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2.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012.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012.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012.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探析

——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1

黎洋佟,边经卫

摘要:轨道线路功能带构建与城市发展走廊是否契合,关系到轨道交通能否有效引导城市发展,轨道是否能够有效分担客流,轨道沿线客流是否均衡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轨道规划建设已不能单纯局限于线路或单一站点本身,而应将其作为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本研究从理论剖析和厦门轨道1号线的现实基础两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功能带作为城市功能优化布局的有效空间载体,并从观念更新、空间整合、机制创新三方面强化“建轨道即为建城市”的规划理念,以实现轨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轨道线路功能带,城市发展走廊,空间载体,轨道城市

1 发展与矛盾:轨道线路功能带脱节与规划应对乏力

现我国正处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高峰期,轨道运营效率及所承载的服务功能越发受到社会重视,轨道线路所覆盖的城市功能单一、潮汐式客流明显等现象成为轨道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问题,而目前的有效应对策略相对缺乏。调查显示,沈阳轨道1号线、上海轨道5号线和广州轨道4号线等轨道线路出现轨道规划与沿线土地利用失衡,实施进程与轨道交通不配套,导致城市功能脱节、客流不均衡等症状[1]。以浙江台州为例,轨道1号线沿线的土地利用状况呈现出典型的异化组团布局特征(如图1),组团间功能布局各自为政,在12个功能节点内相对均衡地分布着各区的新旧行政中心、商业商务中心等。全线未形成有主次层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功能区,因而线路上部分站点存在使用率低,开发强度小,土地及相应设施重复配置严重等问题。此矛盾若得不到应对,将会造成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2]。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城市规划应对轨道线路功能不完整,客流失衡等问题的策略仍多针对轨道站点本身的土地、功能及配套设施的调整和优化,未形成建轨道就是建城市,构建轨道线网综合功能带,即为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规划理念。编制轨道规划未做好与市场环境的博弈,规划师在指定的空间范围内一厢情愿地理想安排,致使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线路发展战略失衡。政府相配合的政策支持滞后,轨道项目对接的是投入产出不对称的低质内需市场,因而大多数城市出现难以使轨道投资达到其最大效益的矛盾,甚至亏本运营。基于此,城市1项目支持: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6BS305)

规划及相关规划工作在应对此问题上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在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再到“空间网络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在城市发展迈向轨道城市的关键时期,城市功能寻找有效的空间载体进行优化配置调控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2 历史的延续:轨道线路走廊应与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相契合

2.1 与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相契合的轨道线路建设

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需要根据各自所在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规模、地理地质等条件决定。据日本学者将其模式归类为18种形态(如图2)[3]

,形态的基本雏形为方格网、放射及环形放射式。其中放射型线路在线网结构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将串联起城市新旧城区的空间及功能组团,承接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在引导空间发展上有明确的指向性,具有明显的轴带式特征,是城市功能附着并形成综合功能带的重要空间载体。而轨道交通网中的环线,虽同样起到重要的连接功能,但其不同于城市环路,城市功能主要在轨道线路交叉节点聚集并得以强化。

综合城市轨道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城市形态与轨道交通间已建立起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适应性的城市、适应性的公共交通和混合型的城市(如图3)[4]。根据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针对不同区域范围的需求,并结合城市外部扩展与内部重组的共同作用下,对二者关系的层次进行协调,逐步实现其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如图4)。 图1 台州市轨道1号线沿线的土地利用及功能特征

(图片来源:袁媛. 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利用模式——以台州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3(6):32-37.)

2.2 厦门轨道1号线与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厦门具备突出的山水格局特质,使其形成“海岛+海湾”,以海洋为主要面向的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规划“一主四辅八片区”的城市中心体系应运而生(如图5),较好地契合了其山海自然形态。轨道交通发展模式亦顺应其空间发展规律,基本形成“双心放射、环湾联络,主轴-网络状”的快速轨道系统(如图6)[5]

,保障本岛核心至各组团中心间的出行可达性,适应厦门城市性质和发展特色,发挥城市的整体效益。

厦门轨道1号线契合城市单核心、多组团的空间及功能结构,是完善城市轨道线网U 线型走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7、8)。同时作为轨道交通线网中唯一一条南北向跨海通道,是厦门传统城市南北向发展走廊的延续与强化(如图9),具有明显的放射型特征,其影响区范围内的现状跨海交通量已经超过全部出岛流量的50%。伴随着厦门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和图4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契合关系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双向互动类型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轨道交通线网形式

