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离子晶体的结构1
- 格式:ppt
- 大小:9.81 MB
- 文档页数:1
第七章 晶体结构第一节 晶体的基本概念一、晶体概述固态物质按其组成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在空间排列是否长程有序分成晶体(Crystal )和非晶体(又称为无定形体、玻璃体等)两类。
所谓长程有序,是指组成固态物质的粒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方式周期性的重复排列,从而使晶体成为长程有序结构。
长程有序体现了平移对称性等晶体的性质。
与晶体相反,非晶体(Non-crystal )内部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在空间排列不是长程有序的,而是杂乱无章的排列。
例如橡胶、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晶体内部各部分的宏观性质相同,称为晶体性质的均匀性。
非晶体也有均匀性,尽管起因与晶体不同。
晶体特有的性质是异向性、自范性、对称性、确定的熔点、X 光衍射效应、晶体的缺陷等。
对于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来说,若了解了其周期性重复单位的结构及排列方式,就了解了整个晶体的结构。
可见,周期性重复单位对认识晶体结构非常重要。
在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中,周期性重复的单位(一般是平行六面体)有多种不同的选取方法。
按照对称性高、体积尽量小的原则选择的周期性重复单位(平面上的重复单位是平行四边形,空间中的重复单位是平行六面体),就是正当晶胞,一般称为晶胞(Crystal cell )。
二、晶胞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1. 晶胞的两个要素晶胞是代表晶体结构的最小单元,它有两个要素:一是晶胞的大小、型式,晶胞的大小可由晶胞参数确定,晶胞的型式是指素晶胞或复晶胞。
二是晶胞的内容,是指晶胞中原子的种类和位置,表示原子位置要用分数坐标。
晶体可由三个不相平行的矢量a , b , c 划分成晶胞,适量a , b , c 的长度a , b , c 及其相互之间的夹角α, β, γ称为晶胞参数,其中α是矢量b 和c 之间的交角,β是矢量a 和c 之间的交角,γ是矢量a 和b 之间的交角。
素晶胞是指只包含一个重复单位的晶胞,复晶胞是指只包含一个以上重复单位的晶胞。
分数坐标是指原子在晶胞中的坐标参数(x , y , z ),坐标参数(x , y , z )是由晶胞原点指向原子的矢量r 用单位矢量a , b , c 表达,即r = x a + y b + z c如图所示晶体,小球和大球的分数坐标分别为 小球:)21,21,21( ),21,0,0( ),0,21,0( ),0,0,21( 大球:)21,21,0( ),21,0,21( ),0,21,21( ),0,0,0( 2. 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1)根据晶体的化学式计算密度:D =ZM/N A V ,M 是晶体化学式的相对式量,Z 是一个晶胞中包含化学式的个数,V 是晶胞的体积,N A 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第七章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一、概念及问答题1、由于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按周期性规律排列,使晶体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答:a. 均匀性,一块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b. 各向异性,在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 自发地形成多面体外形,晶体在生长过程中自发地形成晶面,晶面相交成为晶棱,晶棱会聚成项点,从而出现具有多面体外形的特点。
2、点阵答:点阵是一组无限的点,连结其中任意两点可得一向量,将各个点按此向量平移能使它复原,凡满足这条件的一组点称为点阵。
点阵中的每个点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
3、晶体的结构基元点阵结构中每个点阵点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包括原子或分子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在空间按一定方式排列的结构,称为晶体的结构基元。
结构基元与点阵点是一一对应的。
4、晶体结构在晶体点阵中各点阵点的位置上,按同一种方式安置结构基元,就得整个晶体的结构,所以地晶体结构示意表示为:晶体结构=点阵+结构基元5、直线点阵根据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将沿着晶棱方向周期地重复排列的结构基元,抽象出一组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等距离的点列,称为直线点阵。
6、晶胞按照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划分出一个个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平行六面体,以代表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位,叫晶胞。
晶胞的形状一定是平行六面体。
晶胞是构成晶体结构的基础,其化学成分即晶胞内各个原子的个数比与晶体的化学式一样,一个晶胞中包含一个结构基元,为素晶胞,包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基元为复晶胞,分别与点阵中素单位与复单位相对应。
7、晶体中一般分哪几个晶系?根据晶体的对称性,可将晶体分为7个晶系,每个晶系有它自己的特征对称元素,按特征对称元素的有无为标准划分晶系。
一般分为7个晶系,有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
8、CsCl 是体心立方点阵还是简单立方点阵?是简单立方点阵。
在CsCl 晶体中,结构基元是由一个Cs +和一个Cl -构成,点阵点可以选Cs +的位置,也可以选Cl -的位置,还可以选在其他任意位置,但不能同时将Cs +和Cl -作为点阵点,因为这样选取不符合点阵的定义,同时也不能将晶体CsCl 误认为是体心立方点阵,因为每个点阵点代表一个Cs +和一个Cl -。
第四节离子晶体[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离子键、离子晶体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类型与性质的联系。
2.认识晶格能的概念和意义,能根据晶格能的大小,分析晶体的性质。
一离子晶体1.结合已学知识和教材内容,填写下表:离子晶体的概念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阴离子和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2)由于离子间存在着无方向性的静电作用,每个离子周围会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以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
所以,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独的分子,其化学式表示的是离子的个数比,而不是分子组成。
2.离子晶体的结构(1)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呈等径圆球密堆积,阳离子有序地填在阴离子的空隙中,每个离子周围等距离地排列着异电性离子,被异电性离子包围。
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叫做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
(2)观察分析表中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填写下表:Cl-和Na+配位数都为6 Cl-和Cs+配位数都为8 配位数:F-为4,Ca2+为812个,的Cl-也有12个。
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s+有6个,每个Cl-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也有6个。
