线远期全线平均旅行速度35km/h,采用B型车6辆编组,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同步设计、同步运营,2016年底建成通车。

1.2.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 1.线路在直线地段无限速要求,曲线地段最高行车限制速度与轨道结构相关,将在轨道专业完成设计后提供。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正线:一般情况350m,困难情况300m 辅助线:一般情况200m,困难情况150m 2.线路坡度:

区间正线线路的最大坡度:地下线为30‰,困难条件下为35‰; 联络线及车辆段出入段线为35‰,困难条件下为40‰;以上 均不考虑平面曲线对坡度折减值。 区间隧道和路堑地段的正线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困难地段 在确保排水的条件下可采用小于3‰的坡度,但坡段不宜过长。 地下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一个纵坡上,坡度宜为 2‰,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度上。 道岔设在不大于5‰的坡道上,困难地段可设在不大于10‰ 的坡道上。 3.线路最小竖曲线半径: 区间正线一般情况为5000m,困难情况为3000m; 车站端部一般情况为3000m,困难情况为2000m; 4.折返线安全保护距离最大为50m(不含车挡长度)。 车辆 1.采用标准B型车。车辆外型尺寸为(带司机室/不带司机室):20020mm/19520mm(车钩中心线间距长)×2800mm(宽)×3800mm(高)。列车总长度。 2.车辆配属列数:初期26列;近期42列;远期66列。采用动拖混合编组,均为 6辆编组(+ Tc*Mp*M=M*Mp*Tc +),4动2拖。其中:Tc:带司机室的拖车; Mp:带受电弓的动车;M:不带受电弓的动车;+: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

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集美新城站综合开发(设计)项目标段杏锦董任站地块设计说明 超全超新超详细 涵盖各专业

地铁·新天地设计说明 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集美新城核心区站点综合开发(设计)项目 第M1I-KFSJ-101标段杏锦董任站地块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暂名地铁·新天地,位于杏锦路西侧,系厦门市轨道1号线杏锦、董任站点物业综合开发项目。本标段综合开发建设总用地面积为:74794.4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11800平方米(地上),平均容积率约为4.17。 项目用地由三个地块组成,分别为董任站点北地块、董任站点南地块、杏锦站点地块。其中,董任站点南北地块,规划用地功能为商住用地,二地块东侧为厦门市轨道1号线轨行区间,董任站点设于南地块。杏锦站点地块,规划用地功能为商业、写字楼、SOHO居家办公、公交首末站综合用地,地块设置有厦门市轨道1号线轨行区间与地铁杏锦站点。 项目区域周边城市道路、市政设施、配套设施均有完善的配套,拟规划建设复合型集商业、写字楼、住宅、交通为一体的中高端城市综合体。东临杏锦路,为60M宽城市主干道,东连杏林大桥,西连集美新城。项目东侧隔杏锦路为中航城A区地块,项目在建,现有建筑为别墅,百米高层及一百五十米超高层,含幼儿园,小学及加油站。 董任站点北地块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2228.6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2800平方米(地上),其中住宅:37800平方米,商业:5000平方米,容积率约为3.5,建筑密度<45%,绿化率>30%,建筑限高100米,单元式商业按一拖二设计。 董任站点南地块建设总用地面积为:23955.0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4000平方米(地上),其中住宅:79000平方米,商业:4850平方米,生鲜便利店:100平方米,便利连锁店:50平方米,容积率约为3.5,建筑密度<35%,绿化率>30%,建筑限高100米,单元式商业按一拖二设计。 杏锦站点地块建设总用地面积为:38610.65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85000平方米(地上),写字楼:110000平方米,SOHO:40000平方米,商业:30000平方米,公交首末站:5000平方米,容积率约为4.79,建筑密度<55%,绿化率>15%,其中,商业层数按3层控制,底层为数码城、二、三层为文化娱乐城,数码:10000平方米,美食:5000平方米,娱乐:150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a.厦门市规划局关于杏锦、董任站点物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函。 b.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年版。 c.厦门市集美核心区控制性规划。 d.现行国家、福建省、厦门市有关规划、建筑、地铁交通等各专业设计规范规定。 e.厦门市轨道1号线地铁设计院提交的杏锦、董任站点物业开发边界条件。 f.地铁1号线杏锦、董任站点相关设计资料。 g.项目所在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及选址意见书,以及甲方提供的本次设计任务书 h.《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i.《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j.《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k.国家其它相关的法规、法规及建筑设计规范 三、总平规划布置 1、杏锦、董任站点物业综合开发项目总平面规划构思根据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规划建设配套情况、并结合厦 门市轨道1号线杏锦、董任地铁站点与轨行穿越地块的具体位置(平面与竖向位置)、走向、空间等方案进行项目的总平面规划、空间形态方案设计,同时满足住宅、写字楼、SOHO居家办公建筑均具有通透观景视野与朝向,又具有高品质、舒适优雅室内外空间环境的现代高端城市综合体建筑群。 总平布局力求实现办公区域、商业区域、SOHO区域、公交场站区域、地铁出入口区域、住宅区域之间相互的分隔清晰与衔接,以维护各流线互不干扰交叉,并保证商业延续性,办公独立性以及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塑造外部生活宜居氛围;项目的住宅部分形成动静分离,人车分流。车行流线采用“外环式”的设计布置方式,一方面既可利于小区内部的消防扑救,另一方面又可减少商业和车流对小区内部居住环境的干扰,使地块小区内的绿化景观