(图片来源:毛保华, 陈绍宽, 刘智丽.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与设计[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岛外城市的开发与功能完善,1号线未来将承担的跨海通道的作用会更加显著。

为评估规划轨道对城市中心体系、空间及功能结构的支撑情况,将1号线线路影响区与规划期的城市更新区、重点建设区、产业发展区、商业发展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交通枢纽建设区进行空间叠加(如图10)。可见,轨道1号线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契合较好,其贯通厦门本岛与集美新城发展片区组团,快速连通了城市码头、火车站、客运站及机场等重要对外交通枢纽,沿线公交换乘场站分布均衡。轨道沿线本岛段所集聚的城市功能较为完善,已形成规模的城市商圈及混合功能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也较为完善,适应程度较好;但本岛中山公园站至塘边站,城市居住用地高密度集中,沿线用地功能结构略显失衡。轨道沿线中至北段城市功能植入则相对滞后,居住用地配套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为分散,仍是以围绕轨道站点的圈层式开发,未能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综合功能片区,适应程度较差。因此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的打造需进一步强化与完善。

图7 轨道中心型线路U 型线示意图 图8 多核心布局与轨道线路走向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快速轨道布局模式 (资料来源: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图5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图10 2020年厦门轨道1号线影响区与城市功能规划布局叠加结果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9 厦门传统城市南北向发展走廊

(资料来源:边经卫. 城市形态:演变与发展:厦门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及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图说厦门[M]. 厦门:厦门市国土

资源与房产管理局,2006.)

3 机遇与抓手: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是一个有效的空间载体

在国家“十三五”期间,优先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契合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轨道城市将会是城市战略发展的主题之一。国内已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轨道规划建设的行列,因而应针对这一空间载体逐步完善轨道线路的城市功能配置。

3.1 构建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有利于引导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和用地紧缺的矛盾日益显现,城市的蔓延式增长已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悖,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厦门城市空间只能坚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拓展方式。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调整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疏解城区人口,引导轨道沿线形成若干组团生长点或辅助伸展的生长轴。轨道功能带将突破地理区域条件限制,将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组团中心及独立功能区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带动大量客流,从而促进各中心区商业、服务与公共活动的展开及城市功能的运作。轨道交通建设使沿线土地利用的不等价性逐渐被拉平[5],沿线高密度蔓延式开发得以实现,城市发展轴特征凸显,并根据沿线的主要站点特色建立相对密集和具有混合土地利用型的“地铁社区”和城市活力节点。构建以轨道线路为依托的完整功能带亦将成为厦门空间结构优化与城市功能整合,推动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构建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有利于推进职住平衡

网络化时代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居住-就业空间尺度已逐渐突破传统功能空间,如“单位大院”式的局部空间范围。在市场化环境下,城市内出现就业多中心的倾向,职住空间选择会受到多方因素影响。轨道1号线是服务厦门人口分布较集中地区的线路,轨道站点周边应该覆盖更多的就业岗位及功能单元,从而保证通勤客流的稳定性。据统计香港、上海和东京轨道站点周边 500m范围内覆盖的就业岗位比例均高于人口覆盖比例10%以上[6]。而根据厦门人口就业密度及分布三期预测中反映(如图11,见表1),规划期轨道1号线在500m 范围内覆盖的人口和就业岗位,两者基本持平,轨道线路辐射区与人口密度分布较为契合,但与岗位密度分布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分离。通过将轨道沿线覆盖岗位密度与城市交通、公交线路叠加可见,本岛段中山公园站至火炬园站,城市道路网相对密集且公交线路服务完善,与就业岗位高密度分布较为契合;但火炬园以北段,轨道覆盖岗位密度较低,路网密度较低且公交线路服务滞后(如图12)。轨道与就业岗位、服务功能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职住空间距离。未来区域范围内已不是单纯追求指定空间内居住和就业岗位的匹配,而是更强调区域时间上的平衡(通勤≤30min)与普通人的平衡(社会公平性),轨道线路完整功