3.问题讨论(1)在NaCl和CsCl两种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都属于AB型离子晶体,为什么二者的配位数不同、晶体结构不同?答案在NaCl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0.525,在CsCl晶体中,r+/r-=0.934,由于r+/r-值的不同,结果使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同,其晶体结构不同。
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8。
r+/r-数值越大,离子的配位数越高。
(2)为什么在NaCl(或CsCl)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相同;而在CaF2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不相同?答案在NaCl、CsCl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相同,是由于正负离子电荷(绝对值)相同,因而正负离子的个数相同,结果导致正负离子的配位数相同;若正负离子的电荷数不相同,正负离子的个数必定不相同,结果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就不会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
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
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
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
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
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
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
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
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
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
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
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
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
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
离子晶体存在范德华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可以从介绍离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开始,以便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离子晶体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紧密排列形成的一种晶体结构。
离子是电荷带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它们通过相互吸引形成强烈的离子键。
在离子晶体中,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存在稳定的排列,使得整个晶体具有极高的结晶度和硬度。
由于离子之间的强电相互作用,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和不良的导电性。
然而,除了离子键之外,范德华力也在离子晶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范德华力是一种由于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虽然范德华力相对于离子键来说很弱,但它对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离子晶体中范德华力的作用,包括离子晶体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范德华力在离子晶体中的具体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离子晶体存在范德华力的重要性,以及范德华力对离子晶体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离子晶体和范德华力的关系,以及这种力量在离子晶体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够对离子晶体的性质和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离子晶体和范德华力的基本概念,以及论文的目的。
然后,正文部分将首先详细介绍离子晶体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范德华力在离子晶体中的作用,包括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离子晶体的稳定性、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离子晶体存在范德华力的重要性,并探讨这种力对离子晶体性质和应用的潜在影响。
通过上述结构,我们将深入研究离子晶体中范德华力的存在,并为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开发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离子晶体存在范德华力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离子晶体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分⼦结构与晶体结构第七章分⼦结构与晶体结构第⼀节离⼦键⼀、离⼦键的形成和特征1、离⼦键的形成电负性I1或Y1(KJ/mol)电离能很⼩的⾦属原⼦:Na 0.9 496K 0.8 419电⼦亲合能很⼤的⾮⾦属原⼦:Cl 3.0 -348.8O 3.5 -141电负性相差⼤的元素相遇,⼀失电⼦,⼀得电⼦,它们之间以静电引⼒相结合,形成离⼦键。
④:阳阴离⼦间具有静电引⼒,两原⼦的电⼦云间存在排斥⼒,两原⼦核间存在相互排斥⼒,当两原⼦接近到⼀定距离,引⼒=斥⼒,(此时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形成离⼦键。
2、离⼦键的特征①本质:阴、阳离⼦间的静电引⼒②⽆⽅向性、饱和性只要空间允许,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任何⽅向,尽可能多)。
但总体来说,有⼀定⽐例。
⼆、离⼦的特性1、离⼦的电荷离⼦化合物AmBn:A n+,B m-+n﹥+3,很少见2、离⼦的电⼦层结构简单阴离⼦的电⼦构型,⼀般与同周期希有⽓体原⼦电⼦层构型相同。
简单的阳离⼦构型:3、离⼦半径将阴阳离⼦看成是保持着⼀定距离的两个球体。
d = r+ + r-单位:pm(10-12m)规律:①同⼀元素:负离⼦半径>原⼦半径>正离⼦半径低价负离⼦半径>⾼价负离⼦半径低价正离⼦半径>⾼价正离⼦半径例:②同⼀周期从左到右,阳离⼦:正电荷数↑,半径↓阴离⼦:负电荷数↓,半径↓③同⼀主族电荷数基本相同,从上到下,半径↑(∵电⼦层增加)离⼦半径↓,离⼦间引⼒↑,离⼦键强度↑,熔、沸点↑,硬度↑第⼆节共价键理论1916年,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靠共⽤电⼦对,形成化学键,得到稳定电⼦层结构。
定义:原⼦间借⽤共⽤电⼦对结合的化学键叫作共价键。
对共价键的形成的认识,发展提出了现代价键理论和分⼦轨道理论。
⼀、价键理论(电⼦配对法)1、氢分⼦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应⽤量⼦⼒学)当两个氢原⼦(各有⼀个⾃旋⽅向相反的电⼦)相互靠近,到⼀定距离时,会发⽣相互作⽤。
每个H原⼦核不仅吸引⾃⼰本⾝的1s电⼦还吸引另⼀个H原⼦的1s电⼦,平衡之前,引⼒>排斥⼒,到平衡距离d,能量最低:E0﹤2E,形成稳定的共价键。