合肥地铁线路图(详细规划图及说明)

合肥轨道交通总规划 合肥地铁建设计划于 2010年7月1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轨道交通线网将结合合肥市“141”组团空间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最终形成由12条线路组成的远景轨道网络,总长 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 215."3公里;市域延伸线5条,其中4条延伸线,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以下为实行项目基本明确的轨道: ◆1号线: 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 28."7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其中五座换乘枢纽,全部为地下车站,项目总投资 133."98亿元,分三期建设。于 2011年6月全线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2号线: 东西方向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将引导和促进高新区和老城区的发展。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西起长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西侧,沿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敷设,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 线路全长 29."4km,其中地下线 25."14km,高架段

3."68km,过渡段长 0."58km。共设车站24座,地下车站21座,高架车站3座。在线路西端设蜀山车辆综合维修基地( 2、" 7、8号线共用)一座,在线路东端设龙岗停车场一座。力争2011年四季度时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 ◆3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4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5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7号线: 有望在2011年与2号线一同开工。功能主要是加强合肥滨湖新区与经开区、高新区、科学城及新桥机场的联系。走向为: 方兴大道,繁华大道,始信路,紫云路。线路全长 35."3公里,其中高架线15公里,全线共设29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2座,并依次与 8、" 2、 4、" 3、 1、"5号线换乘。 ◆8号线:2011年与7号线已经进入可研的前期准备阶段。是一条远景的机场专用线,线路长度为

厦门地铁线路规划

xx地铁线路规划 3条轨道线路分别为: xx地铁1号线(xxxx线): 杏林石塘至马銮西。途经石塘、东屿、兴港路、嵩屿、鼓浪屿、轮渡、思北、斗西、将军祠、文灶、厦门站、莲坂、莲花路、江头西、仙岳路、塘边、火炬园、石鼓山、厦门北站、集美、文化路、杏林、前场、马銮西,全长 39."4公里。 xx地铁2号线(莲前线): 岭兜至西堤。途经岭兜、前埔、潘宅、洪文、西林、龙山桥、莲坂、湖东、湖中、白鹭洲、十中、西堤,全长 11."9公里。 xx地铁3号线(xx同集线): 厦大至大同。途经厦大、博物馆、和平码头、镇海路、中山公园、斗西、十中、市政府、七星路、金桥路、体育中心、莲岳路、江头西、江头东、中孚、刘厝、庐厝、林后、机场、厦门北站、集美镇、风林、洪塘头、西柯、同安、乡林、大同,全长 45."4公里。 轨道交通建设实施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号线,建设嵩屿、厦门北站。第二阶段,1号线,建设嵩屿、石塘、厦门北、马銮西;2号线,建设西堤、岭兜站;3号线建设厦大、机场、集美镇站;建设2号线,连接本岛内西部的中心市街区和会展中心;建设3号线,纵贯机场、江头地区。第三阶段,3号线,建设集美镇、大同站,连接集美、同安方面和本岛。 xxxx规划院方案8线路133车站投资