能带的构建将有利于推进区域职住平衡的实现。

表1 厦门人口就业分布三期预测 时期 项目 规划期1号线沿线服务指标

厦门市合计 所占比例(%)

初期(2022年) 居住人口(万人)

61 528 11.55 就业岗位(万个)

30 268.8 11.16 近期(2029年) 居住人口(万人)

81 626 12.93 就业岗位(万个)

42 332.27 12.64 远期(2044年) 居住人口(万人)

90 800 11.25 就业岗位(万个) 46 410 11.21

资料来源:《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厦门城市远景发展战略研究》 图11 厦门轨道1号线沿线人口与就业岗位覆盖密度三期预测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3 构建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有利于土地利用与设施布局的耦合联动

轨道沿线土地规划利用合理高效对轨道线路运营、城市功能分布及客流稳定、均衡至关重要。通过对厦门轨道1号线沿线土地资源与地区开发潜力的分析,得出岛外段地区净地及其他可利用地相对较多,而岛内中心区则已饱和(如图13),岛外地区较岛内公共服务设施比重高,居住用地相对比重小,导致岛外沿线公共服务设施过剩,居住容量降低,区域用地结构不均衡。功能带的构建应重视与岛外地区土地的联动开发,促进土地开发利用与城市功能配套的完善,以及推动岛内中远期土地的二次开发,将其从一级土地开发走向二级物业开发甚至持续物业经营。

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对轨道1号线各站点之间的客流交换量分析可以发现,沿轨道线呈现产业相似且聚类、功能互补的站点间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功能区段,如厦门中山公园站经厦门站至火炬园站,厦门市级商业、旅游配置中心,城市门户、商务办公中心就形成了沿轨道1号线线性展开的功能区段(如图14)。而位于1号线中至北段,即火炬园站至厦门北站,城市功能仍以站点为核心呈点状分布,空间上较为分散,土地利用与配套设施在各站区节点图12 厦门轨道1号线沿线覆盖岗位密度与影响区城市交通及公交线路叠加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会重复配置,联动性低,未形成高效的以城市带状用地布局为单元的功能区段。现状沿线站点功能节点的尺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产业和服务的需求,需着眼于城市功能带的发展,对沿线相邻站点周边有条件更新开发的土地及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功能调整和合理利用,并结合现代产业细分和内部服务外部化的发展趋势,形成由多个站点、多个城市中心构成的相互支撑、耦合联动的带状功能区段。

4 挑战与应对:构建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的应对建议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规划与建设的全面铺开,如何构建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有效引导城市发展;如何完善轨道线路走廊功能,形成以带状用地布局为单元的功能带,有效分担和均衡客流等问题仍然会是城市轨道战略发展的关注焦点。政府及规划部门应采取相应的规划调控策略予以应对,为轨道城市线路功能脱节、低效率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展开。

4.1 观念更新:“建轨道即为建城市”

基于对轨道城市、轨道线路综合功能区的理解,轨道规划与建设不再局限于传统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需求应对,而是在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和交通系统都存在复杂可变性的情况下,以轨道利用效率和城市运营效率为关键核心,将轨道线路作为城市功能培育的载体。将市民的“衣食住行”全面“捆绑”在轨道交通系统之上,建立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就业、出行、购物和休闲生活模式[6]

,形成由多个轨道站点联动互补、分工协作的功能带和交通媒介。系统的轨道线网已全面覆盖城市空间,作用对象不再局限于线路本身及沿线局部可视空图13 沿线土地资源与地区开发潜力 图14 沿线城市功能节点分布图 (资料来源: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间,其影响辐射范围内涉及城市土地、交通、市政、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等方方面面。因此城市轨道建设的观念也需更新,研究者们应继续秉承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的原则,秉承“建轨道即为建城市”的规划理念,推进轨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2 空间整合:走廊强化与设施支撑

快捷、高效的轨道交通,促使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扁平圈层式”向“多中心、网络组团式”演变,高效连通各中心节点,城市功能在区域线性范围内进行整合,使沿线区域的相对可达性明显提高,从而提升土地复合利用及开发强度,吸引城市产业、服务设施及人口向轴带两侧集聚,表现出明显的“廊道效应”。轨道1号线建立适应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的主轴,作为厦门用地空间扩展轴、交通集散轴、城市形象轴,须予以强化[5]。

相关研究表明,轨道交通沿线可以形成一条宽近1.5km的区域,如有便捷的换乘接驳系统,该区域的宽度甚至可以达到4km[7];BRT沿线会产生150-300m的区域,站点地区影响范围可达到500-800m(如图15)。根据厦门轨道交通组织特征,市域南北轴向上暂未有条件形成规模的轨道交通复合走廊[8]。但空间走廊整合的基础存在,依托现已成熟的厦门BRT1号线及重要交通枢纽,与轨道1号线共同构建起贯通南北的走廊功能带(如图16),使其服务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此交通复合走廊功能带的构建与完善,将有效整合和优化走廊区间及更大范围内的城市存量土地、配套功能及服务设施。

图15 厦门轨道与BRT1号线影响区范围图16 交通复合功能走廊综合影响区范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3 机制创新:保障体系的制度化

政府行政机制保障在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发展需继续加大公交优先的力度,尚需在规划制度和技术创新机制上进行适当调整,投融资保障机制得以完善,为构建轨道交通完善功能带提供制度基础。在规划编制中,应打破传统规划设计思想壁垒,突破原有的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商务区、产业区及公共服务区等传统的功能片区的概念,将轨道线路发展走廊作为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城市功能区来对待。在总体规划层面,要从轨道线网及线路层面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的植入和布局,制定这一功能带的基本开发原则。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依据原则,对走廊功能带范围内开发的土地性质、城市功能、开发强度及容量、承载人口规模与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等指标进行统筹衡量。适时推进轨道保障机制体系的制度化进程,提高轨道运营效率及综合服务质量。

5 结语

面对日益凸显的城市功能结构布局不合理、交通拥堵问题,未来公交优先,轨道城市发展仍是顺应时代规律的大趋势。轨道建设仅局限于线路交通需求应对与局部站点本身的功能开发已不利于轨道的高效利用与城市功能的优化拓展。依托轨道线路,构建契合城市发展走廊的轨道线路完整功能带,为城市土地、功能及配套设施等单元提供一个综合培育的有效空间载体,将“建轨道即为建城市”的规划理念渗透到轨道规划、建设、运营的始终,当是城市空间及功能结构可持续发展与推进“以人为本”服务导向的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王治, 叶霞飞, 明瑞利.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合理开发规模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3):376-380.

[2]袁媛. 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利用模式——以台州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3(6):32-37.

[3]毛保华, 陈绍宽, 刘智丽.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4]罗伯特?瑟夫洛, Robert. 公交都市[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边经卫.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模式选择[J]. 城市交通, 2009, 7(5):40-44.

[6]彭阳, 陈伟. 轨道都市规划建设的思索与实践——以武汉为例[J]. 规划师, 2016, 32(10):5-10.

[7]张泉, 黄富民, 杨涛. 公交优先 : 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顾保南, SUN Zheng. 大城市需要重视轨道交通复合走廊规划[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6, 19(9).

作者简介

黎洋佟,硕士研究生,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边经卫,博士,华侨大学特聘教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笔记

1.城市主要特征: ①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聚集着相当数量的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非农业人口; ②地理位置往往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科技、交通中心; 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现与时间过程; ④节奏快、容量大、因素多的动态平衡体系; 2.城市发展 自由村落_中心村_镇_小城市_中等城市_大城市_特大城市_超级大都市 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 4.世界城市化三个明显特征 ①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 ②城市化水平与该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5.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 6.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特性 ①有较大的运输能力;②有较高的准时性;③有较高的速达性; ④有较高的舒适性;⑤有较高的安全性;⑥能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