789."5亿 区域轨道交通系统,采用市郊铁路;市域大容量运输系统,采用地铁;市区中容量运输系统,采用轻轨;特色旅游交通系统,采用地面有轨电车。共规划8条轨道线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预估投资 789."5亿元。 该方案共规划轨道车站133个,一级换乘枢纽站10个,其中厦门本岛有5个,海沧1个,集美、翔安各2个;二级换乘枢纽站为19个,其中厦门本岛有9个;商业中心、行政中心、体育中心等城市功能中心地区的车站37个?鸦一般地区车站(其它居住区、工业区等地区的车站)67个。 8条轨道线路分别为: xx地铁1号线: 高崎机场—马銮东蒲,设置27个车站(远景延伸至角美、漳州)。 途经高崎机场、金尚路、厦门站、厦禾路、鹭江道、海沧次中心、环马銮湾。 xx地铁2号线: 鹭江道—内厝(支线钟宅—象屿保税区),市区共设站32个(远景延伸至安海—水头、晋江、泉州)。途经鹭江道、市政府、湖里、钟宅湾、环东坑湾南岸、新店、马巷;支线行经钟宅湾、东北部发展区、机场、高殿生活区、保税区。 xx地铁3号线: 厦门站—后溪铁路客站,共设站23个(远景延伸至灌口)。途经厦门站、莲坂、江头、湖里、保税区东区、集美片区中心、集美文教区中心、后溪客运站。 xx地铁4号线:

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工程测量1、2标

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工程测量1、2标 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工程测量1、2标 项目法人: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合肥市 立项批文名称: 此项目无立项批文信息 项目审批单位: 此项目无立项审批单位信息 监督部门: 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代理机构: 安徽诚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交易平台: 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项目建立时间: 2020-08-12 15:02:00 公告正文 无标题文档 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工程测量1、2标招标公告(电子招标投标)1.招标条件

1.1 项目名称: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延长线、6号线一期工程 1.2 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3 批文名称及编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皖发改基础(2020)493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皖发改基础(2020)494号 1.4 招标人: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1.5 项目业主: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1.6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1.7 项目出资比例:100%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招标项目名称: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工程测量1、2标 2.2 招标项目编号: 2020BFQBZ02275 2.3 标段划分:本招标项目共分为2个标段,其中1标段为4号线南延线工程测量,2标段为6号线一期工程测量,本次为1标段招标 2.4 招标项目标段编号:2020BFQBZ02275-1 2.5 招标项目地点:合肥市 2.6 招标项目规模:4号线南延线线路全长1 3.97km,线路起始于金桥路站,沿玉兰大道、大潜山路、繁华大道、永和路、习友路走行,止于4号线丰乐河路站,其中地下线6.55km,高架线7.11km,过渡段0.31km。共设车站8座(3座地下站,5座高架站),平均站间距约1.76km,最大站间距3221m(铜锣寨路站小龙山路站),最小站间距746m(元亨大道站铜锣寨路站)。新建华南城车辆段,位于玉兰大道、元亨大道、孙集路、汤口路所围地块内,新建丰乐河主变电所,位于丰乐河路站附近东南侧地块 2.7合同估算价:本项目总概算金额2389万元,共分2个标段,其中1标段:4号线南延线670万元 2.8招标项目预计进场日期: 2020年10月20日(具体以招标人通知为准) 2.9 服务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工程初期运营之日止 2.10招标范围:本次招标为1标段:4号线南延线工程。具体招标范围详见投标人须知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分析评价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分析评价 摘要: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31.265km,跨越岛内岛外三个行政区,厦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为获取线路比选及工法选择所必须的地质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本文主要介绍了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分析评价,并对设计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厦门;轨道交通;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议 Abstract:Xiamen Rail Transit Line 1full-length 31.265km, across the island off the Island thre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Xiamen area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ine selection and method selection to geological data, puts forward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evaluation of along the line, 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Key words: XiamenRail traffic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Suggestion 1、引言 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著名的侨乡。随着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发展轨道交通十分必要。根据《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厦门拟规划建设6条城市轨道线路,这将对厦门城市格局的变化、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其中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起于开禾路西应殿街,沿线经过开禾路、升平路、中山路、文园路、湖滨南路、嘉禾路、海堤路、高集海堤、集杏海堤、杏前路、杏林北路、和美路、珩崎路、珩田路,最后到达线路终点厦门北站,设置有控制中心、高崎停车场、岩内综合维修基地等;全线长度为31.3km,其中地下线26.9km,地面线2.2km,高架线2.2km;设车站27座,其中地下站26座、地面站1座;平均站距全程1.3km,本岛1.0km,跨海段3.3km,岛外1.4km。 2、工作方法与目的 根据厦门复杂地质条件,收集已有地质资料,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包括钻探、物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波速测试等)、室内试验等手段,初步查明沿线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并对线路通过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 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2013年9月