7.单向高峰每小时运输能力 市郊铁道6~8万、地铁4~6万、轻轨1~4万、 8.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构成 轨道路线、车辆、通信信号、供变电、车站、维护检修基地、指挥控制中心。 9.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1月10日,伦敦 莫斯科:最豪华、“地下宫殿”纽约:线路最长巴黎:最方便、层次最多。(6层) 法国里尔:最先进美国旧金山:速度之冠香港:唯一盈利新加坡:最安全、最清洁10.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容量(运送能力):高、大、中、小容量。 导向方式:轮轨导向、导向轨导向。 线路架设方式:地下(水下)、高架、地面。 线路隔离程度:全、半、不隔离。 轨道材料:钢轮钢轨系统、橡胶轮混凝土轨道梁系统。 牵引方式:旋转式直流、交流电机牵引、直线电机牵引。 运营组织方式: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城市铁路。 11.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理解什么是轨道交通 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2、了解轨道交通类型 按运输能力及车辆类型分:大运量的地铁,中等运量的轻轨,较小运量的有轨电车等。 按技术标准分:有常规的钢轮钢轨系统,也有胶轮系统,还有线性电机牵引的轨道交通、跨座式和悬挂式的单轨交通、磁悬浮的轨道交通等多种系统。 3、能识别我国主要城市地铁标志: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上海、天津、南京、台湾 4、了解广州地铁已经运营的线路的有那几条,各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的名称是什么? 第二章 1、地铁车辆有动车和拖车、带司机室车和不带司机室车。 A 型-带司机室拖车 B 型-无司机室带受电弓的动车 C 型-无司机室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在我国常用的有3种编组形式:4节编组、6节编组和8节编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受流装置、车辆内部设备、电气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和乘客信

息系统等部分组成。 2、车体是容纳乘客和司机(如有司机室时)的地方,多采用整体承载的不锈钢结构、铝合金结构或复合材料结构。车体本身又包括底架、端墙、侧墙及车顶等部分。 3、转向架装设于车体与轨道之间,是车辆的走行部分。车辆的连接是通过车钩实现的,车钩后部一般需要装设缓冲装置,以缓和列车运动中的冲击力。 4、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装置。无论动车或拖车均需设摩擦制动装置。城市轨道车辆的制动装置除常规的空气制动装置外,还有再生制动、电阻制动以及磁轨制动(轻轨车辆上常用的方式)。 5、广州地铁已运营的线路中那些线路的车辆使用的是直线电机? 6、车门种类:地铁车辆车门包括客室车门、紧急疏散安全门、司机室侧门、司机室通道门。 客室车门的安装方式:内藏嵌入式侧移门、外挂式移门、塞拉门、外摆式车门。 客室车门的驱动方式:电动门和风动门。 客室车门的控制:车门电气控制系统。 7、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包括车钩,缓冲器、电路联接器和气路联接器,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8、车钩分为: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及半永久车钩等。 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38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现状(正式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xx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 km和236 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 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 km,总投资6000

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xx年-20xx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 摘要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 的“瓶

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

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 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1]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试题汇总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那么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是由哪些基础设备和子系统所构成的 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等控制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的道路设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 基本组成部分。那么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分类答:可划分为①正线(用于运营线路,即乘客搭乘的线路)、②辅助线(用于辅助正线运营的线路,如渡线、临时停车线、折返线等)和车场线(主要在车辆段和停车库的线路,如检修线、出入库线、试车线、洗车线等)。 3.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 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那么钢轨自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轨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4.城市轨道交通的轨枕置于钢轨之下,是轨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轨枕的需要量 较大,因此,原材料应资源丰富,价格适中。那么轨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按制造材料如何分类 / 答:轨枕是轨道的基础部件,其功能是支撑钢轨,保持轨距和方向,并将钢轨对它的各向压力传递到道床上。按制造材料可分为木枕、混凝土枕及钢枕3种。 5.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轨道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对在轨道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断面尺寸,也有一定规定。为此,制订了限界。那么限界一般分为哪几种根据不同限界的要求,车辆受电弓限界属于哪种限界类型 答:①限界可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②受电弓限界或受流器限界是车辆限界的组成部分,接触轨限界则属于设备限界 的内容。 6. 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电源要求安全可靠,通常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国内各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有哪些其特点 答:集中式:城市电网向轨道专用主变电所供电,主变电所再向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散式:城市电网分别向轨道沿线各牵引变电所供电; 混合式:两种供电方式相结合。 7. 地铁区间隧道目前有多种设计方案,每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试说明主要有哪几种区间隧道结构 答:①明挖法隧道结构形式(方法简单、施工风险小、工程进度快、浅埋时造价费用低,但对城市地面交通及居民生活有影响、对环境有破坏) ②暗挖法隧道结构形式(即矿山法,适应城市地下复杂环境、对地面交通干扰少,但容易引起地下水流失而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坍塌) ③盾构法隧道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快、无噪音、对地面交通影响少、质量容易控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现代都市进展的特点是纵向和横向的双向运动,纵向进展的要紧标志是市中心区的高层建筑林立和地下结构的多层化趋势,横向进展的特点确实是都市人口向周围地区扩散。一方面,都市人口向市中心凝聚,向高空与地下要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在平面上,市区人口正在持续向郊区扩散。凝聚和扩散并存构成了当代都市的矛盾运动,而人流的集散确实是这一矛盾运动的具体体现形式,都市交通则成为这一矛盾运动的载体。 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是都市轨道的先驱。地铁不仅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而且在建筑物密集而不便于进展地面交通和高架轻轨的地区大力进展。因此,地铁在都市公共交通中发挥着庞大作用,给都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1863年建于英国伦敦,在1863-1963年的10 0年间,全世界只有29个都市有了地铁。而1963年以来,至今已有127个都市有了地铁。美国纽约、芝加哥、旧金山,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东京等大都市,地铁长度都在100公里以上,其中纽约、伦敦的地铁总长近400公里。 都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 都市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速度快,发车间隔时刻短,车站站间距较短,这些运行特点和外界条件,对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操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作为都市大运量客运系统,对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也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都市轨道交通的信号与通信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也是技术进展最快的部分之一。

都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从早期的机械装置,进展到后期的继电设备时代。近年来由于电子工业及运算机运用技术的飞跃进展,自动化、远动化理论进展与运用,已进展成为专门的轨道交通自动操纵和远程操纵体系。 都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包括: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联锁设备、闭塞设备三部分。 信号设备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指挥的命令。 联锁设备是保证轨道交通车站(车辆基地)列车运行的安全。 闭塞设备是保证区间内列车运行安全的专门装置。 一、信号颜色及其显示意义 1.差不多色 (1)红色:停车,禁止越过信号机,既信号机处于关闭状态。(信号熄灭或显示不明的情形也视为停车信号) (2)绿色:可按规定速度通过,既信号处于正常开放状态。 (3)黄色:注意减速运行,既信号处于有条件的开放状态。 2.辅助色 (1)月白色:若作为调车信号,则表示承诺越过调车信号机调车。若作为引导信号,应加上红色信号显示,准许列车越过红灯,以不超过20km /h的速度进站,并随时做好停车预备。 (2)蓝色:调车信号,表示禁止越过调车信号机调车。 调车信号常设于折返站、区间站等有折返调车作业的车站,以及车辆基地等有转线、取送、解编等调车作业的地点。 二、信号种类 1、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一、判断题 1.一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车体、转向架、车辆连接装置、制动装置、受流装置,车辆设备和车辆电气系统等组成。() 2.按照线路敷设方式规划,城市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可以分为地下线、地面线、高架线。() 3.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36年诞生在英国伦敦。() 4.城市轨道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只能以地下隧道为主。() 5.钢轨类型以每千米所含质量(kg)数表示。() 6.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36年诞生在英国伦敦。() 7.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牵引主要采用交流制。() 8.信号显示距离一般由列车制动距离等因素综合确定。() 9.轨枕都是木枕。() 10.正线、辅助线和试车线一般采用不大于9号的各类道岔。() 11. 总体设计阶段要基本确定线路平面和车站位置。(×) 12. 车站人流量超过20万就是大客流。(×) 1 3. 地铁车站安装屏蔽门后会影响车站的有效候车面积。(×) 14.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以移动信号为主,固定信号为辅。(×) 15. 小型地铁车站的出口通常设1个。(×) 1 6. 多专业、多工种联合运行,对时间、空间要求很高,一旦发生故障其后果及影响都很严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严格的、高效率的、统一的指挥,这一功能的实现是由控制中心(调度所)完成的。(