1 规划概况 本轮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由3号线、4号线、5号线组成,共计113.7km。具体见表1和图1。 表1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一览表

图1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图 (1)3号线工程 3号线南起方兴大道站,北至相城路站,沿线经过大学城、经开区、政务区、老城区、合肥站和职教园等重要片区,快速联系及覆盖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并支持城市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发展。 线路起点位于方兴大道站与翡翠路交叉口,后沿翡翠路布设,在润安公学附近转向翠微路,过徽园后沿宝塔路-怀宁路北上,下穿天鹅湖后向东转向天鹅湖路,后沿潜山路-临泉路布设,在中铁四局四公司附近下穿其宿舍后,进入站前路,而后行进至铜陵北路,沿铜陵北路高架桥西侧向北敷设,向东下穿铜陵北路高架桥进入北二环,沿汴河路-包公大道敷设,直至文忠路沿其北上行进至安徽能源技术学校,然后转入淮海大道向东敷设至本次设计终点站-相城路站。线路全长37.4km。 (2)4号线工程 4号线西起候店路站,北至天水路站,沿线途经高新区、科学城、政务区、新站区等重要片区,加强了高新区、科学城与政务区、瑶海区、新站区的联系,引导并促进科学城的发展。 线路西侧起于候店路站,位于望江西路与侯店路交叉路口,出站后线路向东沿望江西路敷设,经永和路转至习友路向东行进,下穿合九铁路、匡河、合肥第八高级中学,行至祁门路,途经翡翠路、怀宁路、潜山路、金寨路、南屏路、宿松路后转向桐城路,向东下穿合肥南站后沿美和路、花园路布设,至葛大店物流园后转向北下穿地块,行至南淝河路与东二环路口,而后沿当涂路向北行进,至天水路设终点站-天水路站。线路全长36.0km。 (3)5号线工程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附件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年) 一、线网规划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总长度约436.4公里,由9条线路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共6个项目,全长约109.96公里。估算总投资798.08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11条线路,总里程279.91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号线东延线。起自2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线路全长14.50公里,投资101.0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3号线南延线。起自3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线路全长11.25公里,投资89.6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4号线南延线。起自4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线路全长12.91公里,投资70.6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6号线一期。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线路 —5—

全长35.1公里(其中7.8公里线路拆分于4号线,新建线路27.3公里),投资205.8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7号线一期。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线路全长21公里,投资168.8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8号线一期。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线路全长23公里,投资162.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7号线一期工程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6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798.08亿元,资本金占40%,计319.23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合肥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优化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6—

厦门地铁1号线局部线路走向的方案研究

厦门地铁1号线局部线路走向的方案研究 摘要厦门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31.75km,线路由南向北沿厦门市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敷设,但在将军祠站至莲花路口站区间偏离了厦门火车站这一大型客流集散点。结合厦门市地铁1号线沿线客流分布及城市规划等特点,着重对将军祠站至莲花路口站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论述。通过对两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 关键词厦门市;地铁;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AbstractThe first stage of Xia Men Metro Line 1 project is about 31.75 km and it’s line alignment is on the main passenger flow corridor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But in general the Jiang Junci Station to Lianhua Lukou station interval deviated from the Xiamen Railway Station。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men City, Metro Line 1 along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and urban planning, focusing on the alignments of the Jiang Junci station to Lianhua Lukou station program were discuss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wo options proposed alignments recommended program. Key words Xia Men city;Metro;Line alignment;Planning research Author’s address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Tianjin Branch 1 工程概述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南北向骨干线,是构建本岛与集美片快速跨海连接通道。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起点位于厦禾路北侧,西应殿街路,线路经现状高集海堤及集杏海堤跨越海峡后,引入杏林地区,止于岩内车辆段,线路正线长31.75km,途径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杏林、集美地区,全线与规划2、3、4、5号线实现换乘。 图1 厦门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1号线由南至北途径厦门市主要客流走廊,线路走向比较稳定,但规划线路在将军祠站至莲花路口站区间,线路没有经过厦门火车站这一大型客流集散点,结合线路走向及客流分布,对该段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方案比选。 2局部线路方案研究 2.1 区域内客流及规划情况分析 本次线路比选区域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为厦门市核心区域。该区域内客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