√) 17. 行车调度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客运输任务的完成情况。(√) 18. 中心降压变电站将主变电站110KV电压降为35KV。(×) 19. 时钟系统采用统一时间,子母钟时间完全一致。(×) 20. 地铁线路行驶过程只接受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的指挥与管理,不受其他交通形式的干扰和影响。(√) 21、通常情况下,城轨交通都采用短交路的列车运行方式。(×) 二、单选题 1. 正线、辅助线一般采用不小于( D )号的道岔 A、6 B、7 C、8 D、9 2. 列车连挂运行的速度一般不应大于(B ) A、4km/h B、5km/h C、6km/h D、7km/h 3. ( C )是在水底建筑地铁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A、明挖法 B、盖挖法 C、沉管法 D、盾构法 4. ( D )信号机采用一个白色灯光加一个红色灯光来表示。 A、进站信号机 B、调车信号机 C、防护信号机 D、引导信号机 5. ( C )轻轨交通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分左右线双向行驶。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本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 1.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 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 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 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 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 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 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 ⑶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 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 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 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2.1 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2地铁 1.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 2.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 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 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 (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 3.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8m)。 2.3轻轨 1.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 2.轻轨的特点:(与地铁相比)①运量较小②编组车辆少③运营线路短 ④行驶速度慢⑤行车间隔略长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 3.地铁和轻轨的区别是小时客运量的差别,而不在于线路的敷设形式。 4.轻轨的优点:①运量较大②速度较快,准时速达性 ③安全性高,稳定性好④车站设施简单,多采用地下或高架 ⑤采用弹性车轮,噪音振动小⑥采用电力牵引,无污染。 5.轻轨的走行方式:钢轮钢轨的双轨或胶轮独轨 2.4单轨交通 1.单轨的定义:利用单一轨道梁提供导向和承载作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2.单轨的分类:①橡胶轮胎在单根轨道梁上部运行:跨座式单轨 ②橡胶轮胎在单根轨道梁下部运行:悬挂式单轨 3.单轨的优点:①占用土地少,多采用高架形式。②运量较大 ③能适应复杂的地形,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④建设工期短,造价低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3)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3) 2.2 线网空间形态与构架问题研究 (5) 2.3 关于地铁线网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 (8) 第三章地铁站站址规划 (9) 3.1车站开挖对地标建筑物的影响 (9) 3.2车站开挖对地下建筑物的影响 (10) 3.3车站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11) 3.4车站开挖对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3.5地铁车站开挖方法受多因素影响时的选择 (13) 3.6小结 (13) 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3)

第一章综述 近年来,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勃发之机,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加速地铁建设, 一些百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如西安等也在积极筹划和兴建地铁, 无疑,这是我国城市交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好兆头。 地铁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组成结构及外部运行环境都是决定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因素。地铁网络总体布局规划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它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其它子系统(如道路及地面常规公共客运等)的协调关系,乃至与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的协调关系。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地铁线网的总体布局规划作为线路建设的依据,将来形成的地铁系统很难保证有较理想的运行效能。在地铁线网规划中如何确定线网合理规模、线网空间构架形态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是线网规划理论中尚待探讨的问题, 同时也是涉及规划方法的问题。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线网规模(线网营运总里程)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换言之,一个城市地铁线网的总体规模无疑应当与上述客观条件相匹配,否则无法保证线网运营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编制线网总体布局规划时,往往只注意线网覆盖面及线网的具体构架,而不作合理规模的论证,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地铁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国外的情况看,伦敦、巴黎、东京以及莫斯科等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016期末试卷_A卷_带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X2=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的括号内) 1.具有AFC设备的操作与管理能力、处理票务报表与台帐、对车站票务事件处理能力和对票务员监督和管理能力是(B )的岗位能力要求。 A.行车值班员B.客运值班员 C.售票员D.厅巡 2.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一般依据三项指标,包括城市人口数、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要求,而轻轨建设的标准只要达到上述条件的( B )即可。 A.30% B.60% C.70% D.80% 3.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多采用( B )。 A.沥青道床B.碎石道床 C.整体道床D.其他道床 4.( B )位于上、下行两股正线中间,是常用的一种站台形式,一般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A.侧式站台B.岛式站台 C.混合式站台D.链式站台 5.以下哪类人群可免费乘坐地铁?(B ) A.国家干部 B.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 C.盲人 D.警察 6.一名乘客从张府园站无法出战,有哪些情况须补收全程4元票款(C ) A.车票无进站信息 B.使用有效纸票 C.车票超时 D.车票超程

7.工作场合我们的仪表仪容要给人的感觉(C ) A.随意、整齐、干净 B.漂亮、美观、时髦 C.端庄、大方、美观 D.时尚、抢眼、美丽 8.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乘自动扶梯时,应靠(B )站立,另一侧留出通道供有急事赶路的人快行 A.左侧 B.右侧 C.中间 D.随便 9.下列词中不是礼貌用语的是(D ) A.谢谢 B.请 C.对不起 D.多多关照 10、(C)轻轨交通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分左右线双向行驶。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广州 二、填空题(30X1=30分) 1.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__________(北京)。 2.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站前折返站后折返)。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岛式侧式侧岛混合式)。 4.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的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槽型轨双头轨平底轨)。 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尽头折返站(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 6.暗挖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盾构法矿山法)。 7.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免费空间付费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总结 (1) 项目1城市轨道基础 (1) 任务1概论 (1) 项目2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介绍 (3) 任务1线路及车站 (3) 任务2:车辆基础 (4) 任务3供电系统 (5) 任务4信号系统 (7) 任务5通讯系统 (10) 任务6机电设备 (11) 任务7自动售检票系统 (14) 任务8自动化系统 (15) 项目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19) 任务1 正线行车组织 (19)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总结 项目1城市轨道基础 任务1概论 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运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特点:快捷,准时,舒适,安全,运能大,污染少.耗能低,占地面积少。 缺点:建设投入大,线路无再利用价值,运营成本高,技术条件要求高等。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划分: (1)高运量系统(高峰小时4.5万—7万人) (2)大运量(高峰小时2.5万—5万人) (3)中运量(高峰小时1.5万—3万人) 2:按轨道交通空间位置划分 (1)地下轨道 (2)地面铁路 (3)高架铁路 3:按轨道形式划分 (1)重轨铁路 (2)轻轨铁路 (3)独轨铁路 4:按支撑导向制式划分 (1)钢轮双轨系统 (2)胶轮单轨系统 (3)胶轮导轨系统 5:按线路隔离程度划分 (1)全隔离 (2)半隔离 (3)不隔离

6:按服务区域分类划分 (1)市郊铁路 (2)市内铁路 (3)区域快速铁路 7:按列车运行控制方式的不同划分(1)按信号控制列车运行 (2)按视线可见距离控制列车运行主要形式: (1)地下铁路 (2)有轨电车 (3)轻轨铁路 (4)市郊铁路 (5)独轨铁路 (6)磁悬浮交通等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 状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90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

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同时开工建设的线路多。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分析,1995年-2008年12年间,中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从1个城市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从43km增加到790km。日本东京地铁,50年间建设286km,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 -1969年,10年间建设100.5km。按年平均建设里程比较,北京、上海比东京快3倍多。上海、北京两市政府都提出每年建设40~50km 的承诺,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打破常规,4条线或6条线在同时开工建设,投资以每年100多亿速度在推进,中国城轨交通建设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 编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1]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政府调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进行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较多且工程造价高,1995年12月国务院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轨道交通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填空题 1、城市轨道交通路线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分为、(含折返线、停车线、渡线、联络线、安全线及车辆段出入线等)和。 2、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做,线路的平面可以反映出线路的曲直方向变化;线路中心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称做,线路纵断面可以反映线路的坡度变化。 3、钢轨的功用是机车车辆的车轮运行,提供回路的作用。 4、叉心两作用边的夹角称为,道岔用号数N=ctgα,号数大则夹角小,侧向通过速度,号数小则夹角大,侧向通过速度。(道岔号与夹角成反比,与侧向通过速度成正比) 5、车站按位置分有;按运营功能分有。 6、地铁车站的站台形式可采用 7、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车型主要分有、、。其中宽度为的车称为A型车,宽度为的车称为B型车,宽度为的车称为C型车。 8、车钩的分类:。 9、是支撑车体及其载重并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运行的走行装置。 1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主要分为。 11、悬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2、车辆牵引系统由等组成。

13、制动类型有。 14、PIS是的简称。 15、控制并实现这三者之间的联锁的设备,叫做车站联锁设备,简称。 16、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闭塞方式有3种。 17、OTN开放式传输网络简称。 18、广播系统由系统组成 19、时钟系统由接收卫星传来的时间信号,经传送给站级时钟设备。站级时钟设备则为提供时间信号。 20、供电系统分为。 2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简称,主要作用是使。 22、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间的换乘方式主要 有、、、和几种类型。 23、屏蔽门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或称手动控制)五种控制模式,其中以优先级最高,,,,,最低。 24、车体由、、和等部件组成的封闭筒形结构。 25、乘客信息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 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 铁道线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